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納文化(Adena Culture)

阿迪納文化(Adena Culture)

北美土墩墓分佈圖

阿迪納文化(Adena Culture)

北美東部森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為公元前1000~前300年。分佈於美國俄亥俄州南部、肯塔基州北部、維吉尼亞州西部一帶的河谷地帶。以俄亥俄州的阿迪納墓墩而得名。由於這一文化是以丘墩形墓葬為特徵,亦稱為墓墩一期文化。

阿迪納文化的居民過定居的農業生活,居住圓形房子,房屋牆壁用木柱排列建造。經常由許多2~5個房屋的小村落合成一個大村鎮,稱為「集合村」,宗教祭祀建築坐落在居住區的中心。該文化的丘墩形墓葬多呈圓錐狀,高數米到20米,墓墩中有多個墓室。墩外有圓形圍場,稱「神聖的圓圈」,圈內有壕溝環繞,並留有出口。墓墩的大小因時代和地區不同而有差異。著名的維吉尼亞州格雷夫克里克墩高23米,直徑100米。卡多安地區的威廉斯墩作橢圓形,高2米,直徑40~50米,墩中共埋122具人骨和3具狗骨,葬式全為屈肢葬,有個體葬和集體合葬,合葬者每坑2~15人不等。在密西西比河下游最早出現的是小形墓墩,高1~2米,分佈較廣。死者除屈肢外,還有仰身直肢葬、二次葬,屍體塗紅顏料(赭石),隨葬品往往是故意打破後埋葬的。

阿迪納文化的遺物有石製的尖狀器、雙孔護頸甲胃和捲筒形護甲、無槽石斧等。其他以石製的人形彎曲菸鬥為最有名,還有兩面刻出動物和幾何曲線的小石牌。骨角多用以製造珠子、梳、匙和首飾。陶器多為圓底和平底的瓶、四足的獸形器,飾繩紋和編織紋。還有編織物和少量環、玫等銅裝飾品及個別銅斧。(石興邦)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考古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第2頁。

來源:kknews阿迪納文化(Adena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