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半個月前,一張阿維塔的新車諜照開始在網絡上流傳。乍一看,車變高了,屁股也不玩花樣了,給老老實實整了個後窗。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怎麼,阿維塔不再「阿維塔」了?

直到昨天中午,阿維塔放出了新車的官圖,盡管還帶著偽裝,但我們仍可以發現,偽裝之下,還是那個充滿浪漫主義情懷,講求設計與美感的阿維塔。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此前透露,阿維塔會在今年下半年發布阿維塔 15 和阿維塔 16 兩款新車型,在尺寸上分別對標 Model Y 和 Model 3。

如今擺在我們面前的,正是新車阿維塔 15。

這一輪官圖透露了不少信息:

  • 與阿維塔 12 相近的家族式前臉
  • 雙叉臂前懸
  • 可選裝空氣懸架
  • 可選裝流媒體外後視鏡
  • 可選裝三枚雷射雷達
  • 可選裝拖車拖車鉤

結合新車造型和官圖的拍攝場景,不難發現,這是一輛偏向戶外露營場景的中型 SUV,阿維塔正在逐漸從「感性」倒向「實用」。

這與其背負的營收壓力有關。

阿維塔,沖高路漫漫

4 月 17 日,長安汽車對外公布 2023 年年度報告。財報顯示,長安汽車去年的營收高達 1513.98 億元,同比大增 24.78%;淨利潤 113.27 億元,同比增長 45.25%。

長安汽車的銷量同樣出彩,全年共賣出新車 255.3 萬輛,同比增長 8.8%;旗下自主品牌新能源全年銷售 47.4 萬輛,同比增長 74.8%。

就規模效益而言,長安汽車交出的答卷確實能夠令人滿意,尤其是面向新能源領域的深藍品牌,逐步替代了以往的奔奔、Lumin 等低端車型成為銷量主力,單車均價也在持續提升。

在長安汽車原本的規劃中,其將藉助啟源、深藍、阿維塔三大品牌,橫跨 10 萬元-40 萬元級市場。

可惜的是,身負沖高重任的阿維塔,啞火了。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阿維塔從誕生起,便被市場寄予厚望。

2021 年 8 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長安將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雖然,長安比吉利、北汽等品牌晚走了一步,但朱華榮似乎頗有底氣,這份底氣或許來源於他的兩位「盟友」:寧德時代與華為。

次年,阿維塔就在代表三家企業的 CHN 平台之上誕生了 。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在這個合作架構中,長安汽車作為一個傳統車企,提供了整車製造經驗;寧德時代在三電系統、能源管理等領域為阿維塔賦能;華為則通過 Huawei Inside 模式,為阿維塔帶來了智能化解決方案。

隨後,阿維塔還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研發、新材料應用和零部件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

然而,阿維塔在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打造下,銷量並不算理想。

長安汽車去年提到,在慕尼黑車展進行全球首發的阿維塔 12,上市首月大定量就突破了 2 萬輛,訂單均價超過 35 萬元,稱其「已逐步站位高端市場」。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但事實上,即便是阿維塔 11 和 12 兩個車型加起來,阿維塔在 2023 年的年銷量也只有 2.7 萬輛,遠未達成 10 萬輛的銷量目標,只完成了 23.5%。

這家算得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品牌,在 2022、2023 兩年時間里,虧掉了 57 億元。

當然,阿維塔當然也有自救。

去年 8 月,阿維塔正式推出了阿維塔 11 鴻蒙版車型,起售價下調至 30 萬元,疊加權益後更是來到了 28 萬元;同時,鴻蒙座艙和華為 ADS 2.0 智能駕駛的加入,也讓阿維塔銷量開始有所起色,可即便如此,其月交付也只是停留在 3000 輛的水平。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進入 2024 年,阿維塔決定知難而退,將年度銷量目標設立在 9 萬輛,並為問世僅 3 個多月的阿維塔 12 帶來了新的 2024 款車型,起售價從 30.08 萬元大幅降到了 26.58 萬元。

或許正因如此,阿維塔成功將 3 月和 4 月的交付量提升到了 5000 輛的水平,可相比之下,阿維塔 12 距離純電賽道的直接競爭對手極氪 001,仍有數倍差距。

今年一季度,阿維塔累計交付新車 1.45 萬輛,僅完成了銷量目標的 16%。

銷量的小幅提振,尚不足以救出深陷「燒錢」泥潭的阿維塔,巨額虧損之下,難免出現一些負面聲音。有人認為,隨著鴻蒙智行的成立,華為 Hi 模式之下難以盈利的阿維塔,將從「棋子」變為「棄子」。

阿維塔,往後將邁向「實用」

財報顯示,截至 2023 年末,阿維塔的總資產為 126.44 億元,較 2022 年的 52.13 億元增長 142.57%。另一面,阿維塔的負債總額多達 105.50 億元,較 2022 年末的 24.27 億元翻了近四番。

自己賺不到錢,自然就得找人拿錢。

2023 年 9 月,長安汽車宣布對阿維塔進行增資擴股。公告顯示,阿維塔擬新增注冊資本 3.50 億元,其中長安汽車增資 1.23 億元,另有 7 家投資方參與增資。通過增資,阿維塔的注冊資本由約 16.45 億元增至約 19.95 億元。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在增資公告發布的前一天,阿維塔還完成了 B 輪融資,募集資金 30 億元,投後估值近 200 億元。

自此,阿維塔變「棄子」的謠言不攻自破。

關於阿維塔,朱榮華曾說過這麼一番話: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判斷和信念,十年內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這也是我對阿維塔的期許。擁有全新面貌、全新起點的阿維塔品牌,絕對有可能帶來更多驚喜。

去年 12 月,阿維塔發布公告稱,母公司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將兼任阿維塔董事長,幫助阿維塔加快品牌高端化的步伐。譚本宏則不再擔任阿維塔董事長兼 CEO,改任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將協助朱華榮在阿維塔企業經營、重大項目推進、關鍵業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工作。原阿維塔高級執行副總裁陳卓也升任總裁,全面負責阿維塔的經營管理工作。

不僅是高層,管理層也沒能逃過此次改革。

據界面報導,為了讓每一個負責人都感受到「淘汰賽」的危機,阿維塔發起了一輪管理層薪酬變革,總監級以上管理者簽署全新薪酬協議,其月度收入與銷量直接掛鉤,並增加浮動比例。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年終銷量目標,管理層額外加壓 1 萬輛。

也就是說,阿維塔今年的銷量目標,從 9 萬輛,變成了 10 萬輛。

明面上,阿維塔這次的薪酬結構調整並不涉及普通員工,朱華榮沒有像任正非那樣,將「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但當領導背上指標,普通員工所面臨的壓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阿維塔 15 首次亮相!增程動力上車,理想迎來新對手?

但無可奈何的是,無論是市場壓力還是資本行情,都在要求阿維塔盡快實現規模化銷量,要實現這一目標,改革勢在必行。

同時,在產品層面,阿維塔也打算更加「腳踏實地」。

根據其產品規劃,除了前文提到的阿維塔 15 和阿維塔 16,阿維塔還將為其產品線補充 4 款增程動力產品,利用增程車型的受眾更廣、成本更低的特點,逐步實現正向現金流。

「感性」的路走不通,那就試試「實用」。即將發布的阿維塔 15,就是阿維塔走向「實用」的第一步。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