世界讀書日|與書相伴,遇見更好的自己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夏雨 鄧鵬偉

統稿:徐穎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讀書,也有一千種不同的感悟。

有人閱讀感受到了陪伴,有人閱讀學習到了知識,有人閱讀娛樂了自己。有人從閱讀中尋找人生成功的經驗,有人從讀者讀成了作者,自己也寫書出版,讓更多的人來讀書。有人讀紙質書,有人讀電子書,有人聽書,有人藏書,有人說書。與書相伴,就是快樂就是充實。

極目新聞記者採訪了6位讀者的閱讀故事,與您分享。讓我們不止在4月23日關注讀書,且讓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中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抬頭見,低頭也見。

武漢圖書館借閱榜冠軍,一年借了690本書

各大圖書館擁有這麼多的藏書,誰是年度借閱達人?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圖書館了解到,排在第一名的讀者,一年借了690本書。

記者隨後聯繫上這名讀者蔣波,從他借閱的書目《俠隱記》《父與子》《自學成才的人們》《伊甸園的蛇》《雙城記》《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消失的地平線》《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是國外經典文學作品,還有一部分是商業工具書。

蔣波是名80後,他告訴記者,他是荊州人,大專學歷,2015年來武漢打拚,開過幾家小店,做小吃類的生意。2020年疫情期間,小店沒有開業,幾個月時間基本上都在看書,不知不覺就看了這麼多。

借這麼多書看得完嗎?蔣波說,他看書比較快,每天可以看三本書,「我用的是最簡單的、也是比較笨的辦法,從第一頁慢慢地翻,翻到最後一頁。」疫情結束上班後,坐地鐵去公司的路上,他也會在包里背一本書,有時候坐公交車,也會找個靠窗戶的位置,坐下來看書。「我這麼做,也是為了鍛鍊自己,看能不能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下,靜下心來,堅持做一個事情。」蔣波說,通過閱讀的練習,感覺自己能力提高了,可以同一時間處理幾個事情。

蔣波借閱的書絕大部分是國外文學作品。他還特意挑選了每一屆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在他們巔峰時期創作的作品。為什麼選擇這些書目?蔣波有自己的一套總結,「作家獲得諾貝爾獎時,通常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作家在精力最好的時候寫的作品,通常是巔峰的,作家後期寫的作品,基本上也都是他40歲之前的經歷。我作為一個讀者,閱讀他們的人生、社會經驗,一定會對我有所幫助。」蔣波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文學作品寫的是人性,人性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題,我了解了人性,就可以用我的智慧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

蔣波的小吃店,受疫情影響,後來開不下去了。他後來和朋友一起做商鋪選址的相關項目。這時,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在武漢圖書館借過一本書《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當時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有了做項目的想法後,他又重新去借回來讀,按照書中的指導,做了商業計劃書。

「我覺得讀書對人生是有實用性的,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讓自己的思維境界更加開闊」,蔣波說,希望通過閱讀、不斷學習,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順暢一些。

北大博士租地下室來存書,11歲女兒也有上千冊書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副研究館員顧曉光,近15年間,遊歷世界5個大洲,涉足30多個國家,拍攝了200多張世界各地人們閱讀的照片,其中一部分照片,正在湖北省圖書館展出。作為讀到北大博士的高材生,他本人對閱讀也有很深的感悟。

顧曉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於上世紀70年代出生於山東一個小縣城,上小學時,在濟南上大學的哥哥常常會帶書給他看,極大豐富了一個小縣城孩子的視野。《十萬個為什麼》《三毛流浪記》都是他小時候喜歡的書。在漫長的求學路上,他讀書從龐雜到精深,從什麼類型的書都讀,到專注於自己的研究領域,深入地去讀書。博士階段,為做民國人物研究,他讀了幾百本與民國人物有關的書,最後選定的研究對象著名敦煌學家、目錄學家王重民,也是一位閱讀中國古籍的能人。為了研究王重民,王重民的朋友圈必須了解,與之相關的胡適全集、胡適研究、聞一多年譜等等,顧曉光一一細讀。

父母好讀書,也直接影響了下一代。顧曉光的女兒今年11歲,書架上的圖書已經有上千冊,而顧曉光自己的書,他專門租了一個地下室來存貯。對於如何引導孩子閱讀,顧曉光也有自己的方法,當女兒讀完《哈利波特》中文版,顧曉光對女兒說,「你作為一個哈迷,如果沒有讀英文版,怎麼與全世界的哈迷交流呢?」女兒愉快地接受了這一建議,現如今已經將英文的《哈利波特》讀了一半。顧曉光說,引導孩子閱讀,要講究方法,引導比強制更有效。

顧曉光拍攝的世界各地的閱讀照片,許多讓人印象深刻:比如,5年前,他在北京大學東門外拍下的一位流浪的老人,佝僂著腰,坐在小凳上,正在讀一本上世紀80年代周國平寫的《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他還在法國拍下了一個流浪漢,坐在兩隻流浪狗旁,正在讀一本《窮人的麵包》。

顧曉光說,閱讀者不分長幼、男女、階層,從他們閱讀的狀態,可以看到閱讀的目的不僅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讓我更多地體會到閱讀者在喧囂世界中的那份寧靜和深沉,那種上帝視角下的卑微和自我內心的謙遜。」

退休醫生喜歡泡一壺茶聽書,有書的時光飛逝

書不止用眼睛看,還可用耳朵聽,只要有人「為你讀書」。

65歲的侯橋蘭是一名退休醫生,五年前經好友推薦,她在手機上先後安裝了包括喜馬拉雅、得到、懶人聽書、微信閱讀等多個聽書App。現如今,「聽書」早已成為侯橋蘭退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早上送孫女上幼兒園後,待吃完早飯、做好衛生,便在客廳泡壺茶,一邊喝茶聽書,一邊編織衣物;晚上陪孫女睡覺時,我也會帶上耳機聽書入眠。」侯橋蘭介紹道。在她看來,儘管聽書少了手捧紙質書時的書香,沒有用眼閱讀時深刻,但有聲讀物資源浩如煙海,更易快速獲取自己喜歡的讀物,也能在做其他事的同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享受書本帶來的樂趣。她笑說,有書的時光飛逝,「聽著聽著,怎麼時間一下就沒有了,抬眼一看鐘,哎,又要做飯了。」

侯橋蘭從小酷愛讀書,因為那個年代經濟條件有限,書本很難獲得,她就常在家翻箱倒櫃找書看,總覺得父親說「真的沒有書了」是哄她的。有一次她在家里翻到一本紅色圖書,如獲至寶。家里的弟弟還曾悄悄翻進某圖書室,為愛讀書的姐姐「借」了不少當年難得一見的書回來,待姐姐看完再悄悄地完璧歸趙。提前舊年往事,侯橋蘭笑說:「儘管魯迅先生曾借孔乙己之口明訓『竊書不能算偷』,但大家應遵守圖書借閱的紀律。」

侯橋蘭是一位「時髦」的讀書人。退休返聘的那幾年,Kindle(電子閱讀器)流行,她就買來用,「紙質書太厚了,攜帶不方便,就帶上Kindle,午休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視力逐漸衰退,為了減少用眼的時長,侯橋蘭「爭分奪秒」地聽書,還會在主播深情演繹下重溫自己熱愛的書籍,體會不一樣的感受。

為君讀書,好似時光輪迴。她想起兒時,剛學會認字不久的自己,也曾在每晚睡前,為兩位妹妹讀自己看過的書:《平原游擊隊》《紅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侯橋蘭看來,不論看書還是聽書,都能讓自己通過書籍去到自己去不到的地方、看自己看不到的風景,經歷別人或平淡或傳奇的經歷,去與古人對話、去與未來接連。

愛書人收藏古書3萬冊,節衣縮食換心愛之書

因為珍貴,所以珍藏。儘管在劉永傑看來,藏書最重要的不在於數量,但他收藏古書多達3萬餘冊,這樣的數量足以讓人為之驚嘆。

武漢古書收藏愛好者劉永傑擁有20年的藏書經歷,所藏的圖書除了在家中,還分布在武漢三鎮,例如武昌的省外文書店藏書閣、曾經的漢街文華書城、斑馬大街拾間書局,漢陽的知音書院,漢口的卓爾書店古舊書廳、萃辰天心書院等等。這些古書主要是民國版本和清代版本圖書,集中在文史類。

藏書來自買書。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劉永傑就喜歡買書,常去武漢大學和武漢水利學院搭界的小山坡上的一家民營小書店淘古典名著。再後來他進入本地一家媒體工作後,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便開啟了藏書生涯。

劉永傑對自己的藏書如數家珍,不同的時間節點,「最愛者」不同。「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會想到1912年版丁格爾寫的《中國革命記》的兩個版本,一個是80張插圖的,一個是40張插圖的,這些珍貴的插圖能夠反映100多年前武漢三鎮的風土人情,具有很重要的文獻價值。去年疫情發生以後,我想到了中醫的重要性,我收藏的線裝版古書就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尤其是它第一卷的插圖非常的豐富和精美。」劉永傑說。

有錢能夠買到更多的書,但有錢不一定買到好看的、罕見的古書。劉永傑回憶自己最艱難的一次購書經歷時說:「2007年武漢有一個書商從沿海進了50噸外文原版書,當時堆在江夏的一個倉庫里面。我與這個書商的關係比較好,他就讓我到他的倉庫里面去挑選,前前後後去了三次。因為距離比較遠,而且翻書挑選非常不容易,往往弄得精疲力盡。那個時候剛剛接觸外文原版書,對於版本沒有很深的研究,那麼如何去選呢?主要就是從書的年代入手,出版年代越老的我覺得就越有價值,還有就是挑選帶有插圖的古書。最後我一共買了2萬塊錢的古書,當時手頭並不寬裕,但還是咬緊牙關、節衣縮食,換來了心愛的書。選購的一千多本,全部都是精裝的。」

看的書、藏的書多了,劉永傑總結了自己的一套選好書經驗,他大方分享道:「拿外文古書來說,它的裝幀首先是精裝的才有收藏價值,再看封面是否帶插圖,或浮雕的,然後看它的三面書口是否毛邊,不是毛邊的是否有圖案或鍍金,有各種圖案的尤其是彩色圖案的最好。書的年代越久遠,價值越大,還要看書的作者,作者的知名度越高,其早期著作版本就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荊州一個書香之家,電視常年不開成擺設

一家三教師,滿滿書卷氣。湖北省荊州市社科聯副主席謝葵一家就是這樣的家族,謝葵的父親是一名教師,妻子也是教師,兒子參加工作後也從事了教師的職業,一家人都喜歡讀書,他們的家因此獲得過荊州圖書館「書香家庭」。

「書香家庭」里,書是隨處可見的。

「走進我們家,隨處都可以看到書,家里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謝葵說,「我們家的電視是常年不開的,成了一個擺設,有時間的話,基本都在看書。」

謝葵在受到父親的影響下喜歡上了讀書,也成了歷史文獻方面的專家,出版了多部著作。

在談到如何把這種讀書的習慣傳遞下去的時候,謝葵用了孔子的一句話來表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讓孩子知道讀書的好處和樂趣,才會去讀書。

「我小孩很小時候,我們就有意識培養他的讀書習慣,根據他的年齡喜好、心理特點,推薦他讀哪些書,」謝葵說,「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做父母的一天天都在看手機,又怎麼能要求孩子看書呢。如果做父母的能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陪伴他讀書,這將影響他的一輩子,當時可能看不出來,但時間能夠證明一切。」

謝葵分享說,現在社會非常多元化,各種誘惑很多,能靜下心來讀書真的不容易,讀書的環境非常重要,「我們家里的書比較多,我自己也收藏了不少書,回到家以後,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你不由得不喜歡上讀書。」

95後白領從書中解壓,閱讀讓內心不再空虛

95後熊琪是一名剛入職的白領,去年剛從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她說,讀書時,泡圖書館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走上工作崗位後,加班成了天職。繁忙的工作讓她不可能再有大把的時間來讀書,「但是無論怎麼樣,睡前我一定要抽個時間看書,就算是幾頁也好,也可以幫助我更快的進入睡眠狀態。」工作中的焦慮和 挫敗感可以暫時放下,可以把自己的目光放得更長遠,「閱讀讓內心不再空虛」。

周末,如果沒有加班,她會和朋友約著一起去省圖書館看看書,或者聽長江講壇,聽了一期分享如何閱讀《資治通鑑》,一期分享演講與口才。

成長的路上,書一直陪伴在熊琪的身旁,但每個階段她的選擇都是不同的,熊琪以前喜歡看人物、小說方面的書,現在進入社會後,她著重於看心理、性格和社交方面的書籍,「這個很自然,到了每個階段,都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從這個意義上說,書真的對人很有幫助的」「你如果在別人刷視頻的時候看看書,你就賺了。」

熊琪現在喜歡上了《墨菲定律》,「我現在正讀到的是《暈輪效應》這一小節,教我們要排除名人效應,不要被光環弄暈了,要全面地看問題。」

閱讀榜單

1、湖北省圖書館2020年借閱最多書目榜單

《心理大師》

《圖說呼吸康復》

《蘇聯的命運:戈巴契夫回憶錄》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

《黃腹海蛇》

《嘟寶要睡覺》

《生死寶藏》

《米小圈上學記》

《文化與意識形態》

《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

2、武漢圖書館2020年借閱冠軍書單摘編

《現代歐洲經濟制度史》

《李鴻章的一生和他的時代》

《十日談》

《小王子歸來》

《黑鬱金香》

《閱讀療愈師》

《漂亮朋友》

《消失的地平線》

《太平洋戰爭》

《了不起的蓋茨比》

3、荊州圖書館2020年借閱最多書目榜單

《一看就懂股市圖譜全圖解》

《四面楚歌》

《e嘴秀》

《電工常識》

《東方生死戀》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

《新探案》

《實用養腎護腎常識》

《每天讀點投資學》

《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

極目新聞有獎徵集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將奉酬謝。報料微信請關註:ctdsbgfwx,24小時新聞熱線:(027)86777777。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與書相伴,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