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資料來源:CINEFEX、戈永良《影視特技》

有人說:數位化時代之前的電影沒有特效,XX片子拍成這樣已經不錯了。其實這是對影史無知的表現。電影特效從梅里愛時代誕生,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西歐、蘇聯各大電影廠紛紛成立獨立特效團隊(中國則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在重點電影廠設立特技車間),再到1960年代末期獨立特效公司在歐美逐漸興起(《星球大戰》標志著專業特效公司站穩腳跟)。一系列理念,技法都是逐漸成熟的。今天筆者就來講講前數字時代的藍幕技術。

在講到藍幕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前數字時代電影合成環節的核心設備——光學印片機。在前數位化時代,由放映端、控制系統和攝影端組成的光學印片機是電影後期製作的靈魂所在。摳像合成、轉場、疊化、淡出淡入、加字幕、抹去多餘物體、清除畫面抖動、轉換畫面比例,都可以在光學印片機上完成。工業光魔在1970年代末期到1993年,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光學印片機之一,該印片機擁有四個放映端,並使用計算機控制驅動,這台光學印片機曾於1980年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

光學印片機與藍幕、手工轉描技術相結合,可以做出變幻無窮的各種效果。當年美國電影界流傳一句話:光學印片機能做出何種效果,只看使用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想像力。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1959年之前,彩色電影中的藍幕合成技法:

  • 在藍幕前面拍攝預定的畫面主體。
  • 把拍下來的彩色正片,使用藍色的互補色黃色濾鏡,在光學印片機上翻拍到正色性高對比度黑白膠片上,沖印出來的膠片是「透明背景+畫面主體的負像」。
  • 然後把彩色負片放到光學印片機上,用藍色濾鏡翻拍到高對比度黑白膠片上,沖印出來的膠片是「透明背景+畫面主體的正像」。
  • 把2、3兩步拍出來的膠片疊在一起拍攝一遍,得到的膠片是「畫面主體內為黑色,背景透明」的圖像,也就是覆蓋主體部分的遮罩,為了方便,稱為遮罩A,這個遮罩還有些透光的地方,不能直接用。把這個膠片翻拍一次,得到的就是覆蓋背景、主體部分透明的遮罩,我們稱為遮罩B。把「覆蓋背景、主體透明的遮罩」進行正負翻轉,就得到了把主體部分完全擋住的遮罩,暫時稱為遮罩C。
  • 在光學印片機上,在離攝影機部分近的投影器上裝上遮罩C,在離攝影部分遠的投影器上裝上拍有背景素材的翻正片,把「主體位置完全被遮罩C擋住的背景」拍下來,如果把這段膠片強行沖印出來,會發現預定的主體部分是黑色的,完全沒有曝光。
  • 在光學印片機上,把攝影機上的膠片倒回去。
  • 在光學印片機上,把背景素材的翻正片卸掉,在同一個投影器上裝上遮罩B, 如果遮罩的垂直、水平和大小沒有對好,遮罩就會出現錯位,畫面就出問題啦,這也是最難操作的環節。
  • 在光學印片機上,卸掉遮罩C,裝上拍有拍攝主體的翻正片。
  • 不去觸動遮罩B,用手工對拍攝主體的翻正片進行微調,確保匹配正常之後,開動印片機,由光學印片機上的攝影機把拍攝主體「印」到剛才主體部分沒有曝光的膠片上,從而完成最終合成。
  • 這種藍幕在1959年之前幾乎是彩色電影中藍幕技術的唯一方案,它的優點是使得多層圖層可以在後期進行組合,缺點是前景和後景物體邊緣常常出現藍色耀斑,而且難以復制頭發絲、玻璃反光等前景細節——正如1956年美國史詩片《十戒》里摩西分紅海一幕的海水,又如日本東寶和邵氏影業合拍的1950年代李香蘭主演版《白蛇傳》。

    1959年——數位化時代初期的藍幕工藝:

    在透射型藍幕(透過特性相當於柯達雷登47B藍濾色鏡)前面拍攝前景內容。選用透射型藍幕是因為藍色夠純。

    把前景內容的彩色負片沖出來,在可以精確定位的光學印片機上,分別通過紅光、綠光、藍光,在黑白全色翻正片或黑白全色分離膠片上,印出三條分別記錄了前景內容的紅綠藍三色信息的分離正片。這時的藍分離正片在藍幕區域的密度不夠高,不能直接用,暫時稱為藍分離正片A。

    把經沖洗的綠分離正片和前景彩色負片疊合在一起,通過藍光在黑白全色膠片上印出反映藍綠之間差異的色差遮罩。綠分離正片與色差遮罩再疊合在一起印片,就得到藍幕區域密度夠高的藍分離正片,即藍分離正片B。

    由於綠分離正片、紅分離正片和藍分離正片B在藍幕區域都頗有密度,因此在把前景場景印到翻底片時,已不需要通常的高密度遮罩膠片來擋住背景,只需要一條密度較低的遮罩膠片就行了。

    背景遮罩膠片是用前景底片與藍分離正片A通過紅光在黑白全色底片上印出來的,一式兩份,用不同的顯影液沖洗,一份密度較低的,一份密度稍高的。密度較低的那份用於在印製前景時擋掉藍幕部分。密度稍高的那份,用黑白高反差正片翻印出一條遮擋前景的遮罩膠片,用於在印製背景時擋掉前景部分。

    這一切素材准備好後——紅、綠分離正片和藍分離正片B、色差遮罩、密度較低的背景遮罩膠片、前景遮罩膠片、背景翻正片,就可以在能夠精確重合定位的光學印片機上做合成印片。

    前面所述的三條分離正片依次與密度較低的背景遮罩膠片疊合,通過相對應的紅、綠、藍照明,逐格把前景印在彩色翻底片上;然後用前景遮罩擋住相當於前景的位置,把背景用白光印到彩色翻底片上。

    如果希望背景有與前景同等的畫質,也要製作出背景畫面的紅綠藍三條黑白分離正片,然後用紅綠藍光來印製背景。

    這種合成技法是美籍希臘裔電影技師彼得羅維拉赫斯搞出來的。可以有效克服老工藝帶來的藍色耀斑,並保留玻璃反光、汗毛、頭發等前景細節。1959年公映的古裝片《賓虛》率先採用這種技法,《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捉鬼敢死隊》、《印第安納瓊斯》、《終結者2》、《全面回憶》都曾受益於這種技法。 在1980年代-1990年代,ILM、EEG、APOGEE通過開發最先進的光學印片機,用計算機控制的驅動電路取代傳統的機電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膠片疊合的誤差,把色差式藍幕合成技法的精度榨到了最高。《捉鬼敢死隊》結尾的大場面、《深淵》的所有特效鏡頭,《回到未來》的汽車穿越、《全面回憶》的部分鏡頭、《終結者2》開篇的大場景,展現了光學合成技術的巔峰水平。由於計算機摳像技術的不成熟,直到1992年,色差光學合成技法一直是好萊塢處理藍幕合成的主要手段。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1970年代,彼得羅維拉赫斯在兒子引領下開始從事數字摳像合成方面的研究,維拉赫斯父子搞出來的藍幕摳像軟體Ultimate曾在電影數位化初期顯赫一時。

    番外:1984版《沙丘》劇組的神奇操作

    1984版《沙丘》最初啟用了《星球大戰》的核心技術人員John Dykstra(APOGEE特效公司)擔任特效主管。John Dykstra在工業光魔公司任職期間,開發出影視界第一套攝影機運動控制機械臂,利用計算機控制驅動馬達,帶動攝影機做六個軸向的精密可重復運動,不僅解決了過去合成特效鏡頭機位難以運動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合成精度。

    但是製片人迪諾勞倫蒂斯父女強行要求John Dykstra留在墨西哥製片廠完成所有特效工作。John Dykstra查看了墨西哥製片廠的條件,認定如果強行在此開工,最後做出的特效鏡頭必然質量欠佳,便從劇組辭職。

    當年的幾大頂級特效公司ILM、APOGEE、EEG都有心參與本片特效製作,但他們的前提條件是,把特效鏡頭留在美國本土的工作室,利用工作室內的各種精密設備進行製作。1980年,美國頂級特效公司的光學印片機已經可以做到一次曝光合成四層素材,減少多次曝光造成的膠片畫質劣化,同時合成誤差可以控製得極低,合成鏡頭中的前後景可以完全融合。

    迪諾勞倫蒂斯父女回絕了這些特效公司,在一家二線特效公司「Van Der Veer Photography Effects」和一群1960、1970年代片場特攝老將的幫助下,在墨西哥完成了大部分特效鏡頭。

    該片特效流程土法上馬到了什麼程度?舉個例子,藍幕技術。看過上文的人都會意識到,前數字時代的藍幕技術,要求藍幕部分不能有太多的散射和衍射光,藍色本身也要純正,因此最好是在攝影棚內拍攝藍幕前的主體部分。而迪諾父女卻決定在室外露天環境下進行部分藍幕段落的拍攝。從而部分藍幕前景拍攝環節倒退到了藍幕技術誕生初期(1940年代)。

    當他們想到精密技術手段製作特效時,卻又弄錯了方向,動畫製作組和光學印片人員齊心協力做出了一個「古早版《Minecraft》」……

    前數位化時代,藍幕合成是怎麼在電影中實現的?

    最終的光學合成也沒有交給專業特效公司,而是直接甩給環球影業的印片部門製作。最後的結果就是:最終印製的膠片上,凡是涉及到露天藍幕的段落,前景主體部分畫質大量損失,出現大量噪點,人物邊緣出現生硬的邊線。美國影評家羅傑艾伯特諷刺該片特效水準為「仿佛從一毛商店淘來的特效。」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