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周邊附件

周邊附件

【極致輕便】零感ZERO F38羽量級全高異形中軸三腳架

簡介         最近羽量級三腳架市場比較火熱,自從Peak Design推出了travel tripod一鳴驚人之後,各個主流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羽量級全高三腳架產品。各家捲地不亦樂乎把當年¥8000的價格區間一路打到了¥1000左右。        零感ZERO是最近比較火的一款三腳架,為 優籃子Ulanzi 和 科漫COMAN聯名推出的產品,其實我猜主要的製造廠商依舊是COMAN,優籃子只是授權使用小隼Falcam F38標準的快裝雲台標準。       這只三腳架在收納高度和重量上應該在競品里面都不占優勢,但是收納直徑卻是實打實的目前第一,同時展開高度也達到了「全高」這個稱謂的上限,應該是我見過的羽量級全高三腳架里面最高的。其主要參數如下:         優籃子前幾天寄給了我一支,今天居家閒來無事就給大家拍拍開箱分享。正文 包裝中規中矩,個人認為布袋子沒有做成全黑的好看 三腳架本體部分 附件里帶了一根可以自行替換雲台的標準1/4中軸,還有三顆金屬腳釘,還是比較誠意的 腳架本體部分 優籃子合作部分,Falcam F38標準的快裝雲台,應該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帶有Falcam小隼標識 這個雲台設計有點意思,不用升起中軸就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活動 升起中軸後可以看到倒置雲台的設計,球頭在各家里面應該算比較大的,但是阻尼一般 可以最大實現90°放置 值得說一說的傳統腳管鎖緊方式,犧牲了收納長度,但是可靠性有所提升 腳管有五節,展開還是有點費事,沒有旋轉鎖緊的展開方便 帶有可以更換的金屬腳釘 展開高度,不升中軸134cm 升起中軸可以到159cm,大部分標準三腳架都達不到這個高度,更不用說羽量級但是升起中軸後由於鎖緊方式和超級異形中軸太細的原因,還是會有一些晃動 可拆卸中軸 拆卸方法很特別 拆下來的下半截 拆下中軸後最低可以降到15cm 當然也自帶了拆卸工具 但是比較小,不太好發力 不過做工還是很棒的 總結         用了有一段時間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升起中軸到最大高度 鎖的再緊還是會有一些晃動,但是平時問題不大,一般不會升到這麼高。傳統的腳管鎖緊方式更加可靠,可能符合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但是我還是更加喜歡旋轉鎖緊的方式,這樣收納長度再縮短4-5cm都有很大可能,雖然廠家也有對應的ZERO X是旋轉鎖緊,但是高度更低而且不帶F38雲台,沒有這個ZERO...

仿PD三腳架?佳鑫悅AX-255C

佳鑫悅AX-255C,自重1.1kg、承重8kg。結構緊湊,收納體積小。 網紅 Peak Design Tripod三腳架,因為有三角形的異形中軸,三腳架收納得很緊湊。沒摸過PD三腳架,網上視頻卻見了不少,後來優藍子也出了的類似三腳架,也是挺火的。廣東中山又有一個致敬PD的緊湊三腳架來了。視頻: 異形中軸是緊湊型三腳架的關鍵 倒置雲台也能緊湊些 90°側拍需要升起中軸 球體里面有個螺絲,是拆卸中軸的機關 掛鉤也是把扳手,拆中軸需要2個規格的扳手,有點麻煩。 拆下中軸 中軸是三角形的 2個規格的扳手 腳釘與扳手 全景雲台 中軸的掛鉤 中軸的末端 中軸倒置,低機位的極致來源:Chiphell

[CHH首發]H&Y Swift海燕磁吸套裝濾鏡——使用體驗

前言 /風光拍攝不僅對相機自身的寬容度有要求,常備一套濾鏡系統也能讓拍攝出片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市面上常見的濾鏡都為圓型螺紋口,各種不同口徑的鏡頭需要搭配不同口徑的慮鏡。當然也是方片濾鏡系統,但繁瑣拆換濾鏡時間極大可能讓你錯失拍攝良機。玩風光攝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從到達拍攝點到架設好機位,調試相機+三腳架+濾鏡,要花費不少時間。所以我基本上都會提前半小時到達目的地。從去年起我開始使用H & Y家的可變環三合一濾鏡,出門拍攝只需攜帶一套濾鏡就能實現ND和CPL的功能,需要使用濾鏡時只要拿出來一轉一擰就能裝卸,極為方便。所以這次「H&Y Swift海燕磁吸系列套裝」濾鏡對我的吸引力非常巨大。 什麼是GND軟漸變鏡 /在戶外拍攝時,天空與地面的光差很多時都相當之大。由於相機感光組件的寬容度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時曝光正常的照片。要天空曝光准確,地面就會曝光不足而變成一片瘀黑;要地面曝光准確,又會使天空曝光過度而變成死白一片。尤其是在多雲、日出日落等時候,這個光差問題便更加嚴重。這個時候就是漸變濾鏡大顯身手的時候。漸變濾鏡從漸變形式講又可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軟」即過渡范圍較大,反之,即過渡范圍較小,漸變鏡從上到下由深灰向透明漸變,頂部35%為深灰減光性最好,用來壓暗天空,底部40%為全透明,中間25%為漸變過度。常見的GND漸變濾鏡為0.6,0.9,1.2,檔位越大減光效果越強可以根據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檔位。 上圖為未使用GND軟漸變慮鏡的直出樣片,相機曝光補償為0,中間的綠植和湖面曝光正常,但是天空已經過曝,如果天空曝光正常那綠植和湖面將會非常的暗。雖然依靠相機自身寬容度可以把欠曝的地方曝光調至正常水平,但這樣也非常容易出現噪點。 使用GND軟漸變慮鏡的直出樣片,相機曝光補償為0,使用濾鏡壓暗天空,中間的綠植曝光正常,湖面還稍微提亮了一些,雖然最右邊雲仍舊是過曝的,但相比上面那張整個畫面的平衡感好很多。 最終後期過的樣片,實際拍攝中可以通過上下移動方形鏡片,通過查看相機取景器來實時確認天空的最終效果。 什麼是R-GND反向漸變鏡 /R-GND中灰漸變鏡,俗稱反向漸變,這是一塊特殊的鏡片,灰色最暗的部分在鏡片黑白交界的地方,灰色從中間向邊上漸變遞減(中間向下也會有一小段漸變,可以使天與地的銜接更自然。)。這片濾鏡在慢門拍海中,在日出日落太陽接近海平面時最適合使用。 這是一張失敗的樣片,R-GND反向漸變鏡並不適合在高樓聳立的城市中使用,我只是嘗試下看看大致效果,可以明顯看到左邊白色房子因為反向漸變鏡的使用上半部分偏暗,下半部分曝光正常。反向漸變鏡最適合拍攝日出、日落,因為日出、日落的太陽角度低、光線強。常用的中灰漸變鏡無法控制低角度的太陽強光,而反向漸變可以做到平衡畫面光比,前景保留更多色彩、層次、細節。 開箱 / 「H&Y Swift海燕磁吸系列」 /A. 77mm固定口徑接環B. 67mm固定口徑接環C. 橋環D. 方形磁吸濾鏡支架E. 100x150mm 0.9 GND軟漸變方鏡 整套「H&Y Swift海燕磁吸系列」可玩性非常高,配件眾多,攝影師和攝像師可針對自已的習慣喜好自由組合搭配使用。因為我目前風光拍攝的主力機是EOS R5,鏡頭有超廣變焦EF 16-35mm f4L IS和中長焦RF 85mm f2 Macro IS,所以我選擇了2個固定口徑接環+橋環+方形濾鏡支架和軟漸變鏡、反向漸變鏡各一塊。 固定口徑接環+橋環+方形濾鏡支架都是鋁合金CNC工藝,表面黑色陽極化著色處理,2塊方形鏡片採用B270光學玻璃+多層NANO納米鍍膜,邊緣也有磁性膠條保護,整套系統磁對磁吸附,磁性很強,安裝穩固,裝卸方便。 安裝步驟 / 首先把固定口徑接環安裝在鏡頭上,為了盡可能的降低濾鏡對畫質的影響,使用前最好把UV鏡卸下。 第二步開始就非常非常簡單了,把橋環吸上。 第三步把方形磁吸支架吸在橋環上。 固定口徑接杯+橋環+方形磁吸支架安裝完成後的樣子。 最後一步,根據時際拍攝環境或需求,吸上軟漸變或反向漸變鏡即可。 因為方片濾鏡的磁性比較弱,所以方鏡磁性支架上設計了鎖緊模塊,使用時可以鎖住方片但又不妨礙方片上下移動。得益於磁吸設計,方片也可以堆疊便用。 更換鏡頭後只需把橋環連方形磁吸支架一起卸下,就能非常簡單迅速的安裝到其他鏡頭上(記得安裝固定口徑接環) 使用場景 / 有沒有發現小驚喜?磁吸系統的好處之一,不管相機是橫向水平拍攝還是豎拍,磁吸濾鏡只需順時針90度轉一下,根本無需傳統方形鏡片系統的拆裝。這大大方便了風光攝影師,也大大降低了學習成本。 樣片 / 結語 / 濾鏡系統並不是你後期水平很厲害就可以省略掉的東西,一套裝卸方便,讓攝影師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創作過程中去。 優點:1、固定口徑接環、橋環、方形磁吸支架使用航天鋁合金材質,做工優秀,方形磁吸支架處有消光絨,可有效避免雜光進入;2、整套系統磁對磁吸附,磁性很強,安裝穩定,裝卸方便;3、100x150mm方形濾鏡採用B270光學玻璃+多層NANO納米鍍膜,四周有磁性膠圈保護;4、快裝快拆,可以快速切換到另外一個鏡頭上,簡單易操作;5、前面可以磁吸專用濾鏡,實現更多拍攝場景需求;6、現在是短視頻的天下,非常適合Vlog視頻製作使用。 缺點:官方應該出一個套件防護包,這樣整套系統都可以收納在內。 彩蛋 / 很高興你能看到這里,最後不算彩蛋的彩蛋,「H&Y Swift海燕磁吸套裝系統」也是可以和自家的「RveoRing VND+CPL三合一」、「RveoRing HD...

珍藏——富圖寶精工全球旅拍腳架【磐圖羽TT-6】體驗分享

這個是想著壓箱底的最後再發,這也是我當時一見傾心的腳架,抱著不太捨得好東西讓更多人知道的心態,猶豫著一直沒分享,所以就拖到現在最後才發。當時本著要找一支能架70200的,而又足夠輕便的。你知道的,現在很多輕便腳架架70200難免會晃,這也是我要找的初衷。直到我查到富圖寶有款高端的腳架,宣傳說輕和穩定相平衡。於是翻查記錄,原來是2019年發布的產品,經過兩年的市場檢驗,查看了評論,也就放心購置。當時看28MM管徑的TT6比25管徑的TT5隻貴一點點,所以果斷決定了TT6。這款據官方宣傳是經過了大風、海浪、側壓等多項暴力測試。買回來試了,全展開按壓,確實比別的腳架堅固些。當初令我青睞的富有質感和調性的外觀,買回來確實發現銀光閃閃,很對味。下面分享拍下的開箱照片。開箱 掂量起來不算特別輕(1.75kg),但也不重,比較28MM管徑本身就有一定分量。作為輕便腳架來說,算是適中,我覺得是好事,因為太輕會犧牲掉風大時的穩定性。 雲台好評,做工非常精細。快裝板旋鈕加了個按鈕,是安全鎖。雖然擰開拿快裝板會犧牲掉一部分的快捷度,但取下相機時,需按下安全鎖才能繼續扭旋鈕,我能加倍握緊相機和鏡頭,正中我下懷,能防止在慌亂收攤時疏忽造成意外,好評!我認為貴鏡頭就是要這種加個「保險鎖」的保護措施。 快裝板是加大的把手,但我還是覺得雖然方便,但不能依賴,因為要豎拍歪一邊時,相機和快裝板之間還是得足夠緊固。所以,硬幣加固已經日漸變得過氣被唾棄,但我還是頑固地會用硬幣加固快裝板。 加大號的球體旋鈕擰起來很順手,也採用了可拔式設計,平時不怎麼會拔出來調旋鈕的方向,我的理解是反折收納時,為了避免旋鈕礙事才會這樣做。 這個記憶阻尼功能,我對著說明學了幾次才搞懂。對我這種對攝影有細膩追求的人來說,很有意義。它能滿足我對阻尼的追求,這個好處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能調到我日常使用能舒適調節相機角度時的阻尼要求,二個是我可以根據設備的不同,例如微單和單反+200鏡頭,明顯這兩者需要不同的阻尼程度調角度,這樣我就能根據不同的設備鎖定記憶相應的阻尼程度。這使用起來有點繞,先調節球體旋鈕,到自己需要的阻尼程度,接著鎖定記憶阻尼旋鈕,就能繼續用這個阻尼調節相機了。或者你會問,那既然我鎖定了這個阻尼,那我還怎麼固定鎖定相機呢?是這樣,鎖定相機並不影響,這鎖定阻尼程度是相對的,阻尼程度還是可以變緊,但不能變鬆了,這是個關鍵。也就是說,它相當於限位鈕,使得球體旋鈕只能調緊不能調松。所以,當你調球體旋鈕到最松狀態時,還是你當時想要的鎖定阻尼程度。那麼,怎麼解除和改變阻尼程度呢?我個人認為這有個弊端,有時候直接擰松開記憶旋鈕松不開。這大概就像兩個卡死的齒輪,這是就得「松一松卡住的齒輪」,也就是先把球體旋鈕往緊的方向鈕,然後才能松開記憶阻尼旋鈕。然後再調節球體旋鈕調出想要的阻尼程度在鎖定記憶阻尼旋鈕,就能改變想要的阻尼程度。希望富圖寶能研究簡化這個系統,畢竟對新手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門檻。要是能簡化記憶阻尼的流程,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人會需要這個功能的。在雲台拍全景時,還是需要上緊防偏轉螺絲,希望它能和【探索系列】的MG5一樣,能用側邊上緊的方式,這樣我就不用一隻手拿著腳架翻過來了,直接放桌面就能擰。 另外,雲台有防沙圈的設定,好評。但我是不會因此而保險把沙子放進去的! 中軸鎖緊圈這里,豎紋切割得太細了,以至於我用力擰時會有點咯手。 下面這靈巧的鏤空設計很討我喜歡。這個水平儀的裝飾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我調節相機的時候只需要看相機平台上的水平儀,而這下面的水平儀基本上沒關系。 這里有個掛耳大概是掛背包時有時才會用到。 這里有個擴展孔,我認為可以改成1/4的,因為怪手都是1/4的接頭。 這碳管看起來菱形紋的,有質感,也沒十分特別搶眼,據說是10層三菱的30T級碳布,據搜索是強度很高的碳布,「高碳一般都是指30T以上的碳布,市場上一般都用多少T(模量)來標示其所用碳布的等級。」「30T級碳布,意思是一平方厘米的截面積碳布承受的拉力噸數。意思就是把碳布捲成實心的「杆」如果這個杆的截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話,它承受的最大拉力噸數----就是碳布的噸位。」 雙握把的設定挺討喜的。中軸的開槽防轉設計好評,但還是會有點松動縫隙,除非擰緊中軸鎖緊圈。 可是擰出一段中軸時,一定要擰開底蓋的掛鉤,整個往上抽拆下。因為往下抽會卡住,抽不出來,我不懂為什麼會這樣設計,是安全?我覺得直接擰開中軸,短端和長端分別從上和下抽出,會更順手更直接合腦操作邏輯些,希望富圖寶考慮加入改進。 雲台底部和兩段式中軸里都有橡膠圈緩沖好評,防止一下子墜落或長期操作而磨損。 短中軸模式貼地拍攝腳管旋鈕是車胎紋,手感還是挺到位的。 擰開旋鈕可以看到有兩個密封圈,據說是用來防水防沙的。接頭包括旋鈕內嵌是鋁合金的。 腳墊是仿生羊蹄的,和普通的在室內對比了一下,防滑性確實會好些,它有咔咔咔這種聲音,就像是不願被你牽走的羊。 掰開腳墊,也是非同一般,是展開後垂直向下的,鈦合金材質。查了一下鈦合金比不銹鋼的硬度和強度高,而且更輕。 展開腳管過程中,最末節腳管有刻度,估計是用來方便參考讓三腳調到一樣的伸縮程度用的。 背包採用厚實的材料製作,有一定的防水性,完全滿足保護腳架的需要。 帶出去拍攝, 成片 整體感覺,輕便度和穩定性都符合外出拍攝的需要的。但超過200MM的定焦鏡頭從事嚴肅創作的攝友,我認為還需要配更大管徑的腳架,雖然輕便真的很香!做工一流,加上後期終身保修的承諾讓我很是安心。來源:Chiphell

圖傳界的瑞士軍刀–影眸HE高清圖傳 圖賞+評測

圖傳這東西,歷史悠久,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實挺小眾的,僅僅在專業電影製片中使用。後來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廉價WiFi圖傳,大疆也推出了配合穩定器的鷹眼圖傳,這才感覺圖傳市場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之前用過的圖傳是INKEE Benbox,體積小巧,但電池續航短,而且沒有接收端,無法把信號源再次處理分發。近期有一些直播的需求,於是上網一陣猛搜,發現了致訊剛剛發布的影眸第三代圖傳,其中帶有UVC協議的影眸HE一下吸引了我,仔細一看發現幾乎完美滿足我的需求,遂購入。官方宣傳影眸HE主要有幾個賣點:1. 雙頻同傳抗干擾2. 350m距離 60ms延遲3. HDMI環出+UVC輸出4. 1發4收,手機平板監看5. 多種供電方式還有我比較看重的幾個點:1. 無風扇,被動散熱2. 做工優良,全金屬外殼3. 比較省電話不多說,先上圖 盒內照,配件有天線9根+冷靴座兩個 發射器正面,OLED屏+四個按鈕 左側分組波輪+Type-C供電口+DC供電口 右側 發射機有HDMI輸入輸出,接收機有HDMI輸出和我最期待的UVC 天線接口,可以看到有兩個2.4G 兩個5G頻段 8個天線接口 挺壯觀的 背面 NP-F電池接口 正面全家福 全副武裝這東西使用起來十分簡單,開箱即用,所以復雜的測評也不寫了,根據慶期間做的一場直播來寫一下體會: 續航很強,滿血3400mAh的優質NP-F550電池 直播3小時,電剛剛耗一半 散熱優秀,當天氣溫37度 體感超過40度 烈日下穩定運行2小時沒出任何問題 使用方便,一根USB-C線連接接收器和電腦,直接識別為攝像頭,進OBS直播毫無壓力總結:在這個2000左右的價位上,影眸HE收發器套裝性能穩定,做工不錯,功能全面,性價比確實較高,至於長期使用的穩定性,還需時間檢驗。由於本人很懶,附上官方宣傳海報參考。。 來源:Chiphell

玩復古的閃光燈-Lux Senior,不算完美,但很有趣

為大家開箱並介紹一款主打復古的閃光燈:神牛新推出的Lux Senior 開箱 ▼外包裝是黑色的,磁吸的盒子,沒有封貼,正面是閃關燈的渲染圖。 ▼除了閃關燈本體,附件有說明書,收納袋, typec usb充電線線,PC同步線。 ▼閃關燈的機身是塑料材質,內置了1700mAh的內置鋰電池,但還是比較輕的,只有227g。 ▼前面是皮革感的材質,兩邊也是。 ▼另一側有typec充電接口,和PC同步線接口。 ▼後面是功率轉盤,以及各類開關。 ▼底部是閃關燈的熱靴接口,兼容主流的相機。 ▼正面是翻蓋的結構,然後推動紅色的按鈕可以讓燈管彈出。 ▼正面是翻蓋的結構,然後推動紅色的按鈕可以讓燈管彈出。 ▼燈管部分的特寫。 ▼打開後側面的樣子 搭配相機效果 這款閃光燈主打復古,風格上比較適合搭配富士那種風格的復古相機。但是我不是富家子弟,現在使用的索尼相機。 ▼索尼A7C設計比較簡約,安上這款復古閃光燈,效果還算可以,不算非常維和。 ▼還有一台半畫幅的zve-10,和白色機身相機搭配感覺也不錯。 拍攝體驗 ▼背面左下角是開關以及兩種模式的選擇,上面是一個回電指示燈,綠色可用,紅色不可用,也是試閃鍵。再上面是兩種光控模式的選擇鍵。 ▼M檔拍照需要使用功率轉盤,方法也不算太復雜。首先根據相機的ISO(200)對上估計的拍攝距離(1m),在另一邊找到相機使用的光圈值(F4),然後將轉動到光圈值對應的功率值(1/16~1/32)就可以了。 ▼此外還有一個A檔,可以理解成一種半自動的模式,閃關燈帶有紅外線測距。 ▼默認是光圈F2.8,和ISO100的組合,會自動測距並調整閃光燈的功率。如果光圈是F4,就要使用iso 200,其它光圈值對應的IOS值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 ▼來看看實拍對比(以下樣張均為直出,未修圖)。首先是室內拍小物件和美食,拍攝效果是沒問題的。 ▼ ▼在室外環境下,即使是白天拍攝人像也可以讓臉部更有光澤。 ▼逆光下會更明顯了。 ▼直閃的點光源,中間最亮,四周衰減,所以效果基本就是在一定距離內(官網建議4m以內)照亮前景。 ▼ ▼如果要照亮復雜的大范圍環境基本就不可能了。 做輔燈 Lux Senior如果要做離機閃,需要神牛CT16引閃器,不僅要多花銀子,體積也會變大。還好Lux Senior還有光控模式,可以光控引閃,有兩檔模式 S1,副閃關燈,與主閃光燈的第一次同步觸發閃光,效果與引閃器一致。 S2,適用越TTL閃光環境,具有防預閃功能,2次光控引閃,與主閃光燈的第二次同步觸發閃光。 ▼這樣我在室內使用一個250W室閃光燈(引閃),可以讓Lux Senior把其它覆蓋不了的角度也打亮(S1模式),效果還是不錯的。 ▼以下就是用Lux Senior做輔燈拍攝的一些樣張。 最後 這款Lux Senior閃關燈並不算非常完美,也不能說性價比超高,它的使用距離不能太遠(閃光指數較低),不支持TTL,不能改變角度,不能加柔光附件,拍攝速度也不能非常快(全光回電時間~3秒),所以用來幹活不算順手(當然也不是不能用)。 但它外觀設計充滿懷舊之情的復古風格,如果喜歡這個風格一定會非常愛它,也讓拍照過程中,多了一些儀式感,多了一些趣味,多了一些回頭率! 來源:Chiphell

整整一年的等待 Really Right Stuff RRS Ascend-14-BH 三腳架

概述 上一次購買三腳架還是16年的捷信1545T,使用了6年多整體來說還算滿意,但用久了總想換點別的 大家懂得 然而市面上比1545T優秀的架子並不多,往上看只有RRS了,當時想買的是 TFC14 和 TQC14 ,TFC14呢 高度不怎麼夠,在用1545T跑了不少地方,深刻的明白高度的重要性,所以一直沒下手,而TQC-14 不好看,體積對比1545T也沒什麼優勢,一直下不了手。往下看呢 這幾年架子都出了不少精品,徠圖的、小馬路的 有一些還蠻符合我的需求,輕便實用,但他們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  就是丑 。講真 如果他們能請個好一點的設計師,提升一點美感,我都不至於多花十倍的價格去買RRS ,於是我的1545T一直陪伴我近7個年頭都沒找到替代品,直到RRS 發布了ASCEND-14 ,一款有著實用高度同時保持小巧體積和穩定性的異型中軸三腳架,關鍵是 好看啊  優雅 優雅至極 心里默默想 就你啦至於購買歷程就太坎坷了,Ascend 是RRS 2020...

【開箱】一隻手就能飛的無人機|DJI AVATA

尋找官網信息的時候,看到這個宣傳圖突然虎軀一震,這圖不就是在衢州體育中心拍的嗎(之前在論壇發過送上傳送門,馬岩松MAD力作「消失的體育館」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86554-1-1.html)那次拍攝間隙碰到的魔都無人機團隊,估計就是在拍攝過程中順便做了AVATA的測試 保護盒沒有適配,什麼配件都沒有,電池也買不到,但AVATA已不是弱不禁風的FPV,涵道機的外形提供了更好的物理和軟體避障 由於本地有軍用機場,暫時只能低空飛90秒,找機會出去滑板的時候拍點試試 感受一下碩大的禁飛區 還是比較容易炸雞的,不過好在有緩沖結構真的炸不壞高情商:緩沖結構低情商:電池也給你崩飛 單手可飛的操作舵,手感和質感拉滿,Tim視頻里沒說清楚,所謂新人友好向,指的是不知道大疆飛行操作邏輯的新人,會很容易上手。有一定操作習慣,和了解操縱杆邏輯的,還是乖乖在電視上熟悉一下流程比較妥當。 新的雙天線圖傳眼鏡,帶屈光度調節,大大的贊 支持遠視 200 度至近視 800 度的屈光度調節,眼鏡黨福音 兩塊 Micro-OLED 高清顯示屏提供100Hz刷新率 電池小了非常多,帶來了極致的整機重量 才第三天外圈已經傷痕累累大家昨天室內飛行炸雞,電池炸到女廁所去,關鍵里面還有人 好在除了電池崩出去機器完全沒事 市內新建的幾個樓盤很科幻,本想一試,可是禁飛 最後的最後我們整點牛子看看樣片,還是等哪天跑山出了禁飛區,我們再整點視頻 來源:Chiphell

「CHH首發」輕便+可靠性=Marsace MT-1543compact

前言/ 我擁有多款馬小路|Marsace的三腳架及攝影配件,從一號反折三腳架到三號重型三腳架,從MT-01初代桌面三腳架到XT / UT系列極至便攜三腳架。近幾年,馬小路除了逐步更新MT專業級別的二號/三號三腳架,也頻繁推出日常通勤適用的XT/UT/ET系列便攜性很強的三腳架。這不,2022款MT一號系列也迎來了更新——集成最新版98K+雲台的MT-1543Compact,一款「僅」重1.24kg的MT系列專業級別的旅遊輕便碳纖維三腳架。 Marsace 馬小路MT-1543compact/ 馬小路MT-1543c的定位是「旅遊輕便專業」碳纖維三腳架雲台套裝,出廠就附帶了一個緊湊型腳架包,套裝放進去剛剛好。拿在手上也就比一瓶1.2L的可樂略重一些。 參數 型號_MT-1543compact / 自重_1.24kg 標稱承重_8kg / 建議承重_3kg展開高度_128cm 不升中軸 / 153cm 升中軸最低工作高度_13.5cm / 收納長度_48cm節數_4節 / 管徑_25.5/22/18.5/15mm支撐角度_25°/55°/85° MT-1543c最大的特點就是集成了不可更換的雲台,對!和當初XT-15一樣,只是雲台升級到最最最新版本的98K+,快拆+全景,鎖緊能力和98K一樣強,新的DP-50快裝板還內嵌內六角L板手。當然不能更換雲台只是暫時的,MT-1543c的異型中軸和XT-15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XT-15的可換雲台配件可以直接用在MT-1543c上,當然願意等的話可以等官方出MT-1543c專用版的可換雲台配件。 新的98K+使用了快拆夾座滑塊設計,獨立版我已經使用了蠻長一段時間,這次搭配MT-1543套裝有些小的改動,雲撞球體由上置改回正常的下置,整個雲台重心不高,依舊支持90度豎拍。 MT-1543c的異型中軸為兩段式鋁合金,通過L板手可以方便拆裝為短中軸,獲得低機位拍攝角度。 作為MT系列的入門級一號三腳架,在擴展性上MT-1543c並沒有減配,依舊提供了多達5個1/4擴展孔位,方便使用者通過魔術怪手擴展GoPro及手機使用。 各節展開高度 最低工作高度 不升中軸和升中軸後加裝相機高度 使用場景/ 結語/ 與XT-15和UT-26主打極至輕便不同,MT-1543compact更加注重穩定性。很多朋友可能會問這麼多三腳架,你究竟會用到哪一個呢?這點還是得看拍攝題材和使用場景來說。1、靜物拍攝 -首選有中軸的三腳架,XT-15、UT-26、MT-1543C都可以勝任,我日常拍攝靜物用的架子是MT-3542,首先拍攝靜物特別是需要景深合成的片子,三腳架是少不了的,而且帶中軸的三腳架方便調整相機高度。2、風光拍攝 -首選無中軸三腳架,當然有中軸的三腳架也一樣用,只不過升中軸後多少會降低穩定性。對於風光拍攝我通常會根據環境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架子,先說爬樓,並不是每座的天台適合二號/三號這種大型三腳架使用,也許桌面三腳架或大力夾更適合,我會根據我熟悉的樓攜帶不同的三腳架,但是大力夾和桌面三腳架是必帶的。其次路邊風景,深山,風車公路這種就對三腳架有點要求了,至少二號架子,原因很簡單,山上風大,盡可能的使用大型三腳架來穩定你的設備。通常我會使用馬小路MT-3542SV / 晟崴T3640CM。3、日常通勤 -日常出行不管是步行還是小電驢,手上的東西能輕就輕,這是極至輕便的XT-15 / UT-26S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900g左右的重量,40cm左右的收納長度,讓人更願意帶出去。此類輕便型的三腳架拍攝單張片子或長曝幾秒的片子一般沒什麼問題,但要是在橋上拍攝長曝光片子或長時間的間隔拍攝,有可能會出現因橋面車輛行駛產生的共振導至大量廢片,也有可能會因為共振導至「一把擰」的腳管產生松動現像,雖然我沒遇上過,但這個機率還是存在的。這時一款統設計的輕便型一號架子就顯得非常適用了。MT-1543c更為扎實的做工和用料,更成熟可靠的鎖緊機構,在便攜性、可靠性、穩定性之間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平衡,對於喜新厭舊的我來說,這次XT-15徹底打入冷宮了,今後通勤閉著眼睛在UT-26S和MT-1543c里面選吧~香~真香 樣片/ 來源:Chiphell

大疆又來割韭菜了!【DJI AVATA開箱及一天的感受】

        去年DJI發布了FPV,本來以為會掀起一場穿越機的革命,沒想到那是橫空出世,原地摔死。脆弱的機身、羸弱的動力、嚴重的洗槳、一塌糊塗的滯空以及幾乎沒有防抖能力的防抖,讓這個FPV成為了DJI史上最失敗的產品(有麼有之一就不知道了),從常年打折2000元就知道問題了。         DJI有沒有痛定思痛不知道,反正這一次又來割韭菜了,這次出了個AVATA函道機,由於國內的政策原因,這個飛機在國內是沒有M檔位的,暫時和花飛說再見了,但是這次對搖杆做了優化,比FPV那時候手感好很多,為了解決抖動問題DJI這次終於開竅了,開放了IMU數據用來後期增穩定,不過只能在普通廣角下設置,超廣是不能用的。 飛機小了很多,而且輕了不少。 眼鏡也小了不少,而且是這次升級最大的地方,從LCD換成了OLED,解析度也提升了,而且還能投屏看片子,甚至貼心的給你內置了2個喇叭放聲音,但是這個眼鏡的刷新率拉了,從120hz變成了100hz,而且有個非常大的問題,單眼視場角太拉了,連顯示區域都做不到完全覆蓋,也就是如果要整個螢幕都清晰顯示的話,右眼就會看不到螢幕的左邊,左眼就會看不到螢幕的右邊,這比上一代眼鏡是個非常大的退步。 眼鏡小了不少,只有一罐肥宅水那麼大 這次的散熱孔做得巨大 眼鏡終於支持了屈光度調節 我記得測試機是碳纖維版的,這次量產機果然又是注塑的 頂上這個有DJI LOGO的是GPS模塊,這次搜星速度非常快,反正比我的御3快多了,感覺似乎比FPV還快一點 這個造型總讓我想到什麼,就是說不出想不起來的感覺 這次DJI放出了各種維修件,而且這個機器非常好拆,只要別炸壞了飛控,自己換配件自己修,關鍵是價格挺便宜的 這次可以無腦定高貼地飛了,DJI宣傳可以無腦貼地飛行 這電池比FPV要小了太多了,而且也輕了太多了 這個從FPV上就有的搖杆,這次DJI大肆宣傳,飛下來感覺手感有進步,配合頭追以及防抖確實可以拍攝出得用M檔位才能飛出來的畫面,不過我還是習慣用M檔,就不知道DJI什麼時候會在國內開放M檔,不過我覺得希望渺茫,DJI這次應該是鐵了心要和穿越機劃清界限了。 來源:Chiphell

「全國首發」晟崴TT-2650CE至簡系碳纖維三腳架體驗

前言 /今年的7-8月份寧波迎來了高溫天氣,隨之帶來的也是風光愛好者們所期待的明亮通透,朝霞、晚霞更頻繁的好日子。暑期作為半個奶爸的我也沒閒著,帶著+U小朋友踏入攝影大門,培養她的興趣愛好。上午我會處理一些照片,小朋友消化暑假作業;午休之後我便會帶著小朋友出門探個店,傍晚時分去三江口拍幾張。日常出勤我會帶2個三腳架:馬小路XT-26S、徠圖MT-02C富士定製版,雲台共用馬小路新出的98K+快拆版。但是2個人出行拍片的話,三腳架就不夠用了,特別是拍晚霞。為此購入晟崴2022年6月份新出的至簡系列——「TT-2650CE」可攜式反折碳纖維三腳架。 Sunwayfoto TT-2650CE / 參數 型號_TT-2650CE / 自重_891g / 承重_3kg展開高度_121cm 不升中軸 / 153cm 升中軸最低工作高度_13cm / 收納高度_35cm節數_5節 / 管徑_26/23/19/16/12mm平台直徑_36mm / 支撐角度_23°/55°/85° 作為不到900g還自帶雲台的碳纖維三腳架,晟崴「TT-2650CE」採用了反折設計,收納長度控制在35cm,碳管也採用了優質碳管,壁厚1mm,菱型碳紋,腳釘也是日常所用偏軟的TPU材質。 「TT-2650CE」的三腳架法蘭盤採用了整塊鋁合金CNC工藝加工而成,配備了2個1/4擴展孔位,可方便使用魔術怪手外接Go Pro和手機拍攝延時使用。其中雲台承載板也貼心的使用了墊片,可以減輕與雲台之間金屬剛性的「鎖死」。可以讓攝影師更換自己適用的雲台。 整根中軸長約29cm,採用了鋁合金和碳纖維材質,分離後的鋁合金部分就是長約4.5cm的短中軸,可以實現超低機位拍攝。 不升中軸全開高度121cm,裝上相機後高度約135cm,小朋友使用正好,無需彎腰取景。最低工作高度13cm,腳管5節設計,保證使高度和收納長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TT-2650CE」原廠搭配了25mm球徑雙全景球型雲台,標配DP-26R快裝板。 「TT-2650CE」採用了反折設計,腳管外翻180°後就切換成常規三腳架模式。支撐角度為23°/55°/85°三檔,換檔按鍵和T1A20一樣,為下按式按鍵。 「TT-2650CE」腳管的鎖緊方式和馬小路/金鍾的「一把擰」的鎖緊方式基本一樣,但兩者的碳管紋理不一樣,工藝上也有區別,具體的以官方命名為准。拉升腳管方法一樣:逆時針轉一下解鎖,向外拉出,然後順時鍾轉一下鎖緊。腳管最粗26mm,最細12mm。腳釘使用了TPU材質,在室內光滑的地板、地磚上使用,抓地力會好一點。 使用場景 / TT-2650CE搭配原廠球型雲台 TT-2650CE搭配馬小路新98K+雲台 TT-2650CE搭配自家GH-Pro齒輪雲台 搭配98K+和GH-Pro齒輪雲台效果 結語 / 有了晟崴「TT-2650CE」後,帶著小朋友一起出去拍晚霞就不會一個有架子使用,一個只能手持了。架子+雲台自重900g都不到,和馬小路XT-26S一起帶出門也就1800g不到,相當於帶了一瓶1.5L水和一罐330ml可樂,十分輕便了。作為老牌器材廠家,晟崴的用料,做工,口碑一直不錯。「TT-2650CE」的中軸使用了墊片,膠圈來盡可能的減少共振。腳架全開153cm,不升中軸121cm;還有和1號架一樣粗的26mm管徑,反折設計,極至的891g自重。讓人更願意帶出去使用。但是缺點也較明顯,大家如果整篇看下來一定發現我對原廠雲台所提甚少。作為超便的三腳架配25mm球徑的球型雲台,日常來說是足夠用了,但是出於對反折設計的妥協,雲台夾座設計的非常小,而且快裝板上也沒有防滑釘設計。希望廠家在後續的升級版中能重新設計一下這個雲台夾座。對於「一把擰」的鎖緊方式,使用時一定要確定腳管鎖緊後再放相機,由於腳管也無法自行拆解,請不要輕易下水、下海、處理泥沙環境中使用。 樣片 / 拍攝-FUJIFILM X-T4XF33mmF1.4 R LM WRCANON EOS R5EF16-35mm f/4L...

低成本膠片翻拍方案

這幾年玩膠片大概經歷幾個階段:傻瓜機亂按送店沖掃→手動測光→自沖洗黑白翻拍→自沖洗彩負翻拍,別問為什麼不買掃描儀,問就是買不起,所以自然而然的翻拍是比較省成本的解決方案,但是以往自己翻拍有一些痛點,用腳架固定相機,調整腳架高度,調整透寫台位置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每一次翻拍都需要重復以上步驟,所以就萌生做一個固定式的膠片翻拍台的想法,利用DIY神器鋁型材做主體框架,連接雲台和透寫台來做一個固定的翻拍工作檯,工作形式參考NAGTIVE SUPPLY和其他翻拍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主框架,用SU設計建模初步方案,前期搞了兩個方案,左側是豎拍右側是橫拍,最終確定用NAGTIVE SUPPLY一樣的豎拍方案(沒想法自己的老本行有一天會用來做這個)。 大概工作原理就是這樣,承台用角碼固定A4透寫台,如果用A5或者小型LED補光燈做光源,整個工作檯會更小巧(順便模型里拿一台哈蘇意淫一下)上某知名網購平台找個店鋪告訴客服尺寸和需求,下單定製,這玩意兒沒什麼技術含量且不是什麼稀有材料,整套下來非常便宜(至少比那些翻拍器來的劃算)。 確認收貨還有返現,所以這並不是最終價格 全部材料 主體框架完成因為鋁型材滑軌固定件是用公制的螺絲型號,而雲台底下的3/4螺紋是英制型號,所以還得買個幾塊錢的M8轉3/4的公轉公的螺絲這樣就可以把雲台固定在鋁型材上了。 就是這個玩意兒 雲台要固定在這個滑塊螺母上面 M8轉3/4 轉接固定 另外為了上機後能夠在135和120之間調節,所以還買了一塊加長的快裝板方便上下調節 完全體形態最後完成便是以下這個樣子 為了固定住膠片,用黑色膠板做了兩個目前最常拍的135和6*6膠片尺寸的片夾,膠片推進去後拍完一張可以滑動拉下一張,如果是對好焦,可以整條翻拍,一卷135大概3分鍾左右就可以拍完 6*6膠片隨便放幾張張翻拍後自己調色的廢片,鏡頭用的是銘匠的40MM微距,600不到的價格屬實不要太香。技術有限,大佬輕拍。 最後算一下成本A4拷貝台----69.9鋁型材套件----62.143/8轉M8螺絲----4.5加長快裝板----23.3雲台----87黑色膠板忽略不計總價:159.84總體價格還是比較實惠的,而且又滿足了自己DIY的樂趣,關鍵是省去了一部分店家掃描的成本,數碼翻拍效果比一般的板掃效果要好,解析度更高,如果大佬們有更好的方案可以分享給我~以上。來源:Chiphell

最強USB充電器?EGO Exinno 240W GaN 氮化鎵6口數顯充電器

家里原來有一個Anker的6口USB-A口充電器,放在家中餐邊櫃那里供家里有需要的USB充電設備來充電(比如手機,IPAD, 便攜打氣筒,手持電風扇等等等等)。但是做為一款6年前購入的產品,不論是充電速度,支持的充電協議,甚至是充電口目前也被Type-C所代替,所以是時候來升級一下這個充電器了。選購理由: 1. 口數要多,因為經常會有好幾個設備在那里充電,4口是基本,最好是6口。2. 要有Type-C口,同時也要有USB-A口,因為目前還是有不少USB-A的設備需要充電。3. 氮化鎵 - 既然是更新,就要用到新的技術,氮化鎵可以以更小的體積實現更大的功率輸出.4. 單口大功率,疫情期間經常會有在家辦公,在餐桌邊辦公也是常事,單口大功率PD輸出可以滿足帶筆記本電腦的需求5. 功率顯示,想知道自己的設備是否在最佳的快充協議下充電,有個實時顯示功率當然是最好的。在某寶一頓搜索後,這款去年在kickstarter開啟你眾籌的,號稱目前最強的桌面氮化鎵充電器進入了我的視野,經過一番對比後最終有了這篇分享。開箱 盒子外面有一層塑封,正面彩印著產品的主要特色,240W, 4個氮化鎵功率晶片,6口,支持的大部分的主流充電協議,實時功率顯示,6口分別的輸出功率等 盒子背面印著主要的應用場景,產品的規格,產品的賣點/特點 盒子右側面印著產品帶的多國接口,還有桌面使用的延長線。 另一側印著支持的各種手機的快充協議 打開盒子,東西不多,充電器本體和插頭附件以及延長線都擺在第一層。 所有東西拿出來也就這點。 充電器本體正面,最左邊有一個長方體削掉了一個角的地方是電源指示燈,然後從左到右依次是3個100W PD口和3個USB-A口,功率是35W和18W。 充電器的背面,是一個可以翻轉的插頭,可以直接插在插座上。 充電器的投影面積比iphone xs max 短,稍寬一點,厚度還是有一些的。 各個角度再來看一下 充電器本體重量423克,一斤不到點,不輕,但想對6口來說還可以。 說明書上解釋了一下240W在各口的分配,簡單來說,如果只用兩個PD口的話每個PD口都可以100W, 用到3個之後後面兩個PD口就到不了100W,會被分成65W一個。 多國充電頭以及可以放在桌面使用的延長線,延長線也是可以接轉接頭的,而且本體是寬幅電壓的,可以基本全世界旅遊都可以用。 開機的一瞬間,所有口的功率顯示都會從0-100W跑一遍 拿楊總的鋼13 mini試一下單個PD口,這個mini充電寶被限制了最大90w充電,所以用EGO這個可以充到最大的功率。 插個surface pro 7+試試 插滿看看,每個口都可以實時顯示當前的功率。 充電協議測試 PD口支持大多數的充電協議 A口除了PD口的協議不支持外,也支持大多數的A口快充協議。 充電及溫度測試 從單位把鋼11也拿回來了,兩個PD口都接上充電,可以看到兩個充電寶都到了超過90W的充電功率。 這時如果再接一台筆電的話,可以看到和說明書上一樣的情況,第二個PD口會降功率到65W. 保持200W功率輸出大概20-30分鍾後,可以看到充電器最熱的位置位於充電口的後面,到了45度左右,這個溫度對於功率如此大的一台充電器來說,可以說表現優異,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的要求而不用擔心過熱的問題。 最後總結: 1. 支持直接牆插,帶各國接口,很適合旅行使用,當然也有長線可以桌面用,很方便。2. 240w大功率,只插兩個pd口的話,支持雙100w,插3個口的時候第二個pd口會降到60w左右,但基本是可以足額跑滿240w。3. 6口還是很充裕的,pd口支持的協議比較全,第一個usb口也支持大部份usb a口的快充協議,最後兩個usb口可以用來沖一些慢速設備。4. 我用楊老闆的兩個充電寶和一台surface把功率用到200W左右充了10分鍾最熱的地方50度不到,散熱表現還是很不錯的,正常使用一般不會發生過熱的情況。5. 實時顯示每個口的功率算是個很有特色的功能,可以很方便的知道目前充電設備的充電功率,判斷是否為快充。6....

旗艦補完計劃 – 給DJI Mavic 3裝上4G模塊

上海解封後,總覺得自己有點瘋癲。然而一看買這套御3的時間(2022年3月26號),我覺得我瘋癲可能不是封控的問題。上圖 我買的是帶屏嘗飛套裝。這個帶屏控很多人不理解,我的理解是盡量把專用的設備從手機上分離出來,才有更好的用戶體驗。手機留著發發微信可以了。大家搜論壇另外一個文章,里面開箱照片更精美,我這里發點實用照片。這個原裝的兩用包質量不錯,設計也很合理。我騎車時就把他用作背包。疫情時出門玩一會,回來還能買菜。 接下來扣一扣題,4G模塊。 揭開遙控器後面板,找到接口。(里面看上去很工業) 揭開4G模塊底部膠塞,插好該插的。 無人機上的簡單粗暴,一個塑料卡扣插一根線在腦門上。 打開試一下。補完! 用不用無所謂,但是有一定要有。另外要說的是,如果普通控就只要一個模塊就行,因為用的是手機。帶屏控接手機熱點也能實現通信,但熱點費電啊,你們手機一天幾充?我的感覺是,4G模塊肯定會占用飛行器的不少功耗,這個沒辦法看情況使用唄。但是遙控器電量很充足,不用也是浪費。接下來發一些和4G無關的航拍圖,我看論壇里貌似也沒有人發。(我只是隨便拍拍玩玩,不是攝影愛好者)這是第一次放風時,偵察幾km外的板場位置照片 這是第二次放風期間的幾天,騎電驢和鑽橋洞我的感覺是角度變化之後,照片新奇了起來,會讓人覺得特別。 這是第三次放風期間,找了廢墟和小園林拍拍玩玩。 這是第。。。N次放風期間隨便拍拍濕地公園。越拍越多。 徹底解封後,劃船也拍了拍,手上起降很有意思,我感覺我能玩一天。 總結就是,大家有機會能玩就玩吧,也不要想太多,人生很多事說不准。上海都能成這樣。關於鬼影,買第三方濾鏡好像能解決,而我喜歡鬼影所以也不算是問題了。關於水上起降,我還買了套件准備自己再修修改改。這我也要重點說一下,千萬別聽所謂的專家說「這個水上套裝很容易翻水里」,結果他是B站視頻里看來的,用的還是自製簡易浮力裝置(綁幾塊泡沫)。我覺得路在大家自己腳下,想嘗試就嘗試,不嘗試肯定沒有收獲。願大家玩的開心。 B站有個UP主,用御3加4G模塊從家里陽台起飛,在市中心穿行,橫穿延安高架,南京路步行街到浦東,真的信號那麼強大嘛上海解封後,總覺得自己有點瘋癲。然而一看買這套御3的時間(2022年3月26號),我覺得我瘋癲可能不是封控的問題。上圖 我買的是帶屏嘗飛套裝。這個帶屏控很多人不理解,我的理解是盡量把專用的設備從手機上分離出來,才有更好的用戶體驗。手機留著發發微信可以了。大家搜論壇另外一個文章,里面開箱照片更精美,我這里發點實用照片。這個原裝的兩用包質量不錯,設計也很合理。我騎車時就把他用作背包。疫情時出門玩一會,回來還能買菜。 接下來扣一扣題,4G模塊。 揭開遙控器後面板,找到接口。(里面看上去很工業) 揭開4G模塊底部膠塞,插好該插的。 無人機上的簡單粗暴,一個塑料卡扣插一根線在腦門上。 打開試一下。補完! 用不用無所謂,但是有一定要有。另外要說的是,如果普通控就只要一個模塊就行,因為用的是手機。帶屏控接手機熱點也能實現通信,但熱點費電啊,你們手機一天幾充?我的感覺是,4G模塊肯定會占用飛行器的不少功耗,這個沒辦法看情況使用唄。但是遙控器電量很充足,不用也是浪費。接下來發一些和4G無關的航拍圖,我看論壇里貌似也沒有人發。(我只是隨便拍拍玩玩,不是攝影愛好者)這是第一次放風時,偵察幾km外的板場位置照片 這是第二次放風期間的幾天,騎電驢和鑽橋洞我的感覺是角度變化之後,照片新奇了起來,會讓人覺得特別。 這是第三次放風期間,找了廢墟和小園林拍拍玩玩。 這是第。。。N次放風期間隨便拍拍濕地公園。越拍越多。 徹底解封後,劃船也拍了拍,手上起降很有意思,我感覺我能玩一天。 總結就是,大家有機會能玩就玩吧,也不要想太多,人生很多事說不准。上海都能成這樣。關於鬼影,買第三方濾鏡好像能解決,而我喜歡鬼影所以也不算是問題了。關於水上起降,我還買了套件准備自己再修修改改。這我也要重點說一下,千萬別聽所謂的專家說「這個水上套裝很容易翻水里」,結果他是B站視頻里看來的,用的還是自製簡易浮力裝置(綁幾塊泡沫)。我覺得路在大家自己腳下,想嘗試就嘗試,不嘗試肯定沒有收獲。願大家玩的開心。 同是QP,頂~來源:Chiphell

富圖寶全新「探索系列」MG5開箱體驗,龍紋碳纖,有看頭

富圖寶剛推出的「探索系列」,讓我驚嘆於忽略忽略忽略腳架也能達到如此細膩的水準。「探索系列」開箱 整體MG5外箱內部配套包裝內的配套有腳架包、獨腳架腰掛包、說明書、腳架 腳架上印的參數 MG5採用一貫的反折設計,收納起來顯得更小,收納長度47cm。放進側袋,我還是喜歡原始非反折這樣放,能直接使用,不用再折回來。不過,反折對於放旅行箱的還是挺有利的,登機箱高50cm。 MG5最大管徑是25mm,共4節腳管,全展開高度達1624mm,我一米八的身高,看相機取景器也不用彎腰。 雲台MG5的雲台做得非常酷,有點像鋼鐵俠的頭盔, 旋鈕都採用金屬材質,都做了凹槽和平滑的拱起,可防滑擰起來更省力。大旋鈕做了刻度參考圈, 頂部增加了旋轉的功能,增設了水滴形狀的旋鈕,這就相當於雙全景雲台。 在拍風光的時候能解鎖更多死角位,有點像碗座的作用,能快速調平,不用調三隻腳。我就覺得這快裝板旋鈕有點長,並且要是上面這個旋轉旋鈕看不到螺紋就完美了,這旋鈕行程有點短,擰緊一圈就會頂部頂住,需要拔出來重新定位才能繼續擰。具有橫拍水平泡和豎拍水平泡,不過,還是用相機的比較多,這水平儀擺在後面好像有點擋著,需要調整快裝板的位置 快裝板非常輕巧精細,具有大塊的止滑橡膠墊,表面具有細致的幾何設計紋理,能幫助鎖緊相機。相機螺絲自帶把手,可用硬幣擰,也能通過把手擰緊,很貼心。 隱藏的手機夾和扳手 一體式金屬掛鉤更貼心的是,擰開中軸底部的掛鉤,藏有扳手和手機夾, 轉出扳手兩頭是不同口徑, 方便調節腳架上的快裝板螺絲、 雲台防松螺絲、 腳關節螺絲。這種設計太方便了,能拯救我的沒記性,常忘帶東西,以後沒帶工具包也不怕。 手機夾的一頭巧妙地結合了燕尾槽的設計,符合阿卡制式標準,能直接卡在夾座上,省去了把手機夾擰上快裝板的步驟。 雖然手機夾和扳手可以組成一個類似簡易怪手的部件,擰在基台的擴展孔上,但不太建議這麼做,因為調角度不方便,只能臨時在需要的時候用一下。正式用還是建議搭配怪手。 腳上段的切割造型 外觀質感龍紋碳纖質感強烈,配合腳管鎖上豐富的紋理以及握把上的中國風祥雲圖案,就像銀光閃閃的上古神器XD 功能中軸分為兩段,可擰出下面那段,組成趴地姿勢,最低高度24.2cm。 腳管鎖大概擰1/4圈就可以抽出腳管,比較方便,抽拉順滑,最細節腳管也不細,管徑達16mm。 其中一隻腳可擰出,接到中軸下方,組成獨腳架,獨腳架高度可達到將近1米7 腳墊內有腳釘,掰出腳墊即可,野外泥地可增強抓地力。 雙擴展孔基台上具有兩個1/4的擴展接口,能通過接怪手擴展手機、補光燈等。 體驗腳架拿在手上還是有一定分量的,畢竟有1.37kg,要是背在身上也還好,還算較輕。 特意選了大風的海邊環境做測試,穩定性不錯 感受MG5整體感覺很酷炫,並且不用升中軸以保持穩定性也夠高了。雲台阻尼順滑,調節起來比較順手,如果快裝板旋鈕能做圓滑一點就更好了。總體而言非常喜歡,整體性能表現不錯,可以作為我外拍的主要腳架。期待廠家以後出來更加創新更加好用的腳架。來源:Chiphell

「全國首發」——馬小路ET-0541S+MV-10攝像套裝體驗

前言| 目前在這個全民都玩短視頻流量的時代,相機視頻功能也逐漸完善,用於相機視頻拍攝的雲台和三腳架套裝自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通過各種配件的擴展加入最終把相機組合成最適合你的使用形態,來應對不同的場景拍攝。 Marsace MV-10 5月初有幸提前收到了馬小路即將發布的,也是馬小路首款迷你液壓雲台——MV-10。NO!馬小路官方更願意把它稱之為——「兩維阻尼雲台」。因為,在馬小路的概念里,這類產品距離真正的「液壓雲台」缺少了兩個核心功能:1、阻尼可調;2、回彈力可調。 Marsace ET-0541S+MV-10,出廠配備原廠腳架包和L板手及質保卡片。不算腳架包的重量,只有1KG零點哦!比1.2L的礦泉水還要輕近200g,不管是拿在手上,還是放在攝影包的側邊,幾乎無感,非常輕便。 Marsace MV-10拿在手上非常小巧,整體部件由CNC精加工而成,雲台高度74mm,帶全景底座,底座直徑40mm,不含手把重280g,含手把重363g。前後俯仰角度約85度,共約170度左右。此外MV-10原配的DP-50快裝板也有小驚喜,自帶六角L板手一枚,通過磁吸藏在快裝板內。快裝板底部的防滑釘也採用了按壓式設計,避免了快裝板偶爾用在其他雲台上的兼容性問題(有時需要拆除防滑釘)。 當然你不喜歡出廠時手把默認在左側的話,也可以用六角板手把手把轉個向,改為右手模式。手把握把也採用了軟塑膠,握感不錯,對手汗多朋友會比較友好,當然手把上翹還是下彎看個人使用喜好了。 Marsace ET-0541S Marsace ET-0541S其實我早在去年11月就入手了,由於那段時間主力通勤架子是XT-15, ET-0541S最終也只在朋友圈發了幾張開箱圖。現在馬小路官方把ET系列作為MV-10的標配架子,也是看中了ET系列的輕便,耐用,可靠性強等優點。Marsace ET-0541S,4節腳管設計,最大管徑22mm,最細管徑13mm,壁厚1.3mm,採用無中軸設計,全開高度119cm,最低工作高度15cm,自重750g。ET系列保持了MT系列該有的細節和優秀的做工用料,在保持穩定性和可擴展性的同時,相對MT系列在某些地方進行了合理的減配(腳釘不在是TPU蘑菇釘)。使ET系列能成為你日常通勤願意帶出去的一款三腳架。 使用場景 ET-0541S+MV-10組成套裝後,整體非常協調,黑色+銀色點綴也是馬小路目前的設計語言。日常出行采風,使用EOS R5+EF16-35mm f4L USM組合也不會覺得頭重腳輕的不穩現像。 搭配FUJI X-T4和XF33mm f1.4更加輕便,這麼一個組合配置重量可以控制在2.5kg左右。 當然這並不是一套完美的Vlog裝備,更適合日常通勤願意帶出去且能拍的到的配置,對於日常采風需要進行視頻記錄的個人玩家來說,太重的設備沒人會天天帶,也會有很多場景的限制。這點也更適合Vlog入門個人玩家和小型個人工作室。看腳架的文章卻種草了攝影包,哈哈 前言| 目前在這個全民都玩短視頻流量的時代,相機視頻功能也逐漸完善,用於相機視頻拍攝的雲台和三腳架套裝自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通過各種配件的擴展加入最終把相機組合成最適合你的使用形態,來應對不同的場景拍攝。 Marsace MV-10 5月初有幸提前收到了馬小路即將發布的,也是馬小路首款迷你液壓雲台——MV-10。NO!馬小路官方更願意把它稱之為——「兩維阻尼雲台」。因為,在馬小路的概念里,這類產品距離真正的「液壓雲台」缺少了兩個核心功能:1、阻尼可調;2、回彈力可調。 Marsace ET-0541S+MV-10,出廠配備原廠腳架包和L板手及質保卡片。不算腳架包的重量,只有1KG零點哦!比1.2L的礦泉水還要輕近200g,不管是拿在手上,還是放在攝影包的側邊,幾乎無感,非常輕便。 Marsace MV-10拿在手上非常小巧,整體部件由CNC精加工而成,雲台高度74mm,帶全景底座,底座直徑40mm,不含手把重280g,含手把重363g。前後俯仰角度約85度,共約170度左右。此外MV-10原配的DP-50快裝板也有小驚喜,自帶六角L板手一枚,通過磁吸藏在快裝板內。快裝板底部的防滑釘也採用了按壓式設計,避免了快裝板偶爾用在其他雲台上的兼容性問題(有時需要拆除防滑釘)。 當然你不喜歡出廠時手把默認在左側的話,也可以用六角板手把手把轉個向,改為右手模式。手把握把也採用了軟塑膠,握感不錯,對手汗多朋友會比較友好,當然手把上翹還是下彎看個人使用喜好了。 Marsace ET-0541S Marsace ET-0541S其實我早在去年11月就入手了,由於那段時間主力通勤架子是XT-15, ET-0541S最終也只在朋友圈發了幾張開箱圖。現在馬小路官方把ET系列作為MV-10的標配架子,也是看中了ET系列的輕便,耐用,可靠性強等優點。Marsace ET-0541S,4節腳管設計,最大管徑22mm,最細管徑13mm,壁厚1.3mm,採用無中軸設計,全開高度119cm,最低工作高度15cm,自重750g。ET系列保持了MT系列該有的細節和優秀的做工用料,在保持穩定性和可擴展性的同時,相對MT系列在某些地方進行了合理的減配(腳釘不在是TPU蘑菇釘)。使ET系列能成為你日常通勤願意帶出去的一款三腳架。 使用場景 ET-0541S+MV-10組成套裝後,整體非常協調,黑色+銀色點綴也是馬小路目前的設計語言。日常出行采風,使用EOS R5+EF16-35mm f4L USM組合也不會覺得頭重腳輕的不穩現像。 搭配FUJI X-T4和XF33mm...

PANDAER閃極130W可視移動電源

魅族並購了?或者是吉利的電源 PANDAER閃極130W可視移動電源,開箱動圖。 開箱動圖。 PANDAER X 閃極 130W 可視移動電源。20000mAh、 IPS 彩屏、 透明機甲外殼、多協議多接口兼容、 全鋁合金骨架、筆記本C口充電、智能控制系統、智能保護系統、可登機。。。這些不重要,耍「酷」才是。 支持筆記本充電,可登機。 透明外殼,里面有彩屏顯示數據。21700的電芯,電動車也用這種嗎? 氛圍組上場,小led彩燈,渲染一下色彩。透明殼子,里面做好看點,通常都比較有趣。這類設計很常見,不過透明材質不結實,易劃傷。 長按開關,顯示屏開機logo。直接充電,自動開機也是這開機畫面。 這面有產品信息。深圳閃極科技-Made in東莞。72Wh、20000mAh、10500mAh(5V/1A)。 一個c口,一個a口。最大總輸出130W。 這面有個熊貓,看得出來有4節電池。 按下按鍵,螢幕有菜單,電池狀態、溫度管理、計時器管理、關機等,大概這些功能,還沒試過怎麼用。 同時輸入輸出的螢幕顯示 開機及菜單動圖我想知道接上小米最大能到多少W!現在手機電池越來越卻都是私有協議!魅族並購了?或者是吉利的電源 PANDAER閃極130W可視移動電源,開箱動圖。 開箱動圖。 PANDAER X 閃極 130W 可視移動電源。20000mAh、 IPS 彩屏、 透明機甲外殼、多協議多接口兼容、 全鋁合金骨架、筆記本C口充電、智能控制系統、智能保護系統、可登機。。。這些不重要,耍「酷」才是。 支持筆記本充電,可登機。 透明外殼,里面有彩屏顯示數據。21700的電芯,電動車也用這種嗎? 氛圍組上場,小led彩燈,渲染一下色彩。透明殼子,里面做好看點,通常都比較有趣。這類設計很常見,不過透明材質不結實,易劃傷。 長按開關,顯示屏開機logo。直接充電,自動開機也是這開機畫面。 這面有產品信息。深圳閃極科技-Made in東莞。72Wh、20000mAh、10500mAh(5V/1A)。 一個c口,一個a口。最大總輸出130W。 這面有個熊貓,看得出來有4節電池。 按下按鍵,螢幕有菜單,電池狀態、溫度管理、計時器管理、關機等,大概這些功能,還沒試過怎麼用。 同時輸入輸出的螢幕顯示 開機及菜單動圖1000塊。。300塊是買來充電的,200是買個來看的,剩下500是拿來炫耀的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