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在哲學與藝術之間》

這本書是關於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德勒茲的訪談錄,本來買這本書是打算用來休閒一下的,畢竟認為訪談形式的文字閱讀起來不會太有困難。事實上的確如此,但是通讀完給我的感受卻並不輕松,即便是訪談錄,但是邏輯並不會因為言說的破碎性而失去它的本真。知識性文字的體量也結構性地延後了我的閱讀計劃(本來打算兩天讀完這本書,圖個放鬆,然後投入更嚴肅的文本閱讀)。

讀書的過程,也是邊處理文字邊寫寫畫畫……(字很難看)

讀完《在哲學與藝術之間》

讀完《在哲學與藝術之間》

讀完《在哲學與藝術之間》

讀完《在哲學與藝術之間》

書中提到了很多相當出色的導演,例如威爾斯、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澤明、希區柯克……這些導演我在之前追《視與聽》電影榜單的時候,多少有點了解。有很多電影也是相當喜歡的,盡管已經屬於那種很老很老的電影。而德勒茲對於電影的分析讓我很意外,對我的一些長期使用的思維定式做了一種很好的沖擊(腦子里的某些二極體思維不知不覺被清理掉了一波),也給了我賞析藝術作品的一個全新的角度。

里面有一些概念引發了我的操心,或許也是這種操心,導致我並沒有十分從容而又輕松地閱讀體驗。這里挑出幾個來聊聊:

  • 哲學上的俄狄浦斯
  • 說實話,我本人也不是特別喜歡精神分析,甚至在有些時候是比較討厭的。精神分析具有一種強制性,強迫人們去承受那些非必要的東西,而精神分析者在大多數時候不去承擔造成被精神分析者獲得壓力的責任。一句話,在精神分析中,既沒有真誠的平等,也沒有真誠真誠化。德勒茲也是反對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本人很懂這個,以至於能夠寫出《反俄狄浦斯》這本嚴肅的哲學著作。《在語言與藝術之間》書中,德勒茲稱哲學史就是對於人的俄狄浦斯,因為對於學術的現狀而言,一個人如果不是對哲學史十分精通,他就會被認為不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言說。而當一個人要引用一個哲學家的話的時候,他就意味著站在了那個哲學家之後,強迫他說出自己想讓他說出的話,從而誕生了思想的畸形兒。在這個語境下,這似乎是一個困境,這時德勒茲提到了尼采,尼采拒絕任何人對他實施這種強迫,正相反,他站在了閱讀者的背後,強迫著閱讀者說出了自己的話。在這里,我聯想到了新康德主義,他們無論是在做演講還是在做文章,在最後都要加上這樣一句話當然也是他們的口號,「回到康德那里!」,而胡塞爾這樣反對,與其回到康德,不如直接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說,想要表達思想,就不要強迫人家康德了,你們應該說出自己的東西。

    並不是當人們將自己視為一個自我、一個人、一個主體的時候我們才以個人名義說話,恰相反,在經歷過嚴重的自我感喪失之後,當個人傾心於貫穿其整個身心的多樣性和強烈感覺時,他才獲得真正的個人名義。哲學史所造成的的自我感的喪失,是一種愛(我個人認為是愛欲,即對於真理和知識的追求欲)的自我感的喪失而非服從性的自我感的喪失,在這里,人變成了一個特性的模糊的集合,人變成了姓氏、名字、瑣事、甚至符號,稱為人本身相反的東西。

    總之我本人是比較喜歡這本書的(贊賞)。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