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製造」提質升級可瞄準三大方向

加快推進製造業創新發展、提質升級,是新時代增強上海發展動力與活力的有力抓手。在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的背景下,可以上海為龍頭,創新長三角區域的產業合作模式,建立 ” 總部 + 基地 + 基金 + 機制 ” 模式,共建世界級產業集群。

一方面,引導製造業龍頭企業加強長三角產業鏈一體化佈局,在上海集聚製造業龍頭企業總部,推動龍頭企業將總集成總承包、研發設計等產業鏈環節紮根上海。另一方面,探索共建長三角製造業協同創新示範基地,引導高端製造相關要素資源優先向上海、蘇南城市群(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和常州)、寧波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四大示範基地集中。在此基礎上,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共同打造立足上海、服務長三角、輻射全球的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總部集聚

當前,可充分利用上海的區位優勢,吸引國內外製造業龍頭企業將總部集聚在上海,以江蘇、浙江、安徽等周邊省份作為生產製造的腹地,形成 ” 總部 + 基地 ” 的區域功能分工與合作模式。

事實上,上海已成為總部經濟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這受益於許多先天因素,如具有海洋、長江、陸地交通發達的區位優勢以及城市化水平較高、經濟實力雄厚、總部人才優勢等。在製造業提質升級的過程中,應更好地發揮這些優勢,聚焦以總集成總承包、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等為代表的產業鏈環節,使上海成為製造業綜合服務提供商。

第一,總集成總承包。

以延伸服務、提升價值為重點,大力發展成套設備等領域的 ” 交鑰匙 ” 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總集成、總承包服務。鼓勵企業向工程設計、方案咨詢、技術服務和設備維護、運營一體化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擴展和延伸。

第二,研發設計。

以滿足需求、提高能力為重點,大力發展關鍵領域的研發創新,鼓勵企業發展第三方研發設計服務;鼓勵設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大力發展面向製造業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務化的研發系統和解決方案。

第三,檢驗檢測認證。

以培育主體、健全體系為重點,積極發展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醫療健康和食品安全產業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同時,鼓勵檢驗檢測行業注重標準化建設,積極參與制定國際國內檢驗檢測標準;鼓勵法定監督和社會委託檢驗積極採用第三方機構服務,打造一批面向國際、技術領先、資源共享的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

第四,供應鏈管理。

以提升效率、協同共享為重點,推進直接為製造業供應鏈服務的嵌入式物流、與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融合的供應鏈采購和倉配一體物流等。同時,加快供應鏈管理技術在生產和消費領域的應用,鼓勵具有多種運輸方式集成的供應鏈協同公共平台和跨區域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發展,打造成一流的集約、高效、社會化供應鏈管理體系。

產業集群

在製造業提質升級的過程中,應以上海為龍頭,形成四個專業化職能集聚、優勢顯著的製造業協同創新示範基地,即上海、蘇南城市群(以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和常州為核心)、寧波都市圈(以寧波和湖州為核心)、合肥都市圈(以合肥為核心)。

先來看上海。2018 年 4 月 22 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全力打響 ” 上海製造 ” 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卓越製造基地三年行動計畫。按照這一規劃的要求,上海聚焦創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將全力打造汽車、電子信息兩個世界級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民用航空、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綠色化工世界級產業集群。

以汽車產業集群為例,上海有必要打造具有全球話語權的汽車產業集群,大力拓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加快新能源汽車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和推廣應用,加大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力度,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平台建設、示範應用和商業化推廣,建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全球化佈局的研發製造體系。

以高端裝備產業集群為例,臨港地區圍繞建設全球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智能製造中心目標,可進一步突出技術高端、強化前沿創新,重點發展機器人、民用航空、數控加工、增材製造、新能源裝備、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等重大裝備。

長興島基地應加快完善配套設施,大力發展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配套產品、港口機械等;航空產業基地可重點推進大型客機三大中心(研發、總裝、客服)、發動機研發及裝試基地、民機航電產業化基地的建設。

再來看蘇南城市群。在已有基礎上,南京可牽頭建設軟件及信息服務、智能製造裝備、智能電網產業集群;無錫應牽頭建設集成電路專用設備、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風電)產業集群;常州可牽頭建設智能製造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光伏)、新材料(石墨烯及應用)

產業集群;蘇州應牽頭建設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納米材料)、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鎮江可牽頭重點建設航空航天、新材料(碳纖維)產業集群。

接下來看寧波都市圈。對寧波而言,有必要重點發展以新材料、高端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三大戰略性產業,提升發展以汽車製造、綠色石化、時尚紡織服裝、家用電器、清潔能源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加快發展以生物醫藥、海洋高技術、節能環保為代表的一批新興產業,着力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千億級細分行業和產業集群。

作為寧波都市圈製造業基地的另一個核心城市,湖州應立足優勢資源,以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為主線,主攻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金屬新材、綠色家居、現代紡織、時尚精品七大領域,為建設 ” 綠色製造名城 ” 和 ” 智能製造強市 ” 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最後來看合肥都市圈。在改造提升以家電、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為代表的傳統優勢產業基礎上,合肥應集聚發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和未來產業。

總之,上海製造業提質升級在基地建設上有三個方向:一是滬寧方向,沿長江發展軸轉移,包括蘇南城市群;二是滬杭方向,以杭甬為軸帶;三是合肥及安徽沿江地帶,這是長三角製造業聯動發展的重要方向。

機制完善

上海製造業提質升級是一項系統性、持續性工程,需要深化長三角產業的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服務協同、市場協同,發揮好政府、企業、第三方組織等多元主體作用。具體而言,可共同制定產業協同發展專項規劃,研究制定先進製造業發展指導目錄,明確重點產業發展目標、空間佈局及各省市發展側重點等。

第一,推動龍頭企業跨區域佈局。

鼓勵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如藥明康德、恆瑞、聯影、揚子江藥業)、集成電路(如中芯國際、華虹)、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如上汽、蔚來、吉利、威馬、博泰)、智能製造(如上海電氣、振華重工)等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跨區域兼並重組,建立 ” 總部—基地 ” 等方式,實施一批區域產業合作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實現科研、生產、營銷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此基礎上,以實體機構、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優化跨區域的生產力佈局和配套服務,實現產業鏈整合,助推產業集群化發展。上海應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引進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土龍頭企業、行業隱形冠軍和高成長性製造業企業。

第二,聯合編制長三角產業集群地圖。

通過聯合編制長三角產業集群地圖,以協商建立有利於重大產業項目跨省市遷移的利益共享機制,促進產業佈局優化和要素資源跨區域流動。通過區域間常態化、制度化對話協商機制,以解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模式帶來的區域競爭乃至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等問題。

這里面,有必要按照資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原則,建立健全政府推動與市場驅動相結合的共建機制。同時,積極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共享促進資源共享。

第三,創新產業合作模式和機制。

可探索落實園區合作方式,通過飛地建設、跨區域園區共建、園區品牌輸出等方式,實現跨區域的產業合作。要鼓勵和支持張江、臨港、漕河涇等品牌園區開發商加強與長三角園區共建,推動一批跨省合作園區發展。

圍繞產業合作中的瓶頸問題,應以財稅和經濟統計為突破點展開政策可行性和操作性研究,協商建立有利於跨省市遷移的財稅分成和產值增加值統計機制,平衡企業遷入地和遷出地之間的利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