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古堡之天井關——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天井關 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Tianjing Pass

The first pass in the southeast of Shanxi

太行古堡之天井關——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If one man guards the pass, ten thousands are unable to get through

▼天井關門樓

天井關,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它雄踞太行山南端,扼晉豫要沖,背負三晉,俯瞰中原。這里四面深壑,一途獨通,地勢險要,為古太行道之咽徑,是三晉東南第一大關。險峻的地理條件使天井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古街呈 S形貫穿南北,街道古老而破舊。

天井關位於太行山頂山脊上,形如臥龍,南北走向,平面呈啞鈴狀,中間最窄處僅 50米,南、北最寬處約 250 米 左右;北、南 2 個制高點,東西為深溝,形勢險要,易守難攻。

▼硝煙散盡,一切都變得蕭瑟

太行古堡之天井關——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天井關最高峰為擎關頂,擎關頂東西雁翅狀展開了兩條斷頭山樑,東邊的叫老龍頭,西邊的叫伏虎嶺。老龍頭上有近 800 米的石牆,形如圍起來的寨子,這就是天井關古戰場遺址。擎關頂內有片開闊地,據說為古代兵營舊址。

蒙古滅女真,建元朝,實施高壓統治,在平陽(今臨汾)設立官署,並將晉城等地劃歸平陽,「雄定關」改為「平陽關」。明代,漢人復得天下,「平陽關」改為「天井關」,沿用至今。

▼孔子回車碑

太行古堡之天井關——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劉歆《遂初賦》:「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這里干戈迭起,硝煙不散,有史可查的戰爭 40 多次,在其南側發生的大小戰役約 10 餘次。

天井關最能使其蓬蓽生輝的,便是眾多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商賈名流們途經或留住時遺留下的神奇傳說、詩詞歌賦、雜聞軼事。歷史上有十一位帝王在此途經或居住,上百位文人騷客留下了兩百餘首詩文佳作,為天井關創下了千古神話。

▼清晰的車轍印,傳說中孔子回車所為

太行古堡之天井關——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直到今天,天井關村南古道上仍留有清晰的車轍數條,傳說因孔子回車所為。轍道總寬8.5米,轍溝深 20 厘米,寬 14—26 厘米。雍正版《澤州府志·方輿志十二·古跡考·孔子回車轍跡》載「邑南四十里 , 天井關石路 , 車轍跡回環約百餘步 , 深數寸許。傳孔子將適晉 , 聞趙簡子殺賢人鳴犢舜華。至此回車。後人因之立廟。」

天井關前古車轍印,是保存最長、年代最古、轍溝最明顯和最深的古道交通遺跡。

太行古堡之天井關——三晉東南第一大關

▲惟妙惟肖,清癯儒雅

文廟位於村東南 , 始建於東漢建寧二年 (169),清康熙五十三年 (1714) 更名為回轍書院。據相關專家考證,天井關的文廟 , 其原有規模可以與山東曲阜孔廟相比,只可惜被侵華日軍付之一炬,殘餘部分也被修築了炮台。

關帝廟位於村西的高阜處,始建年代不詳。山門氣勢雄壯,為三層閣樓。院內古柏鬱鬱蒼蒼,現僅存正殿為清代重修,南邊舞樓已坍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山西旅遊驢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