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文章包含劇透內容,請注意

導語

《黑色行動:冷戰》首個預告片「Know Your History」的發佈引發了一場西方社交平台上的論戰——尤里·貝茲梅諾夫(Yuri Bezmenov)的右翼陰謀論在直擊alt-right玩家好球區的同時,也瞬間激怒了大批liberal,甚至部分立場保守的文化評論家都就此撰文稱保留意見。不過遊戲發售之後,一切都趨於平靜:《戰區》依然大熱,針對多人模式的批評顯然也早就蓋過了「政治衝突」的風頭。

《COD》作為典型的消費主義快餐,似乎並不存在「承載文化價值」這一職能。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但戰役預告里極為契合八十年代背景的那曲《Blue Monday》讓我不禁想起《冷戰》的「精神前作」《黑色行動》對滾石名曲的巧妙運用,Gimme Shelter里一句:「Burns like a red coal carpet / Mad bull lost its way」讓玩家仿佛能直接嗅到凝固汽油彈的氣息;至於各類膾炙人口的陰謀論與六十年代文化要素,《黑色行動》也都悉數化用——《冷戰》那充滿陰謀與幻象的故事,顯然深得系列的創作精髓。

《COD》是近乎氾濫的當代流行文化象徵,因此致敬曾經的通俗文化並營造出屬於某個特定年代的氛圍,便可以被認為是「年貨」在獻上刺激的打槍體驗之餘所擁有的些許深層意義。

逃離德黑蘭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冷戰》的劇情以一支經典金曲《Spirit in the Sky》拉開序幕。諾曼·格林鮑姆(Norman Greenbaum)於1969年寫下的這段詞曲日後被反復解讀為現代創作語境中的基督教音樂,而他本人卻是猶太人。實際上,此歌的創作靈感確實有些幽默的意味——但也並無褻瀆之意。

格林鮑姆當時正在聽民謠歌手波特·華格納(Porter Wagoner)演唱一首名為《Pastor』s Absent On Vacation》的歌曲,歌詞講述了一位常年在偏遠山地浪盪的淘金客受到上帝感召,決定時隔多年重回教堂,卻發現牧師休假不在的故事。靈光突現的格林鮑姆隨即拿出紙筆,僅用了十餘分鍾便完成了留名青史的《Spirit in the Sky》。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此曲在通俗文化中近乎成為了符號式的象徵,但格林鮑姆自此以後再也沒能重現輝煌。

《冷戰》開場就並列引用此歌與隆納·雷根的著名語錄,奠定了「八十年代初期」的氛圍基調:經歷衰退之後,美利堅的昂揚精神面貌正逐漸復興。隨後出現的真實歷史影像確實來自伊朗人質危機與里根就職演說兩大事件,作為鷹派總統的隆納·雷根在本作中「友情出演」可以說是合情合理,也很契合《黑色行動》系列一貫的陰謀論氣質。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十月事變」(October Surprise,也常譯作「十月驚奇」)作為至今仍在美國政治語境中廣泛使用的詞匯,正起源於1979年11月4日爆發的伊朗人質危機,這一事件使得吉米·卡特在本就無比坎坷的四年任期臨近尾聲時遭遇了最大的挑戰。

立場相對溫和的國務卿萬斯反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提出的軍事解決方案,飽受痛風折磨的他甚至沒有被告知卡特總統在布熱津斯基主持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授權了鷹爪行動(Operation Eagle Claw)。當然後人皆知於1980年4月24日開始的這一營救行動最終以悲劇收場,八名美軍士兵與數架戰鷹折戟於沙漠腹地。隨後的第二波營救計畫也因卡特在11月大選中的失利而遭到擱置。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然而在1981年1月20日里根發表就職演說之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就立即宣佈釋放人質。長達444天的危機雖然得以化解,但里根也遭到了民主黨人的指控,即懷疑其競選團隊與伊朗方面合謀,將人質釋放推遲到了大選之後,以打擊卡特的支持率。

眾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小組在就此進行調查時,正式提出了「十月事變」的概念。有關伊朗人質危機的這一陰謀論經常被支持者與著名丑聞「伊朗門」(里根繞過國會向伊朗秘密輸入武器以達成交易)相提並論,並最終演化為用於形容「以外務危機來幹涉大選結果」的政治術語。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決勝時刻》系列同樣也擅長借鑒電影情節,並將之融入到遊戲之中。系列早期作品熱衷於用主視角再現經典戰爭片中的名場景,譬如《決勝時刻2》完美還原了《拯救大兵瑞恩》中諾曼第登陸的戲份;而蘇軍關卡的許多情節顯然有著《兵臨城下》的影子。

烏鴉組在《冷戰》中的致敬對象則包括了一部分當代流行文化作品。

《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的高潮劇情為一場追逐戲,伍迪警長和巴斯光年騎著遙控玩具,他倆極力避開車流與飛濺的火花,追趕一輛卡車。《冷戰》的第一個戰役關卡「無路可逃「(Nowhere Left to Run)中主角一行人放出RC-XD追逐運輸機的場景從分鏡而言與這段劇情非常相似。當然甚至有美國網友認為伍茲(Woods)的出場和伍迪警長(Woody)又是另一個烏鴉組刻意實現的巧合,這就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現代啟示錄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除去珀爾修斯在二戰末期的首次活動,《冷戰》的故事實際起源於1968年的越南。預告片里引用的CCR名曲《Run Through the Jungle》自然是喜聞樂見,但實際上這首歌誕生於1970年,在叢林大兵們中的知名度也不及後世所想像得那般高。

不過得益於冷戰年代的技術進步,更為便捷的信息儲存與傳播方式確實使得越戰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第一場「現代戰爭」。錄音機和磁帶讓前線士兵對國內的流行樂曲如數家珍,而各種直接來自戰場的實錄影像也使得越戰幾乎成為了平民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冷戰》的首個越戰關卡「碎顎行動」(Fracture Jaw)則恰到好處地用上了Steppen Wolf於1968年發行的熱門單曲《Magic Carpet Ride》,雖然歌詞中有關「魔法飛毯」的意向常常被認為是與White Rabbit異曲同工的嗑藥隱喻,但用來形容編隊飛行的UH-1直升機群,未嘗不是一種黑色幽默。2017年的紀錄片《越南戰爭》(The Vietnam War)在一位空軍軍官回憶當年轟炸胡志明小道的采訪畫面中,甚至也將《Magic Carpet Ride》用作背景音樂。

Magic Chopper Ride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經由越戰才得以發揚光大的歌曲和戰爭本身所催生的全新創作在那個年代層出不窮,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上的叛逆歌聲與中南半島密林深處的槍火轟鳴,共同塑造了屬於六十年代的文化記憶——這是讓一整代美國年輕人陷入幻滅的潘多拉魔盒,亦是喚醒反抗意志的希望燈塔。

MAKE LOVE NOT WAR

柏林諜影

「迷牆之石「(Brick in the Wall)的關卡名稱顯然又是一處有關流行音樂的致敬,其化用了Pink Floyd於1979年推出的名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從酒吧中的音樂到連接東西柏林的地下軌道交通系統,烏鴉組在這一章節中盡可能地還原了八十年代初柏林圍牆下的城市氛圍。柏林圍牆這一屬於特殊歷史時期的建築結構從視覺上而言就相當具有沖擊力——由磚牆、地雷陣與鐵絲網組成的分界線可以說是「 鐵幕「的具象化呈現,將一座城市隔離為兩個截然相反的世界。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而在主角與CIA線人碰頭的酒吧里,可以聽到喧鬧人聲中響起的德語搖滾樂:《Paul Ist Tot》,由西德樂隊Fehlfarben發行於1980年,其Post-punk的曲風很容易讓人想起七十年代末正處於鼎盛期的Joy Division或者The Cure,通過西柏林走私進入東德境內的音樂也確實相當常見。

這里就不得不提及於1958年在萊比錫成立的東德搖滾樂隊Klaus Renft Combo。他們的多數歌曲風格更接近於滾石的經典搖滾,而作為半地下樂隊,Klaus Renft Combo在成立四年後就受到了初次處罰,隨後改名為The Butlers活動。1965年,他們因為歌詞內容與曲風的「西方化」而再次受罰,自此被徹底禁止在公開場合演唱。但實際上,Klaus Renft Combo的歌曲中不乏支持華約成員國內發生的罷工與聲援反軍政府獨裁的智利人民等極具左翼色彩的內容。

1975年10月,在一次為文化部長舉辦的表演未能成功之後,他們被取締了作為樂隊進行活動的資格。Renft為此親自寫信給昂納克書記本人求情,《明鏡》雜誌則專門報導了這一事件。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Klaus Renft才再次與自己的隊友重聚。

Klaus Renft Combo

貫穿東西柏林的地鐵系統(U-Bahn)戰後對全體市民開放,但西柏林居民會儘量避免途經蘇方占領區。與此同時,通過隧道系統秘密越境的企圖時有發生。1953年起,車廂廣播在即將接近邊界線時會播放專門的警告,同年東德爆發著名的六一七工人運動並被駐德蘇軍鎮壓後,地鐵系統位於東柏林轄區的站點暫時關閉。

直到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建成,地鐵線路才被完全禁止在東柏林境內的站點停靠,乘客只有在指定的邊境過境處才能進出車廂。而這些喪失了原本功能的「幽靈站點」由全副武裝的東德邊防衛隊巡邏,阿德勒一行人正是從廢棄的站點Weinmeister滲透進入了東柏林。

冷戰時期的柏林地鐵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奇幻核子戰

《冷戰》的架空歷史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地獄圖景:當蘇聯軍隊的鋼鐵洪流肆虐於西歐平原之上,作為最終應對手段的「綠燈」核彈被悉數引爆,將歐洲大陸化為一片火海。虛構的「綠燈計畫」(Operation Greenlight)是冷戰期間兩大陣營「互相確保毀滅」( 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 原則的極端化體現,不過真實歷史上確實存在這樣一個同名的計畫,其目的卻恰恰相反——俄勒岡州於1955年展開了一場預防氫彈攻擊的民防演練,這一疏散項目的代號正是「綠燈計畫」。

《冷戰》中的「綠燈計畫」

五十年代早期,聯邦民防局(Federal Civil Defense Administration)列出了一份存在遭受核打擊風險的城市清單,毗鄰太平洋的西海岸重鎮波特蘭赫然在列。

當年美國舉國上下都因那場想像中即將到來的原子戰爭而憂心忡忡,俄勒岡州當局對此高度重視,並立即開始著手准備應對方案。1955年,艾森豪總統簽署了一份政令,為所有清單上的城市提供用於建設民防設施的資金,「綠燈計畫」很快得以制定。

俄勒岡州綠燈計畫的疏散規劃示意圖

計畫的第一階段為動員六十餘萬市民以最快速度撤離出波特蘭市區,並疏散到分佈在俄勒岡州各地的十二處「接收區」。當這一階段基本完成後,全副武裝的國民警衛隊和消防人員將會開進波特蘭市區重新控制城市。1955年9月,「綠燈計畫」執行了一次大規模演練,疏散十多萬名市民,現場實錄的影像後來大多都被運用到了1957年12月播出的民防宣傳特別節目《A Day Called X》中。

演習暴露出了此計畫存在的諸多問題,譬如雖然疏散過程一開始還算井然有序,但由於對主幹道通行能力的估計嚴重不足,最終僅有六分之一的參與者正確地按照規劃線路離開了波特蘭市區。

無論如何,「綠燈計畫」都為俄勒岡州乃至全美提供了寶貴的核打擊應對經驗。按照事後民防局的一份報告來形容的話,如果波特蘭這種規模的城市都能夠在應對緊急狀況的測試中表現得不那麼手足無措,那就意味著民防體系已經「日趨成熟」了。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赤色黎明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冷戰進入八十年代之後,人們對於全面核毀滅的恐懼感似乎日益減輕了——至少相較於美蘇兩國全民都沉浸於原子技術狂熱與核戰爭恐懼的四五十年代而言。這種「脫敏療法」在流行文化領域所催生出的最為偉大的產物之一,便是雅達利於1980年7月發佈的街機遊戲《飛彈指揮官》(Missile Command)。玩家操作三台固定的反導發射台以摧毀漫天飛來的核彈頭與轟炸機,保衛六座城市免受毀滅。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隨後數年,紅遍歐美的《飛彈指揮官》被分別移植到雅達利2600、雅達利8-bit家用電腦與雅達利5200等諸多平台,僅雅達利2600版就賣出了兩百五十萬份以上。這一電子遊戲對核戰的直觀呈現最終成就了最為膾炙人口的冷戰流行文化符號,里根政府於1982年提出的戰略防禦倡導(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更是經常被人們與《星球大戰》和《飛彈指揮官》一同提及。直到1991年的《終結者2:審判日》中,依然出現了約翰·康納在街機廳遊玩《飛彈指揮官》的場景。

當然《冷戰》似乎也直接致敬了1984年上映的《終結者》第一部。

在克格勃地堡場景中出現了一支名為Hand Cannon的定製版12.7mm口徑手槍,其套筒上方安裝有體積驚人的雷射指示器。這一極具特色的改裝風格很難不讓人想起州長耍過的那把AMT Hardballer。

《終結者2:審判日》中出現的《飛彈指揮官》

似曾相識

在美利堅拋棄了運氣不佳的農場主卡特之後,里根以冷戰鬥士的姿態披掛上陣,其近乎牛仔作風的直言不諱瞬間牽動了克里姆林宮僵硬遲緩的神經。國內事務方面,除了以典型的小政府策略來應對嚴峻的通貨膨脹危機,里根還試圖在席捲全美十餘年的反文化運動之後重新喚醒美國人的保守價值。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在「英勇進軍」的號召下,好萊塢涌現出一批誓與大洋彼岸那個「邪惡帝國」針鋒相對的愛國主義電影,譬如歌頌阿富汗聖戰者抗擊蘇軍的《第一滴血3》與講述史泰龍大戰蘇聯拳擊機器人的《洛奇4》,鮮明的時代特色更是讓這些作品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經典名片。

《冷戰》的「紅燈綠燈」(Redlight, Greenlight)關卡中出現的美國小鎮訓練場正是對當年盛行的「蘇聯入侵」這一幻想的完美呈現。約翰·米利厄斯(John Millius)的名作《赤色黎明》(Red Dawn)於1984年上映,這是個科羅拉多山地小鎮里的年輕人武裝抗擊蘇軍侵略者的故事。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托馬斯·豪威爾(C. Thomas Howell)所飾演的羅伯特在伏擊了一群正准備槍決民眾的蘇聯士兵之後,站在山巔舉起AKM並高喊抵抗組織名稱「狼獾」(The Wolverines)的場景成為了著名的冷戰流行文化符號,「赤色黎明」的意向也在此後有關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幻想作品中反復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戰爭2》中第75遊騎兵團在維吉尼亞東部小鎮上對抗俄軍入侵的關卡名為「The Wolverines!」,對應獎杯則是「Red Dawn」,這大概是COD系列初次致敬《赤色黎明》。而2011年發售的《國土防線》的編劇之一,便是約翰·米利厄斯本人。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這一關卡最值得稱道的部分,便是作為彩蛋出現的動視早期作品,美國小鎮場景中的街機廳更是囊括了自1980年動視在雅達利2600上發售第一款作品以來的近十款八十年代經典遊戲。當然,這些真實歷史上大多數對應家用機平台的作品都改為街機形式呈現,為《冷戰》增添了更為強烈的復古氛圍。與瓊·傑特(Joan Jett)齊名的搖滾巨星佩·班娜塔(Pat Benatar)的出現更是一大驚喜,街機廳場景的背景音樂《Hit Me with Your Best Shot》出自她於1980年發佈的專輯Crimes of Passion,彼時名列Billboard百強單曲榜的第九名。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辦公室的故事

「絕望手段」(Desperate Measures)是我最喜歡的《冷戰》戰役關卡。拋去一貫的NPC引導,在能夠自由活動的限定空間內將規劃和執行權完全交給玩家,這不得不說是在傳統COD式潛行關卡之上實現了一次超越。至於盧比揚卡大樓的內景或多或少有些刻板印象的味道,但還是忠實展現出鐵幕彼端的些許生活細節:譬如來自蘇聯的個人計算機。

這一場景令人意外地展現了基層辦公人員的日常生活,一些頗有意思的對話甚至讓人想起1977年的名作《辦公室的故事》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蘇聯早在四十年代就開始了有關計算機的研究,幾乎與美國保持同步。雖然1950年問世的MESM (МЭСМ)並不亞於大洋彼岸的ENIAC,但史達林時期的領導層似乎對控制論保持著一種近乎偏執的警惕與恐懼。批評家們認為西方試圖製造「思維機器」的努力是一種反唯物主義的妄想,而使用機器人取代擁有階級意識的工人也是決對無法被接受的行為。

直到赫魯雪夫時期,官僚們才逐漸被「服務於共產主義的計算機」這一概念所說服,隨之而來的控制論狂熱席捲科研界,並最終催生出全國自動化系統OGAS等極具野心的計畫。然而無處不在的官僚主義作風使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舉步維艱,微機不僅沒能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反而因為繁雜的規章流程使操作人員不得不面對額外的文書工作。

另一方面,裝機量的不足也嚴重阻礙了科研進步。到八十年代早期,蘇聯已經擁有了三十餘萬名接受過專業訓練的程式設計師,但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設備來施展拳腳。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盡管缺乏統一量化的生產標準與穩健成熟的軟體工程產業,蘇聯的計算機技術於八十年代取得的成就依然值得注目。在諸如「個人計算機的存在是否違背國家原則」這類缺乏建設性的爭論干擾下,還是有大量終端被普及到了基層辦公單位。1985年,蘇聯還通過日本山葉進口了一萬台MSX系列個人主機。而CG劇情動畫中反復出現的美計算機型號是著名的IBM PC,其幾乎在全世界重新定義了Personal Computer這一概念。不過《冷戰》的故事發生在1981年初,而真實歷史上的IBM PC 5150型於1981年8月才正式上市。

IBM PC

《冷戰》中一處有關菸草的小細節也相當用心。

煙不離手的阿德勒可以看作是八十年代的一個縮影:雖然無數研究指出了「吸菸有害健康」這一事實,但由於相關法案的缺失,室內吸菸的現象依然司空見慣。八十年代初期,美國成年男性的吸菸率達到了驚人的71%,這一數據在成年女性中也近乎超過50%。

在數段CG動畫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隻藍色的煙盒,上面的文字可以辨認出是俄語單詞спутник(sputnik)。雖然作為商標出現的「衛星」肯定是烏鴉組的杜撰,但也確實能夠在歷史上找到些許淵源。自1958年起,蘇聯為了紀念斯普特尼克1號的發射而推出了一系列特殊設計的商品包裝,譬如印有「спутник」的煙盒;著名的阿波羅-聯盟對接測測試項計畫於1975年7月成功執行後,美國菸草業巨頭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則與蘇聯合作推出了「阿波羅-聯盟」(Apollo-Soyuz)香菸,在兩國人民之間傳為一段佳話。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奪命凶靈

《冷戰》的敘事詭計並不算新鮮。正如上文所言,作為緊密契合真實事件的架空故事,其可圈可點之處更多體現在對史料的巧妙再加工上。主角「貝爾/鈴」(Bell)的身份之謎,就與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MK-Ultra計畫(Project MK-Ultra)息息相關。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這一臭名昭著的CIA思想控制試驗計畫始於1953年,旨在研究人類大腦的潛能,觀察各類化學制劑與藥物對人腦的影響,並試圖在實驗體身上實現行為糾正乃至思維控制等目的。在項目的巔峰時期,隸屬於MK-Ultra計畫的研究設施高達八十餘處,遍佈全美的醫院、大學乃至監獄。

水門事件期間,CIA借機銷毀了一批絕密資料,但也引起了國會丘奇委員會(Church Committee)的關注。在其揭發下,MK-Ultra計畫在1975年首次引起大眾關注。直到本世紀初,該計畫的大多數資料檔案才面向大眾公開。

MK-Ultra計畫天然的陰謀論氣質使得流行文化領域的創作對之青睞有加,《X檔案》等經典作品都有涉及MK-Ultra。近年來大熱的劇集《怪奇物語》將故事設定於1983年,劇中不僅融入了諸多八十年代要素並致敬約翰·卡朋特等老前輩,更是將有關MK-Ultra計畫的超自然實驗作為了敘事的主軸之一。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結語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1991年7月,上任兩年後的布希訪問莫斯科。本文頭圖里戈巴契夫與布希的握手作為冷戰末期的標志性場景之一被載入史冊,在里根時代就已奠定局勢的這場博弈數個月後便會走向終結。回首八十年代,我們很難給予那些劍拔弩張的對峙以蓋棺定論的評價;但作為前網際網路時代的最後一段時光,這承載著無數精彩流行文化作品的十年絕對是值得發掘的時間寶藏。

而在《冷戰》故事的最後,找回真實記憶的貝爾與阿德勒的懸崖對決,頗有些宿命論式的悲劇感。被埋葬在歷史暗面里的黑色行動或許永遠無法重見天日,卻為後人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與無限的遐想空間。

「鐵幕朋克」:淺談《決勝時刻 黑色行動:冷戰》的流行文化背景

全文完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