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讀書

Tag: 讀書

「閱百年歷程,傳精神力量」暨「4·23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成功舉辦

天津北方網訊:凝百年之輝,築書香之城。4月23日恰逢第26個"世界讀書日","閱百年歷程,傳精神力量"暨"4•23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在河西區圖書館舉辦,來自河西區湘江道小學、河西郵政、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單位及讀者代表參加了現場活動。 該活動是由天津市全民閱讀活動辦公室、平津戰役紀念館、河西區委宣傳部、河西區文化和旅局聯合主辦,河西區圖書館、天津警備區河西第二干休所共同承辦,旨在引導廣大讀者從閱讀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堅定理想信信念,共迎百年華誕。 河西區圖書館充分發揮閱讀推廣作用,創新服務內容,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活動中,河西區圖書館為第八屆"打開悅讀之門"讀書活動原創作品徵集獲獎者、優秀組織單位代表進行頒獎,並向"老中青少"不同年齡段讀者代表贈送圖書,以此鼓勵更多人以書為伴,參與閱讀、享受閱讀、推動閱讀,助力書香天津、書香河西建設,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文化氛圍。 為深入貫徹落實天津市"永遠跟黨走"活動的要求,進一步推進紅色資源的共享共建機制建設,區圖書館與平津戰役紀念館開展共建合作,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入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把紅色故事講好、講活、講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雙方將緊緊圍繞建黨100周年,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以紅色文化為主線,雙"館齊動,用閱讀傳遞紅色力量,展現書香之美、時代之聲,引導廣大黨員、讀者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活動後,在平津戰役紀念館講解員李琳的講解下讀者參觀了平津戰役紀念館、河西區圖書館共同舉辦的"信仰的力量"主題展覽。讀者結合展覽閱讀了相關紅色書籍。紅色展覽與紅色館藏相結合,讓紅色資源成為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讀者們紛紛表示,要始終銘記革命先輩先烈的奮鬥奉獻精神和崇高風範,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凝聚正能量,奮進新征程。 來源:北方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閱百年歷程,傳精神力量」暨「4·23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成功舉辦

書香致敬百年路!第十七屆江蘇讀書節暨第二十六屆南京讀書節啟動

4月23日上午,第十七屆江蘇讀書節暨第二十六屆南京讀書節啟動活動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舉行。第十七屆江蘇讀書節以「書香致敬百年路 閱讀追夢新征程」為主題,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將組織開展主題閱讀引領、品牌閱讀提升、分眾閱讀促進、閱讀推廣傳播等4個方面、15類重點閱讀活動,更好地引導和服務人民群眾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閱讀需求。 在啟動活動現場,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公布了江蘇省第三批書香城市建設示範市(縣、區)名單、2020年度江蘇省公益閱讀推廣活動省級認證項目名單,發布了慶祝建黨百年「紅色經典閱讀活動」百種薦讀書目,以及2021年向社會推薦的「12本好書」。省朗誦協會會長高英、省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史奕和南京奇德樂少兒戲劇團的小演員們一道,現場朗誦了《可愛的中國》《雨花頌》等紅色經典,帶領讀者在重溫經典中感悟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此外,現場還展示了「從南京出發,我們一起來閱讀」——2021世界讀書日全球文學之都聯動活動開展情況,以及南京市「紅色少年誦讀紅色故事」朗讀活動開展情況等。 書香江蘇形象大使畢飛宇、賁德、徐小躍、祁智、魯敏等向「12本好書」入選出版單位代表頒發了證書。今年推薦的「12本好書」分別是:《火種:尋找中國復興之路》《龍興:五千年的長征》《灰度創新:無邊界製造》《如何系統思考(第2版)》《十萬年後的地球》《大運河漂來紫禁城》《醫學的溫度》《長壽人生:如何在長壽時代美好地生活》《櫻桃小莊》《給孩子講人工智慧》《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提高閱讀力的11堂課》《有生》。 啟動活動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韓毓海,應邀來到南京金陵圖書館做客「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作題為「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講座, 解讀「12本好書」之一《龍興:五千年的長征》。 附:這12本好書值得一讀 《火種:尋找中國復興之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溯源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迄20世紀初,下及1929年古田會議,通過剖析中國共產黨如何在眾多尋找中國復興之路的黨派中脫穎而出,找到適合中國生存、發展的道路,以呈現終成燎原之勢的「火種」的力量,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百折不撓的初心力量。 《龍興:五千年的長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該書分為上中下篇。上篇為開闢,從黃土高原、封建、郡縣、國法、河西、王道與富強和貴族制這幾個角度闡述了中國歷史上治理體系的變遷。 中篇為穩定,以柳宗元《封建論》、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葉適《外稿》、陸九淵《陸九淵集》、王陽明《傳習錄》、顧炎武《郡縣論》《錢糧論》《生員論》、魏源《聖武記》等著作為線索闡述了封建時代的國家治理制度變遷。 下篇為復興,從毛澤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到鄧小平「定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再到習近平提出的第五個現代化——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議,系統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和治理模式。作者認為,在這個「數千年未有之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灰度創新:無邊界製造》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本書是一本增強企業製造創新、提升研發效率、加強企業間合作的書。作者從製造工廠的視角,審視製造業的創新來源。工廠與外部交互所發生的創新——灰度創新,遠比想像的複雜,而且生機盎然富有活力。如果放大到整個製造業來看,沒有對製造土壤的固守,基礎原理突破所帶來的生產力將會大打折扣。中國有著肥沃的製造土壤,珍惜這些土壤和其中交錯複雜的供應鏈根系,是中國製造的躍遷之路。 《如何系統思考(第2版)》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在複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天,唯有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才是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對於企業家和管理者來說,系統思考更是一種凝聚集體智慧、讓團隊共同思考的「新語言」。本書按照學習、養成系統思考技能的「知—行—積」架構為指南,探討系統思考之道。書中,作者收集了數十個真實案例,並且結合場景化原則,給出了相應的方法、工具以及有針對性的行動指南。 《十萬年後的地球》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必然趨勢。但我們中很少有人會問:「全球氣候變暖之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本書援引大量具爆炸性的新科學研究成果,帶領公眾去探索十萬年後地球的生態環境,並澄清了與氣候變暖相關的重大環境趨勢。 《大運河漂來紫禁城》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本書講述了中國大運河的故事。大運河開鑿近2500年,全長約3200千米。作者從線性遺產、活態遺產的專業視角,以不同層面的運河景觀為邏輯順序展開敘述,渾厚大氣、娓娓道來,在為讀者勾畫中國大運河古今風貌的同時,也將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和實踐融入文字之中。 《醫學的溫度》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名學者、病理生理與藥理學家韓啟德院士以「醫學的溫度」為主題,結集了近些年對醫學的本質、醫學史、敘事醫學、精準醫學等方面的人文思考,闡述了對癌症、傳染病、中醫、死亡的獨特看法,對全速發展的現代醫學技術及其發展方向進行重新審視,提出「應回歸以病人為中心的價值醫療」「不能忘記醫學的來路和歸途」等觀點。本書對人們重新認識現代醫學乃至重新認識自我都具有啟發意義。 《長壽人生:如何在長壽時代美好地生活》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長壽時代已經到來!以往「上學—工作—退休」的三段式人生模式將徹底被打破,按部就班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你的工作隨時可能被機器替代,到那時你將何去何從?本書是一本未來規劃之書,告訴讀者不要只顧眼前,昂首挺胸地邁向未來才是迎接挑戰的正確姿勢;鼓勵讀者用探索和學習迎接改變,開啟全新的「多段式人生」。 《櫻桃小莊》 出版社: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感人的兒童長篇小說。哥哥麥田和妹妹麥穗,在父母外出打工後,和奶奶一起生活在櫻桃小莊,但是奶奶由於老年失憶,意外走失。為了尋找在他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這位親人,這對小兄妹毅然帶著他們視為摯友的鵝和山羊開始了漫長、艱辛、曲折的尋親之旅。小說通過這對兄妹在尋親途中的一系列曲折經歷,表現了他們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成長的高貴品格和精神。 《給孩子講人工智慧》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是中國大數據研究專家塗子沛首次寫給孩子的科普力作。書中,作者用故事和案例對人工智慧的「前世今生」進行全面解讀和深度點評。風趣而充滿可讀性的漫畫、生動的歷史故事,帶給孩子化高深於無形的廣博知識,讓孩子在前沿科技中乘風破浪,認知人工智慧技術。 《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提高閱讀力的11堂課》 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聶震寧先生在閱讀學上提出了「閱讀力」這一概念。本書從閱讀啟蒙、閱瀆興趣、閱讀習慣、閱讀速度、閱讀記憶和閱讀思辨等方面講述了提高閱讀力的方法。同時,作者將中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過程劃分為起步閱讀階段、過渡閱讀階段、基礎閱讀階段、成熟閱讀階段和思辨閱讀階段,並為這五個階段科學地確定目標,提供方法,設計策略,提供了一套提高閱讀力的有效方案。 《有生》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故事以接生了一萬兩千餘人的祖奶為主幹,以被祖奶接引到人世的眾生為枝葉,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壯闊而又浩瀚的文學世界。小說的敘事時間從晚清到當下,時間跨度百餘年,被濃縮在祖奶一個白天和一個夜晚的講述中。作者用了足夠的耐心向我們講述百年人生的龐大和細小,寫出了大地上活人的難處,寫出了一方土地上眾人的生命本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 來源:kknews書香致敬百年路!第十七屆江蘇讀書節暨第二十六屆南京讀書節啟動

世界讀書日留言贈書 | 一顆小小的晶片為什麼牽動了全球產業神經?

編輯:yaxin 【新智元導讀】今天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為大家推薦一本張臣雄博士所著新書《AI晶片:前沿技術與創新未來》,讓閱讀從這本書開始。 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今年是晶片荒年。 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晶片短缺對汽車產業的衝擊,從大眾蔓延到全球更多車企,汽車生產被迫「踩剎車」。 全球晶片供不應求也讓原本並沒有對此擔憂的手機廠商進入了搶購晶片的行列。 最重要的是,這輪「晶片荒」的影響,已經轉移到了購買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消費者身上。 讓人不得不感嘆,一顆「小小的」晶片已經牽動了全球產業的神經! 但是你真正了解有關晶片的一切故事嗎? 什麼是AI晶片?AI晶片又細分為哪些晶片?為什麼晶片扼住了某些行業的咽喉?下一代AI晶片又是什麼樣子? 別急!《AI晶片:前沿技術與創新未來》這本新書能夠為你解答。 科技巨頭爭相追捧,AI晶片成就了誰? 什麼是AI晶片,它又有什麼樣的前景、能讓眾多傳統硬體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紛紛折腰呢? AI晶片簡單講就是專門用於處理AI相關計算任務的晶片,就像用來處理圖像和視頻的顯卡(GPU)一樣。 現在人工智慧領域無論學術還是產業方面最火爆的就是深度學習,也就是通過深度神經網絡來進行學習。 而對深度學習意義重大的「反向傳播」算法。 早在1986年就被 Geoffrey Hinton 等用於改善神經網絡性能了,那時候神經網絡算法跑在通用中央處理器(CPU)上,速度堪比「蝸牛」。 幾十年來,半導體行業進步的背後存在著一條金科玉律,即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表明:每隔 18~24 個月,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便會增加一倍,晶片的性能也會隨之翻一番。 然而,在摩爾定律放緩甚至失效的今天,全球幾大半導體公司依舊在拚命「廝殺」,希望率先拿下製造工藝布局的制高點。 到了1989年,當時還在貝爾實驗室的 Yann LeCun 開發了可以通過訓練來識別手寫郵政編碼的神經網絡,證明了能夠在現實世界中應用這一新技術。 然而他們訓練一個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CNN)竟需要花費3天的時間。 關於神經網絡研究就此停滯了20年,因為CPU拿來訓練神經網絡並不給力! 慶幸的是,2009年史丹福大學的吳恩達教授等人發文昭告天下:用GPU,GPU,GPU啊! 他們證明了用GPU訓練神經網絡,比用CPU快70倍! 這塊冰山終於打破了。 Hinton 等人扎堆神經網絡,一路把深度學習推到《紐約時報》頭版,變成業界顯學,帶來了人工智慧的新一輪全球發展大潮。 GPU一時成為對付深度學習的不二選擇,顯卡一夜之間供不應求。 英偉達GPU成為了眾星。黃教主年年廚房烤出顯卡,網友紛紛YES! 為什麼GPU就能夠處理深度學習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GPU的並行性強。 到現在,英特爾、英偉達等傳統晶片廠商,亞馬遜、微軟等雲計算廠商、Facebook等網際網路大廠、特斯拉等車企和許許多多初創企業和研究團隊紛紛投入AI晶片的探索中來。 但是AI晶片研發接近極限,未來晶片該如何發展? 接下來的故事還應該去《AI晶片:前沿技術與創新未來》這本書中尋找答案。 《AI晶片》:「憶阻器之父」力薦 《AI晶片:前沿技術與創新未來》是由張臣雄博士總結了多年的晶片設計經驗和2015年以來推進AI晶片研發直至應用的經驗,和人民郵電出版社共同推出經典之作。 全面講述AI晶片的發展歷史、的技術路線、理論基礎和產業實踐等諸多方面。 本書從AI的發展歷史講起,介紹了目前熱門的深度學習加速晶片和基於神經形態計算的類腦晶片的相關算法、架構、電路等,並介紹了近年來產業界和學術界一些AI晶片,包括生成對抗網絡晶片和深度強化學習晶片等。 本書著重介紹了用創新的思維來設計 AI 晶片的各種計算範式,以及下一代AI晶片的幾種範例,包括量子啟發的 AI晶片、進一步提升智能程度的AI晶片、有機自進化AI晶片、光子AI晶片及自供電AI晶片等。 本書也介紹了半導體晶片技術在「後摩爾定律時代」的發展趨勢,以及基礎理論(如量子場論、資訊理論等)引發AI 晶片創新並將不斷發揮巨大作用。 最後,本書介紹了AI發展的三個層次、AI 晶片與生物大腦的差距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AI晶片:前沿技術與創新未來》作者張臣雄教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在德國獲得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 曾在西門子、Interphase任職多年,曾任上海通信技術中心及一家世界500強大型高科技企業分別擔任CEO/CTO、&席科學家等職,長期從事及主管半導體晶片的研究和開發,推動晶片的產業化應用。 張臣雄博士是兩家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擁有200餘項專利及專利申請,出版了多本專著並發表了100多篇論文。 留言贈書 世界讀書日,你讀書了嗎? 在此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新智元的關注,為答謝讀者,新智元將送上一大波福利。 參與本文留言,前10名獲贊者將獲得價值160元的《AI晶片:前沿技術與創新未來》新書,快來評論吧! 推薦閱讀: 中國要做自己的GPT,萬一實現了呢?中國要做自己的GPT,萬一實現了呢? 50顆傳感器、超1億像素,算力700TOPS,這個自動駕駛平台有點兒炫!世界讀書日留言贈書 | 一顆小小的晶片為什麼牽動了全球產業神經? 喚醒8715 km²上的沉睡數據,為這座小城的「城市超腦」打call!喚醒8715 km²上的沉睡數據,為這座小城的「城市超腦」打call!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留言贈書 | 一顆小小的晶片為什麼牽動了全球產業神經?

散文:讀書之樂,讀書之妙,愈久愈深,受益匪淺

作者:子墨 書,風中綠色的篇章,讀書,是清風搖落綠色的句子,一枚枚精緻小字入心,花瓣落成句點,滿心都是芬芳。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多讀書,就如靈魂輕輕飄落在水墨的風景里,風光旖旎,靜怡心情享受著水嫩時光。 讀好書,就如同是一朵花散發清香,正好你路過,便心生漣漪,芬香入懷,沉醉不知歸路。 人生歲月,飄散如煙,在時光漸行漸遠漸的風景里,生命只不過是平凡的代言。 平凡的人生,卻不能缺少一種愛好,那就是讀書。一個人最應該培養的也是一種讀書的習慣,從而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耳聰目明。 讀書使人的心靈清靜,儀態安詳,只有心靜了,在書的世界里,你才能真正地避開喧囂,擁有精神上的清風小院,擁有生活中的花田幾畝。 與書結緣,如同隱居於雲水之間。幽幽墨香,潺潺如流水的句子,可聽低處水聲,可攀高處遇寒。品味書韻就如高處不勝寒,不僅如此,我們僅有在仰望時,才能相逢浩瀚的知識海洋。 手捧一本書,如禪香茶煮,如與古人暢談人生。讀書如朋友圍爐夜話,古之聖人,今之賢人,不邀而至,把我們的思想照亮。 學海無涯書無界,書中風景清影扶疏,畫卷清幽;書中有境清泉石上流,則書如一泓清泉,洗凈因塵埃,慮去喧囂,洗滌了浮躁的靈魂。 掩映歲月之空曠,時光之千古。讀書能使「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字句間營造的是一中至真至美的靚麗風情。 仰望之,若人在山谷,天空有雲漫捲漫舒,便會尋幽山間清凈,沿著字句走入桃源之境。 讀書,是一條遠離繁雜之路,或也是禪修之境。書中遇山風浩蕩而抒懷,遇泉流石罅而清心,遇花影掃石階而詩意。 讀書,讀的是心,是世界萬象,也是宇宙萬物。讀一份本心無塵,讀一懷明鏡是非,字字空靈,句句禪意,不得不說一句開卷有益。 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我讀書,喜歡魯迅的筆鋒尖銳,風格犀利;喜歡柳永的筆墨深幽如夢如蘭;喜歡瓊瑤的柔婉多情善感的情懷;喜歡蘇軾的胸懷豪邁,豪放一派,讀之品之,一縷書香入夢,飄蕩著無窮的想像。 我還喜歡李白的《將進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不拘一格,豪放豁達的氣概;我還喜歡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戴不動許多愁」的綿綿情思,幽幽愁意。 讀書便是如此,在書的王國里,我們不再因為無知懵懂而失去自我思考。 書是無數哲人不朽思想的結晶,是人類博大精深的思想寶庫,讀書,便是探寶,探取其中精華,心智開啟,揭示人生、自然的奧密。 讀書更可以品味人生,從容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學會思考,辨別善惡美醜,使得人生境界得到升華,以及自我超越。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想說「書籍是我們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是的,書將陪伴著我們的生命,生命因讀書而精彩,人生路上有書相伴其樂無窮,讀書更是讓人受益匪淺。 來源:kknews散文:讀書之樂,讀書之妙,愈久愈深,受益匪淺

近50萬本庫存好書「蓄勢待發」,「多多讀書月」迎來終極大促

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拼多多宣布,在5000萬讀書基金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圖書補貼力度,歷時一個月的「多多讀書月」迎來終極大促。 4月23日至4月25日,拼多多將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鄭淵潔童話大王旗艦店等數十家出版社、圖書公司,挑選上千款、近50萬本庫存優質圖書,開啟新一輪專項補貼活動,助推全民閱讀。 本次大促活動中,拼多多將傾斜流量,繼續通過「百億補貼」,對優質書目進行大規模補貼,活動將開設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經典叢書等權威出版社專區。 在大促主頁面,消費者還可通過千人千面,在五元專區、十元專區、好書力薦專區,遇見自己的心水好書。《人生海海》《秦腔》《失樂園》《文城》《失落的衛星》等備受讀者歡迎的優質作品均已上新,覆蓋馬爾克斯、聶魯達、渡邊淳一、麥家、賈平凹、余華、阿來、李娟、劉慈欣、劉子超等國內外知名作家代表作。讀者可通過拼多多APP搜索「多多讀書月」活動頁面,找到相應專區進行好書挑選。 「多多讀書月」負責人表示,在「多多讀書月」知識普惠行動期間,平台將持續聯合各大出版社,不斷更新補貼書目,同時協調物流保障等,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據悉,拼多多於3月31日啟動「多多讀書月」大型知識普惠行動,全力營造「平價好書 全民悅讀」的良好氛圍。並在4月15日至4月30日期間,設立5000萬讀書基金,對中外經典名著、暢銷圖書等進行專項補貼。十餘位資深編輯從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茅盾文學獎及全網熱銷榜單基礎上篩選出上千餘本優質書單,在全網最低價基礎上補貼正版經典名著。 在前期讀書月活動中,《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心安即是歸處》《霍亂時期的愛情》《羅生門》《萬曆十五年》等文學經典,成為書蟲們最愛的暢銷書目。《浮生六記》上線即告售罄,出版社已緊急加印兩次。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八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拼多多平台上,全民閱讀也逐漸成為新消費群體的習慣。《2020多多閱讀報告》顯示,去年有超過4億人次通過拼多多購買圖書,其中來自農村地區的圖書購買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80%。 「此次活動不設滿減,不用比價,直接補貼,以進一步降低閱讀門檻,推動知識普惠,讓更多『拼書人』切實享受閱讀的快樂。」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平台將對優質創作者出台舉措進行多元化扶持,同各方一起攜手推動『消費公平,知識普惠』,共同助力縮小城鄉閱讀鴻溝。」 來源:kknews近50萬本庫存好書「蓄勢待發」,「多多讀書月」迎來終極大促

讀書的厚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林語堂說過:「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歲月漸長才知道,遍閱群書的人,與普通人生活在兩個世界。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想在這樣的日子里,和你談一談「讀書」這件事。 讀書,是普通人翻盤的唯一「捷徑」 清朝嘉慶年間,禮部尚書姚文田在書房中掛著一副對聯: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 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 意思是說,世界上延綿百年不敗落的家族,所依據的無非是行善積德;天底下最有益處的事,還是讀書。 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就是那條通往世界唯一的路。 十幾年前,香港拍攝了一部非常具有社會意義的真人秀《窮富翁大作戰》。 節目邀請了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他按照節目的要求,體驗了兩天香港環衛工的生活: 時薪25元; 住「籠屋」——屋子僅僅能放下一張床,沒有熱水,連洗手間上面也要住人; 辛苦一天掙來的錢只夠買兩個最便宜的便當 他堅持了兩天後,面對鏡頭說了一句話: 「這個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讀書的人。」 不讀書,就無法擺脫貧苦,倘若一直住在陰暗潮濕的逼仄角落中,人也會一天一天地垮下去。 年輕時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中年時打臉的巴掌。 而那些一有機會就牢牢抓住的人,才能沿著命運遞來的繩索一直向上攀登。 27年前,北大保安張俊成靠讀書成功逆襲考上了北大法律系專科。 在那之前,他初中輟學,一個月200多塊錢的工資要負責養活一家人。 苦難的日子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他每天都要告誡自己: 「好好讀書,努力再努力。」 他知道,對於窮孩子來說,讀書才是改變命運和階層的唯一出路。 在北大修完全部課程後,張俊成回到了家鄉長治,做了一名職校老師。 他將自己在北大學到的東西,盡數教給了自己的學生。 27年前,他用讀書重寫了自己的人生;27年後,他用讀書改變了無數孩子的命運。 「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 那些放棄了讀書的普通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讀書,是苦難中的自渡 去年7月,安徽銅陵樅陽縣發生了特大洪水,200多位村民不得不轉移到了臨時安置點。 天氣惡劣,其他人準備入睡時,81歲的老人胡明瑚卻拿起了書坐在窗邊細細地讀。 他的隨身物品十分簡單——一沓書和一瓶潤眼液。 只要有閒暇時間,他就會一本接一本地看,眼睛看累了,就滴一下潤眼液。 他在書中為自己開闢了新的精神角落,暫時忘卻了自己失去家園的痛苦。 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正在看《蘇軾故事》,他說: 「蘇軾一生波折,屢遭貶謫,他尚且能夠『何妨吟嘯且徐行』,比起他,我的這點波折實在算不得什麼。」 在書中看見了歷史,照見了同樣艱難的人生,才學會如何處理生活的難題,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 苦難時的讀書,是自愈,也是自渡。 曹雪芹家道中落,半生窮困潦倒,他一生放棄了很多事情,唯一堅持下來的就是讀書。 書籍治癒了他半生的不如意,讓他漸漸擁有了一顆樂觀的心,也讓他日夜積累,寫出了曠世奇作《紅樓夢》。 他曾在《紅樓夢》中借薛寶釵之口道出讀書的重要性: 「學問便是正事。此刻於小事上用學問一提,那小事越發作高了一層;不拿學問提著,便都流入巿俗去了。」 人這一生,「苦難」或許是基色,但書籍卻可以將那些陰暗的日子撕開一道口子,將光亮傳遞至此。 苦乃本質,但能夠通過讀書自渡的人,卻是幸運的。 讀書,是面對未知的底氣 看過一個文章:「一個成年人,到底為什麼要不間斷地讀書?」 有人回覆:「因為讀書會增添你面對未知世界的底氣。」 知乎上曾有一位網友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的母親患了肌無力,病情惡化時,全家人陷入了焦慮和恐慌之中。 他聽說上海有一位專門治療此類症狀的專家,於是他帶著全家人連夜趕到了上海。 到了卻發現自己根本掛不上號,那個專家更是無處找尋。 這時,身為博士的他突然想到,既然是專業名醫,一定會有自己出版的著作,於是他翻遍了相關書籍,找到了這位醫生的郵箱,他將自己的情況寫在郵件中發給了醫生。 幾分鐘後便收到了回信: 「周一上午來加號,就說給我發郵件的。」 挂號問題得到了解決,母親的病情也得到了及時控制。 有人驚呼:「這就是知識拯救生命吧!」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讀過很多書的人,面對人生會有一種強烈的安全感和篤定感,即使是面對突髮狀況,他們也能應對自如。 凡事多了幾分淡定,少了些許慌張。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知識積累帶來的眼界和底氣。 或許你從未去過繁華之地,從未聽過喧嚷之聲,從未見過偉大之人,但你讀過的書卻可以為你提供充足的情感與智慧。 就像蔡康永說的那句: 「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有書至此,何故慌張? 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 周國平曾說:「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藉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金錢走萬里,如果你沒有合適的機會閱萬人,那麼讀書,就是最適合你的事情。 它是最樸素的高貴,也是成本最低的投資。 作家沈從文出生於湘西,家境貧寒,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像其他人一樣去學校念書。 他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通過讀書投資自己。 古今中外,沒有他不看的書,他從中學到了智慧,也學到了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筆「投資」沒有令他的生活變得更加窘迫,反而令他越來越富有。 歲月沒有讓他成為粗鄙不堪的人,年紀愈大,反而愈發溫柔敦厚。 知識的積累,讓他擁有了足夠的學識去大學任教,成為了著名作家,也邂逅了一生一世的愛情。 讀書,就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另一種可能,發現更多種不同的活法。 楊絳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 「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里去串門。 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 翻開書面就闖入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 你可以穿越時空去了解古人,去拜訪世界上最出色的人,去和當代最資深的人士交流而這一切都讓你毫無負擔。 其實,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翻盤的,不在於你是否站在父輩的肩膀上,而在於你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文化底蘊,是否足夠支撐著你一直向上走。 ▽ 《黃庭堅文集》里寫:「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一日兩日不讀書,或許不會改變什麼;當你發現自己很久沒有好好讀過一本書時,你就會看到自己的局限與平庸。 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擁有的註定是兩種人生。 有人終日標榜自己愛讀書,可一年下來讀過的卻屈指可數;有人認為自己讀過幾本書就已足夠,可談吐中才知曉自己學識的貧瘠。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重新拾起上次那本未完成的書吧,這是一件需要終身堅持的事,你積累的書籍越厚,人生的路才能走得越高。 願你能將這件奢侈的小事一直做下去,與【有書】一起,在字詞間窺見人間百態,在段落中品到人生況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來源:kknews讀書的厚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讀書日,要不要大張旗鼓地過起來?

特約撰稿 | 韓浩月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暮春春已晚,初夏尚未至,對於讀書人來說,每每接近4月23日的時候,就像電影《立春》台詞所說的那樣,仿佛空氣都與平時有些不一樣了。 讀書日的氣氛,真是一年比一年濃了。也說不清究竟濃在哪里,就是能感覺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這個節日變得火熱。讓人有一點點激動,有一點點期待。 01 這幾天,我的讀書日活動,計有以下幾項:給電台錄製了一段世界讀書日的宣傳語,說了一兩分鐘的讀書感受,內容具體地講就是——讀書讓我愉悅、安靜、思考,過濾掉了大腦里的一些雜質。 現在人的雜念,真是越來越多了,多讀點書,把自己讀「傻」一點,未嘗不是擁有一種鈍感力,少受一點外界的干擾。 給報紙寫了一篇讀書日的隨筆,記錄了近期舉行的新書分享會。有朋友把當天整個北京舉辦的讀書活動不完全統計了一下,有二十餘場同時進行,給人的感覺是:作家太多,這個城市的讀者都不太夠用了。 ▲圖/圖蟲創意 疫情之後,有一年沒有參加公開的活動,有點開心,一不小心變成了話癆。對於長時間悶在家里的人來說,的確需要節日來歡快一下,哪怕是讀書節。 02 過去的一年,買書與讀書,打發了不少無聊的時光。 有人說,疫情期間適合讀書,我覺得此言差矣,我僅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在密集讀書,其他時間,雖然也讀,但更多的時間被外界不斷湧來的信息包圍了。 幸好那一兩個月的時間,讀完了一整套的奧克塔維奧·帕斯,《太陽石》、《弓與琴》、《批評的激情》、《孤獨的迷宮》,大愛他的評論文章,比他的詩有趣、好讀多了。尤其是《批評的激情》,深刻又不乏詼諧,值得一讀再讀。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買下來,每本不過9塊錢——這可是全新的、精裝的、諾獎獲得者的著作啊!遇到這樣又便宜又好的書不買,簡直沒法過去心里那個檻。 早在離讀書日還有數天之際,社交媒體上開始「鑼鼓喧天」,各式各樣的圖書促銷活動,潮水一樣被推送到眼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按兵不動,等幾大售書大戶「開閘放水」時,再把早就選好的書付款清空。 ▲購物平台上的讀書月活動(圖/網絡) 我的買書頻次也在提升,除了買別人的書,也買自己的書。新書出版,總是要送朋友的嘛,對於非暢銷書寫作者而言,出書有時候就是圖個樂呵。 這次給我出書的是個老牌出版社,不怎麼愛打狠折,以前我買這家出版社書的時候,也習慣了按七八折甚至全價買書。 就在我以為自己的新書不會在這個讀書日加入降價促銷戰團的時候,收到消息,發現頁面價格已經在八折的基礎上又打了五折,本來還覺得全價有點小貴,現在立刻覺得,這又是白菜價了。 ▲作者新書《我要從所有天空奪回你》 想想,從諾獎作者這麼偉大的作家,以及像我這樣的出書愛好者,最終的結局都是走向白菜價,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03 昨天下午的時候,和一位報紙讀書版的主編電話聊天。 她感到非常發愁,說現在已經找不到幾位能寫出深度書評的書評人了,讓我幫她想想辦法,想了半天,最終也沒找到解決方案。在讀書日期間,估計會有不少編輯像她這樣,為找不到好稿子上版而不開心。 我想幫她寫一篇,但最近確實一是寫稿任務重,二是宣傳任務多,三是書評確實不好寫。再者,最近確實沒怎麼讀書,於是自嘲:現在讀書人都不讀書了,哪還有人能寫得出書評。 以前可是有很多優秀的書評人的,比如那誰、那誰、那誰誰誰,列出來會是一長串名單,但是,有的成名之後轉型寫作其他體裁了,或者變成大咖之後,就沒時間寫書評了,畢竟寫書評得花時間把書讀一遍不是?有的則轉行去做了別的,人名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疫情期間讀不進去書的時候,曾想,近年愈演愈烈的「讀書人不愛讀書」狀況,事關重大,自己不讀,怎麼可能說服別人去讀?大家都不讀,出版那麼多書、熱衷買書,又有什麼意義?——我為這事想不通,很是焦慮了一番。 焦慮怎麼辦?買書是抗焦慮的良好方式,我有不少朋友用這個方式打發時間、抵禦焦慮,在各大網店「流竄」,對比書價,推介具有收藏品相的珍貴版本,買重複了相約見面時交換。 ▲作者的書房漫畫(綠茶/繪) 買書的快樂,真是一種欲罷不能的滋味,年輕時缺書讀,現在就報復性地買,總擔心哪一天書價和物價一樣蹭蹭漲,就想買下來囤著。 邊買邊安慰自己,早晚有一天會讀它的,這麼想的時候,又忍不住對書櫃里那些尚未拆掉塑封的書投去愧疚的一瞥,該給它們擦擦灰啦。 04 今年讀書日的促銷大戰,突然多了一張面孔。 當「多多讀書月」這幾個字蹦入眼帘的時候,心里還狐疑了一下,難道是久未露面的中國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之一詩人多多又出山了?細看才知道,這是拼多多搞的讀書月活動。 近幾年,有不少人覺得書價漲了。前幾年有一項調查說,50%中國家庭的藏書量不足25冊,如果書價再高,很可能現在連平均每個家庭25冊的水平也達不到了。 一段時間內的低書價帶來的好處,一是可以讓更多中國家庭擁有自己的藏書櫃,豐富家庭藏書的數量與品種;二是伴隨低書價進入家庭的知識普惠,會靜默無聲地展開並在將來起到無形而巨大的改觀——人們的精神層面,因為被更多好書影響到,而波及他們的思考方式與生活方式。 ▲「多多讀書月」TOP 10圖書熱銷榜(數據截至4月20日18:00) 書本身是一個彈性很高的產品,降低價格,可以帶來更大的銷量。但很多時候,書的價格,也可能是壓倒這種儀式感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多農村娃讀到一本好書就頗難。這種難,不在於讀教科書,也不在於做輔導書的題難,而在於讀課外書——各種名著、小說、科普圖書,相對匱乏。在父母眼中,這即便不算閒書,也會因為價格而不願意買。 農村娃讀書,是一個奢侈品。父母難以理解讀課外書的作用。價格因素也抑制了孩子們購書的意願。如果說城市里讀書是剛需,在農村,讀書則是一個極富有價格彈性的事。經濟學家羅斯高曾提倡媽媽每天給孩子讀書。但他想不到的是,完成這件事的最簡單的第一步,各種童書,就會限制住媽媽們的讀書意願。 ▲拼多多閱讀報告顯示,來自農村地區的圖書訂單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雙雙超過180%;其中,收貨地址為鄉村中小學的圖書訂單量、圖書交易額增速也都突破了152%。 但孩子們去哪里能買到便宜、正版的圖書呢? 如今,很多出版社、平台、公益組織,都在想辦法,把書送到孩子們的手里。類似拼多多這次做的「多多讀書月」,設立5000萬讀書基金,官方補貼的書籍均來自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華書局這樣的大社,涵蓋了諾貝爾文學獎、雨果獎、星雲獎、茅盾文學獎、施耐庵文學獎等大獎獲得者的作品。 帕斯這次不孤獨。平價書籍帶來的知識普惠,不僅限於城市家庭,在地處偏遠的鄉村,「多多讀書月」走入四川涼山、湖北等地,向中小學生捐贈教輔、工具書、文學書等。 ▲涼山州民族中學學生正在翻閱受贈圖書(攝影/王雲) 疫情控制住,影院全部開放之後,觀眾「瘋了」一樣地去看電影,這是一種解壓方式。同樣,買書也是,只要買的是正版,我認為這就是一件性價比很高的解壓方式,一本好書像一部好電影那樣,都會令人愉悅。不同的是,好電影放完,影片還留存在影院里,而那本好書,則是在家里永遠陪伴著你。 所以,沒必要猶豫與懷疑,讀書日這個節日,有必要大張旗鼓地過起來! 來源:kknews讀書日,要不要大張旗鼓地過起來?

科技人 學黨史 擔使命|世界讀書日,成都科技邀你有獎答題!

從倉頡造字,到活字印刷,人類依靠文字和科技創新,從蒙昧走向文明。 知識的傳播和普及率在印刷技術的加持下大大提高;集成電路等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發展,使得計算機、電子書、手機客戶端等新的閱讀載體層出不窮,傳播知識兩千年的紙張,面臨生存的挑戰。 有人青睞電子閱讀的巨大儲存能力和便捷;也有人依然喜愛摩挲書頁,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里,感受紙張的墨香韻味和厚重感…… 你更喜歡哪種閱讀方式呢? 歡迎跟我們分享! 慶祝建黨100周年 暨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成都科技」在今天「世界讀書日」里 特地向大家推薦 十本黨史類著作 讓我們從嚴謹系統的「正史」中 了解黨的輝煌百年 感受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系統回顧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闡明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展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習近平同志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文稿4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開發表。 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光輝歷程、理論成果、寶貴經驗和偉大精神。 本書內容分別摘自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的講話、報告、談話和書信等重要文獻,共計141段論述,其中部分論述是首次公開發表。 《問答》緊跟實踐發展步伐,聚焦理論熱點難點,回應幹部群眾關切,問答體的形式全面系統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 本書共分7個板塊、100個問題,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 本書充分吸收黨史研究最新成果,重點敘述和評價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及其發展歷程;深入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道理;著力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風範;深刻解讀歷史性變革中蘊藏的內在邏輯,歷史性成就背後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深入24個貧困村調研指導,推動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本書17篇調研報告是在對這些貧困村深入調研回訪基礎上形成的,生動反映了這些貧困村在總書記關懷指導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可喜成就和寶貴經驗。 本書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從1969年到2020年),講述習近平同志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展現習近平同志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發展歷程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本書依據黨的重要文獻,以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發展為序,每年一件(組)珍稀文獻,百年百個(組)重大事件,串起一部黨的不懈奮鬥史、理論探索史和自身建設史。 本書上迄20世紀初,下及1929年古田會議,不僅展現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那段壯闊歲月,也詳盡分析中國共產黨能夠尋找到中國復興之路的必然性。 本書立足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歷史,回溯經典作家及革命導師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規律的初步揭示,分析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的奠定及執政道路的探索、執政新路的開創和發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新境界,提煉總結共產黨執政規律12個基本問題。 本書橫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時期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考察星星之火如何燎原,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如何走出,中國共產黨人如何戰勝強大敵人,黨和軍隊如何建設和發展。 有獎答題 關於黨史,你了解多少呢? 快來和小科一起答題領獎 回顧黨的光輝歷程吧! 活動時間 2021年4月23日-25日(共3天) 參與方式 1、關注「成都科技」微信公眾號 2、點擊菜單欄: 【科技智匯】-【有獎答題】 3、進入答題頁面後點擊: 【開始答題】 活動說明 1、每次答題共5題,答對3題即可參與抽獎。每人每日有3次抽獎機會。 2、獎品設置: 一等獎:小米lite閱讀檯燈 二等獎:愛奇藝VIP月卡 三等獎:微信小紅包(先到先得) 留言分享送書 在本文留言區留言 分享自己的閱讀方式及感受 截止到4月26日12:00 留言點讚數量前三名 我們將分別送出這本 《中國共產黨簡史》 還在等什麼,快來參加吧! @成都科技 官方微博《#世界讀書日#小科有禮啦!》同步上線,快去參加吧~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來源:kknews科技人 學黨史 擔使命|世界讀書日,成都科技邀你有獎答題!

雲南魯甸多形式開展「4.23世界讀書日」系列閱讀活動

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時。在第26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雲南魯甸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開局「十四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線,以「大道不孤·相伴讀書」為全民閱讀年度主題,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4·23」世界讀書日系列閱讀惠民活動。 一是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精品圖書展示展銷活動。通過在縣新華書店、昭華書園校園店、卯家灣雲上鄉愁書院等場所設立專櫃專架,集中展示展銷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物等重點出版。黨史類圖書7.5折,黨員同志進店還可獲得黨章、黨徽等小禮品。 二是紮實開展世界讀書日線上活動。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魯甸縣新華書店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了線上閱讀打卡、「書聲琅琅讀經典」音頻徵集、「讀經典、知黨史」知識小問答活動;魯甸縣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了「紅色經典閱讀,點亮愛黨紅心」閱讀打卡活動,吹響革命傳統號角,高揚時代奮進紅旗;魯甸一葉書店通過微信積攢的方式,向讀者優惠提供品質優良、內容健康、導向正確的正版圖書,向小學生推薦「讀書築夢」主題圖書買一送一等惠民活動。 三是紮實開展「4·23世界讀書日」閱讀惠民活動。縣新華書店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在4月23日-5月5日期間開展圖書8.5折優惠活動,進店讀者還免費發放學習用具,消費滿100元者還可以辦理金卡會員卡一張。發動魯甸一葉書店積極參加世界讀書日閱讀惠民活動,開展購書享受第二本半價、四大名著驚喜價、小學築夢系列買一送一惠民活動。 四是紮實開展「全民閱讀·書香魯甸」活動。充分發揮「書香校園」「書香機關」「書香支部」等閱讀活動載體,縣委組織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率先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活動;縣委宣傳部以獻禮建黨100周年為契機,開展了「紅色經典誦讀」分享會;縣文旅局在龍頭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重溫紅色經典,共抒愛國情懷」朗讀者活動,回顧建黨100周年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講述魯甸感人肺腑的抗戰救災、恢復重建精神,感受龍頭山鎮與黨共同成長的故事;官寨社區在農家書屋開展「共享一本書,幸福一家人,溫暖一社區」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分享閱讀故事,體會閱讀魅力,呼籲更多家庭重視閱讀;縣教體局組織縣內中小學校開展了以「童心向黨讀經典.書聲琅琅頌黨恩」為主題的「書香校園·師生朗讀」比賽活動,以「弘揚個性·放飛夢想」為主題的現場書畫大賽,引導廣大師生弘揚中華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慶祝建黨100周年。 來源丨魯甸縣委宣傳部 圖/周振興攝 部分圖片來源於綜合 來源:kknews雲南魯甸多形式開展「4.23世界讀書日」系列閱讀活動

讀書,看見更開闊的世界

讀書,看見更開闊的世界(人民論壇) 最近,電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受到好評。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以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讓傳統典籍更加可親可感。 典籍是文化傳承的載體,蘊藏其中的家國情懷和奮鬥激情,給人思想啟迪和精神動力。通過一本書,在時間上思接千載,在空間上視通萬里。這其實揭示出了讀書的另一層意義,即超越一個人的現實處境。書本雖小,但就像一個時空容器,「黃鳥于飛,集於灌木」的美麗意象、「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宏大場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盡收其中。人們翻開書籍,就如同打開了一個遼闊的精神世界。 無論是坐在寫字樓的隔間,還是擠上早晚高峰的地鐵,在日常生活之外,人們還嚮往著詩和遠方。書籍就好比是想像力的翅膀,讓人們得以去俯瞰山川大地,去對視日月星辰。 通過閱讀,人們往往能體驗更開闊的人生境界。當職業發展遇到一時挫折,可以從那些偉大人物傳記里受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激勵;當工作生活面臨一時困境,可以從各類書籍中獲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啟迪。通過讀書,人的精神變得更加豐盈,心胸和視野變得更加寬廣。 因此可以說,讀書提供了一個跳出來看待事物發展的寬廣視野,一個從全周期認識事物的完整視角。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我們工作生活在當下,但如果我們僅憑當下來認識當下,則可能會產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偏差。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書籍打開一種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的視野,從更長的歷史周期獲得完整而全面的認識。讀書可以讓人從一世來看一時、從全局來看一隅,從更多維度、更長周期來把握過去、當下和未來。 讀書本身就是一件開闊的事情。順境時讀書,它會賦予你奮進的力量和清醒的思考;逆境時讀書,它能帶給你更多慷慨與遼闊。世界讀書日是一次閱讀的提醒,從這里,我們既能向外看見更開闊的世界,更能向內看見一顆與世界同樣寬廣的強大內心。 李 拯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kknews讀書,看見更開闊的世界

好讀書 讀好書 呼和浩特全民閱讀氛圍日漸濃厚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近年來,有人在書本中嗅到了書香,感受到了閱讀之美;也有人將視野濃縮於方寸之間,在手機螢幕中獲取信息,同樣找到了閱讀的樂趣。讀書也好,讀屏也罷,唯有熱愛閱讀,把閱讀當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世界讀書日前期,記者走訪了呼和浩特市的各大閱讀場所,體驗全民閱讀帶來的改變。「讀書好」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不得不承認,「好讀書」和「讀好書」仍是全社會共同需要努力的目標。 書香飄滿大街小巷 連日來,記者走訪看到各類書店、圖書館、鴻雁書屋遍布大街小巷,首府市民的閱讀空間越來越多,全民閱讀氛圍日漸濃厚。 4月21日中午時分,呼和浩特市蒙西文化廣場「24小時鴻雁書屋」幾個大字格外顯眼。記者走進書屋看到,這里面積不大,但是非常安靜,書架擺放錯落有致。讀者找到心儀的圖書後,可使用自助借還機借書回家閱讀。讀者孫俊芬說,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家書屋,她便經常領著孩子前來看書、借閱,非常方便。 讀者在24小時自助圖書館借閱圖書 呼和浩特市新華書店騰飛路店,是全國首家以馬文化為主題的書店,除了品種豐富的圖書,書店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蒙古馬」的身影,前來閱讀、打卡的市民非常多。 不少書店的工作人員,也感受到市民的讀書和買書熱情。「開書店其實是冷門,當初開店時,我們的想法是只要不賠錢就好。」呼和浩特市樊登書店店長吳珊吃驚的是,去年十月書店開業後,讀者比預想的要多很多,尤其是節日假,甚至出現讀者爆滿的狀態。呼和浩特普邏書店已在呼和浩特開業17年,去年,該店再次擴大經營面積,增設文創專區,書店主管趙婷說,喜歡讀書、買書的市民還是蠻多的,紙質圖書的質感,更容易讓讀者靜下來細細思考。 呼和浩特市可供閱讀的場所越來越多,除了內蒙古圖書館、呼和浩特市及各旗縣區圖書館外,新華書店、鴻雁書屋、網紅書店紛紛開到了家門口。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已建成鴻雁書屋及分館145座,內蒙古新華集團旗下的新華書店和自動售書機在呼和浩特市已達到79家,這些閱讀空間正給讀者帶來越來越美好的閱讀體驗。 閱讀越來越有溫度 書店不僅可以看書買書,喝茶休息,還上架了大量的文創產品供你盡情挑選,內涵在不斷延伸拓展。位於中山西路的新華書店就是一家可以「泡」上一整天的書店,在這里,閱讀變得越來越有溫度。 「近年來,新華書店在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中做了很大改善,每個閱讀區都打造了舒適的閱讀環境,配套桌椅,愛心擺凳等,來專門供讀者閱讀。另外,在圖書品種中進行了精心挑選與儲備,特別是暢銷書籍備貨充足…… 」4月21日,內蒙古新華書店書城經理袁艷玲說。 當日,記者在新華書店內看到,該書店整體以原木色為主,設計風格莊重典雅,空間整體流動性強,每個區域舒適而溫馨,通過綠植、燈光等打造出了休閒的閱讀空間,整體的新華書店在格調與環境中展現出新的面貌,實現了華麗變身。袁艷玲介紹說,新華書店僅三樓賣場就有書籍20多萬冊、近6萬品種,主要集中在文藝社科類、教輔類、 少兒類,其中少兒類就有230多萬元的庫存,是自治區最大的圖書銷售賣場,圖書品類是最多、最齊全的。 閱讀書籍 為了提升市民閱讀氛圍,多年來,新華書店聯合出版社定期開展名家簽售及各種讀書講座,書店也不斷進行了升級改造,為讀者提供有利的閱讀環境。如今,進店閱讀的讀者越來越多,六日客流量高峰時能達到5000人次左右,大部分是年輕讀者。 實體書店「花樣」轉型 休閒茶吧、美食飲品、香醇濃郁的咖啡、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品類繁多的書籍……記者近日走訪首府樊登書店、普邏音像、青城·閱立方等多家實體書店,看到各大書店的經營範圍已不僅僅局限於圖書。書店經營者們表示:如今,書店的定位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不是一個單純賣書的場所,書店提供的是為讀者帶來更多豐富閱讀體驗的文化空間。 4月20日,在維多利喜悅匯的樊登書店內,有書、咖啡、文創、元氣插座飲品、兒童館、自習室、會客廳、共享教室,還有藝術畫廊等,書店內張貼著各種名言標語,讀者走進來時,都忍不住拿起一本書細細品讀。「這家書店的書很特別,走進來看到書名,就覺得勵志或有趣,忍不住想讀一讀。」當日,正在該書店內翻閱書籍的讀者郝思洺對記者說。 越來越多讀者選擇有聲讀物進行聽書 樊登書店店長吳珊告訴記者,在全民閱讀中,該書店打造了集圖書、文創、課程、沙龍、休閒生活體驗於一體的全民閱讀實體平台。書店在精選圖書中下了一番功夫,集中了心理、哲學、文學、童書繪本、職場和文化藝術類書籍。書店通過開展豐富的線下讀書、文化名人講座、國學課堂等活動留住讀者,打造濃厚的文化氣息。「把書店作為文化產業,做成文化的載體、美學的載體、思想的載體,給讀者提供一個理想的閱讀空間,從而拉動圖書銷售。在銷售中開設了藝術、美育、音樂空間,為讀者提供閱讀、學習、休閒,會友的文化空間,是種『書店+』的模式,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讀者文化消費需求。」吳珊說。 一年新增讀者5.6萬人 連日來,記者在內蒙古圖書館看到,到館借閱圖書的讀者非常多,尤其是節假日,少兒館迎來大量小讀者,而各大借閱室、閱覽室內也幾乎座無虛席,讀書氛圍異常濃厚。 許多讀者告訴記者說,近年來,圖書館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新書、熱門書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智能,自助借還機、自助辦證機、數字化服務等智能設備,非常方便快捷。 讀者在內蒙古圖書館掃碼下載電子書 「目前,我們的紙質圖書已達到345萬餘冊,註冊讀者共16萬餘人,從去年4月20日到今年4月21日,一年新增辦證讀者56818人,圖書借閱率大幅增加。」內蒙古圖書館副館長張樹傑告訴記者說,為推動全民閱讀,近10年來,該館的購書經費由每年200萬增加到每年800萬元,紙質圖書的藏書量在逐年增加。此外,為貼近讀者的多樣化需求,該館推出了「你看書,我買單」彩雲服務、網上商城配送到家等多項創新服務,讀者想看什麼書,可以自己去新華書店或網上商城購買,由圖書館買單,真正將圖書的採購權、選書權交到讀者的手中,實踐證明,讀者採購回來的圖書借閱率明顯高於傳統採購方式,這些創新舉措一方面滿足了讀者的讀書需求,另一方面也將有限的經費發揮了最大的效率,為社會營造了全民閱讀的條件。 記者注意到,未成年人正成為圖書館書籍借閱的主力軍,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成年人的閱讀量就變少了呢?張樹傑說,內蒙古圖書館的借閱人群主要是少兒,反映的是親子閱讀氛圍的濃厚。他還發現,非常多的成年人傾向於數字化閱讀方式,該館提供的電子書、期刊等數字資源點擊量非常高,最高時一個月的點擊下載量能達到20多萬,尤其是選擇有聲讀物進行聽書的讀者大量增加。 據介紹,為推動全民閱讀,今後,內蒙古圖書館將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精準化閱讀推薦,讓數字多跑腿,將優質的紙質和數字圖書資源快速分享給讀者,並且還要將閱讀觸角深入到基層。 營造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氛圍 採訪中記者發現,由於年齡、工作性質、興趣愛好的不同,市民選擇讀書的方式也有著很大差別。人們的閱讀方式早已不僅僅局限於紙質閱讀,數字化閱讀正成為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記者也看到,在呼和浩特市,民間還有不少讀書群、讀書會等社會組織,通過名家講座、讀書分享等方式,帶領讀者進行深層次閱讀,深受讀者喜愛。 新華書店內琴棋書畫體驗館舉辦的親子繪本課堂 「為什麼要讀書?因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內蒙古圖書館副館長張樹傑認為,不管是閱讀紙質圖書,還是數字化閱讀,都是讀書,只是載體不同而已。閱讀,更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而推動全民閱讀,仍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用適宜讀書的環境、貼心的服務、精準化的好書推薦等舉措,讓更多人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並且還要引領讀者由碎片化閱讀轉入深入閱讀,營造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濃厚的讀書氛圍。 文·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 睿 劉 惠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好讀書 讀好書 呼和浩特全民閱讀氛圍日漸濃厚

世界讀書日 |「讀經典 學新知」我與祖國共奮進經典誦讀比賽舉行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任同同 張藝穎)文化是城市最寶貴的資源,閱讀是人民群眾最本真的涵養,有了書香浸潤,城市才會更美麗。近日,任城區越河街道和平街社區邀請轄區學生開展世界讀書日「讀經典,學新知——我與祖國共奮進」經典誦讀比賽。 活動中,工作人員首先宣讀了《全民閱讀倡議書》,倡議小朋友們要愛上閱讀,在讀書中陶冶情操、積累知識,在讀書中感受精神愉悅,在讀書中培養良好的家風家教。倡議大家要走進經典,追求高雅人生,把握經典著作精髓,從經典中汲取正能量,開啟心智,凈化靈魂,升華境界形成「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風尚。 孩子們提前準備好《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沁園春·雪》、《國旗紅又紅》等一首首愛國詩歌,時而激情鏗鏘、時而飽含深情的經典詩詞朗誦,歌頌偉大的祖國,讚美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讓世界矚目、翻天覆地的變化,謳歌黨的豐功偉績,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通過此次活動,大家不僅體會到了經典詩歌的巨大魅力,也提高了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朗誦水平。少年強,則國強。大家紛紛表示,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名少先隊員,今後要好好好好學習,將來當一個合格的接班人,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母親今後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 |「讀經典 學新知」我與祖國共奮進經典誦讀比賽舉行

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 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獲推薦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4月22日消息(記者 陳望 )第27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4月22日,海南省出版社向廣大讀者推薦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首批三種精品圖書。《博約文叢》是以學術著作為主的普及性大眾讀物,入編原則為深度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時代風采。 目前,收入《博約文叢》的書稿有:龔鵬程《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郭齊勇《國學與國魂》、阮忠《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老子〉演講錄》《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等。 《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 首批推出的三種圖書分別為《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 《龔鵬程說中國文人書法》以歷代頂級書家為切入點,對歷代具代表性文人書法的書風進行深入剖析,全面描述了文人書法的歷史淵源、風格形成、書體沿革。本書博宗古籍,對書法和傳統文化之見解別具格局、自出新機。通過本書,讀者不僅能對書法的淵源、風格、名家名作、經典著述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能深入了解書法背後的宗教、歷史、文學等豐富的文化內涵。 《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 《美文不厭讀千回--韓柳歐蘇的散文世界》收入作者對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四位古文大家的《師說》《吊屈原文》《朋黨論》《前赤壁賦》等三十六篇名作的解讀文章。作者對每篇文章逐段解讀文意,並聯繫四人的時代背景、人生境遇、思想情懷等對文章內涵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這樣的解讀為讀者掃清了閱讀古文的障礙,使讀者能讀懂、讀透這些名篇的精神內核和藝術情韻。 《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 《此心安處是吾鄉--韓柳歐蘇的人生格局》從貶謫經歷、貶地作為、社會情懷、文學映射、詩朋文侶、嫂母家教及臨別時光等七個方面凝練而寫意地勾勒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四位古文大家各自不平凡而不無相似的人生,突出地表現了四者偉大的文學成就、高尚的人格操守及超凡的人生格局,是一部讓讀者一口氣激情澎湃翻閱數十頁而不舍釋卷的佳作。 來源:南海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 國學經典文庫「博約文叢」獲推薦

一花一世界,一書一心境,三首讀書詩詞,遇見更好的自己

最是書香能致遠,一書一頁總關情,又是一年讀書日。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散淡的日子里,靜靜地讀一本書,赴一場繁華盛宴,邂逅一段風花雪月,字里相逢,書中相知,如泠泠七弦,皎皎明月,美好而浪漫。 三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且以溫柔藏書香,願與天地共清歡。 1.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出自宋代翁森的《四時讀書樂》。 翁森是南宋末年的詩人,在宋滅亡後,隱居山野,教書育人,門下弟子多達800餘人。 他留下的詩歌並不多,最廣為流傳的當屬組詩《四時讀書樂》,從春夏秋冬的角度吟詠讀書的樂趣,民國時期曾被編入中學教科書,是一組很有影響力的勸學詩。 本文節選的這首描寫的是春日讀書的樂趣。 春水初生,淙淙的溪水流過長廊;春陽初盛,暖暖的陽光照射在水亭的欄杆上。 參加完春祭的詩人,在春風花草香中,邊走邊吟唱著。 枝頭的鳥兒是他讀書的好伴侶,落花流水是他寫作的靈感泉源。 讀書是世間最美好的事,如此大好春光怎可蹉跎? 也許,有人會問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呢? 在詩人看來,就像那窗前的綠草,欣欣向榮,春風吹又生。 時光的經卷上,風暖菩提,處處花開。 坐於時光的檐下,沐一縷陽光,沏一壺清茶,捧一卷詩書,於浮世清歡里細煮光陰,在得失榮辱中點綴流年。 2.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一反淒悽慘慘的風格,語言清麗自然,格調輕快淡雅,表現了詞人閒適自得的心境。 晚年的詞人體弱多病,頭髮稀疏斑白,但她並不以為意。 半夜里,詞人臥在床榻上,看著窗紗上倒映的月光,心情閒散。 因為生病,她以豆蔻熟水代替茶飲,室內飄散著豆蔻的清香,沁人心脾、 白日里,她一會兒倚在枕上看書,一會兒又聽一場煙雨,觀賞著門外的景致,當真是悠閒極了。 清新淡雅的桂花仿佛知道詞人病中的寂寞,整日陪伴著她。 整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樸素的語言,將詞人從容淡定,怡然自得的心境描寫到了極致,尤其是一句「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別有一番情趣。 一卷書,一盞茶,一簾煙雨,氤氳了似水年華。 流年如夢,韶華易逝,在有限的年華里,去高樓聽雨,去陌上看花,去書中漫遊。 字里行間行走,平仄跌宕中擺渡,芬芳了靈魂,溫潤了歲月。 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出自明代于謙的《觀書》。 于謙是明朝人,在政治、軍事、文化方面皆有成就,「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便是他的人生寫照。 這首《觀書》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過盛讚讀書的益處和樂趣,表達了他對書卷的喜愛之情。 在詩人看來,書卷就像他多年的老朋友,無論早晚,無論哀樂,總是陪伴著他。 每每沉浸於書中,總能忘卻心頭的煩惱和雜念。 因為經常讀書,他的精神靈魂,就像不斷有活水注入的池塘,清新明澈,又像沐浴在東風里的花柳,鮮活明媚, 權貴子弟跨著金鞍玉勒到處尋找春天,卻不知最美的春景其實是在書卷中。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 守著現世安穩,不懼紅塵紛擾,不嘆世道蒼涼,不惹情思哀怨。 閒看花開,靜待花落,品一盞清茶,讀一卷詩書,大美無言,冷暖自知。 紅塵陌上,我們都是羈旅天涯的遊子,不問歸途,無謂往返。 感恩流年,許我一段雲中歲月,贈我一場詩意年華。 在清淺的日子里,讀一卷詩書,守一樹花開,看光陰的故事在年華里往來無聲。 一花一世界,一書一心境,三首讀書詩詞,遇見更好的自己。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來源:kknews一花一世界,一書一心境,三首讀書詩詞,遇見更好的自己

世界讀書日|與書相伴,遇見更好的自己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夏雨 鄧鵬偉 統稿:徐穎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讀書,也有一千種不同的感悟。 有人閱讀感受到了陪伴,有人閱讀學習到了知識,有人閱讀娛樂了自己。有人從閱讀中尋找人生成功的經驗,有人從讀者讀成了作者,自己也寫書出版,讓更多的人來讀書。有人讀紙質書,有人讀電子書,有人聽書,有人藏書,有人說書。與書相伴,就是快樂就是充實。 極目新聞記者採訪了6位讀者的閱讀故事,與您分享。讓我們不止在4月23日關注讀書,且讓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中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抬頭見,低頭也見。 武漢圖書館借閱榜冠軍,一年借了690本書 各大圖書館擁有這麼多的藏書,誰是年度借閱達人?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圖書館了解到,排在第一名的讀者,一年借了690本書。 記者隨後聯繫上這名讀者蔣波,從他借閱的書目《俠隱記》《父與子》《自學成才的人們》《伊甸園的蛇》《雙城記》《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消失的地平線》《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是國外經典文學作品,還有一部分是商業工具書。 蔣波是名80後,他告訴記者,他是荊州人,大專學歷,2015年來武漢打拚,開過幾家小店,做小吃類的生意。2020年疫情期間,小店沒有開業,幾個月時間基本上都在看書,不知不覺就看了這麼多。 借這麼多書看得完嗎?蔣波說,他看書比較快,每天可以看三本書,「我用的是最簡單的、也是比較笨的辦法,從第一頁慢慢地翻,翻到最後一頁。」疫情結束上班後,坐地鐵去公司的路上,他也會在包里背一本書,有時候坐公交車,也會找個靠窗戶的位置,坐下來看書。「我這麼做,也是為了鍛鍊自己,看能不能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下,靜下心來,堅持做一個事情。」蔣波說,通過閱讀的練習,感覺自己能力提高了,可以同一時間處理幾個事情。 蔣波借閱的書絕大部分是國外文學作品。他還特意挑選了每一屆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在他們巔峰時期創作的作品。為什麼選擇這些書目?蔣波有自己的一套總結,「作家獲得諾貝爾獎時,通常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作家在精力最好的時候寫的作品,通常是巔峰的,作家後期寫的作品,基本上也都是他40歲之前的經歷。我作為一個讀者,閱讀他們的人生、社會經驗,一定會對我有所幫助。」蔣波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文學作品寫的是人性,人性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題,我了解了人性,就可以用我的智慧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 蔣波的小吃店,受疫情影響,後來開不下去了。他後來和朋友一起做商鋪選址的相關項目。這時,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在武漢圖書館借過一本書《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當時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有了做項目的想法後,他又重新去借回來讀,按照書中的指導,做了商業計劃書。 「我覺得讀書對人生是有實用性的,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讓自己的思維境界更加開闊」,蔣波說,希望通過閱讀、不斷學習,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順暢一些。 北大博士租地下室來存書,11歲女兒也有上千冊書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副研究館員顧曉光,近15年間,遊歷世界5個大洲,涉足30多個國家,拍攝了200多張世界各地人們閱讀的照片,其中一部分照片,正在湖北省圖書館展出。作為讀到北大博士的高材生,他本人對閱讀也有很深的感悟。 顧曉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於上世紀70年代出生於山東一個小縣城,上小學時,在濟南上大學的哥哥常常會帶書給他看,極大豐富了一個小縣城孩子的視野。《十萬個為什麼》《三毛流浪記》都是他小時候喜歡的書。在漫長的求學路上,他讀書從龐雜到精深,從什麼類型的書都讀,到專注於自己的研究領域,深入地去讀書。博士階段,為做民國人物研究,他讀了幾百本與民國人物有關的書,最後選定的研究對象著名敦煌學家、目錄學家王重民,也是一位閱讀中國古籍的能人。為了研究王重民,王重民的朋友圈必須了解,與之相關的胡適全集、胡適研究、聞一多年譜等等,顧曉光一一細讀。 父母好讀書,也直接影響了下一代。顧曉光的女兒今年11歲,書架上的圖書已經有上千冊,而顧曉光自己的書,他專門租了一個地下室來存貯。對於如何引導孩子閱讀,顧曉光也有自己的方法,當女兒讀完《哈利波特》中文版,顧曉光對女兒說,「你作為一個哈迷,如果沒有讀英文版,怎麼與全世界的哈迷交流呢?」女兒愉快地接受了這一建議,現如今已經將英文的《哈利波特》讀了一半。顧曉光說,引導孩子閱讀,要講究方法,引導比強制更有效。 顧曉光拍攝的世界各地的閱讀照片,許多讓人印象深刻:比如,5年前,他在北京大學東門外拍下的一位流浪的老人,佝僂著腰,坐在小凳上,正在讀一本上世紀80年代周國平寫的《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他還在法國拍下了一個流浪漢,坐在兩隻流浪狗旁,正在讀一本《窮人的麵包》。 顧曉光說,閱讀者不分長幼、男女、階層,從他們閱讀的狀態,可以看到閱讀的目的不僅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讓我更多地體會到閱讀者在喧囂世界中的那份寧靜和深沉,那種上帝視角下的卑微和自我內心的謙遜。」 退休醫生喜歡泡一壺茶聽書,有書的時光飛逝 書不止用眼睛看,還可用耳朵聽,只要有人「為你讀書」。 65歲的侯橋蘭是一名退休醫生,五年前經好友推薦,她在手機上先後安裝了包括喜馬拉雅、得到、懶人聽書、微信閱讀等多個聽書App。現如今,「聽書」早已成為侯橋蘭退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早上送孫女上幼兒園後,待吃完早飯、做好衛生,便在客廳泡壺茶,一邊喝茶聽書,一邊編織衣物;晚上陪孫女睡覺時,我也會帶上耳機聽書入眠。」侯橋蘭介紹道。在她看來,儘管聽書少了手捧紙質書時的書香,沒有用眼閱讀時深刻,但有聲讀物資源浩如煙海,更易快速獲取自己喜歡的讀物,也能在做其他事的同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享受書本帶來的樂趣。她笑說,有書的時光飛逝,「聽著聽著,怎麼時間一下就沒有了,抬眼一看鐘,哎,又要做飯了。」 侯橋蘭從小酷愛讀書,因為那個年代經濟條件有限,書本很難獲得,她就常在家翻箱倒櫃找書看,總覺得父親說「真的沒有書了」是哄她的。有一次她在家里翻到一本紅色圖書,如獲至寶。家里的弟弟還曾悄悄翻進某圖書室,為愛讀書的姐姐「借」了不少當年難得一見的書回來,待姐姐看完再悄悄地完璧歸趙。提前舊年往事,侯橋蘭笑說:「儘管魯迅先生曾借孔乙己之口明訓『竊書不能算偷』,但大家應遵守圖書借閱的紀律。」 侯橋蘭是一位「時髦」的讀書人。退休返聘的那幾年,Kindle(電子閱讀器)流行,她就買來用,「紙質書太厚了,攜帶不方便,就帶上Kindle,午休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視力逐漸衰退,為了減少用眼的時長,侯橋蘭「爭分奪秒」地聽書,還會在主播深情演繹下重溫自己熱愛的書籍,體會不一樣的感受。 為君讀書,好似時光輪迴。她想起兒時,剛學會認字不久的自己,也曾在每晚睡前,為兩位妹妹讀自己看過的書:《平原游擊隊》《紅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侯橋蘭看來,不論看書還是聽書,都能讓自己通過書籍去到自己去不到的地方、看自己看不到的風景,經歷別人或平淡或傳奇的經歷,去與古人對話、去與未來接連。 愛書人收藏古書3萬冊,節衣縮食換心愛之書 因為珍貴,所以珍藏。儘管在劉永傑看來,藏書最重要的不在於數量,但他收藏古書多達3萬餘冊,這樣的數量足以讓人為之驚嘆。 武漢古書收藏愛好者劉永傑擁有20年的藏書經歷,所藏的圖書除了在家中,還分布在武漢三鎮,例如武昌的省外文書店藏書閣、曾經的漢街文華書城、斑馬大街拾間書局,漢陽的知音書院,漢口的卓爾書店古舊書廳、萃辰天心書院等等。這些古書主要是民國版本和清代版本圖書,集中在文史類。 藏書來自買書。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劉永傑就喜歡買書,常去武漢大學和武漢水利學院搭界的小山坡上的一家民營小書店淘古典名著。再後來他進入本地一家媒體工作後,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便開啟了藏書生涯。 劉永傑對自己的藏書如數家珍,不同的時間節點,「最愛者」不同。「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會想到1912年版丁格爾寫的《中國革命記》的兩個版本,一個是80張插圖的,一個是40張插圖的,這些珍貴的插圖能夠反映100多年前武漢三鎮的風土人情,具有很重要的文獻價值。去年疫情發生以後,我想到了中醫的重要性,我收藏的線裝版古書就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尤其是它第一卷的插圖非常的豐富和精美。」劉永傑說。 有錢能夠買到更多的書,但有錢不一定買到好看的、罕見的古書。劉永傑回憶自己最艱難的一次購書經歷時說:「2007年武漢有一個書商從沿海進了50噸外文原版書,當時堆在江夏的一個倉庫里面。我與這個書商的關係比較好,他就讓我到他的倉庫里面去挑選,前前後後去了三次。因為距離比較遠,而且翻書挑選非常不容易,往往弄得精疲力盡。那個時候剛剛接觸外文原版書,對於版本沒有很深的研究,那麼如何去選呢?主要就是從書的年代入手,出版年代越老的我覺得就越有價值,還有就是挑選帶有插圖的古書。最後我一共買了2萬塊錢的古書,當時手頭並不寬裕,但還是咬緊牙關、節衣縮食,換來了心愛的書。選購的一千多本,全部都是精裝的。」 看的書、藏的書多了,劉永傑總結了自己的一套選好書經驗,他大方分享道:「拿外文古書來說,它的裝幀首先是精裝的才有收藏價值,再看封面是否帶插圖,或浮雕的,然後看它的三面書口是否毛邊,不是毛邊的是否有圖案或鍍金,有各種圖案的尤其是彩色圖案的最好。書的年代越久遠,價值越大,還要看書的作者,作者的知名度越高,其早期著作版本就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荊州一個書香之家,電視常年不開成擺設 一家三教師,滿滿書卷氣。湖北省荊州市社科聯副主席謝葵一家就是這樣的家族,謝葵的父親是一名教師,妻子也是教師,兒子參加工作後也從事了教師的職業,一家人都喜歡讀書,他們的家因此獲得過荊州圖書館「書香家庭」。 「書香家庭」里,書是隨處可見的。 「走進我們家,隨處都可以看到書,家里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謝葵說,「我們家的電視是常年不開的,成了一個擺設,有時間的話,基本都在看書。」 謝葵在受到父親的影響下喜歡上了讀書,也成了歷史文獻方面的專家,出版了多部著作。 在談到如何把這種讀書的習慣傳遞下去的時候,謝葵用了孔子的一句話來表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讓孩子知道讀書的好處和樂趣,才會去讀書。 「我小孩很小時候,我們就有意識培養他的讀書習慣,根據他的年齡喜好、心理特點,推薦他讀哪些書,」謝葵說,「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做父母的一天天都在看手機,又怎麼能要求孩子看書呢。如果做父母的能多花時間陪伴孩子,陪伴他讀書,這將影響他的一輩子,當時可能看不出來,但時間能夠證明一切。」 謝葵分享說,現在社會非常多元化,各種誘惑很多,能靜下心來讀書真的不容易,讀書的環境非常重要,「我們家里的書比較多,我自己也收藏了不少書,回到家以後,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你不由得不喜歡上讀書。」 95後白領從書中解壓,閱讀讓內心不再空虛 95後熊琪是一名剛入職的白領,去年剛從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她說,讀書時,泡圖書館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走上工作崗位後,加班成了天職。繁忙的工作讓她不可能再有大把的時間來讀書,「但是無論怎麼樣,睡前我一定要抽個時間看書,就算是幾頁也好,也可以幫助我更快的進入睡眠狀態。」工作中的焦慮和 挫敗感可以暫時放下,可以把自己的目光放得更長遠,「閱讀讓內心不再空虛」。 周末,如果沒有加班,她會和朋友約著一起去省圖書館看看書,或者聽長江講壇,聽了一期分享如何閱讀《資治通鑑》,一期分享演講與口才。 成長的路上,書一直陪伴在熊琪的身旁,但每個階段她的選擇都是不同的,熊琪以前喜歡看人物、小說方面的書,現在進入社會後,她著重於看心理、性格和社交方面的書籍,「這個很自然,到了每個階段,都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從這個意義上說,書真的對人很有幫助的」「你如果在別人刷視頻的時候看看書,你就賺了。」 熊琪現在喜歡上了《墨菲定律》,「我現在正讀到的是《暈輪效應》這一小節,教我們要排除名人效應,不要被光環弄暈了,要全面地看問題。」 閱讀榜單 1、湖北省圖書館2020年借閱最多書目榜單 《心理大師》 《圖說呼吸康復》 《蘇聯的命運:戈巴契夫回憶錄》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 《黃腹海蛇》 《嘟寶要睡覺》 《生死寶藏》 《米小圈上學記》 《文化與意識形態》 《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 2、武漢圖書館2020年借閱冠軍書單摘編 《現代歐洲經濟制度史》 《李鴻章的一生和他的時代》 《十日談》 《小王子歸來》 《黑鬱金香》 《閱讀療愈師》 《漂亮朋友》 《消失的地平線》 《太平洋戰爭》 《了不起的蓋茨比》 3、荊州圖書館2020年借閱最多書目榜單 《一看就懂股市圖譜全圖解》 《四面楚歌》 《e嘴秀》 《電工常識》 《東方生死戀》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 《新探案》 《實用養腎護腎常識》 《每天讀點投資學》 《安徒生童話和故事選》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 極目新聞有獎徵集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將奉酬謝。報料微信請關註:ctdsbgfwx,24小時新聞熱線:(027)86777777。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與書相伴,遇見更好的自己

讀書月來了,緯二路幼兒園向家長和孩子發出倡議書

<p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以第26個世界讀書日為契機,2021年4月,緯二路幼兒園組織開展「讀紅書,講故事,學榜樣,樹理想」為主題的讀書月系列活動。教師、幼兒園、家長一起讀紅書、講故事、畫故事,樹立家國情懷,激發愛國情感,增強文化自信。 <strong倡議孩子們: <p每位寶貝推薦一本最喜歡的紅色經典故事,並講述喜歡的理由。 <p每天晚上聽爸爸媽媽講一個紅色故事,一起制定「閱讀計劃」。 <p愛護書本,經常整理收拾自己的小書櫃。 <p懂得愛護眼睛,做到正確的閱讀姿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p積極參與幼兒園讀書月活動。 <strong倡議家長們: <p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成人也請多放下手機,讓親子閱讀成為孩子每天最享受最期待的事情,讓孩子沉浸在書的海洋。 <p在家為孩子創設靜心閱讀的氛圍,有孩子的專屬書櫃和安靜看書的舒適地方,為孩子準備有益身心的書籍,營造書香家庭的環境。 <p每天抽出20—30分鐘和孩子共同閱讀,期間引導孩子主動閱讀,主動思考,主動探索。 <p積極參與讀書活動,鼓勵家長為幼兒錄製紅色音頻故事或親子音頻故事。 <strong倡議老師們: <p每天中午午睡前給幼兒播放紅色故事、起床後播放紅歌。 <p認真研讀幼兒教育專業書籍,並積極撰寫閱讀感悟。 <p讀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後需將知識運用到教學及生活當中,做到知行合一。 <p為孩子們推薦好書,指引孩子愛上閱讀。 <p積極參加幼兒園的讀書月活動。 <p開展紅色教育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幫助幼兒建立生活常規具有重要意義;弘揚紅色文化,培育紅色精神,追尋紅色記憶,繼承紅色基因,不僅僅是幼兒教育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通過紅色文化的洗禮,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逐步形成遵守紀律、不怕困難、堅強勇敢、關心他人的良好品格,並引起情感共鳴,激發其愛家人、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記者 張夢雯) 來源:kknews讀書月來了,緯二路幼兒園向家長和孩子發出倡議書

「世界讀書日」怎樣才是會讀書,怎樣把書讀好?你遇到的問題在這

每年的423世界讀書日,都是我在一年中「掃書」的重要時刻。一方面整個網絡氛圍都跟讀書有關,一些好書被朋友們推薦出來;另一方面,在讀書節期間,各大網絡售書平台都有比較大的優惠活動,可以低於五折買到想看的書。 我的習慣就是,看到好書,就收藏在我的購物車中,然後等優惠大的時候,統一掃進一批,對於買書是一大開銷的人來說,折扣和滿減的誘惑還是太大了。 讀書能成為一個節日真是一件好事,雖然也會被商家作為搞活動的契機來推廣他們的商業活動,但無論怎樣都會對讀書進行推廣,這就會讓更多的人喜歡上讀書。 讀書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每個人都能夠列出自己讀書的理由,即便較少讀書,也聽過「開卷有益」的古語。對於我來說,感受比較深的是如下這三個方面。 第一、讀書能夠打開我們人生的另一扇門,獲得一個無限的新世界。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經歷去體驗大千世界。而讀書就是一個拓展我們生命體驗的一種方式。通過讀一本書來獲得作者長時間的總結和人生體驗。我認為人活著的意義之一就在於體驗,沒有高低薄厚之分。從這點來說,我贊同開卷有益。 第二、讀書能不斷更新我們的認知,讓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 讀每一本書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跟作者對話。作者的觀點和我們自己的觀點進行碰撞,可以相互「會意」,也可以相互「辯駁」,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拓寬我們的認知視野。有趣的是,我們不用擔心作者會嘲笑我們的淺薄和無知。 第三、讀書是最廉價,也是最高效的成長方式。 每一個成書的作者,都把作品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重視,都想借這本書把自己的成果長久地留在世上。所以,我相信每本書的作者都會把自己最精華的內容寫在書里,並且會反覆推敲。相比於此,一本好書的價格還是非常廉價的。想想,一本書幾十塊,再對比現在動輒幾百上千的培訓。 以上這三點之所以用引用格式,是因為我發到過微頭條(可惜沒人看),這里就只能引用了。 說完讀書的好處,我們應該怎樣去讀書呢?我會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談一下這個問題。在讀書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讀書的目的,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一般來說要考慮三層。 第一層、按需要讀書(也就是功利性讀書) 我們需要什麼書就去讀什麼書,例如,我們生活工作所用到的工具書,包括本專業用到的專業書,提升我們工作能力的技術書;能夠使我們成長的書,包括能是心理方面和情感治癒的書;能夠解決我們實際問題的書,包括各種科普書籍,以及理財書籍等等。 第二層、按興趣讀書 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根據興趣來選擇我們要讀的書。例如我們對歷史感興趣,可以讀一些著名的歷史書籍,甚至對某個朝代感興趣,就專門讀和這個朝代有關的書籍;如果我們對文學感興趣,可以讀一些中外名著,甚至喜歡某一個作家的書,就選擇他這一系列的書。對網文感興趣,也可以去讀網絡小說。 第三層、為充實生活而讀書 我們一般人的生活就是工作和家庭,在這之外,我們還想更加充實我們的生活,而選擇讀書就是我們充實生活的最佳方式。因為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多年的生活經歷和感悟集大成者,讀了他的書,就進入了他所營造的一個寬廣的世界,相當於在我們生活之外,體驗了另外一個人的生活。 通過以上這三層的考慮,就可以清晰地選擇我們要讀的書。 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糾結或者困難。這里我想和大家說幾個需要知道的事情: 第一個就是讀書的態度。 要抱有辯證和懷疑的態度去讀。盡信書不如無書,全盤接受和全面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態度。 還是像前面所說,我們把書本當成一個與自己對話交流的人。可以當做老師,來聆聽教誨;也可以當做朋友,互相談心;甚至可以當成對手,進行激烈的思辨,等等。確定了這些,我們就能夠按照相應的態度去面對這本書了。 既然是交流,那就一定有互動,包括接納和付出。我們讀的過程就是接納,辯證的過程是思考,對懷疑的求證就是我們的收穫。 附幾句我是如何讀書。我會把我要精讀的書,包上書皮,然後在看書的過程中,遇到重點就進行標註,遇到精彩段落就會貼上便簽或者謄抄筆記,遇到有碰撞的激發(每有會意)也會在書本上寫上我的觀點和評論(別心疼書的乾淨哦)。 二、讀書是一種能力,越讀書越能讀。 有些書籍很好讀進去,比如一些通俗小說。但有些書籍很難讀進去,例如一些中外名著。對於不常讀書或者是剛讀書的人來說,經常遇到讀不進書,或者是讀書精力不集中的情況。這就是讀書能力的不足。 那我們就從一些好讀的書開始讀起,再循序漸進地讀一些比較難讀的書,按照階梯上升的方式去讀就行了。不要上來就讀一些名著,比如馬爾克斯、巴爾扎克的書,這樣會非常打擊我們讀書的興趣和自信。 如果遇到一本書,即使別人讚美推薦,但自己真的讀不下去,那就暫時放下就好,不用刻意去讀,可能這本書就是不適合我們。就像談戀愛,不來電,怎麼也不行。 第三、不要害怕讀完書總是忘。 確實,我們沒有人能做到過目不忘,一本書讀完之後,過上幾個月,可能也就只記得讀過這本書,內容卻一下子想不起來。有人說,你忘了書的內容,那不白讀了嗎? 實際上,並沒有白讀。我們的大腦不同於電腦硬碟,可以無限的存儲知識,而是一個最高級別的智能大腦,它會用遺忘的方式為我們的大腦減負,以節省消耗,才能不斷接受新的內容。 而我們讀書學習最終要達到的目標,不是簡單地擴大知識的容量,而是提高我們大腦的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等等)。 打個比喻,看書就像我們吃每一頓飯,你可能不記得前幾天吃的什麼,但你的身體卻吸收了營養,為你的健康和成長提供了一份力。 讀書也是,你可能一時忘記某本書的內容,但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你已經獲得了相應的提高。 第四,讀書一定是主動,而不是被動。 讀書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事情,無須附庸風雅,看別人讀什麼自己就去讀什麼。除了功利性的考試之外(考學、考證),也不用強迫性的、一定去讀完某本書,被迫讀書的過程是非常糟糕的,對我們的成長也是非常有限的。 最後、就是要選一本質量好的書。 如果不幸讀到一本非常水的書,就像跟一個淺薄的人對話,我們會感覺浪費了時間和生命。所以,選擇一本高質量的書,就是對自我的負責。 我們按照個人的狀況,選擇有需要的,有興趣的,有意義的書都可以。然後對於質量的把控呢,可以參考某瓣評分,評分七八分以上,評分人數一千以上,這樣的書質量還是有所保障的。 綜上所述,關於讀書,能說的就是這些,我希望每個人都能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最後,我這次423要入手的書也是一系列書單,但跟心理有關的是《偏見的本質》《自尊》《幸福的本質》這三本,略微偏專業。 如果要我向大家只推薦一本的話,那一定是這本關於如何讀書的書——《如何閱讀一本書》(某瓣評分8.4,評分人數近七萬),這本書會更加詳細的教給你怎樣去讀書。 都說讀書是通往人生夢想的階梯,那學會更好地讀書,將是一項有利於我們終身成長的一項既基礎又重要的技能。(end) 我是大象生,歡迎您的點讚、關注,一起了解有趣有料的生活心理學。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怎樣才是會讀書,怎樣把書讀好?你遇到的問題在這

朗朗上口學古方、代代相傳習國粹,他們在這個讀書日與中醫藥文化相遇

為了迎接第26個世界讀書日,今天(4月20日)在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日主題活動——「朗朗上口學古方,代代相傳習國粹」。通過經典誦讀、書法抄寫等方式,讓小朋友們走進傳統文化,感受中醫藥的奧妙。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胃寒使」,課堂中郎朗的讀書聲讓傳承數百年的《湯頭歌訣》又「活了起來」。 活動當天,來自上海雷允上藥業西區有限公司的資深講師吳頌蔚在現場給小朋友們耐心講解《湯頭歌訣》第一方「四君子湯」的由來,短短的6句七言詩中,卻藏著四個古方,古人的智慧讓許多小朋友好奇不已。現場雷允上也帶來了「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四味藥材,摸摸、聞聞、看看,小朋友們在誦讀中掌握了《湯頭歌訣》,走進了中醫藥傳統文化,也真正認識了「四君子」。 「今天來參加活動的是我們學校『中華小當家』和『小小茶藝師』社團的近40位小朋友,他們本身對飲食文化、茶文化就特別感興趣,我們也盡力提供各類校內外實踐與體驗活動的機會,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同時我們藉助專業的力量,讓道地的傳統文化走進課堂,讓小朋友開眼界、長見識。」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教師陳來秀老師說。 除了朗朗上口的《湯頭歌訣》,當天活動現場亮相的還有被譽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的《黃帝內經》,吳老師現場講解了古書中的養生智慧,時令節氣、作息奧秘,都蘊藏其中。現場,每位小朋友都拿到了一份「四季養生口訣」字帖,通過誦讀與抄寫的形式,更加加深了他們對《黃帝內經》內容的記憶與理解。來自雷允上西區的授課老師吳頌蔚告訴記者,「這是我們今年首次推出的一門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特色課程,以中醫藥經典著作為基礎,結合世界讀書日的時間背景,融合誦讀和書法這樣的傳統國學元素,希望通過豐富的形式,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去親近、去學習、去傳承國粹。」 此次活動由上海雷允上藥業西區有限公司與靜安區閘北第三中心小學共同舉辦。據悉,上海雷允上藥業西區有限公司每年都會推出各類中醫中藥特色課程及服務,讓中醫藥傳統國粹文化進社區、進樓宇、進校園,此前香囊DIY、精油穴位養生等課程已廣受好評,該經典誦讀課程未來也將逐步推廣,針對學生、白領、社區老人等不同群體進行內容定製,以更多創新形式賦予中醫藥傳統文化以時代生命力。 作者:顧一瓊 編輯:占悅 來源:kknews朗朗上口學古方、代代相傳習國粹,他們在這個讀書日與中醫藥文化相遇

王者榮耀:村長送西施去讀書了?新皮22日開售,春雨海報早有暗示

最近王者榮耀進行了一波更新,上線了西施的新皮膚詩雨江南,史詩級特效,在22日0點就能夠開放購買。不過隨著西施新皮膚的曝光,網友們除了吐槽2技能像是丟出去了一隻拖鞋和建模太醜之外,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不少網友都調侃說「原來老村長沒買新衣服,是送西施去讀書了」、「西施的詩雨江南是第一款民國風皮膚嗎?露娜的6元皮膚瓷語鑒心才是第一款?」 先來說說剛剛出無皮村的西施吧,村長省下錢送了西施出村去江南讀書了,怎麼看都是個感人的故事呢!而且西施一出村就是三套新皮膚,這次的史詩加上FMVP傳說,還有預計明年才能上的四美之一的沉魚皮膚。可能西施就是那個新晉的天美親女兒吧! 而西施皮膚是不是第一款民國風的皮膚呢?其實之前才出的露娜6元的瓷語鑒心風格也挺像是民國風的,不過走的路線不一樣。而且露娜的瓷語鑒心,怎麼看都有一股90年代上海灘的味道,仿佛給她一個麥克風,她就能唱《大風吹》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 說完了趣聞,最後再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技能特效吧!這款皮膚一技能的特效,在使用一技能之後,水中會出現一本書,書上會浮現出一行古詩。先不說古詩詞的含義意境,單是這唯美的技能特效就已經非常的不錯了。而且詩集也非常符合這款皮膚民國少女的風格。 第二個技能很有趣。使用第二個技能,會劃出一條小船。當小船最後停下的時候,旁邊會伴有湖泊,紙船等景象。看起來非常的有詩意,有一種雨中江南的朦朧美感。不過看了這個技能的動畫,不少網友都覺得西施這是丟了只拖鞋出去嗎?瞬間畫面感就有了。 最後是大招的特效,這是這個皮膚的精髓,也是點睛之筆。西施用完大招後,在紅色彩帶的簇擁下,在湖船和江南最經典的黑瓦房的陪伴下,翩翩起舞。非常的有詩意! 總的來說,這款皮膚的技能特效還是對得起88的史詩皮膚價格的。而且民國風的少女西施也是很有新意。 這款皮膚不知道符不符合大家的心意呢?雖然建模問題被人詬病,但相信天美在賣完之後還是會進行改進的。那麼大家喜歡這一款皮膚嗎? 來源:kknews王者榮耀:村長送西施去讀書了?新皮22日開售,春雨海報早有暗示

「4·23讀書日」你喜歡哪本「無用」之書?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智利當代詩人巴勃羅·聶魯達曾講述一段旅途往事: 在安第斯山脈原始森林,他和同伴們騎馬穿過巨樹、岩石、無法橫渡的河流與經年積雪,看著瀑布擊碎於岩石上,牧場里陽光由空中一瀉而下。他們在無邊的孤獨中踽踽而行,與當地人一起圍著火爐唱歌;聽見從炭火中升起的音樂,那是愛與孤獨的聲音。 他回憶道,「我非常肯定,經過多年之後,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渡過湍急的河流、圍著牛的頭蓋骨跳舞以及在最高地帶的水中淋浴時得到的啟示是什麼。」 他不知道踏上那些漫長的旅途是為了日後的談資,還是獲得創作的靈感源泉。 他說自己沒有從書本上學到任何作詩技巧,而這場不帶目的的旅行,讓他懷著緊張、好奇的心情擁抱了自然,在人煙稀少的世界感受到詩歌的召喚——「我找到了寫詩必不可少的配方。」 我們無法以「實用」去評價這場旅程,但這樣的「無用」之旅,同樣有益。 莊子言:「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區分「有用」「無用」錙銖必較,言必「有用」在前,「無用」靠後,而對「無用之用」視而不見。 但所謂「無用」,往往並非毫無用處,而是沒那麼急用、沒那麼實用、沒那麼有功用。 在你看來,哪本書稱得上是這樣的「無用」之書?你能否舉出一本經常被視為「無用」,卻是你心頭所好的書? 它可能是詩歌、小說,甚至是散文、哲史書,但一定不像字典那麼實用,也不能為升學、應聘、掙錢提供切實路徑。但這些看似「無用」的存在,有時卻意味著精神上的安定,為我們帶來更珍貴的延遲滿足。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是文壇巨匠莎士比亞的生辰和忌日。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在今天,我們捧起書本,是知識的呼喚,也是深沉的緬懷。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有用沒用這把實用主義的尺子是衡量不了文學的,文學有自己的度量衡,有它自己的好壞標準。你永遠無法用實際的重量和長度來衡量文學。」 無論是梁文道、周國平,還是葉兆言,均表達過關於「無用」的美好體會——讀「無用」之書,領略「無用」之「有用」。 有哪本或哪些「無用」之書讓你印象深刻?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推薦你所愛的「無用」之書。 -------- 2021年,南方周末報社著力打造「閱讀新火種」公益行動,旨在立足機構媒體的優勢,整合多方優質資源,推出面向青少年、教師群體的多元化閱讀推廣舉措,點燃更多年青一代對閱讀的信念,讓閱讀流行起來。 4月起,南方周末報社將向全國2萬名中學語文教師贈閱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報紙,以及計劃舉辦進中學校園、開展公益教師訓練營等線下活動。歡迎進入「語你共進」專區了解更多:http://www.infzm.com/content/203395 來源:kknews「4·23讀書日」你喜歡哪本「無用」之書?

辰星讀書/第78天/貪心那些事

今天是辰星讀書陪你學習的第78天 辰星讀書 分享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學習筆記 第二部分:商業思考 • 學習筆記 • 1 ​ 中國就是廣東和浙江經商環境比較好,當地政府也不管企業,很自由,但是到了內地,當地政府各地部門常常來訪,接待很累。 喜馬拉雅山有"亞洲水塔"之稱,流入印度的重要河流中有十多條的源頭在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境內的青藏高原是恆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湄公河等多條亞洲主要河流的發源地。高原冰川融化後會流過中國邊境,最後到達下游的南亞和東南亞國家。 在這種地理關係下,印度全年三分之一的水供給來自西藏。曾有印度戰略研究學者撰文稱,印度對西藏水資源的依賴程度超過其他國家。印度面臨的水資源問題比中國還要嚴峻。資料顯示,中國人口數量超過印度不足10%,但中國國內可更新水資源是印度的將近兩倍。 田園牧歌只是我們想像理想世界。倉凜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江浙一帶農村不錯,包括廣東的農村不錯,因為農村也城鎮化了,有財富創造能力,蛋糕做大了。但對中國95%以上農村,還是農村。 以農村的房子為例,在家里蓋個房花200萬,其實這玩意賣不掉,一年就住幾次,維護成本還很高,建好想賣還不一定賣得掉。因為你建了太好了,別人也不敢買,他也沒這個購買力,而且僅限於本村人來購買。 農村的房子是固定的磚頭,真變成固定資產,城市的房子有流動性,才是流動的資產。農村的醫療,教育,生活的便利性,等等短板真的太多太多了。 現在的景區設置,都是快餐式的,打卡模式。年輕人趨之若鷲,信以為真。 大多數人沒有愛。他們因外表、才華、金錢甚至性格而生出好感,其實愛來愛去愛的都是自己。他們愛那種被愛時的虛榮,愛那種備受折磨時的存在感,甚至會愛上因不被愛而生出的自卑。愛到最後,愛的是自己生出的情緒,卻和愛情本身無關。 • 商業思考• 不要理會說我貪心的那些人 多少年來我都在享受著這個在別人看來似乎並不太美妙的「頌揚」——貪心。在人的本性中早就潛藏著一種力量,一種叢生於缺少能力與意志之地的力量,那就是嫉妒。當你超越了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嫉恨你,就會用帶有貶義的字眼指責你,甚至編造謊言的手法來詆毀你,同量在你面前還要表現得非常高傲——在我看來,那並非是高傲,它恰恰是虛弱。 有意思的是,當你遠不如他們,生活得潦倒不堪時,他們又會譏笑你,譏笑你無能、愚蠢,甚至會把你貶低得沒有任何做人的尊嚴。這就是人之本性! 上天沒有賦予我改變人類本性的使命,我也沒有閒心去阻止某些人要「恭維」我貪心,我所能做的就是讓嫉妒我的人繼續嫉妒!儘管我知道,如果我能將我所創造的財富讓那些做如此恭維我的人帶走,他們也將帶走那份恭維,但我不能!我相信,除非中了什麼魔法,任何人都不能! 紳士永遠不會與無知者爭辯,我當然不會同那些「恭維」我貪心的人論戰,但我抑制不住蔑視他們無知的情緒。冷靜地回溯歷史,檢視人類的腳印,我們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一個社會不是建立在貪心之上。那些要詆毀我的人,看似道德的守望者,他們有誰不想獨占自己擁有的東西?有誰不想掌控所有好的東西?有誰不想控制每個人都需要的一切?虛偽的人總是那些多。 沒有不貪心的人。如果你有一顆橄欖,你就會想擁有一整顆的橄欖樹。見過不會吃牛排的人,卻沒有見過一個不貪心的人,尤其是在商界,功利、拜金的背後只印著一個單詞,那就是貪心。我相信,在未來不貪心的人仍將是地球上的稀有者。誰會停止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占有呢。 一位老師說過:「貪心沒有什麼不好,我認為貪心是件好事,人人都可以貪心。從貪心開始,才會有希望!」 當老師在講壇上喊出這番極其煽動和刺激性的話語時,台下的同學們為之譁然。因為只要想一想「貪心」的意義,就知道這個字眼完全違背大多數人從小習得的道德觀念,這種道德觀融於宗教、社會、倫理、政治和法律等各個層面,它所具有的標尺般的作用,無疑要給這個字眼打上骯髒的烙印。 但當我走向社會、踏上創造財富之旅後,我才深深地體認到,那份學費花得真是值得,我老師的主張相當具有洞見。就像那些演化家所告訴我們的那樣,自然界不是仁慈、無私的地方,而是強者為王、適者生存的天地,我們這個所謂的文明社會也同樣如此。如果你不貪心,或許你就會被別人貪掉,畢竟可口的甜點不是很多。 如果你要想創造財富成就,創造非凡的人生,我的感受,已不是「貪心是件好事」可以了得,而是貪心大有必要! 貪心的潛台詞,就是我要,我要的更多,獨占才好!有誰不曾在心底做此吶喊?為政者會說,我要掌權,我要做主席。經商者會說,我要賺錢,我要賺更多的錢。為人父母者會說,我希望我的兒子能有所成就,永遠過著富足、幸福的生活。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只是囿於道德、尊嚴,顧及臉面,人們才將貪心緊緊地遮掩起來,才使得貪心成為禁忌的觀念。 事實上,只要追逐名利的世界一天不被毀滅,只要幸福一天不變得像空氣那樣唾手可得,人類就一天不能停止貪心。 那些愛扒糞的人,總視貪心為惡魔。但在我看來,打開我們貪心之鎖,並不同於打開潘多拉盒子,釋放出無時無刻有在跳動的貪心,就等於釋放出了我們生命的潛能。貪心是創造財富的力量,正如它是推動社會演進的強大動力一樣。 在我使用貪心一詞時,你或許希望我把它換成抱負。不,我們都處在一個貪心的世界之中,我認為使用貪心較使用抱負更純樸。純樸是靈魂中一種正直無私的素質,它與真誠不同,比真誠更高尚。 命運要由自己去開創,真心希望的東西一定要想方設法去得到。成功與失敗的間距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在僅僅是一念而已,那就是看誰有強烈的貪心,誰具有這種力量,誰就能煥發並施展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盡力而為,超越自己。我每一個前進的步伐都能讓我感受到貪心的力量!貪心不僅能讓一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也逼得他獻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礙,全速前進。 每個人的內心都深藏著一顆活潑、靈敏、有力量的貪心。但你必須熱愛她,告訴自己我要貪心,叮囑自己我要,我要的更多,她才會出來玩耍,助你成功。 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解禁貪心,因為我追求成功。貪心之下實現的成功並非罪惡,成功是一種高尚的追求,如果能以高尚的行為去獲得成功,對人類的貢獻會遠比貧困時所能做的更多,我做到了! 看一看今天我們所做的善舉吧,將巨額財富投向教育、醫學、教會和那些窮困的人,絕不是我一時心血來潮的個人施捨,那是一項偉大的慈善事業,世界正因為我的成功而變得美好。看來貪心很不錯,更不是罪惡。 就此而言,如果那些說我貪心的人不是出於詆毀我的目的,我會欣然接受他們對我做出的如此評判。 我是我生命的重心,我決定什麼適合我,所以我不在乎那些人說什麼,我的心依然安寧。在有些人那里我似乎永遠都是一個動機卑鄙的商人,即使我投資於惠澤民眾的慈善事業,也會被他們視為一種詭計,懷疑我有追逐私利的動機,而絲毫看不到我無私的公益精神,更有甚者說我如此樂善好施是為什麼贖罪,這真是滑稽。 之所以成為富人,是我超群的心智和強烈的事業心得到的回報。我堅信上天賞罰分明,我的錢是上天賜予的。而我所以能一直財源滾滾,如有天助,這是因為上天知道我會把錢返還給社會,造福我的同胞。 來源:kknews辰星讀書/第78天/貪心那些事

「世界讀書日」!快來雲南省圖書館參加生物物種知識大賽競答

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第26個「世界讀書日」。記者從雲南省圖書館、昆明市圖書館獲悉,他們將各自舉辦系列活動,豐富市民活動,提升市民參與體驗感。 喜迎COP15,雲南省圖書館自然博物分館將舉辦生物多樣性體驗活動,組織讀者在長蟲山進行山間漫步,認識山間的動植物、採集植物標本,感受自然氣息。還將組織讀者開展「藍染——香囊手作親子體驗」和「皮雕藝術——小牛包包製作」。讀者還可通過掃描雲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科學出版社「中國生物志庫」相關活動二維碼,參加生物物種知識大賽線上有獎競答活動。 從4月至10月,雲南省圖書館將實施老年人智能技術普及培訓暨「雲圖樂齡課堂」公益行動,通過適時舉辦「玩轉智慧型手機、智慧觸網 防網絡詐騙、老驥識圖——老年讀者圖書館數字資源及使用、老年人手機攝影、樂齡讀書會」等5期老年人培訓,切實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老年人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共享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化發展成果。為進一步增強本館數字體驗區的讀者服務體驗,強化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交流,雲南省圖書館還將利用3D印表機將虛擬圖像轉化為真實場景的技術優勢,開展相關主題3D列印設計、創意體驗、科普培訓等讀者活動,為讀者提供可視化、智能化、個性化的「圖書館+3D」列印服務和體驗。 昆明市圖書館將於23日在安寧市圖書館內及外廣場舉行2021年春城文化節「回望·傳承·創新」——「 4·23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邀請雲南省文明辦原副主任,全國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95所大專院校客座教授蔡朝東開展《信念與責任》公益講座。 向市民讀者免費贈送書刊1000冊。同時在昆明市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辦「有螢幕的地方就有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向到館市民讀者推廣電子書借閱機及昆明市圖書館移動APP等數字平台的使用,倡導讀者與時俱進,逐步適應電子化閱讀,充分發揮數字資源的優勢。 來源:新浪雲南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快來雲南省圖書館參加生物物種知識大賽競答

世界讀書日 | 知識分子精神永遠指引我們向上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搜狐文化「帶一本書去未來」主題系列活動也如約而至。在接下來的一周,你會看到二十餘份世界讀書日主題書單,每份書單由一家出版社旗下的五本好書組成。所有推薦書目都來自編輯部的嚴格遴選、精心翻閱或細讀,也是各出版機構、品牌方和背後作者、譯者、編者等人的誠意之作。如果你需要時間充電,給這個特殊的日子增添一些儀式感,或者準備「升級打怪」,正在籌備通往未來的心靈成長計劃,希望你願意帶上它。 提起唐宋詩壇文人,人們總會想像高山流水、對酒當歌;提起民國知識分子,人們又會記起長袍馬褂、線裝書本。如今,文化名人們似乎不再有統一、標誌性的符號,他們並不都高調行事、為世人所知,但也在各自專業領域有所建樹,成為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象徵。 本期書單,我們精選了由中華書局出版的的五本好書:《唐代高層文官》《將無同》《逝者如斯》《寧靜的地平線》《父親的聲音》,帶你從歷史和學術的視野出發,看不同時代的文化氣象、文人風骨。世界讀書日,讓知識分子精神指引我們向上。 《唐代高層文官》 賴瑞和 著 中華書局 2017年8月 了解古代文人如何生活,不妨從影視劇、詩詞歌賦里的大唐盛世開始。 歷史學者賴瑞和教授在《唐代高層文官》中研究了五大類唐代高層文官:宰相、詞臣、史官、財臣、牧守,除了依次拆分詳解,考據原始材料,還探討「宰相的命運」 、「翰林學士的權位」、「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的糾葛」等大眾化議題,以及書中還有不少生動有趣的案例,例如,我們熟知的詩人白居易、元稹、張九齡等是如何在這個龐雜體系中升遷的。 賴教授主張讀史要看清「微觀歷史的全貌」,他根據這種理念撰寫了「唐代文官三部曲」,分別關於唐代基層、中層、高層文官,而這本《唐代高層文官》名為收官作,實際如果沒有讀過前兩本,從這里開始會更順暢、易懂。作為學術專著而言,全書寫作條理清晰、節奏緊密,還頗有章回小說里「且聽下回分解」的吸引力,也是真正做到了專業和大眾閱讀興趣相結合,有助於普通讀者、歷史愛好者了解唐代士人宦途沉浮的實態。 《將無同:中古史研究論文集》 胡寶國 著 中華書局 2020年1月 歷史學者胡寶國的《將無同:中古史研究論文集》,目前在豆瓣上已有9.6分之高,足以展現其質量、稀有性和口碑。同老留下的文獻不多,這一冊是他重病之時交給朋友代編的網名同名集。全書分兩部分,前19篇為學術論文,主要是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域文化、學術學風等洞見,後11篇為學者隨筆,由老師講到父親,真情流露。 在前半部分的論文中,他秉持一套自己的歷史敘事線索,即不寫系統性的概述,而講「人史」,從僑民、書籍積聚、士人流動等獨特角度切入且擅講「反例」,結論又不說盡。作為歷史學泰鬥田餘慶的弟子,後半部評論還有一篇寫到田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令人印象至深,也傳達了同老自己的學術態度和文人風骨: 「經驗來看,往往不是『歷史』使得我們更能認清『現在』,倒是『現在』常常使得我們更易於理解『歷史』。」 「傑出的學者並不是沒有弱點,他們也不是因為克服了弱點才變得傑出。他們之所以有傑出貢獻,只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見學人側記》 趙珩 著 中華書局 2017年8月 趙珩,北京文人,由於父輩關係,自小與知名學者接觸,後從事出版編輯工作,與許多文化老輩保持著密切的交往。這本《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見學人側記》,書如其名,即他記錄與已逝文人墨客們結交的往事,亦可視為當代中國文化史的一種側寫。 張宗子曾曰:「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本書除了緬懷、致敬作用,其實也有另一層意義:讓大家得以明白,文人雅士在外界看來或許高處不勝寒,但私底下都是有血有肉、俏皮可愛的「小老頭」。比如王世襄先生好吃,廚房卻雜亂,朱家溍先生病中也為能吃一頓西餐開心,傅振倫先生提起中國武術、八卦拳就說個不停,黃永年先生喜歡貓,通信會附帶貓咪照片,連打電話拜年,也要讓人在聽筒前聽他家的貓叫…… 如作者所言,六十年一個甲子,幾乎涵蓋了一個人最寶貴的人生。「逝者如斯」是生者對於逝者的懷念,而每一個今天的生者,在不遠的將來也會成為逝者。彼時或許已是另一番文化景象,不知我們將會給未來的生者留下什麼樣的記憶?而如果沒有有心人立傳,故人故事還能流傳多久? 《寧靜的地平線》 張郎郎 著 中華書局 2013年10月 齊白石、徐悲鴻、黃永玉等人在中央美院宿舍里的嬉笑怒罵、柴米油鹽,曾被學者、作家張郎郎寫進《大雅寶舊事》,而這也是本書的前傳。時針再往後撥二十年,就到了《寧靜的地平線》的時代,張郎郎以當代文學與藝術史上忽明忽暗的名字為索引,串聯起自己和一代人的殘酷青春。 「一九七○年代,我聽說許多人在全國各地草棚里、油燈下,一肚子理想,滿腦門子深刻。在寫著、畫著、唱著,做著文藝夢。都是形形色色、不同層次、不同境遇的理想主義者。玩文學的差不多都是這種人。他們琢磨、創作,試圖活出個模樣,尋找意義。」這段書中同名篇目《寧靜的地平線》的開頭,也堪稱刻畫那段物質匱乏卻精神富庶時光的點睛之筆。 最珍貴的仍然是文革歷史資料和回望歷史的眼光。所謂寧靜的地平線,其實就是細小而源源不斷的思想潛流,背後那群行走在社會邊緣、鬱郁不得志、自我放逐的知識分子,由點連成面,鋪成整個社會的底色。現今的讀者再去,或許共振。 《父親的聲音》 朱傳榮 著 中華書局 2018年10月 所謂「父親的聲音」,即為文物專家、歷史學家朱家溍的思想遺產和精神遺風。朱家溍(1914-2003),字季黃,浙江蕭山人,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孫,從小在北京長大。在故宮工作期間,他曾鑽研書畫、戲曲、瓷漆器、園冶、建築等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保存和再發現,還主持修復了故宮太和殿「龍椅」。 這本書由在故宮出版社工作的朱家女兒朱傳榮寫就,共分為四部分,第一輯為朱家溍的友朋記述,第二輯講述朱家溍與崑曲、京戲的情緣,第三輯追溯家族變遷史,第四輯為故家舊事。雖看似文人小傳,實際是以故宮為地理背景,以文化遺產保護為敘事線索,串聯起從事文物工作的馬衡、啟功、王世襄、吳仲超等一代文人的歷史事跡,從而譜織出一幅洋洋大觀的中國式文人群像圖。 「作為讀者,前人的什麼東西才真的有意義?不是他們的天賦,不是他們的出身,不是他們的才情,而是他們對人這一整體的愛,對自己的愛與尊重。對美和好的歡喜讚嘆。想起父親寫過多次的一副聯,『契古風流春不老,懷人天氣日初長』,是古人集蘭亭字的對聯,念之誦之,口氣平淡而歡欣,讓人格外難忘。」 出版機構:中華書局,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於一體,1912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總部遷址北京,1958年改為以整理古籍為主的專業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學術著作方面更有長足的進展,從而享譽海內外。曾出版《資治通鑑》《中華大字典》《中華百科叢書》《二十四史》等。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 | 知識分子精神永遠指引我們向上

不負好春光,讀書正當時,這19本精選好書推薦給你!

文學 《受命》 止庵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受命》是止庵的首部長篇小說,也是一部致敬《史記·伍子胥列傳》和《哈姆雷特》的小說。這部作品關乎記憶和愛情,記憶來自既往,還沒有退場;愛情指向新生,卻無法生長。在這兩個完全相反的作用力中間,是一個「日暮途窮」的復仇計劃。男女主人公狹路相逢,一個懷揣著秘密,糾纏於噩夢一般的記憶;一個痴想著將來,一往情深灌溉著愛情。悔與憾從而在所難免,意外與緊張也就在情理之中。 止庵在小說中,充分展示了他刻畫人物與描寫日常生活的能力,通過對花木、商品、交通、服飾、飲食、展覽以及建築和新聞事件的精準搭建,為讀者充分勾畫出一個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然而時間永是向前,愛與記憶的一切,都要讓路給滾滾向前的時代。小說中屢屢提及的深圳,正是風吹來的方向,人物浪花一般的上升和跌落,也自此有了分野。 《從馬爾克斯到略薩:回溯「文學爆炸」》 A.埃斯特萬、 A.G.奎尼亞斯 著 侯建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世紀60年代,西班牙語美洲敘事文學領域的「文學爆炸」,將拉丁美洲文學推向了世界。加西亞·馬爾克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吉列莫·卡布雷拉·因凡特、何塞·多諾索、胡里奧·科塔薩爾等極富創造力的作家,以及諸如卡洛斯·巴拉爾和卡門·巴塞爾斯這樣的文學編輯和代理人在「文學爆炸」的舞台上一一登場。 作者以其記者的敏銳洞察力和生動的文字,梳理了「文學爆炸」的起始、高潮和尾聲的重要時刻,展示了「文學爆炸」與古巴革命之間的深刻淵源、文學與政治不可剪斷的聯繫、拉美作家群彼此交往的生動日常、馬爾克斯與略薩這兩位「文學爆炸」主將從互相欣賞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始末等細節。 《克拉拉與太陽》 石黑一雄 著 宋僉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克拉拉是一個專為陪伴兒童而設計的太陽能人工智慧機器人,具有極高的觀察、推理與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櫥窗里,注視著街頭路人以及前來瀏覽櫥窗的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她始終期待著很快就會有人挑中她,不過,當這種永久改變境遇的可能性出現時,克拉拉卻被提醒不要過分相信人類的諾言。 在《克拉拉與太陽》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過一位令人難忘的敘述者的視角,觀察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探索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究竟什麼是愛? 《面孔》 東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紀文景 《面孔》的文體源自中國古代筆記小說,而內里蘊含著對現代生活的深刻洞察。傳統形態與先鋒精神在東君的筆下交融合一。收入的四篇小說均有筆記小說的特點,敘事志人,只寥寥幾筆,卻風神能見。面呈異相的人、行為怪誕的人、分不清夢境與現實的人、默默無聞的詩人……他們註定湮沒於歷史,遊走在煙火人間,與面具共生,與影子纏鬥。如同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東君以古雅的漢語白描俗世眾生相,在看似不經意的閒話漫談間,那些無名之輩的面孔便如幽靈般一一浮現。 《拳》 何大草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樂府文化 武林是一個傳說,八十年代也是一個傳說,在傳說中尋找傳說,是為青春。 《拳》始於一個深藏於心的武林傳說和幾次熱血澎湃的校園比武,懵懂青年就此踏上尋訪大師的未知旅程——隱姓埋名的茶館么師、天真憨厚的年輕姑娘、神秘莫測的問海禪師,誰才是所向披靡的武林高手?中國武術和西洋拳術孰強孰弱?手上之力與心上之力孰輕孰重?最終,一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比武上演了…… 《遠去的白馬》 朱秀海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抗日戰爭勝利後,數萬人民戰士從膠東地區緊急渡海,參加解放東北的戰鬥。趙家垴村女共產黨員、區支前隊長趙秀英大姐和她的支前隊也陰差陽錯地乘船入海,並在登陸後走散。她獨自一人和東北野戰軍第三十七團一起出生入死,經歷了摩天嶺、四保臨江、搶占通化、塔山阻擊等驚心動魄的浴血奮戰,為新中國誕生立下了卓越功勳。隨同東北野戰軍入關後,趙秀英踐守組織對英雄母親的承諾,藏起軍功,從膠東老家搬進沂蒙深山,甘心做了一位「失去英雄兒子」的母親的兒媳,任勞任怨,奉其終老。 這是一部書寫東北解放的壯麗史詩,更是弘揚「初心」和「使命」精神的英雄頌歌,也是軍旅作家朱秀海致敬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獻禮力作。小說從一個支前女英雄的獨特視角去透視戰爭和歷史,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其殘酷和溫柔的不同側面,塑造了趙秀英、姜團長、千秋、劉抗敵等個性鮮明的傳奇英雄群像。 《張棗詩文集》 張棗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張棗(1962-2010),當代傑出的漢語詩人。他通曉英、德、法、俄等外語,他廣泛採擷中西詩歌元素,以精妙的詩藝自成一家風格,在海內外享有卓著的聲譽。張棗生前出版過一本詩集《春秋來信》,參與主編出版過一本《德漢漢德詞典》。去世後《張棗的詩》《張棗隨筆集》等作品陸續被整理出版。叢書收入詩人張棗迄今發現的全部詩文,共五卷:《詩歌卷》《詩論卷1·現代 性的追尋》《詩論卷2·講稿隨筆》《書信訪談卷》《譯作卷》。 人文社科 《偏見》 ...

【澄檢紅色經典故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11年,周恩來年僅 13歲,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讀書。他學習非常勤奮、刻苦。他所讀的書報,除了社會科學的書籍外,還有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的書。他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追求知識、探求科學的真理上。 有一天,學校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麼」?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發財致富"。 還有個同學的父親是個商人,他回答∶"為了幫助父母記帳"。 魏校長問周恩來∶"你呢,為什麼讀書"? 周恩來站起來,大聲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一語驚人,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飽受列強侵略和封建壓迫,仁人志士艱苦求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周恩來正是痛心於祖國的落後挨打、人民陷於水深火熱的現實,才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感言》,被收入上海進步書局出版的《學校國文成績》和上海大東書局出版的《中學國文成績精集》。在這篇 900 多字的文章里,他期望師生一道擔負"國家將來艱巨之責任"。這對一個才 13 歲的孩子來說,非常難能可貴。 周恩來中學畢業後,東渡日本留學。後來,他又遠涉重洋,赴法國勤工儉學。他不滿足於僅從學校和書本中學習知識,更是投身於火熱的社會中,深入群眾,向工人、農民學習.他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樹立起了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鍛鍊出了卓越的革命本領。 赴日留學前,周恩來曾經回到瀋陽母校,看望師友。他給一位要好的同學寫下臨別贈言∶"志在四方""願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 這位同學把贈言珍藏了40年,1957年,又送給周恩來總理,兩位老同學終於在獲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國重聚,暢談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 澄城縣人民檢察院製作 校對|趙真 審核|程婧 來源:kknews【澄檢紅色經典故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020閱讀書目筆記整理系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顧城詩傳》

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本書作者:李清秋是薔薇書坊的一位簽約作者,主要作品《落花流水春歸去,一種銷魂是李郎:悲情詞帝李煜傳》、《宋詞是一杯清酒:李煜詞傳》、《詩中自有禪滋味:重溫最美詩詞里的空靈禪境》、《春風十里不如你:在民國遇見最好的愛情》。 10.《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顧城詩傳》 作者:中國 李清秋 本書感悟:內心極其複雜,讀詩,只讀詩吧。 村子里有樹葉飛舞 我們有一塊空地 不去問命運知道的事情 ——《就在那個小村里》 感悟:終有一天再回首,物是人非,故鄉的童年,只存在於記憶深處或者平行世界里。 我失去了一隻臂膀 就睜開了一隻眼睛——《楊樹》 感悟:無法體會出情感,但莫名讀起來很有感覺。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精神世界,有些人的被深深地埋了起來,縱然是你挖地三尺依然不見蹤影。有的人就是淺淺地被灰塵遮蓋,只是一吹,就出現在眼前,不堪的醜陋與難得的美好共存。而有的人渴望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塵不染,簡單美好,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感悟:當我們經歷過,才會發現單純是個很諷刺的詞語。如果碰到單純的人,我會遠遠躲開,怕污了她的心。畢竟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怕是終其一生也難遇到。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感悟:美好其實很簡單,也許是一朵花開,也許是一滴雨,也許是一個微笑……只要你肯去發現總會找到的。 枯葉在街上奔跑,枯枝在風中哀嚎。 感悟: 語言就是如此神奇,不同人寫出不同的感情。 生活條件已經如此貧瘠,內心怎能繼續飢餓下去呢? 感悟:精神的貧瘠與生活的貧瘠哪個更重要?這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吧!自己曾經歷生活的貧瘠,但同時精神的貧瘠幾乎要了我的命,因為這個特定環境是國家的和平環境,所以精神貧瘠對於自我是最重要的。 她不能隨她的船兒去遠航 她被一個小小的咒語所禁錮。 感悟:心被禁錮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沒有光的世界,一片漆黑。黑夜埋葬了光明,同時也孕育著光明。絕望與希望相互交織,成為一代人的迷惘。 感悟:事實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迷惘。 北島 舒婷 人洛爾迦 朱湘 北島 芒克 感悟:一些非常優秀但是我們卻不怎麼了解的詩人,擴大閱讀面很重要。 「黑」是扼殺了光明的結果,黑夜便成了光明的墳墓。「黑色的眼睛」卻是黑夜里背叛的勇士,它的「黑」是夜給的,他並沒有一樣放棄「光明」,倒是執著地渴望著。 感悟:我曾身處黑暗的絕望,我卻用餘光追尋光的明亮與溫暖。 《歌樂山詩組》:「感到恨?感到仇?不!是強烈的驚悸跳出胸膛:『民族,看看你的身後!』 感悟:我們能在陽光下享受自由,感恩一批又一批的勇士們。 每個人都會遇到愛情這株植物,有的人等到了開花結果,有的人只是等到了一場枯萎的讚歌。 感悟:嗯,也許是遇到了吧,可我知道這愛情沒有結果。 這種愛是狂熱的,是真誠的,是發自內心的,是不可替代的。 感悟:想到了一首歌《過火》,所有悲劇都是先有因後有果,絕不是一個人的錯誤,密切相關的每個人都要承擔結果的反噬。也是具有毀滅性的,大抵平淡才能如水般長流吧。 有些人出現是為了路過你的生命,有的人出現是為了留在你的世界。 感悟:不管是路過還是留下的,都是一種緣分。 愛情中,最美好的是什麼?是兩雙眼睛望向一個方向。愛情中,最悲慘的是什麼?是兩個人近在咫尺,兩顆心卻遠在天涯。 感悟:咫尺天涯就是如此吧。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感悟:典型的咫尺天涯。 人,活著是需要一股子力量的,它或者讓你不安寧,或者讓你放棄慾望,總之是一股子持續的力量。但是如果這力量消失了,那只有死亡一條路可以選擇。 感悟:力量,感恩給予自己力量的一切。 所有的相識都是緣分,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感悟:我認識了一個人,這是緣分,但是還沒有相遇,期待能夠久別重逢。 9.《不必交談的時刻》 作者:中國樊小純 來源:kknews2020閱讀書目筆記整理系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顧城詩傳》

廣州讀書月|2021書香羊城年度好書名單出爐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敖卓瑞 陳文輝 圖/主辦方提供 4月18日,2021廣州讀書月閱讀盛典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閱讀盛典上,2021書香羊城年度好書名單揭曉。 《習近平扶貧故事》《從13人到9000多萬人:史上最牛創業團隊》兩種圖書入選「2021書香羊城年度致敬圖書」;《廣州傳》等十種圖書入選「2021書香羊城年度十大好書」,《給孩子講人工智慧》等五種圖書入選「2021書香羊城年度少兒好書」。 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書香羊城全民閱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主辦,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承辦。(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視頻寄語 年度好書評選致敬主題閱讀 自2010年以來,書香羊城年度好書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11屆,是廣州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品牌項目。2021好書評選基於以往十屆的經驗,進一步完善評選標準、優化評選流程、創新評選獎項,重點突出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主題閱讀,經初選、複選、終評等環節,最終選出17種圖書。 主辦方介紹,「年度致敬圖書」《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 《從13人到9000多萬人:史上最牛創業團隊》,使用「創業」的場景設定,探尋中國共產黨從零創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終成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創業團隊的發展歷程,是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學習黨史知識、了解創業故事的有益參考。 閆娜、曉楓深情朗誦《習近平扶貧故事》選段 突出人文關懷,關注少兒閱讀 「年度十大好書」中,虛構類、非虛構類各占五種,都是充滿人文關懷及社科思辨的好書,包括《秋園》《兩京十五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等暢銷好書。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部為廣州立傳之作,《廣州傳》對廣州城市歷史寬度做了精心摹寫,從城市、生活、經濟、文化四個維度塑造了一個鮮活的城市形象。 《我的二本學生》作者黃燈現場分享創作心得 2021評選特設「年度少兒年度好書」,入選的五種好書涵括了繪本、科普、童話、國學、童謠等各類題材,覆蓋全面,各有特色,也進一步凸顯未成年人閱讀的重要性。 如《臭烘烘的垃圾書》通過講述垃圾的前世今生,旨在啟發孩子和大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方式,學會愛惜物品。《看見鹿》每一篇既是童話,也是童詩,看似短小雋永,實則小中見大。 童詩誦讀《漢字 我為你驕傲》 紅色主題活動點亮廣州閱讀月 活動上,書香羊城全民閱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向市直機關單位代表、媒體代表、公益組織代表各贈送一套「2021書香羊城年度好書」。 贈書活動 2021廣州讀書月以「百年潤澤 書香致遠」為主題,緊密聯動全市11區、30多家書香羊城全民閱讀活動組委會成員單位,廣泛發動全市各大實體書店、圖書館、公益閱讀組織,組織開展400餘場閱讀活動。 其中,「品讀紅色經典」百年黨史書籍薦讀活動、開卷廣州「重溫紅色經典」系列講座、「童心向黨 幸福成長」2021「羊城小先鋒」系列主題活動、荔灣區2021湖畔讀書節、「高舉紅色文化火炬 爭當紅色誦讀達人」越秀區第二屆青少年朗誦大賽、「爭當紅色誦讀達人 高舉紅色文化火炬」主題朗誦大賽、「書香童行——我是小作家」紅色徵文比賽等紅色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中。 【附】 一、2021書香羊城年度致敬圖書 二、2021書香羊城年度十大好書 三、2021書香羊城年度少兒好書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孫 磊 審簽|鄭宗敏 實習生|譚春苗 來源:kknews廣州讀書月|2021書香羊城年度好書名單出爐

敘詭筆記|「讀書人」袁枚的為官之道:清官專斷家務事

呼延雲 在「敘詭筆記」這一專欄中,清代大文學家袁枚和他的《子不語》是出鏡率最高的作家和作品之一,無他,只因《子不語》實在是一部記載了太多怪力亂神的筆記小說。雖然論文學性它不如《聊齋志異》,論知名度不如《閱微草堂筆記》,但就作品本身所反映的清中期的社會現實而論,它絲毫不遜於另外兩部作品。事實上,由於袁枚既不像蒲松齡那樣一直「在野」,也不像紀曉嵐那樣長期「在朝」,而是短期出仕後(約有七年)就辭官歸隱,酬唱林泉,筆下反而多了幾分清幽恬淡的「客觀」氣質。 《子不語》揚名於民間,《隨園詩話》顯達於墨客,既然撰筆記者是一奇人,後人勢必以筆記撰之,這其中,袁枚在擔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等地縣令的七年時間里,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子不語》 一、一張黑榜治奸民 《清史稿》上記袁枚為宦事,只有一句:「乾隆四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改知縣江南,歷溧水、江浦、沭陽,調劇江寧。時尹繼善為總督,知枚才,枚亦遇事盡其能。市人至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據史料記載,早在袁枚參加科考中進士的過程中,就得到乾隆朝名臣尹繼善暗中相助,文端公(尹繼善字文端)後來出任兩江總督,當然希望得到這樣一位人才主持地方,因此對其多有提攜,而袁枚的表現也很出色,以至於他的判詞竟成了當地人人傳唱的歌詞。 「枚亦遇事盡其能」,其實是把袁枚的政績輕描淡寫了,在當時的官場中,他無論如何都是一位既清廉又有才能的好官。這一點在清代筆記中頗多「總結」。如陸以湉《冷廬雜識》中就說:「其為宰時,清勤明決,無愧循吏。」具體說來,袁枚為縣令期間相當勤政,「終日坐堂皇,任吏民白事,有小訟獄,立判遣,無稽留者」。而易宗夔於《新世說》里則對他的折獄之才詳加敘述:「袁簡齋歷任溧水、沐陽、江寧知縣,有折獄才。多設耳目方略,集鄉保,詢盜賊及諸惡少姓名,出簿記相質證,使不能隱,則榜其姓名,許三年無犯,湔雪之,奸民皆斂跡。」也就是說袁枚每到一地,都在明察暗訪之後建立了一張「黑榜」,把不良分子的名字公示,三年沒有劣跡才從榜上撤下,這種做法既對黑惡勢力是震懾,也是勸勉,給其改惡從善的機會。 《冷廬雜識》 當時有一塊鄉間土地,因為沒有地契,所屬不明,導致附近兩家人聚訟多年,爭執不休。袁枚見他們打官司的狀紙前前後後堆起來有山高,就笑著說:「訟久則破家,吾當為若了之。」於是把所有案牘都作廢,重新測量土地,發給地契,使他們各自耕種,一起積案就此告終。 據《碑傳集》記載,乾隆十三年,江南發生災荒,銅井村將一批糧米運到吳門的時候,「有率劫之者」。這樣的搶劫擱在其他官員的手里就是「殺頭」二字了事,但袁枚以為,災荒之年,遇到犯罪應該慎刑,於是詳加調查,才明白是當地百姓害怕災荒進一步加重,才將這些糧米截留,以做救急之用。袁枚「諭以情法,追米還之」。 袁枚的父親從廣西來探望兒子,「慮子年少,不諳吏才」,便到鄉間暗訪兒子的官聲,聽一個女子說「吾邑袁知縣政若神明」,才放下心來。而袁枚的為官之道,也真有發人深省之處:「嘗言為守令者,當嚴束家奴吏役,使官民無壅隔,則百弊自除。」說白了就是當領導的要管好身邊人,多貼近群眾,自然就政通人和了。 不過相比處理上述問題,袁枚有個特殊的才能,就是古人云「清官難斷家務事」,但他卻似乎特別擅長處理家務糾紛。 《碑傳集》 二、早產寶寶是貴人 方濬師著《蕉軒隨錄》記載,袁枚任江寧縣令時,有一年的五月十日,「天大風,白日晦冥,城中女子韓姓者,年十八,被風吹至銅井村,離城九十里」。村民們問明她的姓氏,次日送其還家。韓姓女子本與江寧縣東城李秀才的兒子訂婚,李秀才「疑風無吹女子至九十里之理」,想必是兒媳婦與銅井村中某人有姦情,找個藉口跟姦夫約會去了,便到縣衙告狀,要求退婚。袁枚說:「古代還有風吹女子至六千里者,你知道嗎?」李秀才不信。袁枚拿出元代著名學者郝經所著《陵川集》示之,書上果然記載著有個吳地女子被風吹了六千里來到一戶梁姓人家,且有詩為證:「黑風當筵滅紅燭,一朵仙桃落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芊氏負從鍾建背。爭看燈下來鬼物,雲鬢欹斜倒冠佩。自說吳門六千里,恍惚不知來此地。甘心肯作梁家婦,詔起高門榜『天賜』。幾年夫婿作相公,滿眼兒孫盡朝貴。」李秀才頓時傻了眼,無話可說。袁枚說:「郝文忠(郝經諡號『文忠』)一代忠臣,豈肯誑語?只是當年那個吳門之女旺夫,嫁給梁家後,梁家大富大貴,恐怕你的兒子沒這個福氣嘍!」李秀才趕緊撤銷了訴訟,「兩家婚配如初」。 尹繼善聽說了這件事後,感慨萬千:「所以說還得是讀書人來做官啊!」 《蕉軒隨錄 續錄》 李調元著《淡墨錄》中亦記載一事。袁枚任沐陽縣令時,有個女人出嫁五個月就生下一個兒子,在今天看來這不過是早產,但古人卻以為那女人必定是婚前就與人有奸,「先孕後嫁」。丈夫忍受不了鄉里鄉間的嘲笑譏諷,一紙狀子告到縣衙,不僅要休妻,還索要娶親時的彩禮。第二天公審時,「觀者如堵」,袁枚「盛服而出」,向原告祝賀,那人「色愧俯伏座下」,以為縣令是在嘲諷自己,但袁枚卻說:「你實在愚昧,可謂得福而不自知也!」然後問原告被告兩家是否有人讀書識字,兩家面面相覷,都搖頭曰否。袁枚說:「今天的官司,就是因為你們兩家不讀書所致。自古生育之事,有速有遲,皆屬正常,在史書上有很多記載,過了產期才降生的『感氣之厚生而主壽』,早於產期而降生的『感氣之清生而主貴』。前者比如堯和舜,後者比如本知縣,也是母親懷孕五月即生下,雖然才疏學淺,卻也入選詞垣,出司民牧,為一縣之宰,不信,問問我的母親即知。」言罷,讓那女子抱著孩子進入縣衙後堂,片刻,「兒系鈴懸鎖,花紅繡葆而出」。眾人看得目瞪口呆之時,婦人跪在地上哭泣道:「蒙太夫人優賞,已經認了我兒做孫子。」袁枚一聽,立刻嚴肅地對原告說:「這麼說,這個孩子就是我的義子了,我會好好教導他,讓他將來的功名一定在我之上。」堂下的人們齊聲歡呼,「於是兩家之羞盡釋」。 《淡墨錄》 從袁枚斷此類案件的方式來看,確有獨到之處,第一是他能精確地揣摩當事人的心理,發現此類家庭問題的產生,往往不是根本利益受到損害,只是被風俗習慣纏繞的心結,只要能夠證明那個心結不但無禍反而有福,那麼當事人往往可以頓開茅塞;第二是作為當時中國首屈一指的大才子,他可以隨意調動豐富的知識為己所用,利用國人對學問的膜拜——甚至是盲從——來給自己的論點找到論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袁枚雖然貴為一縣之長,卻從不以勢壓人,而是循循善誘,甚至不惜拿自己當例子,極大地增強了說服力,令訴訟雙方口服心服。 當然,袁枚這種溫和的辦案方式,只是應對「家務」,如果遇到人命官司,那也是殺伐決斷,毫不留情。 三、夾凳鞭布審奇案 在清代筆記《折獄奇聞》和《誌異續編》中,都記載了袁枚平反的一起轟動一時的「咬舌殺人奇案」。 《折獄奇聞》 有一個裁縫,妻子早逝,家里只有一個女兒,頗具姿色,父親每天出門做工前,都關閉門窗,讓女兒在家做針線活兒,「里中惡少,爭艷美之,而無隙可乘」。 一天,其父晚歸,見家門打開,呼女不應,進門一看,只見女兒被人用她的裹腳布綁在一張凳子上,早已死去多時,下半身的衣服被扒掉,遭到姦污,地上有半截人舌,女子的脖子上有掐痕,分明是姦殺。裁縫連忙告官。縣令立刻下令搜索附近有無斷舌之人。捕快們最後在一個寺廟的香案下面找到一人,「口血淋漓,問之,搖首不能言」,於是抓到縣衙,判了死刑。 不久,袁枚接任縣令一職,在查閱此案的卷宗時,心中起了疑惑,「謂行奸必先調奸,調奸必先親嘴,今舌被女咬斷,其人定負痛逃走,何由再行縛凳奸斃」?於是斷定:斷舌者就算是涉案人,也絕不可能是姦殺的正凶,於是將他打了一頓板子就釋放了,另外緝拿兇手。 就在這時,從縣衙里面傳來消息,說是縣令大人不做旁的事情,「日日審問板凳腳帶」,用夾棍夾、拿鞭子抽,這一下可讓大家備感驚詫。這一日懸牌複審,觀者如堵。袁枚事先跟縣里的武官打好招呼,說真兇掩蓋不住好奇心,很可能夾雜在人群中聽審,等到人們擠滿縣衙,就關門放炮,「不可走漏一人」。果然審案審到一半時,縣衙里的人已經多得挨擠不開,「忽然炮響門閉」。眾人皆不知何為,袁枚說:「人命關天,審問須嚴,我只能夾凳鞭布,祈求神明告我真兇為誰,昨夜我夢見神明告我,今日兇手可獲!」然後讓衙役將裹腳布掛於兩楹,「欲出者,以手扶布,自東至西,始准放出」。袁枚告訴聽審的人們,神明有示:如果兇手摸到布,「布即絞住不能脫」。大家於是排好隊,輪流扶布而出,「內有二人,身未近布,手已驚顫不定」。袁枚喝令將他們拿下,二人當即認罪,被明正典刑。 原來,那一日有個貨郎經過受害女子的門口,女子下樓買線,談好價格去屋里拿錢,有個惡少趁機溜了進去,等女子付完錢,拿著線關上門時,惡少從藏身處衝出強吻之,被女子咬斷舌頭。惡少疼不可忍,開門遁去。正好另外兩個惡少經過,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見屋門半敞,「側身入,虛無人聲」,等看到屋子里的女子正在呆坐,頓起淫心,摟而求歡,女子大聲呼救,「於是一人掩其口,一人解女裹足布」,將她綁在凳子上先奸後殺…… 袁枚破獲此案,與《夢溪筆談》中記載的「陳述古擒盜」有相類之處,所不同的在於,一個是扶布,一個是摸鐘,但都利用了罪犯心虛、畏懼、膽怯、驚惶、不惜一切地遮掩罪行乃至過度的自我保護的心理特徵,從而使其自我暴露,自投羅網。從這一點上看,隨園主人絕不是只會寫詞話和品美食,斷起案來照樣能師法古人,頭頭是道,真箇應了尹繼善那句「可謂宰官必用讀書人矣」!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張艷 來源:kknews敘詭筆記|「讀書人」袁枚的為官之道:清官專斷家務事

「哈利·波特讀書之夜:探秘霍格華茲」活動招募

乘著霍格華茲特快列車,數千萬哈迷抵達了羅琳創造的魔法世界,從中感受著成長的正能量。2021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的第21年,又有無數哈迷將踏上探秘霍格華茲之旅,學習愛與友誼的魔法。在讀書之夜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召集新老哈迷們在王府井書店集結,共同感受讀書的力量,共同應對21年來最具有挑戰的一次人文社「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大考。 「哈利·波特」讀書之夜:探秘霍格華茲 活動時間 4月24日(周六)19:00-21:00 活動地點 北京王府井書店六層多功能廳 ★活動設計 • 圍繞活動主題「霍格華茲特快列車」,設置四個包廂:新生包廂、級長包廂、D.A包廂和鳳凰社包廂。 • 每一輪挑戰之後按照比賽成績對包廂進行排名。 • 有簡答題,更有挑戰題。 • 所有答題結束之後,分數最高的包廂哈迷為比賽獲勝者。 ★報名方式 • 參賽人數:80 • 報名資格:熟讀「哈利•波特」系列小說1-7冊 • 報名方式:掃下方二維碼,或點文末「閱讀原文」,在報名表單中如實填寫姓名、手機號碼、郵箱、身份證號、閱讀過「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次數,並回答問題:「如果有機會探秘霍格華茲,你最想做什麼?為什麼?」 我們將在報名的讀者中隨機選出80名參與本次活動! • 報名截止日期: 2021年4月20日24點 • 入選通知方式:簡訊 • 報名貼士:隨機選擇;活動報名完畢不意味入選,參加活動的讀者請以最後主辦方發的簡訊通知為準,未收到簡訊通知則意味著無法參加活動。 ★活動福利 • 每位參賽者均獲得現場獎品一份 • 獲勝包廂另獲得新書《探秘霍格華茲》一本 • 非獲勝包廂的高難題挑戰成功勇士獲得新書《探秘霍格華茲》一本 • 活動中隨機抽獎獲獎者將獲得「哈利•波特」系列圖書一本 從「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偉大女性身上,可以獲得哪些啟發? 202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哈利·波特」書單! 20卷本「哈利·波特」全體集結!它與其他版本有什麼不一樣? 「哈利·波特」家族2021年新書出版計劃,來啦! 關注人文社Harry Potter工作室 來源:kknews「哈利·波特讀書之夜:探秘霍格華茲」活動招募

讀書隨想錄

□曹征平 楊絳先生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對此話,我深有感觸。 一 讀書已成為我生活的重要內容。工作之餘,占用我時間最多的,便是讀書。 星夜燈下,捧一卷好書在手,不知不覺間便到了子夜。節假日,獨居家中,泡一壺香茶,手不釋卷,幾天的假日便倏忽而過。 有朋友問我:你已過知天命之年,工作穩定,衣食無憂,如此苦讀,還有何圖?如此生活,是否太過寡味? 我一時語塞,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二 據科學家鑑定和統計,在地球上約生活著150多萬種動物。讀書,也應該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最顯著的區別。 讀書有用且有大作用,這早已是人類的共識。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是文字的發明。有了文字後,人類又發明了書,書積累、傳播著知識,推動著新知識的不斷發現,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自書發明之後的幾千年里,在不同時代、不同膚色、不同民族、不同國度,崇尚讀書,鼓勵讀書是完全相同的。 毫無疑問,讀書對於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具體到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和體驗又不盡相同。有的人,為國為民,刻苦讀書、矢志不渝;有的人,為著書立說,皓首窮經、終生不輟;有的人,為功名富貴,寒窗苦讀、星夜趕考場;有的人,為修身養性,山間林下吟書,其樂自知…… 我是千百萬芸芸眾生之中的一個普通人。五十多年來,自識字起,讀書便一直陪伴著我。知天命之年後,確如朋友所說,讀書更是成了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人生的意義就是讀書嗎?是,也不是,似乎很難回答。 我為什麼讀書?為什麼讀書成了我人生最大的樂趣? 三 改變社會地位,曾是我讀書的重要動力。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可以生活得更好。從兒童時代開始,家長、老師教育我刻苦讀書的話,至今仍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里。 我從課堂上、書本中,知道了很多讀書改變命運的故事。戰國時蘇秦「錐刺股」,終佩六國相印;西漢時匡衡「鑿壁偷光」勤奮苦讀,成了漢元帝的丞相;東漢孫敬「頭懸樑」成江淮名士;東晉車胤「囊螢」讀書當上了吏部尚書……自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隋唐時出現雕版印刷術之後,書的風行讓讀書人更多了,朝廷實行科舉制,讓平民有了更直接的靠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神話。宋真宗趙恆甚至寫了一首《勸學詩》傳布天下,詩曰:「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書中應有盡有,多麼令人神往啊!自此,「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在讀書可以增長才能、改變命運的激勵下,我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是刻苦學習的好學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書讀得好,我有了滿意的工作,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但是,宋真宗《勸學詩》中那些物質享受誘惑,今天,確實已不再是我讀書的原因和動力。 到底是什麼,讓我至今樂讀不止? 四 在歷史長河中,有一群人,是在為信仰、為實現人生遠大抱負而讀書。 100多年前,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的修身課上,魏姓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這時,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個人就是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他為人民,為中華之崛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令全人類敬仰! 在浩瀚的歷史書中,還有一批如星光般閃耀的名字,諸葛亮、范仲淹、歐陽修、蘇軾、文天祥、王陽明、林則徐……他們,絕不是僅僅為功名利祿而讀書,其為國家、為民族做出的功績彪炳史冊,讓歷史永遠銘記! 還有,一大批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學者,如老子、孔子、孟子、柏拉圖、牛頓、伏爾泰、愛因斯坦……他們終身讀書,為的是探求真理,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他們,讓人們永遠崇敬。 我理解並支持為改變生活狀況、生存環境、社會地位而讀書的人,也不鄙視那些為功名利祿而讀書的人。知識,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知識是有外部性的,讀書的人越多,每個人的知識豐富了,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就越多,國家就會更富強,人類進步的步伐就會更快,社會文明的程度就會更高。但是,我更崇尚那些為理想、為信念、為信仰而讀書的人,他們就像一座座燈塔,使得人類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這些為人類、為民族、為國家而讀書的先賢聖者,也曾激盪著我年輕的心,是激勵我刻苦讀書的重要力量。我曾夢想成為他們中的某一個。數十年倏忽而過,我依然是一個普通人。不變的是,讀書於我仍然十分重要。 五 為什麼讀書?隨著漸漸老去,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多,這個問題於我愈來愈清晰:為人生而讀書。 人生一世,不過百年。在人世間,不論你是什麼角色,都要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度過人生。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怎樣才能過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人生? 楊絳先生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對此話,我深有感觸。 讀書之於人生,我認為起碼有五個方面的重大意義。一是可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三觀不是空話,其是實實在在的,決定著一個人對人生意義的理解,決定了人的追求,表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言行上。樹立正確的三觀,可以在人生之路上不走偏、不走錯,在自己面前鋪展一條光明的人生大道。二是可以練就一雙慧眼。滾滾紅塵,何其紛亂!何為君子?何為小人?應該幹什麼?堅決不能做什麼?每件事情背後的真實到底是什麼……讀書,可以提高人的思維能力,不再被世俗迷惑,把世間的人、事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三是可以讓人站得高、看得遠。不讀書的人,其目光所及更多是眼前。飽讀之人,可以從歷史長河、中外縱橫中去看事、看人、看物,從而做出最佳的選擇和決定。有人說,貪腐的高官最初也絕不是誓言此生的目標就是進監獄,但結局卻是走進監獄。春秋時魯國宰相公儀休很喜歡吃魚,國人爭著送魚給他,他堅拒不收,所以公儀休平平安安地吃了一輩子的魚。如果貪官們明白這個道理,大概許多人就不會去貪腐了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貪官大都是不讀書或不真讀書的人。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不讀書,豈能做到以史為鑑?四是可以不斷獲取知識,增強人生的本領。當今世界,人類發展日新月異,職場競爭激烈,一個人沒有真才實學,怎麼能幹好工作、立足職場?讀書,是真才實學的源泉。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既有豐厚的薪酬收入,又有豐富的心靈世界,唯有讀書!五是可以讓生活豐富多彩。雖一人獨處,但在書中,你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先賢聖哲交流談心,你可以遨遊五洲甚至宇宙……手捧書卷,仰望星空,心裝古今天下,感嘆滄海桑田,何事能有如此之樂? 如此之事,何不樂之?何不日日為之?! 所以,讀書成了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書,是我的人生伴侶! 六 世界上有多少本書?一個人一輩子能讀多少本書?哪些書是人生必讀之書?這一讀書人之問,有人曾問過我。若干年以前,我也曾問過一些飽學之士。 據資料介紹,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約1.5億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書約3700萬冊;世界前十的圖書館藏書總和大概是6.5億冊。當然,藏書是有重複性的。2010年8月5日,Google軟體工程師連內德·泰切在Blog網誌上發帖,他通過計算機的算法,算出人類共有圖書1.29億種。現在,人類每年還要出版上百萬種新書。 如果一個人一星期讀一本書,一年平均讀60本書,讀書80年,一生不過讀4800本書。 面對浩如大海的人類之書,哪些是必讀之書?哪些書能指引我們走出一條光明的人生之路? 七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在中國古代近兩千年的漫長歷史中,「四書五經」是每個中國人的必讀書。因為儒學是國家治理的指導思想,是每個人的道德行為規範。宋真宗在《勸學詩》中就號召大家「五經勤向窗前讀」。 西方偉大的思想家培根在《論讀書》中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歷代名人大家也曾給不同的人開出不少書單。我也曾研究過這些書單,所列之書有的三五本,有的二三十本,均是需讀之書。但於我,卻總是有些不完整的感覺。 在現實中,讀什麼書,重點讀什麼,大多因人而異,因所從事的職業不同而不同。官員、企業家、科學家常讀之書是不同的,從事社會科學和進行自然科學研究的人所喜愛之書也不一樣。所以讀書有重點,學有專長,天長日久,便有了各行各業的專家。 但是,不論是官員、企業家、科學家,還是從事其他各行各業工作,都是人類社會的職業。拋開職業身份,所有人有一個最本質的特徵:人。從人生意義層面,有沒有每個人需讀的必讀之書、需要必須擁有的知識呢?我想,是有的。 我認為,人一生必須讀經典。因為,經典匯聚了人類的全部智慧,可以說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數年前,我給自己列了一個讀書的重點內容和重點書目,大致如下:一是讀政治書。要熟讀關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書籍,這是列入《憲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指導思想。作為一個公民,學懂弄通是必須的。同時,要熟悉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獨立宣言》等經典亦是必讀之書。二是讀史。必須要清楚人類所走過的歷程,要熟悉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黨史,如此,才能培養起歷史思維,以古鑒今。三是讀哲學著作。在希臘語中,哲學之意是「愛智慧」。所以,古今中外哲學家的代表作是需要下大功夫讀懂的。四是讀文學作品。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所列的重點作家的代表作,若沒有讀過,定是人生一大缺憾。五是讀經濟學經典。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經濟活動和每個職業、每個人息息相關。所以必須熟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六是讀科技書籍。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變革和文明進步的最大動力,科技進步影響到社會方方面面和每個人。當代社會已進入科技時代,沒有科技知識,科盲有如「文盲」。以上六個方面的重點書目,我篩選出大約600本。 有人問:你計劃何時把這些書讀完?我答曰:窮其一生。因為,每年還會有新的經典之書出版。 我沉浸在經典中,如在大海遨遊,如在蒼天飛翔,如啜甘露,如飲美酒。有選擇有重點地讀書,數年來,我感到自己的思想深刻厚重了,思維能力增強了,工作中不再有難事,胸懷更大了,生活中遠離了憂愁、煩惱。在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年,讀書之樂,實在是難於言表。 書海浩瀚,知識無窮。餘生之於我,堅定地與書、與經典相伴!讀書,是我終生之樂事! 編輯 吳雨哲 | 責編 賈陽陽 | 監製 李默涵 來源:kknews讀書隨想錄

「423讀書日」當天,我們將在這里舉辦換書大會喲→

在短視頻霸屏時代, 我們的眼睛和耳朵一直在飛速運轉 每一天,成千上萬個畫面從眼前划走 洗腦的神曲,浮誇的濾鏡 可以帶來瞬間的快感 但閉起雙眼,你的腦海還剩下什麼? 有多久, 你沒有真正地讓眼睛耳朵和心靈同步 那些獨自享受閱讀、聽書樂趣的恬靜時光 也和那些舊書一樣,被塵封在一角 書香四月·翻書閱店 2021 · World Book Day 在4.23讀書日來臨之際,花生FM隆重推出 「書香四月·翻書閱店」活動 在佛山電台主持人的帶領下 一起探書店、薦好書、談心得 讓「聲音」與「閱讀」產生藝術碰撞 重拾書籍帶給我們的心靈慰藉··· 聲閱碰撞·DJ打卡佛山特色書店 Bookstore 4月下旬-5月上旬, 佛山電台主持人將帶我們打卡6家佛山特色書店 推薦一本他們的私藏好書 探店視頻將在花生FM的拍客專區#翻書閱店#首發 看完記得雙擊,麼麼噠! 【探店路線公布】 先行書店 野獸圖書館 閱見書店 孤獨植物 閱讀家 卡卡松堡 靚聲主持和特色書店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跟隨主持人的步伐一起打卡 還可以獲得購書優惠券等小禮品哦! 趣味相投·螢火蟲換書大會 Exchange 4月23日傍晚 我們將聯合先行書店在千燈湖環宇城舉辦 趣味相投·螢火蟲換書大會 Exchange books 每本書都被點點燈光照亮 用一張換書券換取一本書帶回家 細細品味書的原主人留下的寄語 邂逅一段屬於自己的書緣 換書成功後,還能獲贈趣味禮包一份 放心!書店會提前對回收的圖書進行專業消毒處理 還將採購新書加入 聲閱靈感·分享你與書的故事 Share your thoughts 屆時花生FM上還會開設「四月讀書節」話題版塊 歡迎大家分享與書的故事 比如你正在看/想看的書 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 你永遠看不懂的一本書等 優質內容提供者還有機會獲得驚喜禮物「盲盒書」一份 盲盒書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 ··· 快到「四月讀書節」話題區文藝一下吧~ 趁著讀書日,打開塵封的書櫃 拿起那本曾與你心靈共振的舊書 參與換書大會 讓它的能量繼續延續下去! 歡迎大家在花生FM#四月讀書節#話題區 聊聊和書的那些故事~ 4月23日晚,我們在千燈湖環宇城等你! 來源:kknews「423讀書日」當天,我們將在這里舉辦換書大會喲→

清荷讀書日記之三思而後行

清荷讀書日記之三思而後行 今天在學習強國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覺得很好,到百度查了一下出處,原來是東周著名牛人鬼谷子《鬼谷子·決篇第十一》中的句子。 原典是: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事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 講的是做事成功的五種技巧、四種具體操作辦法,以及一個總原則。這個總原則就是:「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意思是說,考慮以往的事情,驗證未來的事情,再參考日常的事情,如果可以,就作出決斷。這些聖人之言告誡我們:做事不可魯莽,要三思而後行。 今天唐詩的學習進行到韋應物的《淮上喜會梁州故人》,利用中午騎行的時間在喜馬拉雅上聽了幾遍大語文王老師的講解。韋應物少年時曾經有過裘馬輕狂的日子,安史之亂後遭逢家國雙重變故,性情大變,潛心讀書,最終躋身唐代著名詩人之列。昨天聽《明朝那些事》時,講到湯顯祖從一六品官被貶之後發奮創作,終有千古華章《牡丹亭》問世,看來,苦難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磨練一個人的身體,但也會升華一個人的精神。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優於昨日的自己,姑娘,加油! 來源:kknews清荷讀書日記之三思而後行

世界讀書日,讀世界好書|英文書單推薦

閱讀幫助我們連接偉大的思想;雙語閱讀幫助我們連接更廣闊的世界。 在「4·23」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為你推薦6本精選雙語書籍。文末有福利哦~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廊橋遺夢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已婚中年女性弗朗西斯卡與攝影師羅伯特相遇,在遲來的愛情與家庭責任之間,他們做出了影響一生的選擇。同名電影《廊橋遺夢》入選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部愛情佳片。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內羅絲 小說背景設在作者長大的美國貧民移民區,具有自傳色彩。以少女的口吻展現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墨西哥裔女性所面臨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問題。1985年,桑德拉·希斯內羅絲獲得美國圖書獎。其後,該小說逐漸進入美國大中小學課堂。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菊與刀 魯思·本尼迪克特 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對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象徵,菊的恬淡和刀的剛烈,揭示了日本文化精神的矛盾兩極。這本書是美國人眼中的日本,當我們以東方人視角去審閱,會有奇妙的體驗。 Three Days to See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的自傳,書寫了她失去視覺和聽覺後的生活和求學經歷。從黑暗到光明是欣喜,從光明到黑暗卻是絕望。疾病使海倫·凱勒聾啞失明,她卻將人生活出了精彩。讀這本書仿佛體驗「三天黑暗」,教會我們用更智慧的雙眼看待人生。 Border Town 邊城 沈從文 沈從文代表作《邊城》中英雙語對照,楊憲益、戴乃迭大家英譯。 《邊城》以其純凈的藝術魅力吸引了無數讀者,在20世紀百大中文小說中位列第二,奠定了在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用英語演繹湘西風土人情和純真愛情故事,別有一番風味。 經濟學的N個笑話 Joke Book on Economics 王瑞澤 經濟學領域經典笑話集,每篇笑話後均附有背景知識介紹與專業點評。這些笑話來源於真實生活,主角多為西方經濟學大師,如亞當·斯密、約翰·凱恩斯等,以淺顯的方式呈現重要的經濟學理論,如囚徒困境、公地悲劇、破窗理論等。 以上6本雙語書電子版已在「扇貝閱讀App」上架,英文正文搭配中文對照。 下載「扇貝閱讀App」,按以下步驟即可獲得全部限時免費閱讀權益: StepOne:在「扇貝閱讀」公眾號回覆「譯林專屬」,領取7天暢讀會員(每人限領1次); Step Two:在「扇貝閱讀」App搜索「譯林書單」,開啟免費雙語閱讀之旅。 互動福利: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最喜歡的一本英文原版書#,點讚前3名將額外獲得價值40元的「扇貝閱讀·暢讀會員月卡」 上期獲獎名單公佈 實在是太喜歡小鳥了!| 愛鳥日6家出版品牌聯合贈書 @Sisyphus @悟恩恃安@Kelly 恭喜三位讀者分別獲得《鳥類的天賦》一本。 來源:kknews世界讀書日,讀世界好書|英文書單推薦

譯介丨遊戲為何重要?20本玩家必讀書目

原標題:Why do video games matter? 20 books every player should read 原作者:Keith Stuart 原文地址 疫情持續至今,你或許已經在反省因為打遊戲而花掉的大量時間。 與此相呼應的,遊戲發行商們不斷傳出喜報,比如《決勝時刻:戰爭地帶》和《FIFA 21》新玩家數量劇增,比如去年首輪禁足令第一週發售的《動森》在全球賣出了3000萬份的驚人銷量。 然而或許,你最近有點玩疲了,想放下手把歇歇了——但不是要戒掉遊戲。又或許,你想搞明白為什麼《刺客信條:英靈殿》能這麼死死的吸引住你。不論出於何種理由,或許在看過以下20本有關遊戲的書後,你會對在《十字軍之王III》里荒廢了500多小時少那麼點罪惡感。 《Lost in a Good Game》 作者 Pete Etchells 一本關於關於遊戲本身價值的回憶錄、歷史追溯和學術專著。書的副標題為「我們為何玩遊戲以及遊戲會如何影響我們(Why We lPaye Video Games and...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江南櫻花雨給你答案

#師者說#物慾橫流,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上,不僅是孩子,甚至整個社會都在迷惘,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先給大家分享個故事: 一個富人去度假,偶遇了一個漁翁,富人問他:「為什麼不去努力工作?」 漁翁不解地問:「努力工作會得到什麼好處?」 富人說:「如果你辛勤勞作,就會得到財富。有了財富,你就可以像我一樣,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漁翁很得意地說:「我每天都可以在沙灘上曬太陽,為什麼還要去工作呢?」 而富人卻這樣回應到:「我努力工作掙錢,是為了可以擁有選擇的資格,我可以選擇在沙灘上曬太陽,也可以去南極看雪,去巴黎餵鴿子,去杜拜的五星級酒店安眠。而不是毫無選擇,只是乾巴巴地、衣衫襤褸地在沙灘上曬一輩子太陽。」 故事中講的是為什麼工作,其實和為什麼讀書是一個道理:讀書就是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縱觀歷史,從有教育開始,讀書從來都是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機會。雖然古時「一舉成名天下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詩文中將一舉高中形容的活靈活現,但更多的也是說明讀書何嘗不是在給自己增加選擇的機會。 時至今日,教育的目的不僅僅侷限於選拔人才,更多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於是普及教育走在了前面。但讀書仍然是在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機會,而不是侷限於不需要任何知識的行業! 任何行業,都有一道准入門檻,其實就是文憑,若無此通行證,那麼只能進入不需要知識的行業,選擇面自然就窄了很多。 可能你會說,當下不是有很多沒有任何知識基礎,甚至小學都沒畢業,同樣成為各行業的精英人物,而很多高文憑的讀書人正在為他們打工嗎? 不錯,但你想過沒有,這樣的人物有多少,在整個沒讀書的群體中,占比不足百萬分之一,你能肯定你就可以成為那其中之一?! 這些精英人物,你只看到成功的一面,其實,成功的背後必然有他們不斷的終身學習,同樣說明讀書是在為自己提供選擇的機會。 若無繼續學習,能那麼容易的從一個行業走向另一個行業,能不斷接采新事物,尋找新的機會? 一個銀行高管能做很多普通人的工作,而普通人能做銀行高管的工作嗎?原因在哪里,就在於知識的儲備,正因為有了知識的儲備,才給予他多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相信大家都明白,很多工作對於我們來說,可望不可及,原因就在於讀書,沒有那麼多的知識儲備,喪失的是選擇的機會! 條條道路通羅馬,請先站在路口,可以選不同的道路,而不是只能侷限在一條道路上一拼到底,除此再無機會。 個人觀點,留言區為大家開放,請留下您的金句,共勉! 來源:kknews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江南櫻花雨給你答案

四川富順教師援涼2年:讓孩子們愛上讀書 捐8萬元幫扶特困生貧困戶

張真德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1月30日,週六,剛剛從涼山州鹽源縣長柏鎮回到自貢市富順縣的李國良,仍然在惦記著學校的孩子們。38歲的李國良,是富順縣永年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從教16年勤勤懇懇為人和善。 2018年,富順縣要選派一批扶貧幹部到涼山州決戰脫貧攻堅,他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並要求安排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大涼山的條件艱苦,他歷來為人處世低調,這次卻表現出了無畏與擔當。 李國良說,「教了十多年書,對社會都沒作出過什麼貢獻,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爭取為脫貧攻堅做點實事,為人生留下一段光輝歷程。」 》第一堂課是「讓孩子們愛上讀書」 他花數萬元為孩子們購置學習資料 2018年,李國良來到涼山州鹽源縣長柏鎮小學任教。這里開展教育扶貧的最大困難是村民及學生接受教育的意願很淡薄,相當部分學生不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讀書不如幹活有用」「沒錢讀書」等觀念,既是村民普遍的認識,也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李國良的「扶志扶智』工作,算是「啃」上了脫貧攻堅的「硬骨頭」了。 在這里,他所教班級每次考試成績及格者多不過半,10分以下者不乏其人。瞭解情況後,他覺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家相信他能夠教好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通過精心準備,他以一堂別開生面的《作文仿寫》公開課,得到了全體師生的認可,很多學生深受啟發,提高了對作文課的興趣,並以山外的精彩世界激勵他們學好知識走出大山,去創造更美好的人生。對差生,他採取「開小灶」針對補短。 為了開闊學生知識面,他先後花費5000餘元購置了大量學習資料,買不到的就下載編髮,為此還出資7000餘元置辦了列印—體設備及相應耗材。為了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學習習慣,他花費11000餘元購值了1200餘冊各類圖書…… 他的行動,不但得到了學生家長的相信,也激發了老師們教好書的盡職盡責熱情,成了幹部群眾公認的「好老師」。 》被貧困學生稱為「李爸爸」 自掏腰包資助特困學生生活 進入冬季後,大涼山的氣溫經常零度以下。這時,他發現不少孩子穿著單衣單鞋上學,且大多非大即小不合身,一看便知是哥哥姐姐留傳或愛心人士捐贈。孩子們需要用頑強的毅力去抵抗嚴寒,根本沒專注學習。為此,他自費4000餘元為全班學生購買了20多套新棉衣和保暖運動鞋,儘量保障學生正常學習。 在「萬師進萬家」活動中,他瞭解到蘇大榮、范良民、白浩、何小紅4名同學,但因家人病癱、重殘等原因生產生活難以為繼,隨時面臨失學。為了鼓勵他們奮力完成學業,他分別給予每月200—300元生話補助,承諾資助到完成所有學業為止。之後的2年里,他先後又資助了陳阿呷莫、能吾士呷等2名類似的特困學生,因收入有限,改為每學期500—600元。 他的善舉,受到學校師生的廣泛讚揚和各界群眾的高度評價,不少貧困學生尊稱他為「李爸爸」。 》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捐錢捐物8萬餘元幫扶貧困戶 故支村的曹銀國、楊繹初瑪是他幫扶的貧困戶,之前發展扶貧產業花椒種植一直未成功。經瞭解得知,免費發放的花椒苗是一年生裸根實生苗,苗小根弱,起苗運輸要2天,根毛被風乾定植後極難成活。為此,他租車到育苗基地,花2000元買了兩年生嫁接袋苗500餘株,使成活率達90%以上。嫁接苗品種優良可次年投產,效益要高出許多。 同時,他還瞭解到該村適宜發展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的魔芋產業,就是缺乏資金購種。他當即出資8000元買回種子,組織貧困戶示範種植3畝,又購買了農藥、化肥、除草劑等配套物資發給農戶,啟動了魔芋高產高效示範。 兩年多的日常扶貧工作中,他曾出資近3000元為腄地鋪的貧困戶購置新床及全套床上用品和家人禦寒物資,曾出資2000多元為貧困戶維修漏雨房屋,曾出資5000餘元為種糧貧困戶修建曬壩,維修電器、購置生活物品、解決應急困難等更是家常便飯。 兩年來,李國良先後捐助錢物8萬餘元,幫助孩子學知識改變命運明,引導貧困戶自強自立奮力脫貧,而自己幾乎沒有買一件像樣的新衣,一雙皮鞋鞋底被他穿得磨到了底,用真情與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援涼初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來源:kknews四川富順教師援涼2年:讓孩子們愛上讀書 捐8萬元幫扶特困生貧困戶

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家長只需把好這三關,讓孩子愛上讀書

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眼界視野,可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與此同時,閱讀也是一件需要靜下心來的事,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們來說,想要讓他們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似乎有一點難。 那麼家長們如何才能夠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興趣呢?一味地勉強孩子顯然是不可取的。 寶媽給孩子買了好幾百塊錢的書籍,結果不是被塗鴉就是被疊成了紙飛機,寶媽很無奈 寶媽王女士在孩子寒假假期開始的時候,就在網上網購了500多塊錢的書籍,大大小小一共十多本。 「希望孩子能夠在寒假里多看看書,養成閱讀的習慣,這對於他寫作文也有幫助!」可見王女士對於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抱有很大的信心。 可是隨著假期的深入,王女士的一片苦心卻被孩子視若無睹。擺在書架上的書籍,其中有部分還沒有開封。 而那些被開封了的書籍,不是被孩子當成了塗鴉紙,就是被孩子撕下來疊成了紙飛機。看著被「折磨」得不像樣子的書籍,王女士真的是又生氣又無奈。 「當初考慮到孩子可能會用電子產品玩遊戲而影響閱讀,便特意買來紙質的書籍給孩子看,可是沒想到,只要孩子不想閱讀書籍擺在他眼前,他也不會好好地看一眼。」王女士無奈地和朋友們吐槽道。 無奈之下的王女士將被孩子弄得凌亂不堪的書籍拍成了小視頻發在了網上,她希望能夠得到網友們的幫助讓孩子能夠有所改變。 沒成想在評論區里,網友們也紛紛跟著吐槽自家孩子也很不愛閱讀,「玩遊戲能好幾個小時不動地方,但是只要看上書連五分鐘都做不到!」 為什麼孩子們不喜歡閱讀? 1、對閱讀缺乏興趣 孩子們對於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能夠十分地投入,但是對於不感興趣的事物,孩子們就很難在其上付出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對於專注力尚處於發展中的孩子而言,缺乏興趣,使得孩子在閱讀這件事上表現得尤為痛苦。 2、沒有合適的閱讀環境 如果父母在一旁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那麼孩子自然就會受到影響,即便有書本擺在自己眼前,孩子也有可能因為受到父母的干擾而無法投入到閱讀的世界中來。如果孩子無法感受到閱讀氛圍的薰陶,那麼閱讀習慣的養成將會十分困難。 3、閱讀內容的選擇不恰當 如果父母們給孩子選擇的書籍,並非是孩子們喜歡的內容,那麼這種強加給孩子的閱讀內容便會讓孩子感到頗有壓力,進而產生牴觸厭煩的心理反應。 尤其是家長們在閱讀的選擇上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時,他們選擇的內容就很有可能與孩子的喜好背道而馳。 家長們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 1、從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入手 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過程中,家長們應該以孩子為主體,儘量迎合孩子的內心喜好。 如果書籍的內容是孩子感興趣的,那麼閱讀興趣的培養便會變得簡單得多。也許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在父母們看來是「膚淺」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有可能是樂趣的來源。 2、父母為孩子做好示範 如果父母都是愛看書,愛閱讀的人,那麼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們天生具有模仿父母行為的本能,如果父母為孩子做了一個良好的閱讀示範,那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會變得更加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如果父母整天捧著手機,那麼相信孩子對於手機的興趣遠大於書本。 3、營造適合閱讀的環境氛圍 環境氛圍對於孩子的行為影響較為明顯,顯然更加靜謐的環境,更加有利於孩子靜下心來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之中。 尤其是對自制力不強的孩子而言,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刺激的干擾,他們更加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簡單的閱讀氛圍。 尤其是在電子產品較為普及的當下,父母們更加應該減少孩子生活中的環境刺激,為孩子營造一個沉得住氣的閱讀氛圍。 總而言之,如果父母們能夠掌握提升孩子閱讀興趣的方法,那麼對於孩子的閱讀習慣,養成而言,將會很有幫助。 另外,在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過程中,家長們更加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發自內心地熱愛閱讀,這才會讓父母的引導事半功倍。大家對於提升孩子閱讀興趣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分享呢? 來源:kknews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家長只需把好這三關,讓孩子愛上讀書

顧炎武:明朝的讀書人為什麼會墮落成社會的寄生蟲?

《孟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在古代,讀書人的社會地位遠比現在高,他們躋身統治階級的下層,享受著各種封建特權。《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有幾類人能夠像皇親國戚、高官子女一樣免除賦稅與徭役,他們是「國子、太學、四門學生、俊士、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其中讀書人占了大多數。宋朝重用文官,「學校之設遍天下,而海內文治彬彬矣。」宋哲宗元祐年間,朝廷又增設廣文館,招納四方讀書人。於是各地的知識分子紛紛報考功名,長年寄宿於國學、郡學之中,享受朝廷給予的各種補貼,不用耕種勞作,也不必應募從軍,只要能通過考核或者考取功名,就不愁生計。 早在唐宋之時,就已經有人指出讀書人已經墮落成社會的寄生蟲了——李吉甫曾上奏朝廷說:「天下常以勞苦之人三,奉坐待衣食之人七。」認為學校里的讀書人跟冗官一樣,逐漸成為了社會的負擔,他們坐待衣食,全無奉獻,任其發展下去,必將貽害無窮。到了明朝末期,讀書人過多的問題愈發顯著,成為矛盾激化、社會動盪的一大原因,明末啟蒙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與《生員論》中系統地分析了這個問題。 顧炎武著《生員論》 明朝的讀書人為什麼都墮落了? 在古代,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而是為了培養統治者以及選拔人才。據《石匱書》記載,歷朝取士之法皆不同,漢人重策,晉人重詞賦,唐人以詩,宋人用策論。到了明朝之時,朱元璋選擇用制義來作為考試的題目,要求讀書人創作八股、模仿聖賢的口吻來寫作,其目的是嚴進嚴出,使讀書人受縛於經史,以便加以控制。教育也就逐漸偏離「培養統治者」的方向,而日漸突出「選拔人才」的要求。 從此以後,讀書人不關心時政大事,也不像唐宋諸儒那樣善於通過寫策論來分析社會問題,而是專門在文章格式、結構上做功夫;在八股文面前,讀書人的「滿腹才華,滿腹學問,滿腹書史,皆無所用之」,只因為「一字不協,滿幅俱差,片語不諧,全篇俱失」。所以,明朝的教育制度使讀書人都變成了不通實務的書呆子,到了危機來臨、無才可用之時,統治者退卻責任說是「書生誤國」了,然而難道誤國的書生不就是國家自己培養出來的嗎?故而,張岱在《石匱書》中批評說: 「高皇帝以之大誤舉子,而舉子效而尤之,亦用以大誤國家.....則高皇帝之誤人尤小,其所以自誤則甚大矣。」 朱重八「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對讀書人百般防範,欲使其「雪案螢窗,白首窮經」,結果反而導致子孫無才可用,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明末的人才凋零,可從三大師的遭際看出來。崇禎十五年,浙江的黃宗羲會試落地,湖南的王夫之在第四次參加鄉試之後才勉強通過;而作為清代學術開山鼻祖的顧炎武卻始終過不了鄉試這一關,他一考就是十幾年,最後只能在崇禎十六年時才通過「捐納」的方式,成為了一名國子監生,然而到了次年明朝就滅亡了。 明末三大師竟無一人通過科舉考試,這說明大明朝的選拔制度已經挑選不出真正的人才了,它所能培養和選拔的都只是一些擅長考試迂腐書生,而非真正的經世之儒——造成讀書人墮落的也正是一制度。 八股取士導致真正的人才名落孫山 讀書人逐漸變成了社會的寄生蟲 明朝的選拔方式以學校和科舉為主,其中官員大多都是通過科舉考試而登進的,學校則為國家儲備人才、教育學生,使其能夠通過科舉考試。故而《明史·選舉志》說:「科舉必由學校,而學校起家可不由科舉。」因為明朝在科舉考試上卡得很嚴,用制義來做題目,所以能夠通過考試取得官位的人很少,而那些沒有通過考試的,大多都會退回學校去,繼續做生員,準備三年後再考,每年各地方也都會歲貢學生進來讀書,導致生員的數量越積越多。 顧炎武在《生員論》中說國家設置生員的目的本是為了收攏天下才俊,將其作為儲備幹部,在學校中重點培養。然而到了明朝之時,生員數量愈發氾濫,多達五十萬人,這些人在學校中所學的不是實務,學監教的也都是「場屋之文」,只是為了幫助生員通過科舉考試,而非增長才幹,導致「通經知古今,可為天子用者,數千人不得一也」的現象。 對於生員們的心態,顧炎武也予以揭露,認為他們不像唐宋讀書人那樣熱愛功名、有政治抱負,而是為了躲避徭役、享受禮待、不受笞捶,故曰「今之願為生員者非必其慕功名也,保身家而已」。唐宋之人以白衣秀才為恥,而明朝的秀才卻享受著在學校里混日子的生活。利瑪竇的《中國札記》說明朝的秀才身著長袍,腳穿長筒靴,代表著本城的高等公民;他們對地方官不必卑躬屈膝。在學校旁邊,官府還會蓋許多號房免費供生員們居住,年年都賜給他們布帛文綺、襲衣巾靴,每逢假節日,還另有賞節錢。如果有生員尚未婚假,官府會賜給他們錢作為聘禮,在結婚之後還置紅倉二十餘舍,供養其妻子兒女。 生員不需要參加社會勞動,也不用為生計而發愁,他們的任務就是上課聽講,完成作業,通過測驗,遵守學規,僅此而已。進可以通過科舉考試而得到官位,退則繼續在學校中學習,只要能通過考核,不違反紀律,便可享受「老於科場」的樂趣。因此,顧炎武說明朝有十分之七的讀書人只是為了「保身家」才考進學校讀書,他們沒有遠大抱負、沒有政治理想,不關心國家的興衰,不在意社會的積弊;只要自己能夠安心讀書,衣食無憂,則歲月靜好、萬事大吉矣。 這樣,明朝的學校本是為了培養人才,結果卻被一堆寄生蟲所占據。而那些有著政治抱負的人卻在激烈的競爭中名落孫山,出現讀書人雖多,人才卻很少的怪現象。 以讀書考試為生 生員制度加劇了明朝的政治腐敗 在明太祖洪武年間,國子監里的生員主要是貴族子弟,所以這些人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也可被皇帝授予官爵,稱為「萌監」;此外,各地也會貢舉一兩個生員到國子監中讀書,稱為「貢監」;到了永樂之時,那些會試下第的舉人也被准許入國子監讀書,稱為「舉監」;景泰年間,因瓦剌為患,朝廷缺少軍糧,便下令各布政使、州、縣之生員,只要能出米八百石,便可入監讀書,這些靠出錢財而入學的被稱為「例監」。 之後每遇荒年,或者邊境有警,或者朝廷缺錢,或者需要大興土木,便都為「例監」打開方便之門。對於這種腐敗現象,禮部尚書姚夔就說:「太學乃育才之地,近者直省起送四十歲生員,及納草馬者動以萬計,不勝其濫。且使天下以貨為賢,士風日陋」。明憲宗雖知其弊,然而不能改——朱元璋設科舉與學校本是為了控制讀書人,而到了後世,這種制度更加異化成了官府斂財的手段,加劇政治的腐敗。 對於這種腐敗現象,顧炎武直言不諱地說:「今之生員,以關節得者十且七八矣,而又有武生、奉祀生之屬,無不以錢鬻之。」那些富貴之家為了給子女謀得安身立命之所,便出資將其送入學校,目的不在於考取功名、報效國家,而是為了享受福利、悠閒度日。當局整天抱怨「書生誤國」,然而他們所選拔與培養的偏偏就是這樣的書生。 國家不要把讀書人養成了寄生蟲 對於讀書人淪為寄生蟲的社會現象,顧炎武提出的對策就是「廢天下之生員」,他認為「立功名」與「保身家」、「收俊乂」與「恤平人」是不能兼顧的;需要改革學校制度,將冗員全部革去,使其退學為民;只允許那些兼通五經、二十一史與當世之務的人留下來,這樣才能使「國有實用之人,邑有通經之士。」 生員們整日遊手好閒、享受特權,他們出入公門、阻擾行政、仗勢欺人;地方官對他們也要禮敬三分,一有責讓,他們便告叫「殺士啦!」「坑儒啦!」導致政令不行、號令不一,其害不下於鄉宦與吏胥。因此,「廢天下之生員」,取消寄生蟲們的特權,可以使「官府之政清」。 生員是社會的寄生蟲,他們只守著幾部古書,寫著幾篇文字,除了考試之外一無是處,卻享受著超規格的待遇。在腐敗的學校制度下,「富者行關節以求為生員,而貧者相率而逃且死」,生員加劇著社會分配的不公,導致貧民的負擔過重。因此,「廢天下之生員」,剝奪寄生蟲們的福利,可以使「百姓之困蘇」。 有明一代黨爭劇烈,學術領域也是各立門戶,互相攻擊謾罵,造成撕裂。其原因就在於生員之間的結黨抱團,那些同出一個考官的就稱為「房師」,同榜進士的稱為「同年」,各種拉關係,搞團團夥伙;他們不問是非,只講門戶,不僅蠹政害民而且立黨傾軋,最終導致人亡政息。因此,「廢天下之生員」,破壞寄生蟲們的關係網,可以使「門戶之習除」。 明朝取士之法過於單一死板,一定要天下讀書人先成為生員,再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做官,沒有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到了末期才會出現無人可用、所用非人的局面。顧炎武在當時便已經察覺到八股取士的危害性了,他說國家設置科舉考試本是為了考核考生們是否明六經之旨,是否通當世之務;然而卻有一個制義卡在那里,硬要求考生非得做出八股文章來,使他們棄經典而不讀,置世務而不顧,全去讀那幾篇時文、範文,成為一堆迂闊的書生。 讀書人應當講究「經世致用」,而不是泥於章句,不應為了考試而讀書。只要朝廷採用開科取士這種單一的做法,就必然會造成各種弊端,對於這個歷史教訓,顧炎武總結說:「夫取士以佐人主理國家,而僅出於一途,未有不弊者也!」 來源:kknews顧炎武:明朝的讀書人為什麼會墮落成社會的寄生蟲?

為何德國人熱衷於讀書?

德國人喜愛閱讀,據說不論在地鐵車廂中、公園草坪上,還是咖啡館里,隨處可見閱讀者的身影。為何德國人熱衷於讀書?這與其悠久的閱讀傳統有很大關係,回望德國歷史,德國人的閱讀熱情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 你能想像在18世紀末的德意志,有270多個讀書協會嗎?它們的成員可以超越階級、身份的限制,自由加入,輪流讀書,互相交流讀書心得。讀書會這個在我們今天已司空見慣的閱讀推廣方式,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在德意志的城市里出現了。 幾百年前,伴隨印刷術的發明、宗教改革、學校普遍設立、城市的發展,閱讀開始進入普通大眾的世界,德國人喜愛閱讀的傳統也在此時萌芽。 中世紀時,書籍大多數都由拉丁文、希臘文寫成,知識基本掌握在教士階層手中,普通人大部分都是文盲。 古登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帶來一場「印刷革命」,各種小冊子、宣傳單迅速在民間大量傳播,普通人有了閱讀的機會。 1517年,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猛烈抨擊羅馬教會,成為宗教改革的發端。路德主張「因信稱義」,普通人不需要藉助贖罪券以及各種儀式,通過閱讀《聖經》就可得救,這樣就必須人人都能閱讀《聖經》,大眾閱讀有了直接的現實需要。 這種需要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學校的設立,各種希臘語、拉丁語學校遍地開花,一大批大學應運而生。1500年至1625年的125年間,德意志共建立了18所大學,如康德曾就讀並任教的柯尼斯堡大學、馬克思曾拿到博士學位的耶拿大學等,就是這個時候建立的。由於學校的普遍設立,普通人開始有能力進行閱讀。 隨著宗教改革的深入以及啟蒙思想的傳播,人們逐步從身份、宗教、家庭中解放出來,變為讀書人。城市中悄然發生了德國歷史學家羅爾夫·恩格爾辛所說的「閱讀革命」,人們的讀書方式從「集約型閱讀」轉為更廣泛的「多樣化閱讀」。 18世紀末以前,書價昂貴且印刷數量少,一個人一生中的讀書數量有限,大部分人可能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比如《聖經》或是教理問答書等。恩格爾辛將其稱為「集約型閱讀」,並認為這種閱讀方式的前提是週遭世界不發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面對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類、歷史類、文學類書籍及報紙、雜誌不斷湧現,書籍的權威性日益下降,但人們的閱讀範圍逐漸擴大,「集約型閱讀」被「多樣化閱讀」取代。 可讀的書越來越多,德意志的讀書人口也就越來越多,到18世紀中葉,德意志的讀書人口約占成年人口的10%,1777年提高到15%,1790年進一步提高到25%,1830年已經達到40%。 閱讀人口的增加讓書籍供不應求,這就促使聰明的德意志人就想出一個絕妙的好方法——成立讀書協會。協會以自由平等為原則,人們不論社會身份、等級與性別有何差別,都可加入協會,輪流讀同一本書。據說人們通常一個星期內閱讀2本書及雜誌,在特定的場所討論圖書的內容。 當時的讀書協會給人們提供了接觸圖書的機會,也給人們提供了交流思想的園地。比如1774年《少年維特之煩惱》在萊比錫書展上面世,如果你是讀書協會的成員,那麼你可能在協會中讀到,讀完之後,還可以跟其他大家交流讀書心得。 讀者們也可以聚集起來,聽作者朗誦自己的作品。在一幅描繪德勒斯登讀書協會的素描中,就可看到十幾位讀者聚集在房間中,聆聽作者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這一讀書方式也延續至今,德國的書店等經常舉辦大大小小的朗誦會,由作者為讀者朗誦書中的內容。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讀書大多是抱著一定的目的,而德國人認為讀書是一種享受,對人性和優雅的追求是讀書協會的唯一目的。 由於當時書價較貴,讀書在當時其實也是一件奢侈的行為。赫茲的碎石工人在1860年要買六卷本席勒著作集,至少要花四個星期的收入。想要加入柏林讀書協會的勞工,需繳相當於其年收入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會費。即便如此,相對於閱讀帶來的精神愉悅,昂貴的花費沒有澆滅人們閱讀的熱情,大大小小的讀書協會還是在德意志大地生根發芽。閱讀成為德意志民族的重要傳統,成為德意志人民的重要習慣。 當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終於通過三場戰爭完成統一時,毛奇將軍說,「普魯士的勝利,早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就註定了。」這雖然強調的是教育,但和閱讀不無關係。 德國誕生了眾多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音樂家、科學家,為人類的文明作出巨大貢獻;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德國依然迅速崛起為大國,這都離不開德意志人熱愛閱讀的傳統。 德意志民族熱愛閱讀的傳統跨越歷史長河延續至現在,閱讀設施等方面的齊全更加有方便人們閱讀。據網上數據,德國平均每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城市中遍佈可分享二手書的公共圖書亭;另外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藏書,他們認為「如果家里沒有書籍,就如同房間沒有窗戶。」在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德國人依然熱愛紙質閱讀、深閱讀,他們隨時隨地都能拿出一本書,沉浸在閱讀之中。 在,大部分人都認同讀書和知識的重要性,這幾乎是一種共識。國家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營造閱讀濃厚的氛圍。如在北京,週末你隨便走進一座商場,就可能見到一家書店,這家書店剛好可能在舉辦圖書分享會。其實這不是偶然,北京幾乎每週都有多場新書發佈會、讀書會等在舉行。此外,數不清的閱讀類公眾號、App每天在向讀者推薦圖書、介紹讀書方法;圖書訂貨會、各種書展等每年也都會如期而至。 大學、出版社、媒體、企業等紛紛成立讀書會等各種形式的組織,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線上線下活動,邀請名家、作者向讀者分享圖書,組織讀者共讀好書。 但我們的閱讀狀況仍讓人堪憂。「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往往圖書落滿了灰塵還未被開封。在我們的地鐵、高鐵上,放眼望去都是刷手機的低頭族,捧著一本書來讀會覺得不好意思,仿佛自己成了另類,說不定還會遭到人們一絲異樣的眼光。 如何把閱讀氛圍和共識轉化為個人的實際行動?德國人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對個人而言,其實很簡單,「讀」就好了。 文章參考:阿部謹也《極簡德國史:何謂德國特色》《中世紀星空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kknews為何德國人熱衷於讀書?

《旅行與讀書》最平實的十句話,我來過,我見過,就足夠了

1. 旅行窮盡處,幻想啟程時。 2. 不管是哪一種「閱讀」,總是在旅行完成之後才開始。我來過,我看過,我瞭解 3. 旅行,只能是空間的移動,無法是空間的逆旅。 4. 吃飯和旅行,都是很「個人口味」,英文俗諺豈不是說:一個人的肉是另一個人的毒藥。 5. 絕對不說現任老闆的好話,絕對不說前任老闆的壞話。 6. 旅行和讀書,時而講讀書,時而講旅行,時而透過旅行來講讀書。 7. 隨著年紀心態上起了大變化,覺得「人生只是走一次的旅程」,什麼東西都得試試,金銀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時候「放手一搏」,買到人生獨特經驗也是值得的。 8. 若要說這些旅行有什麼獨特之處,也許只有一點點散漫隨興的旅程,加上一點點「與書相遇」的個人風格 9. 多年後重返佛羅倫斯的這一餐,的確讓人難忘,不僅食物的滋味飽滿豐富,連當地人的生活風情也讓人覺得真實親切。 10. 讀書究竟有什麼用? 對於一個書呆子而言,這從來不可能是個問題,因為讀書簡直就是他進入世界的方法,一條不由自己選擇,更加接近天啟召喚的路徑。 來源:kknews《旅行與讀書》最平實的十句話,我來過,我見過,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