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IT 與健康

Tag: IT 與健康

研究人員找到使癌症疫苗更有效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找到使癌症疫苗更有效的新方法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當前的癌症治療方法需要時間,可能損害健康細胞並產生不同的結果。理想情況下,抗擊癌症就像疫苗一樣簡單,科學家正在朝着這一目標邁出步驟。現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使疫苗分子更大的方法,因此它們不會在達到目標之前分散在血流中。 癌症疫苗背後的想法聽起來很簡單。它們由免疫系統之前未發現的抗原組成,稱為新抗原,可根據患者的腫瘤類型進行調整。然後將它們注射到患者的血液中,在那里藥物分子到達淋巴結並進入樹突狀細胞。在那里,新抗原被呈遞給免疫細胞,然後免疫細胞出去尋找體內相應的癌症。 但是在實踐中,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抗原的變異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很難分辨出哪種抗原對特定患者有效。即使這樣,這些新抗原仍然很小,以至於它們經常在到達淋巴結之前通過血管擴散,從而降低了它們的有效性。 EPFL研究人員通過這項新工作解決了第二個問題。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將疫苗的不同成分化學結合在一起的方法。最終結果是結構太大,無法穿過血管壁,從而確保疫苗到達淋巴結。一旦進入樹突狀細胞,這些成分就會被設計成再次分裂,將新抗原呈遞給T細胞並觸發所需的免疫反應。 該團隊在小鼠上測試了該技術,發現它們的T細胞對正確的抗原反應良好,並提供了針對癌症的保護性免疫。該方法最終可以與其他免疫療法技術結合使用,以改善反應,並可能減少復發的機會。 研究人員還成立了一家名為PepGene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的目標是開發一種算法來識別不同腫瘤類型的抗原。他們希望這可以開發出更好的癌症疫苗。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Li Tang表示:「這種新疫苗結合對每位患者的新抗原的高度先進的分析,應能以個性化和安全的方式激活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由於這些新抗原在健康細胞中不存在,因此准確鑒定將使我們能夠非常精確地靶向腫瘤細胞,而對健康組織沒有任何毒性。」 該研究發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雜誌上。 來源:cnBeta
研究稱擁有樂觀的伴侶可能有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研究稱擁有樂觀的伴侶可能有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擁有一個樂觀的伴侶可能是預防老年痴呆症或阿爾茨海默病發展的關鍵方面。人們認為生活方式因素在某人是否會患痴呆症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研究發現擁有健康快樂的伴侶會增加某人改善其生活習慣風險因素的幾率,從而降低其患該病的幾率。 許多不良的生活方式習慣與患痴呆症或阿爾茨海默病的幾率增加有關,包括飲食不良、缺乏運動、吸煙和肥胖。這項新研究發現,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伴侶可能會降低一個人受任何這些危險因素影響的幾率。例如,健康的伴侶可能會鼓勵他們選擇飲食健康或與他們一起運動。 據該大學稱,該研究涉及約4500對異性戀夫婦。在研究時,這些參與者已結婚長達八年之久。樂觀的配偶與更健康的家庭環境相關聯,而家庭環境又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習慣相關聯,並減少了以後生活中精神衰弱的幾率。 研究合著者William Chopik 解釋說: 我們與我們的伴侶一起度過了很多時間。他們可能會鼓勵我們運動、飲食健康或提醒我們服藥。當您的伴侶樂觀健康時,可以在您的生活中轉化為類似的結果。實際上,您確實可以通過更長的壽命和避免認知疾病來經歷更美好的未來。 研究人員表示,即使您不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也有可能訓練自己對生活有更積極的看法。這項研究表明,擁有樂觀伴侶的幸福生活方式可能不僅僅可以改善日常生活,還可以使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更加快樂和健康。 來源:cnBeta
頂尖醫學雜志:一個世紀內有望消除宮頸癌

頂尖醫學雜誌:一個世紀內有望消除宮頸癌

近日,據媒體報道,宮頸癌消除建模聯合會(CCEMC) 研究人員在《柳葉刀》上發表了兩項最新研究。該研究基於HPV感染動態傳播模型,分析了78個中低收入國家(根據世界銀行定義)。 第一項研究預測結果顯示,僅疫苗接種一項措施,中低收入國家就可以在下個世紀將宮頸癌病例數減少89.4%,發病率從19.8例/10萬人年減少到2.1例/10萬人年,從而預防6100萬新發病例。 在HPV疫苗接種的基礎上,結合兩次宮頸癌篩查,可將宮頸癌病例數進一步減少96.7%,發病率減少到0.7列/10萬人年,額外預防1210萬新發病例。所有78個中低收入國家均可加速11-31年並達到消除宮頸癌的目標。 第二項研究數據顯示,僅接種疫苗對宮頸癌死亡率的影響很小,到2030年僅能降低0.1%,但同時進行兩次終身篩查、加強癌症治療將會大大改善宮頸癌死亡。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了三重干預措施及其2030月標: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覆蓋率達到90%;7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接受兩次篩查(35歲/45歲左右);90%被確診的宮頸癌女性患者得到所需治療。 如果在三重干預措施的共同作用下,2030年就可避免約30萬女性死於宮頸癌,相當於減少34.2%宮頸癌死亡。未來一個世紀里有望預防超過7400萬例宮頸癌病例和6000萬例宮頸癌死亡,並消除宮頸癌這一疾病。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創建SELSER算法  預測患者是否能從普通抗抑鬱藥中受益

研究人員創建SELSER算法 預測患者是否能從普通抗抑鬱藥中受益

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稱,研究人員已經創建了一種名為SELSER的機器學習算法,該算法可以分析EEG數據以確定患者是否可能對常見的抗抑鬱藥舍曲林有良好的反應。該算法通過尋找涉及復雜大腦活動模式的特定神經信號來起作用,該復雜大腦活動模式與服用這種藥物的積極結果有關。 臨床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難以治療。盡管市場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抗抑鬱藥,但最常用的抗抑鬱藥是SSRI類藥物,其中舍曲林是最受歡迎的選擇之一。雖然有些患者對此藥反應良好,但其他患者的抑鬱症狀並未得到改善,實際上在服用藥物後可能會感到不適。 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種與舍曲林的陽性結果相關的神經信號,並訓練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來識別患者的這種信號。這項技術未來可以幫助醫生根據他們的大腦活動模式來確定開這種SSRI處方藥是否對患者有幫助。 這是目前醫生用來確定治療特定患者抑鬱症的最佳選擇的反復試驗方法的一種受歡迎的替代方法。根據這項研究,SELSER算法「可靠地」預測了參與者根據其腦電圖信息對舍曲林的反應。同樣,該算法還可以預測「更廣泛的臨床結果」,而不僅僅是患者對這類SSRI藥物的反應程度。例如,該算法預測,對舍曲林反應不良的患者更有可能對經顱磁刺激和心理療法產生反應。 來源:cnBeta

研究新冠病毒和SARS異同有何意義

2月9日湖北省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該說法一時引發外界廣泛關注,陳煥春會後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是「口誤」。到底該專家會上公布的大量專業數據是什麼意思,研究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度又有哪些意義呢? 本報記者 萬 琳 陳煥春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的細胞進入受體,與蝙蝠中發現的SARS相關病毒擁有87.1%的相似度,與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與一個雲南的蝙蝠樣本中發現的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高達96%。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 陳煥春會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說法屬於口誤,掉了兩個字,應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鍾南山院士表示,SARS冠狀病毒是專指急性呼吸綜合征的病毒,它與新型冠狀病毒是兩回事。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判定兩種病毒的基因組同源性差異是判斷這次流行的病毒是否屬於新病毒的重要標準之一,80%多和70%多的相似度表明差異很大,是新病毒。但是,這個相似比例只是判斷兩種病毒差異的證據之一,還要有其他證據證明這次流行的病毒是否屬於新病毒。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不久前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鮑一明表示,病毒之間的基因組序列相似,並不代表其傳播和致病能力相似,要搞清楚新型冠狀病毒,還需要就病毒基因組內和傳播、致病能力相關的特定片段,進行仔細比較分析。 研究新冠病毒與SARS的差異性有哪些意義呢?專家表示,研究病毒之間的基因組序列相似度,可以幫助科學家對新病毒進行溯源和分類,而且對於了解病毒的致病性及疾病防治也有指導作用。楊占秋表示,如果兩種病毒同源性很高,超過90%,那麼過去的SARS冠狀病毒疫苗是可以用於這次新冠病毒流行的預防,以控制疫情發展。但如果同源性只有80%左右,說明兩種病毒差異還是很大,而且疾病表現也有不同。那麼過去的疫苗用於這次新冠肺炎流行的預防是無效的,也是不可以用的。 來源:cnBeta

權威專家回應關於疫情認識的最新熱點

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4萬。近日,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了一些新的令公眾關注的現象和說法。事實上,隨着大規模檢測以及臨床治療經驗的積累,醫學界對於疫情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新華視點」記者就相關熱點采訪了權威醫學專家。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病情突然加重、核酸「假陰性」、氣溶膠傳播……權威專家回應關於疫情認識的最新熱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秉陽 熱點一:為什麼有的輕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甚至去世? 有的患者早期發病並不嚴重,但會突然加速,幾天內發展成危重症甚至死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鍾鳴日前表示,病人體內可能啟動了炎症風暴,導致各個器官功能衰竭。 所謂炎症風暴,指的是病人因感染激活了肌體的免疫細胞,造成免疫細胞過度損傷。正常的免疫是保護,過度的免疫是損傷。炎症風暴不但對肺,還會對肝、腎、心髒等器官造成損害。炎症風暴發生後,病人的病情往往急轉直下,很快神志不清、呼吸緊迫、氣急、憋氣,然後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甚至凝血功能障礙,各個髒器會發生衰竭。 炎症風暴一旦啟動,阻斷十分困難。北京協和醫院第一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長、感染內科主任醫師劉正印對記者形容,炎症風暴發作就像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至於什麼時候會觸發第一張牌,目前還沒有固定模式。 「炎症因子就像是扳機,扣動後會觸發各個器官出現炎症損傷的問題。」劉正印介紹,炎症風暴導致多髒器功能障礙死亡率比較高,尤其是晚期呼吸機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人,高齡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病人。 多位專家表示,炎症風暴的出現沒有絕對規律,難以預判、監測,目前還缺乏有效治療手段。 劉正印表示,發生炎症風暴的患者早期看起來都非常輕,但到後期會越來越重,多在10天左右最為明顯,真正到了多髒器功能障礙的時候再去救治,困難就非常大了。所以關鍵還是要早發現、早診斷,加強對症支持治療。 熱點二:為什麼核酸檢測「假陰性」現象頻發? 病毒核酸檢測中,有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前幾次檢測呈陰性,但在多次檢測後最終呈陽性。核酸檢測中的「假陰性」頻發令人關注。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一則通知顯示,一位武漢來京發熱肺炎患者,2月5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此例患者入院前3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甲流核酸檢測陽性,因此於1月30日以「重症甲流」收入院。入院後插管上呼吸機,通過肺泡灌洗檢測才發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類似的多次核酸檢測均為「假陰性」的情況並不罕見。 記者了解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包括「樣本採集」「直接或滅活後提取核酸」「擴增檢測核酸」三部分,並非僅僅有足量的試劑盒就可以開展檢測,還需依賴多環節的共同努力。檢測試劑盒性能如何、采樣是否規范有效、實驗操作是否標準,每個環節都影響着最終的檢測結果。 「目前,病毒核酸檢測通常採用實時熒光PCR技術,方法成熟,有很好的特異性。不過,目前很多此前沒有研發病原體核酸檢測試劑經驗的公司也加入生產,試劑盒的質量難以保證。」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表示。 而且,專家表示,並非只要有病毒,試劑盒就能檢測出來。只有當採集到的樣本中病毒量達到某個量值時,才能檢測出其中的新冠病毒核酸。 此外,患者樣本問題、檢測人員的操作也對准確率有很大影響。 金博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檢驗科的助理研究員,負責疑似病人的核酸檢測。他說,「目前核算檢測基本採取鼻咽拭子、口咽拭子采樣,樣本採集的部位都是在病毒濃度較低的上呼吸道。而病毒濃度較高的下呼吸道樣本——如肺泡灌洗液、深部痰,其實是更好的檢測標本,但對於輕症患者卻往往並不實行這樣的采樣方式。」 金博說,所有檢測環節的規范標準都有賴於人員的操作。記者了解到,疫情愈發嚴重後,北京、上海緊急對醫務人員采樣進行了強化培訓,並採取三甲醫院采樣送疾控部門檢測,或有資質的醫院自行檢測疾控部門復核的方式,盡量避免「假陰性」出現。 熱點三:如何避免「假陰性」患者不能及時確診?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緊迫,為避免「假陰性」患者繼續傳染,及時被隔離並得到救治,多位專家表示,多種方式印證和臨床診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說,如果出現感染症狀,建議檢查血常規和胸部CT。如果在新冠肺炎高流行地區,白血球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偏低,且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就符合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即使核酸檢測為陰性,也不能放過。 國家衛健委日前在官網發布了第五版診療指南,表示湖北省內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可作為臨床診斷病例,這意味着,不再僅僅依靠核酸檢測作為確診的唯一標準。 中日友好醫院在發生「假陰性」事件後也回應稱,不再以核酸檢測陽性作為患者確診、轉運的唯一標準。即使患者核酸檢測陰性,只要由專家組根據流行病學史、影像檢查結果、臨床症狀等綜合表現判定為臨床確診病例的,也應在第一時間轉至定點醫院收治,最大限度降低潛在疫情影響。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表示,新冠肺炎有個特點,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此前有根據大量流行病學史、接觸史、臨床症狀看着都像是,但是核酸檢測未能得到確診的病人,現在,這些患者也被列為疑似病例。他建議在武漢出現這樣的病人,應當可以列為臨床診斷病例。 熱點四:氣溶膠也是主要傳播途徑? 近日有消息稱,氣溶膠傳播也是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理論上氣溶膠傳播是有可能的,但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即使有,對傳播流行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不是主要傳播方式。」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中所有固體和液體的顆粒。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飄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國家衛健委第五版診療指南指出,目前氣溶膠傳播尚待明確。 李太生表示,在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特殊條件下,才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臨床醫務人員應注意採取空氣隔離措施,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但普通民眾對此不必過於擔心。 李太生說,新冠肺炎目前還是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的疾病,如果是在常規臨床護理、一般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採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飛沫傳播防護措施,去公眾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記得戴口罩、勤洗手,足以保護不被感染。 吳尊友表示,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不會在空氣中長期飄浮。如果不是在密閉空間里,通風會令空氣中的病毒濃度降低。「建議公眾每天保證一定的時間開窗通風,降低感染風險。」 來源:cnBeta

從黑死病到新冠病毒:隔離依然是阻擊疫情的有效手段

2月11日消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繼續,並且已經傳播至多個國家。面對這一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世界各國都採取了一個控制疾病傳播的古老方法:隔離。隔離的做法最早見於《舊約全書》,其中幾節提到了應當對麻風病患者進行隔離。早在科學家發現微生物才是導致該疾病的實際原因之前,許多古代文明就依靠隔離病人來阻止疫情。從古希臘時代直到近代,在缺乏疾病治療手段,且公共衛生措施匱乏的時期,醫生和官員們就開始採取隔離措施,以遏制疾病的蔓延。 從1月下旬開始,武漢及周邊地區已經採取了各種隔離的措施,以防止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向外擴散。許多航空公司的航班也取消了。這些的隔離方式都是為了阻止疾病傳播,與歷史上的隔離手段一脈相承。 防止傳染 疾病隔離的含義最初是指「拘留和分隔可能攜帶傳染病的人」。如今,隔離意味着一段與患有傳染病的人或動物,或者那些可能接觸過該疾病但尚未染病的人或動物分隔的時期。雖然在歷史上,隔離可能是一種自我強制,或自願脫離社會的行為,但從近代以來,隔離已經成為衛生當局強制執行的措施。 麻風病在《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中都有提及,而這也是第一個有記載的採取隔離手段的疾病。在中世紀,由天主教會管理的麻風病人居住地在世界各地紛紛出現。盡管麻風病的病原體麻風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直到1873年才被發現,但其能嚴重損傷皮膚,而且難以治癒,導致許多文明錯誤地認為這種疾病很容易傳播。實際上,麻風病為低度傳染的疾病,約95%的人口有自然免疫。 發生在14世紀的一場大瘟疫催生了現代隔離檢疫的概念。黑死病於1347年首次出現在歐洲。在四年的時間里,它在歐洲殺死4000萬到5000萬人,在世界范圍內殺死7500萬到2億人。 1377年,在古稱拉古薩(Ragusa)的海港,也就是今天克羅地亞南部的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發布了一條名為「trentina」——源自意大利語的「30」(trenta)——的法令,稱來自鼠疫高發地區的船隻在靠岸前必須在海上停留30天。據推測,在等待期結束時,任何在船上依然保持健康的人都不太可能傳播疾病,因此被允許上岸。 後來,30天的停留期被延長到40天,由此產生了「quarantine」(隔離檢疫)一詞,來自意大利語中的「quaranta」(40天)。第一部強制執行隔離檢疫的法律正是在拉古薩實施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隔離檢疫的性質和規則出現了變化。港口官員在允許旅客入境之前,會要求他們證明自己沒有去過疾病嚴重爆發的地區。在19世紀,由於政治和經濟原因,隔離檢疫被濫用,促使許多人呼籲召開國際會議來規范檢疫措施。19世紀初的霍亂流行也清楚地表明,當時各國缺乏統一的隔離檢疫制度。 美國的隔離案例 自1793年費城爆發黃熱病以來,美國也曾出現過多次嚴重的流行病。一系列的疾病爆發促使美國國會在1878年通過法律,授權聯邦政府介入隔離檢疫。1892年,霍亂傳入美國,促使美國政府採取了更嚴格的管理措施。 在美國歷史上,將個人公民自由與保護公眾對立起來的隔離案例,最著名的可能要屬瑪麗·馬倫(Mary Mallon)(又被稱為「傷寒瑪麗」)的故事。這位愛爾蘭移民於1883年獨自移居美國,20世紀初,她在紐約市內擔任廚師。她是一名無症狀的傷寒帶菌者,自己從未感到不適,但卻把這種疾病傳播給了雇傭她的家庭。 美國公共衛生機關的工作人員逮捕了瑪麗,並將她隔離在紐約市的北兄弟島。三年後,瑪麗被釋放,她也承諾不再從事任何與食物有關的職業。然而,她違背了自己的誓言,又在紐約的斯隆醫院掌廚,繼續傳播疾病。最後,瑪麗被公共衛生機關再次逮捕,回到了北兄弟島,在那里孤獨地度過了餘生。 更近的案例發生在2007年,美國的公共衛生官員隔離了31歲的亞特蘭大律師安德魯·斯皮克(Andrew Speaker),後者患上了一種耐藥的傳染性肺結核。然而,這位律師並沒有安心隔離,在知道自己感染並可能傳播這種結核病的情況下,他還是與未婚妻前往歐洲舉辦婚禮。這也引起了國際關注。由於擔心在意大利被隔離,斯皮克經過一番周轉回到美國,最終在邊境被聯邦當局逮捕。他被隔離在丹佛的一家醫療中心,並在那里接受了治療。在確認不再具有傳染性之後,醫療中心將斯皮克釋放。不過,他被要求在每個星期中的5天向當地衛生官員報告,直到治療結束。 直到今天,隔離依然是一種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可以限制傳染性疾病的傳播,不僅包括冠狀病毒,還包括埃博拉、流感和SARS等。曾經關於隔離的污名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除,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隔離不僅對社會有好處,可以將傳染性個體與普通人群隔絕,同時也有利於對患者的治療。 從國家法律的角度,限制個人旅行自由和強制醫療都是非常嚴肅的決定。隔離並非萬無一失,但對於致力於阻止傳染病傳播的公共衛生官員來說,這是非常有用的手段。(任天) 來源:cnBeta
特定蛋白質的發現可能有助於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

特定蛋白質的發現可能有助於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老年性黃斑變性(或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現在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已經發現可能是導致這種疾病的一種特定蛋白質,這展示了可能能治療甚至預防這種疾病的新希望。 這項研究包括來自倫敦瑪麗皇后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卡迪夫大學和荷蘭拉德布德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研究涉及分析從484名AMD患者中獲得的血液樣本,以及從522名沒有該疾病的年齡匹配的人中獲得的樣本。結果發現,AMD組的血液中含有明顯更高水平的稱為H因子相關蛋白4(FHR-4)的物質。另外,檢查去世AMD患者捐贈的眼睛時,同樣發現他們的黃斑中有FHR-4。 FHR-4調節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稱為補體系統。該系統反過來在炎症和機體抵抗感染中發揮着關鍵作用。重要的是,先前的研究表明補體系統的過度活躍可能導致AMD。對AMD組成員的遺傳分析進一步表明,他們較高的FHR-4水平與編碼屬於H因子家族蛋白的基因的變化有關。二十多年前,這些相同的變化以前與AMD風險增加有關。 曼徹斯特大學的Simon Clark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確實是我們對補體激活如何驅動這種主要致盲疾病的理解的一個轉變。直到現在,FHR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還沒有被推斷出來。但是現在,我們顯示出直接的聯系,更令人振奮的是,它成為接近確定一組治療這種衰弱性疾病的潛在治療靶標的有形步驟。 」 科學家最近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有關這項研究的論文。 來源:cnBeta
尼日利亞爆發神秘疾病 已感染上百人造成15人死亡

尼日利亞爆發神秘疾病 已感染上百人造成15人死亡

近日,據尼日利亞知名媒體《Daily Post》報道,尼日利亞近日發現一種神秘疾病,截止2月4日該疾病已經感染了上百人,並造成15人死亡。該疾病於2020年1月29日在尼Oyi-Obi社區爆發,症狀包括頭疼、發熱、腹瀉、嘔吐、胃痛、身體無力和胃腫脹,最初的4名感染者在發病後48小時內全部死亡。 尼日利亞衛生部長Osagie Ehanire表示,尼疾控中心正在努力揭開這個疾病的神秘面紗,但目前經過實驗室檢測,該疾病並非埃博拉、拉沙熱這兩種非洲常見的高致命性疾病,也並非新型冠狀病毒。 有消息稱,當地政府懷疑這種疾病與捕魚中使用的某種化學物質有關。 尼日利亞,處於西非東南部的國家,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寧,北邊的尼日爾,東北方隔乍得湖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值得一提的是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1.73億,占非洲總人口的16%。 來源:cnBeta

口罩能重復使用?網傳酒精、紫外燈消毒法靠譜嗎?

最近口罩依然緊缺,動手能力強的網友們馬上就開發出一堆「重復使用口罩」的方法,包括噴酒精、上鍋蒸、烤箱烤、上微波爐等等,也有不少網友留言問求真君,這些「烹飪」方法靠譜不靠譜。 為此求真君馬上搜集了大量文獻,也咨詢了相關專家,給大家總結了一套口罩重復利用的教程,在開始長篇大論前,直接上結論: 可行的消毒方法 1、烘烤法,烤箱設定70℃,把口罩放進去烘烤1小時。 2、紫外線消毒法,把口罩放進紫外線消毒櫃,殺菌時間30分鍾~1小時。 不可行的消毒方法 1、高溫高壓(高壓鍋)法,會導致口罩變形,破壞口罩氣密性。 2、75%酒精(醫用酒精)法,破壞口罩濾材的帶電狀態,影響口罩過濾性能。 3、微波爐法,口罩鼻夾為金屬材質,不能放入微波爐。 需要分情況的消毒方法 蒸煮法,無法使用烘烤和紫外線消毒法的情況下,N95級別口罩可以考慮此法,沸水隔水蒸煮30分鍾,完全晾乾後使用。而普通醫用口罩不推薦此法。 特別提醒 1、口罩消毒重復利用是物資緊缺下的無耐之舉,N95級別口罩有多次使用可能,但原則上一次性醫用口罩不推薦重復使用。 2、經過上述方法消毒後,如發現口罩的鼻夾夾不緊了,或者是口罩的氣密性沒有之前好了,請立刻停止使用! 3、消毒法只適合低風險人群:不在湖北地區、不是醫護人員且不出入醫院、不接觸病患。 4、出入人員密集的密閉場所,建議也不要用消毒法,口罩用完應直接拋棄。 回到話題上來,網傳各種口罩消毒方法靠譜嗎?求真君還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資料,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不過在分享之前,求真君認為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口罩需要定期更換。 口罩為什麼要定期更換? 首先要從原理說起,無論是醫用口罩還是N95級別的防塵口罩,其過濾原理都是通過口罩夾層的阻隔層(由聚丙烯熔噴纖維)把吸入的空氣中的顆粒物(包括粉塵、細菌、病毒等)攔截、吸附起來,避免使用者吸入有害微粒。 除了纖維攔截,一般還會在口罩阻隔層上進行駐極處理,讓阻隔層輕微帶電,主動吸附微粒,增強過濾效果。 ▲這層聚丙烯熔噴纖維放大後是這樣的 口罩的阻隔層就相當於一張大網,因此,即便不考慮口罩的衛生情況,如果這張大網的網孔被各種顆粒物堵上了、網眼被填到一定限度了,沒足夠的空氣進來,我們戴着自然就會感覺呼吸困難,這口罩自然就不能用了。 而且溫暖潮濕的口罩也是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再考慮到口罩被口水鼻涕弄髒,長期使用後變形、損壞影響氣密性等問題,原則上口罩都是不能使用很久的。 區別只在於,普通醫用口罩壽命短(約4小時),N95級別口罩壽命長(約8小時)而已。 不過對於低風險人員(非醫護人員,不接觸病人,不在湖北地區),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張流波建議在口罩短缺時期,口罩沒污損的話,自然晾乾後可重復使用,不可清洗。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也提到,N95口罩在功能完整、未被污損情況下,最多可重復佩戴5次。且有研究表示,使用5天後的N95口罩過濾效率依然有80%。 ▲嚴格來說只有N95以上級別才能重復用 但現在非常時期,不消毒估計大家都不會放心的……求真君基於一份研究資料,和大家分析一下民間消毒法的可行性。 口罩重復使用的研究背景 2003年SARS爆發,當時口罩也一度成為稀缺物質,在SARS疫情結束後,台灣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下稱研究所)就進行過一個關於「一次性口罩滅菌再使用之可行性探討」的研究。 研究目的很簡單,就是看看口罩經歷各種滅菌手段後,是否還能維持合格的工作狀態,為我們所用。 研究所選購了6款口罩進行測試,其中2款為澳標P2等級口罩,4款為美標N95(國標KN95)級別口罩。 雖然研究當中沒有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但由於口罩的防護原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材料製成的阻隔層攔截顆粒物,因此試驗結果對於普通醫用外科口罩而言還是很有參考意義。 研究測試結果如何? 研究所的測試主要分為兩個部分,1是探究不同的滅菌方法是否能有效殺滅病菌,2是經過有效的殺菌方法後,口罩的過濾能力是否有影響。 先來看第1部分: 研究所採取了大腸桿菌作為模擬病菌,並把病菌通過霧化器附到試驗口罩上面,然後分別使用干熱、濕熱、高溫高壓、紫外線和75%酒精這5種常見的滅菌方式,看看能不能把口罩上面的大腸桿菌消滅。 最終發現只需要具備下面這些條件,5種方法都能有效殺滅大腸桿菌。 其中濕熱蒸煮和酒精噴灑的殺菌方法,都需要待口罩完全乾燥後才能使用,不然水汽凝結在口罩上會增加空氣阻力,同時也會讓口罩的過濾效率明顯降低。 接下來,滅菌後的口罩可以進行第2部分的過濾效率測試: 研究所測試了6款口罩(各測試5個樣品,下表中數據為5個樣品測試數據的平均值)在經5種方式滅菌前後的過濾效率,其中濕熱處理(蒸煮)、高溫高壓和酒精處理這3種消毒方法,均對部分口罩的過濾效率造成一定影響,高溫高壓甚至會讓口罩嚴重變形。 干熱(烘烤):對口罩的過濾性能基本沒有太大影響。 濕熱(蒸煮):5號口罩中的1個樣品過濾效率下降至低於95%的水平,6號口罩也有較明顯的性能下降。 ▲標紅的數據表示重復測試中有口罩樣品過濾效率低於95%(N95級別口罩初始過濾效率≥95%) 關於蒸煮法,網上有傳言口罩阻隔層的聚丙烯纖維遇水會大大影響過濾效率,這是真的嗎?如果口罩未完全乾透,確實有影響。但如果口罩干透則沒有這個擔憂。 因為聚丙烯纖維的回潮率僅為0.01%~0.1%之間,幾乎不吸水,晾乾就沒什麼問題,也不會影響阻隔層的帶電狀態。 高溫高壓(高壓鍋):相對沒那麼流行的方法,而且測試結果很不理想,有口罩被「燉」到變形了…… ▲標紅的數據表示重復測試中有口罩樣品過濾效率低於95%(N95級別口罩初始過濾效率≥95%) 紫外線(紫外線消毒櫃):此方法是可以的,研究所用的是生物消毒櫃,30秒就幹掉大腸桿菌了,我們家用的紫外線消毒櫃適當延長到半小時到1小時即可。 75%酒精(醫用酒精):效果最差的一個消毒方法,1、2、5、6號口罩過濾效率都有明顯下降。 ▲標紅的數據表示重復測試中有口罩樣品過濾效率低於95%(N95級別口罩初始過濾效率≥95%) 這個方法問題在於酒精會使部分口罩濾材纖維表面溶融,從而降低在製造過程中被植入的離子的逃脫能量,影響過濾效率。 而且使用醫用酒精切底殺菌的操作不容易,需要里外噴灑均勻,而且醫用口罩外部還有防水層的設計,會阻隔酒精滲透,普通人操作不一定可以完全殺滅口罩阻隔層上吸附的細菌病毒,這樣的口罩二次使用也很有風險。 相對而言,干熱(烘烤)和紫外線的方法,對口罩的影響更小。 除了高溫高壓會讓口罩變形外,其他方法消毒後口罩普遍都能維持90%以上的過濾效率,只有部分口罩在酒精消毒後過濾效率下降至低於90%。 可能會有大家覺得,這不就只下降百分之幾的過濾效率麼?也還有80%、90%多啊,怕什麼? 但請注意,測試使用的是全新口罩,只是噴灑定量的大腸桿菌而已,但實際情況中口罩會吸附各種塵埃微粒、細菌病毒,使用過程中過濾效率就在不斷下降,消毒後的情況肯定沒有實驗來的理想。 總結一下,針對N95級別口罩二次使用的5種殺菌方式中,有2種是可取的,分別是干熱和紫外線,消毒後口罩過濾性能基本沒有影響。 因此,在口罩短缺的時期,如果家里恰好有烤箱或者紫外線消毒櫃的話,可以按照條件進行消毒(新型冠狀病毒在60攝氏度高溫下40分鍾失活,也怕紫外線): 1、烤箱設定70℃,把N95口罩放進去烘烤1小時。 2、把N95口罩放進紫外線消毒櫃,殺菌時間30分鍾~1小時。 如果沒有烤箱也沒有紫外線消毒櫃,根據實驗結果,把N95口罩隔水蒸煮15分鍾~30分鍾,完全晾乾後也可以繼續使用。不過上面也提到了5號口罩中的其中1款樣品濕蒸後過濾效率降到低於95%,同時使用壽命也會有所下降,算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了。 但注意!!!有一點是研究院沒有進行測試的,就是進行消毒後,特別是高溫高濕條件下消毒晾乾後口罩的氣密性!!! 如果大家發現用以上方法消毒、完全晾乾後再進行佩戴,發現口罩的鼻夾不靈了,或者明顯出現口罩貼合性和氣密性不佳的情況,請立刻停止使用!!! 普通醫用口罩能這樣做嗎? 是的,研究所的測試僅針對N95級別口罩,對於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的醫用口罩,又能否使用上面那些可行的消毒方法呢? 一般情況下,普通醫用口罩完全不建議重復使用,現在特殊情況,求真君建議參考研究院的測試,可以使用干烤和紫外線2種消毒方法,而不建議使用濕蒸法。 1、烤箱設定70℃,把醫用口罩放進去烘烤1小時。 2、把醫用口罩放進紫外線消毒櫃,殺菌時間30分鍾~1小時。 因為從數據可以看出,濕蒸法對口罩的過濾效果有影響,而醫用外科口罩對粒徑為0.03μm的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僅為30%(N95級別為95%),過濾效率再下降就真的防不住什麼了。 而且高溫蒸煮還可能破壞阻水層,加速口罩阻隔層失效,所以不要蒸煮。 至於網紅的酒精法,上面的研究也提到會對口罩的過濾效率造成較大影響。而且只是里外噴灑酒精,不保證酒精接觸到吸附在阻隔層當中的病菌,如果無法有效殺滅病毒,能二次使用也沒有意義了,因此同樣不建議。 最後還不能忘記一點,如果經過消毒操作後,發現口罩的鼻夾不靈了,或者明顯出現口罩貼合性和氣密性不佳的情況,請立刻停止使用!!! 那麼口罩的重復使用研究到這邊就結束了,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幫助。隨着口罩廠家陸續復工,口罩供應肯定會趕上來的,物資充足的話,盡量就不要重復使用口罩哦。 來源:cnBeta

鍾南山團隊首篇新冠病毒論文:一半以上患者早期不發熱

最新新冠病毒的研究,迄今最大規模樣本分析,鍾南山團隊出品。這篇剛剛預印發布的論文中,鍾南山及其研究團隊分析了1099病例後,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臨床表現:「只有43.8%在早期表現出了發熱症狀,但住院後出現發熱症狀的占87.9%。」 原標題:鍾南山團隊首篇新冠病毒論文:一半以上患者早期不發熱,最長潛伏期24天,基於迄今最大規模樣本分析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十三 乾明 來源:量子位 他們還在論文中指出,檢測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過分側重於是否發燒。 鍾南山團隊還在論文中披露如下研究結論: 一些感染患者中卻存在正常的放射學表現,僅靠CT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准確率為76.4%; 疾病潛伏期中位數只有3天,最長達到了24天,不能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通過胃腸道分泌物的傳播可能在病毒的快速傳播中起了作用,這也意味着糞口傳播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他們也在論文中斷開了新冠病毒與肺炎的聯系,而是把這一病症稱之為2019-nCoV ARD,新冠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 因為他們得出結論,肺炎與否,不必納入臨床症狀… 這些結論基本上刷新了當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對抗擊新冠病毒帶來了新的參考,也是鍾南山團隊在新冠病毒疫情以來首次以論文形式發表研究成果。 所以這究竟是一篇怎樣的論文?通過哪些樣本案例?如何得出上述結論? 迄今最大規模的臨床樣本分析 2月9日,鍾南山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medrxiv」發布最新論文,披露了這些研究成果。 題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沒有精緻的排版, 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對2019-nCoV ARD的臨床特徵 (實驗室確診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實驗數據 在實驗數據方面,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樣本。 包括截至1月29日,來自31個省級行政區的552家醫院,共計1099例患者樣本。 對潛伏期定義為:從接觸傳播源到出現症狀的時間。 流行病學特徵(包括近期接觸史)、臨床症狀和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都是從電子病歷中提取。 放射學評估,則包括胸部X光或計算機斷層掃描。 實驗室評估,包括全血細胞計數、血液化學、凝血測試、肝腎功能、電解質、C反應蛋白、降鈣素、乳酸脫氫酶和肌酸激酶。 2019-nCoV ARD的嚴重程度,即是否重症,根據國際社區獲得性肺炎指南來確定。 主要的復合終點是進入重症監護病房(ICU),機械通氣或死亡。次要終點包括死亡率,從症狀發作到復合終點的時間及其每個組成部分。 他們也在論文中指出,由於臨床觀察仍在進行中,因此未將固定時間范圍(即28天內)應用於這些終點。 統計方法 論文中,根據美國胸科協會入院指南,將患者分為嚴重和非嚴重的2019-nCoV ARD。 其中,連續變量以均值和標準差,或中位數和四分位距(IQR)表示。分類變量被總結為每個類別中的計數和百分比。 檢驗方面,連續變量採用Wilcoxon秩和檢驗,分類變量適當採用卡方檢驗和Fisher精確檢驗。 對於住院病例中復合終點的風險和潛在風險因素的分析,採用的是Fine-Gray競爭風險模型,其中恢復是競爭風險。 靈敏度分析,則是採用Cox比例風險模型。 潛在的危險因素包括接觸史、年齡、異常的放射學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並發症的發展。 此外,他們還將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危險因素,例如性別和吸煙狀況納入了最終模型。 重新審視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人口及臨床特徵 在論文分析樣本的截止時間1月29日,所有1324名患者中,222人(16.8%)有疑似診斷,因此被排除在外。 由於原報告的不完整性,缺少3例患者的核心數據集(包括臨床結果和症狀),因此報告從31個省(市)的552家醫院中篩選出了1099例2019-nCoV ARD患者,如下圖所示。 人口統計學和臨床特徵如下表所示。 2.09%是醫療工作者;1.18%的患者有接觸野生動物史;31.30%有近期到過武漢;71.80%有接觸過武漢人。 武漢市本地居民483例(43.95%)。武漢以外地區26.0%的患者最近沒有去過武漢或與武漢人接觸。 中位潛伏期為3.0天(范圍為0至24.0)——要比此前研究發現的更短。 在本次研究中,聯合全國多中心確診1099例例患者數據來看,潛伏期最短為0天,最長可達到24天,中位數據為3天。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最長「24天」的潛伏期,也引發一定爭議。 2019-nCoV ARD的診斷跨越整個年齡譜。中位年齡47.0歲(IQR, 35.0 ~ 58.0歲),女性占比41.9%,年齡在15歲以下的患者占0.9%。 發燒(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見的症狀,而腹瀉(3.7%)和嘔吐(5.0%)很少見。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種潛在的疾病(即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 但他們發現,在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只有43.8%表現出了發熱症狀,因此也得出結論:檢測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過分側重於是否發燒。 入院時分別將926例和173例患者分為非嚴重組和嚴重亞組。兩組之間的年齡差異很大。 此外,與非嚴重病例相比,重症病例中任何潛在的疾病明顯更為常見(38.2% vs. 22.5%, P 兩組患者的暴露史無明顯差異(P>0.05)。 入院時放射學和實驗室檢查結果 下表展示了患者入院時的放射學和實驗室檢查結果。840名病人在入院時接受了胸部計算機斷層掃描,其中76.4%表現為肺炎,這也意味着,僅靠CT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准確率為76.4%。 926例重症患者中的221例(23.87%),和173例非嚴重患者中的9例(5.20%),並沒有放射學異常表現,而是通過症狀和RT-PCR陽性結果確診(P 嚴重病例在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攝影上的影像異常較非嚴重病例更為明顯(P 入院時,82.1%的患者淋巴細胞減少,36.2%的患者血小板減少。總體來說,33.7%的患者出現白細胞減少。 大多數患者表現出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但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激酶和D-二聚體水平升高的情況較少見。 與非嚴重病例相比,嚴重病例具有更顯着的數據異常,即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所有P值均小於0.05)。 治療和並發症 總體而言,分別有38.0%、6.1%、57.5%和35.8%的患者開始接受氧療、機械通氣、靜脈注射抗生素和奧司他韋治療。 18.6%的患者使用了全身性皮質類固醇,重症組比非重症組更多(44.5% vs...
中南醫院張笑春:CT作為新冠肺炎診斷依據可行嗎?

中南醫院張笑春:CT作為新冠肺炎診斷依據可行嗎?

「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2019nCoV肺炎(診斷)的主要依據。」2月3日,身處抗疫一線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發表在朋友圈內的呼籲,引發廣泛討論。截至2月7日24時,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已經超過34000人,疑似感染超過27000人。 (原標題:專訪中南醫院張笑春:CT作為新冠肺炎診斷依據可行嗎?) 澎湃新聞記者 包雨朦 通訊員 高翔 資料圖 將CT影像作為核酸陰性疑似患者篩查、臨床診斷和療效監測的重要依據,在當前的形勢下是否有其必要性?與核酸檢測相比,CT影像具有哪些優勢,同時又會帶來什麼挑戰? 2月6日,帶着這些問題,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張笑春醫生。 此前張笑春通過微信朋友圈發文稱:在重點疫區湖北省或武漢,應該對疑似患者或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史進行肺部CT影像排除,作為目前2019nCoV肺炎篩查的主要依據;同時,呼籲給予無症狀或核酸檢測陰性但CT影像陽性的人予以隔離治療,以防造成家庭聚集感染,讓疫情進一步蔓延。 在采訪中,她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自從發布了這則朋友圈之後,她遭到了很多誤解。「我的意思是不要等待核酸檢測的結果,在做核酸檢測的同時、進行肺部CT影像檢查,將肺部CT呈現急性炎症徵象的患者、按照「疑病從有」的原則及早收治。而核酸檢測依然是最終病原學診斷的金標準,其病原學證據是無可替代和不容置疑的。」 「核酸檢測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說假陰性的問題。」張笑春指出,這主要是由幾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目前的核酸試劑盒研發的時間特別短,產品穩定性不高;其二,生產廠家不同,核酸檢測試劑盒的質量層次不齊,也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第三,采樣的准確性存在操作者個人的依賴性,很多采樣的人員都征調自各個醫務崗位,不是所有人都專業,每個人采樣時的操作不一樣,也會導致采樣誤差。 張笑春的這一建議得到了不少醫療同行的支持。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胸部腫瘤臨床放療主任張玉姣也撰文稱,「用CT做為新型肺炎確診標準刻不容緩。」 上述文章認為,核酸檢測具有以下局限:當病毒載量不高時,其檢出率比較低,因而出現假陰性;只能做病原學診斷,但不能對肺炎病情的嚴重程度及其發展過程做出評判(CT影像可以);試劑盒數量不足,加上各大公司新產品的質量有待研究和提高;采樣後需要1天或者更長時間得到結果。 張笑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呼籲,是基於重點疫區臨床一線的實際需要,「重點疫區在非常時期要採取非常舉措,不得已而為之。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集中力量收緊拳頭出重拳的話,疫情是很難遏制的。」 2月5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做客《新聞1+1》欄目時表示,「並不是所有患病的人都能夠檢測出核酸呈陽性,而且核酸對於真實病例的檢測率不過30%至50%。」 「剩下50%的人去哪兒了?如果漏掉了,他回歸家庭和社區,游離在社會外部就會造成潛在性的感染。」張笑春說。 張笑春指出,CT檢查結果直觀、快捷,大眾的獲得性高,「所以我提出不要等待核酸檢測結果,同時進行檢查肺部CT影像檢查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方法。但不等待不等於不做,這就是CT不能替代核酸的病原學檢測,只能作為一種反應肺部炎症客觀手段。」 既然CT影像並不能辨別究竟是其他肺炎還是新冠肺炎,將未獲得試劑盒檢驗結果的患者一起收治是否會導致錯誤的治療呢? 對此,張笑春認為,只要是新發肺炎,無論是新冠肺炎,還是其他病毒、細菌感染或其他微生物引發的肺炎,目前的治療方法大體是相同的。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無非就是抗病毒、抗細菌、抗真菌、支持營養對症、氧飽和度不足吸氧等等。既然治療方式相同,CT上有肺部陽性影像表現就應該先治療,這樣起碼不會遺漏。 不過,張笑春也強調,在收治了這類病患以後,要做到單間隔離治療,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如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而對於湖北省以外的地區,張笑春則表示,這一舉措乃不適合只有散發病例的省份。 讓張笑春感到欣慰的是,影像診斷的價值已經在不久前更新的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得到了體現。方案中提到,「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準,這提示湖北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臨床確診不再等待核酸檢測結果,這一標準有利於湖北省肺炎患者的早期早期及時收治。 與此同時,武漢連夜建三所「方艙醫院」,共將提供3400張床位,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除湖北之外,各地防控手段也在升級,嚴厲程度前所未有。 張笑春指出,目前武漢以及湖北的防疫壓力依然巨大。將CT影像作為臨床診斷依據也將面臨着極大挑戰,不僅考驗着湖北省內的資源儲備,也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對交叉感染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把CT作為新發肺炎排查標準之一付諸實施有兩大挑戰,第一是會大量將疑似患者引入醫院,在很多地方CT機器的數量、技術人員不足,承載量還是受到極大的挑戰。這就需要國家的統一調配和支援。」 張笑春說。第二個挑戰則體現對院內交叉感染的防控上。「不光是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還有醫生的職業暴露危險,我們需要做好一人一機一消毒,病人醫生同時消毒,防護物資本來就不足,這種情況下實施起來難度也是比較大的。湖北武漢是重點疫區中的重點,需要集中更多的力量來解決。」日前,張笑春又提出了移動CT或方艙CT進駐武漢的建議,以滿足方艙醫院及隔離點的肺部CT檢查需求。 來源:cnBeta
這款基因測序儀尺寸縮小百倍 或幫助中國抗擊新冠疫情

這款基因測序儀尺寸縮小百倍 或幫助中國抗擊新冠疫情

2月8日消息,硅谷生物科技創業公司GenapSys在就抗擊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事宜與中國衛生部門接洽。GenapSys發言人表示,1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就幫助抗擊疫情事宜與公司進行了接洽,「在如何更有效地抗擊疫情方面,公司與中國疾控中心的洽談還處於早期階段」。 圖:GenapSys基因測序儀大小與iPad相當 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傳統基因測序儀相比,GenapSys產品大小僅為百分之一,與一台iPad相當。它可以方便地部署在醫院、機場和公交站點,快速對病毒樣本測序,「完美適用」於緊急情況。 基因測序可以提供對病毒的完全了解,幫助公共衛生官員和研究人員追蹤病毒的演化,研發疫苗,制定控制疫情傳播的策略。 圖:Illumina基因測序儀 目前基因測序工作主要在大型實驗室完成,這些實驗室主要使用Illumina的測序儀——單價接近100萬美元。GenapSys測序儀在美國售價為1萬美元,在其他國家的售價將與美國相似。(作者/霜葉) 來源:cnBeta

外媒:如果新冠病毒持續存留 人們的抗擊方式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世界各國正積極尋找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以制止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但是,如果他們無法有效遏制這種病毒,公共衛生官員可能需要開始另一場戰鬥。目前,各國都在依靠隔離之類的措施,希望它們足以抵制疫情。如果這些措施不成功,則該病毒可能會從暫時流行的原因轉變為導致新的流行疾病的原因。 由於我們仍在了解該病毒的嚴重性,因此這種轉換的含義仍然模糊。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傳染病數學建模中心主任Graham Medley表示:「我們正處於恐慌階段。政府不知道該怎麼辦,人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當我們了解風險時,應對將會改變。」 目前,中國正面臨着冠狀病毒的流行:這種疾病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影響了一大批人。如果這種流行病繼續在其他國家大肆傳播,那麼它可能會成為一種流行病。如果幹預措施仍不能阻止病毒的傳播,它可能會從流行病轉變為地方病。對於什麼才是地方病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對於流行病學家來說,地方病是指具有地區性發病特點的一類疾病,這種疾病在人類人群中持續不斷地發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流行病與地方病之間的區別在於流行病的風險未知。人們害怕染上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表示。「定義實際上是基於個人和政府如何看待風險。」 以流行性感冒為例,從技術上講,每年都會引起流行病爆發,但並不會像我們在冠狀病毒中那樣引發相同類型的公共衛生動員。Medley指出,每次我們出現新的流行病時,人們都會將其與流感進行比較,並說流感正在感染並殺死更多的人。 「我們不會在每年看到這種政府應對流感的措施。美國不會說,流感將從越南傳入,所以讓我們停止從越南出發的所有航班。」他表示。但這是因為公共衛生官員和政府知道流感的風險。他們可以預測其模式並集中精力通過教育和疫苗減輕其影響。 喬治城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助理研究員Erin Sorrel表示,人們對容易理解且可預測的事物感到更加自在。「人們可以承受季節性流感的風險。我們正在比較一些新事物和未得到很好理解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我們年復一年地看到的事物。」 公共衛生專家仍然不知道新的冠狀病毒有多危險,由於這種不確定性,他們的反應有所提高。此外,由於該病毒是新病毒,因此仍有機會阻止其在人群中傳播。此前爆發的SARS就是這種情況。總的來說,地方病比SARS等流行病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更多。但是它們很難停止。Sorrell表示:「我們對新型疾病做出如此積極反應的原因是,我們有機會控制傳播到疫情的源頭,並防止疫情擴大。」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專家表示,現在停止新的冠狀病毒的傳播還為時不晚。不過,其他傳染病專家對此不太確定。多倫多的傳染病專家Allison McGeer告訴《新聞報》:「我們了解得越多,就越認為這不可能通過公共衛生措施控制傳播。」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正在為該病毒在全球和美國的更廣泛傳播做准備。 CDC下屬機構美國免疫與呼吸道疾病中心的 Nancy Messonnier表示:「我們相信,現在美國有一個機會窗口,以防這種情況在中國境外的擴散更大,以及在美國的擴散更大。」 Sorrell認為我們將在未來幾周內知道是否可以遏制這種新的冠狀病毒。如果看起來像這樣,那麼世界各地的公共衛生工作可能會減慢他們對新病例的積極搜索,並集中精力於治療和減輕病毒影響的工作上,類似於他們如何管理流感。她表示:「這些努力正在進行中,但是將會加大。」 將有更多關於抗病毒藥的研究來治療被該病毒感染的人,並繼續投資開發疫苗。「我們不是從頭開始。」 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則可以將其添加到普通人群經常接觸的疾病清單中。已經有少數冠狀病毒在傳播,引起輕度感冒和呼吸道症狀。「這可能會加入該小組,」Medley說道。它還可能會變成季節性播種的東西,例如流感,在幾個月內廣泛傳播,然後逐漸消退。 Sorrell表示,以前從未發生過從新出現的病毒到持續威脅的過渡,最近一次是在HIV中,這是冠狀病毒可能發生的情況的最接近的例子。她表示:「這開始是一種動物病毒傳播到人身上的爆發。這有能力導致地方、區域乃至全球爆發,從而導致大流行。這導致人們對有關感染控制和傳播途徑的研究進行了投資。我們能夠控制爆發,但它成為能夠在人群中維持生命的病原體。」 在理想情況下,遏制公共衛生的努力將足以阻止病毒的傳播。但是,如果不是這樣,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很可能會推動適應新常態。「如果這成為人口中持續存在的病原體,我們就會更好地理解它,因為它已經存在了,」Sorrell說道。「流行病變得越來越耐受。」 來源:cnBeta
研究稱在花菜等蔬菜中發現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治療常見的肝病

研究稱在花菜等蔬菜中發現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治療常見的肝病

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研究指出,在某些蔬菜(例如花菜和西蘭花)中發現的一種天然存在的化合物有助於治療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來自德克薩斯州A&M AgriLife Research的這項研究除了幫助已經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之外,還發現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完全有助於預防這種疾病。 簡而言之,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如果不是酒精因素,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進食過多的飽和脂肪,2型糖尿病,胃搭橋手術和高膽固醇水平等引起的。 對於這種情況,沒有單一的標準治療方法。相反,醫生傾向於專注於治療引起疾病的主要健康問題,例如讓患者改變飲食。這項最新發表的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可能是直接治療的途徑,這是由於它們含有有益的化合物:吲哚。一些腸道細菌也會產生這種化合物。 這項研究涉及137名參與者。研究人員發現,具有較高BMI的受試者也更有可能具有較低的吲哚血藥水平,尤其是在將肥胖的受試者與瘦的受試者進行比較時。吲哚水平較低的參與者也被發現肝臟中的脂肪含量較高。 該小組進一步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與未給予吲哚的小鼠相比,給予該化合物的小鼠肝臟炎症和肝臟脂肪「顯著減少」。用吲哚測試的單個細胞觀察到類似的效果。盡管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但研究結果表明,定期食用含有吲哚的蔬菜可能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 來源:cnBeta

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宿主或不唯一

華南農業大學今天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發現從穿山甲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從穿山甲分離的新型冠狀病毒電鏡照片。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表示,冠狀病毒的最初來源一般是蝙蝠。 病毒如何從蝙蝠傳染到人?SARS病毒是通過中間宿主果子狸,MERS病毒是通過駱駝。現有證據顯示,野生動物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因為早期病例都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市場銷售海鮮和動物,其環境樣本中也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 在開展病毒溯源工作時,科研人員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本, 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通過對病毒進行分離鑒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對病毒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肖立華說,研究結果有利於阻斷病毒動物源,避免病原長期傳播。 那麼,中間宿主是否是唯一的?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稱,穿山甲是潛在的中間宿主,但一般來說,中間宿主有可能有多個,除了果子狸,其他的小型食肉動物也可能對病毒起到放大作用。此次將研究成果提前發布,一是為了讓群眾遠離這些動物,同時給其他科學家一些提示,讓大家一起把其他的潛在宿主挖出來。 ■ 鏈接: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工作一直備受關注。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台上發表文章,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朱懷球團隊1月24日發表的研究文章提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飲用水中的毒素可能會加速兒童蛀牙

研究發現飲用水中的毒素可能會加速兒童蛀牙

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研究表明,飲用水中常見的有毒化學物質可能會加速兒童蛀牙。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PFAS(全氟烷基)濃度較高的兒童蛀牙也較多。另外,這些毒素跟心髒病、癌症和甲狀腺等健康問題有關。 來自西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及629名3至11歲的兒童展開研究。他們在2013年和2014年對每位兒童的血樣都進行了PFAS物質分析。另外,他們還收集了關於這些孩子諸如刷牙頻率等其他相關信息。 結果顯示,全氟癸酸(Perfluorodecanoic acid)在分析的7種PFAS物質中脫穎而出,其被發現跟大量的蛀牙有關。這種物質可能會阻止牙齒正常發育琺琅質從而使其變得更容易腐爛。然而好消息是,對於那些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的孩子來說,蛀牙就不那麼常見了。 此外,在參與研究的孩子中約有一半的血液中沒有檢測到PFAS物質。 來源:cnBeta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已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68歲重症患者首位受藥

據@新華視點消息,2月6日晚,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已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據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項目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介紹,總計擬入組761例患者,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法展開。首位受藥的是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 來源:cnBeta
800px-Beijing_Air_Pollution..._(12691254574).jpg

大氣越來越「悶」將使人類越來越蠢?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親身體驗,長時間待在人員擁擠的室內會讓人感到昏昏沉沉。室內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導致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之一,有研究者推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整體升高也可能提升室內二氧化碳水平,進而對人類的認知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的持續上升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趨勢。2019年12月3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WMO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其中提到2018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創紀錄的百萬分之407.8,並在2019年繼續上升。而進入2020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山火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4億噸。 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不僅將加劇氣候變化,還有學者認為這可能影響人類的認知能力。 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讓室內二氧化碳基線提高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非常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對大腦造成損害。「以前我們認為,如果所處環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的話,人就會發瘋,甚至連2加2等於幾都算不出來。」科羅拉多大學海洋科學教授卡諾斯卡斯認為,基於同樣的道理,過高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影響地球上的人。近兩個世紀以來,人們肆無忌憚地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突增到了如今的410ppm。 對於整個地球來說,污染將熱量困在了大氣層中並導致了氣候變化。但是對於局部來說,整體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提升了室內二氧化碳含量的基線,畢竟人們不可能通過通風換氣將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降到全球平均水平以下。 事實上,很多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都遠高於大氣水平,因為通風系統並非十全十美。除此之外,在辦公室、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中,有大量人呼出二氧化碳。正如卡諾斯卡斯所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的二氧化碳製造機。「想象一個會議室,有20個中年人在這個小房間里呼吸。這種情況下二氧化碳含量很容易超過1000ppm。」 二氧化碳濃度影響認知的研究結果尚不一致 在2016年的一篇研究中,丹麥科學家將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提升到3000ppm,即為現今室外二氧化碳濃度的7倍多。實驗發現,25位被試者都沒有受到認知上的損害或者出現健康問題。只有當科學家將這樣的氣體注入其他的微量化學成分和人體排放的有機化合物時,被試者們才開始感覺不適,並告知科學家他們感到「頭疼、疲勞、睏倦,很難清楚地思考」。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呈現了不那麼樂觀的結果。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約翰遜航天中心的科學家測量了二氧化碳對於24位宇航員的影響。他們發現,當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200ppm時,這些被試者的決策能力會降低。但是,被試者的認知能力好像沒有隨着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變得更差,而且二氧化碳濃度對於認知技能的影響的強烈程度會因人而異。 2019年9月,該研究領域一些科學家回顧了從2012年以來關於該課題的全部10篇論文。他們發現,二氧化碳含量對於認知能力的影響的相關證據還比較模糊,但他們注意到「大量的但是不一致的證據」表明,在中等二氧化碳濃度的情況下,人們在特別具有挑戰性問題上的表現會變差。比如當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200ppm時,飛行員在飛行模擬器上的表現開始變差。換句話說,有證據表明二氧化碳的濃度只會損害最復雜且最有挑戰性的認知。但我們還不知道這背後的原因。 對此,卡諾斯卡斯表示,這個問題的很多方面仍然有待探究。例如,二氧化碳會使得其他導致腦損傷的污染物變得更糟嗎?此外,沒有人探究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對於兒童、老年人或者有健康問題的人的影響。同樣地,目前的研究只是使人暴露在很高的二氧化碳濃度當中幾個小時,還不知道更長時間的暴露(比如幾天)會有什麼影響。 波特蘭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蓋爾認為,現代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只有30萬年的歷史,但是在我們演化進程中的大多數時間里,環境中的二氧化碳都遠低於現今的二氧化碳濃度。有沒有可能人類的認知能力已經整體下降了呢? 無論如何,一個大規模的實驗正在悄然進行,人們都是實驗對象。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逐年上升。不如趁現在記錄一下自己的認知能力吧,也許20年之後,你將失去這些頭腦清醒的時刻。 來源:環球科學 撰文:Karnauskas 編譯:秦達然 來源:cnBeta

從普通感冒到致命肺炎 是什麼決定冠狀病毒的烈性?

自20世紀60年代首次檢測到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以來,我們已經發現了7種可感染人的冠狀病毒——4種較為溫和,而本世紀相繼出現的3種(SARS、MERS與新型冠狀病毒)卻導致了致命的疫情。一些冠狀病毒是如何演化出致命性的?為什麼不同類型的冠狀病毒在感染人體時,引發的症狀、嚴重程度截然不同?與此前的冠狀病毒相比,新型冠狀病毒有着哪些特徵?這篇文章將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剖析這些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示意圖(圖片來源:2020 Maurizio De Angelis) 很多人可能對「冠狀病毒」這個概念其實並不熟悉,但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曾被冠狀病毒感染過。約五分之一的普通感冒,都是由4種較為溫和的冠狀病毒引發的。還有一些冠狀病毒在特定的動物中傳染。但至少在20年前,所有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都比較溫和,因此科學界對這類病毒的研究也較為停滯。 直到2003年,當研究人員檢測出在中國引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病毒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之前的平靜被完全打破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微生物學家Susan Weiss表示:「當時,這個領域的所有研究人員都震驚了,他們開始真正關注這類病毒。」人們相信,SARS的暴發是因為一種原本在動物間傳播的冠狀病毒,通過果子狸傳染給了人類。而2012年,另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從駱駝轉移到了人類身上,導致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再次證實了致命的冠狀病毒可以從動物傳給人類。最初在沙特阿拉伯暴發的MERS疫情造成858人死亡,致死率高達34%。 目前,研究人員幾乎可以確認,SARS病毒、MERS病毒和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最初都來源於蝙蝠。對2019-nCoV基因組的分析顯示,病毒RNA序列與一種存在於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相似度高達96%。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微生物家Stanley Perlman表示,在蝙蝠體內,這些冠狀病毒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不會導致蝙蝠患病。目前研究人員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更可能是通過某種中間宿主傳染給了人。而此前感染人的冠狀病毒似乎也都經歷了這個過程。在這些中間宿主體內,冠狀病毒經歷多種基因變異後,基因多樣性更高了。 究竟是哪些因素決定了冠狀病毒何時、通過什麼方式傳染給人,以及傳染性有多強呢?冠狀病毒是如何造成這些感染的?為什麼一些冠狀病毒只會讓感染者出現咳嗽症狀,另一些卻如此致命?從冠狀病毒在17年前首次造成嚴重的全球健康威脅開始,科學家就一直研究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特徵,從而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冠狀病毒的結構 冠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單鏈RNA病毒,這意味着它們的基因組由一條單鏈RNA(而不是DNA)組成,而每個病毒顆粒還被包裹在一層蛋白質「包膜」中。所有病毒基本上都在做同樣的事情——入侵細胞,控制細胞中的一些成分用於實現自身的復制,隨後新的病毒從細胞中逃逸並感染其他細胞。 但是,細胞中修復DNA復制錯誤的機制並不會修復病毒RNA,因此RNA病毒基因的復制過程經常出錯。在所有RNA病毒中,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最長——由3萬個鹼基組成,病毒在復制時需要的鹼基也就越多,出錯的機率就會更大。因此,這些冠狀病毒極易變異。由於基因組的頻繁變異,冠狀病毒可能會獲得一些新的特性,如能感染宿主一些新的細胞類型,甚至獲得感染新物種的能力。 冠狀病毒顆粒包含4種結構蛋白,分別是核衣殼蛋白、包膜蛋白、膜蛋白和刺突蛋白。核衣殼是包裹病毒遺傳物質的核心結構,它被包裹在由包膜蛋白和膜蛋白組成的球體中。而刺突蛋白形成了病毒表面的棍棒狀突起結構。冠狀病毒正是因為這些形態類似於樹冠或日冕的突起而得名。這些突起結構與宿主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決定了病毒可以感染的細胞類型以及能夠入侵的物種范圍。 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主要感染人類的上呼吸道,如鼻子和喉嚨。而可能致命的冠狀病毒則能感染人體的下呼吸道,如肺部細胞,大量復制並造成感染,引發肺炎。研究人員發現,SARS病毒能與一種ACE2受體結合,而MERS病毒與另一種DPP4受體結合,這兩種受體在肺部細胞表面等地方均有發現。這兩種受體在組織和器官中分布的差異,或許能解釋這兩種疾病的不同之處。例如,MERS比SARS的致死率更高,並且會導致更明顯的胃腸道綜合症,但MERS病毒的傳染性並不強,這也可能與其感染的受體特徵有關。 愛丁堡大學的病毒學家Christine Tait-Burkard說:「DPP4受體大量存在於支氣管下部的細胞中,而人類的氣道非常擅長濾除病原體。因此只有大量MERS病毒進入人體,才有可能使病毒到達肺部,感染人類。這也意味着人體需要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病毒環境中(病毒才可以到達肺部),這也是與駱駝密切接觸的人感染MERS病毒的原因。」 相反,由於病原體在上呼吸道可以更容易地進出人體,因此在上呼吸道復制的病毒更具感染性。「病毒在不同溫度下的復制能力也是重要影響因素,」Tait-Burkard她補充說,「由於上呼吸道的溫度較低,如果病毒在這樣的溫度下更穩定,它們就不會進入下呼吸道。」無論從生物化學還是免疫學的角度考慮,下呼吸道對這些病毒來說是一種更具敵意的環境。 對2019-nCoV的分析表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一樣,通過ACE2受體進入細胞。這項觀察結果也與以下的事實符合:到目前為止,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性低於MERS。(目前,新冠狀病毒死亡率約為2%,但隨着疫情發展和更多病例被檢測到,這個數字可能會發生變化。) 雖然不同的冠狀病毒能利用相同的受體感染細胞,但可能導致的疾病卻截然不同。NL63是一種能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它與SARS病毒能結合同一種受體,但僅僅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而SARS病毒卻主要感染人體的下呼吸道。Perlman說:「我們還不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另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心髒細胞表面也有大量的ACE2受體,但SARS病毒不會感染心髒細胞。南非西開普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Burtram Fielding說:「這些研究清楚地表明,有其他的受體或輔助受體參與病毒的感染過程。」與一個受體結合只是病毒進入細胞的第一步。當一個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時,它們會一同發生形變,這時,其餘病毒蛋白可能與細胞的其他受體結合。Fielding說:「為了提高進入細胞的效率,病毒在與主要受體結合之外,還可能與其他受體結合。」 逃避免疫系統 冠狀病毒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它們的「輔助」蛋白能幫助病毒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反應,即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當細胞檢測到病毒入侵時,會釋放干擾素啟動免疫反應。這些干擾素會干擾病原體在宿主細胞中的復制,還會觸發抗病毒的級聯免疫反應,包括終止宿主細胞的蛋白質合成、誘導細胞凋亡。但其中大多數免疫反應也對宿主造成不利影響。「很多疾病的出現,其實是因為病毒導致的免疫性炎症反應以及產生的破壞性物質,」Weiss說,「病毒的毒性取決於:相較於保護作用,病毒誘導產生的免疫反應破壞性有多強?」 迄今為止,大多數死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都存在並發症,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繼發性感染。一旦人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忙於對抗病毒,其他疾病的症狀可能會更嚴重,」Tait-Burkard說,「這也是為什麼對有並發症的感染者進行治療如此重要,我們需要給他們抗生素以阻止細菌性感染。」 針對人體用於清除病毒的免疫反應,一些病毒也演化出了相應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可能是不同冠狀病毒間最大的差異。「雖然這些病毒關系密切,但它們具有不同的輔助蛋白,」Weiss補充說,這些冠狀病毒「已經演化出了關閉人類內多種先天免疫反應的能力。」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蝙蝠能和冠狀病毒共生,是因為它們不會像人類一樣會對冠狀病毒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蝙蝠抑制了體內多種觸發免疫反應的信號分子,因此它們不會生病,」Tait-Burkard說,相比於強烈的免疫反應,蝙蝠保持着恆定的低水平免疫反應,這可能促進了病毒的演化,「蝙蝠體內具有穩定的干擾素表達,因此篩選出了那些能夠逃避這種免疫反應的病毒。蝙蝠是一種非常好的篩選宿主,而能在其體記憶體活的都是那些善於隱藏的病毒。」 但是,研究人員對冠狀病毒輔助蛋白的了解還遠遠不夠。「這些輔助蛋白從一些病毒中取出,這時病毒的生長不會收到影響,」Perlman說,「你可能會認為,如果這種蛋白是導致人體產生免疫反應的關鍵分子,那麼將其清除,人體的免疫反應就會獲勝。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輔助蛋白會影響冠狀病毒的致命性。他們對SARS病毒的研究表明,去除輔助蛋白並不會改變病毒的復制效率,但會降低致病性。Fielding說:「雖然病毒仍然會在宿主內大量復制,但造成的危害變小了。」 Tait-Burkard表示,冠狀病毒具有糾正基因錯誤的能力,但它們會忽略基因組的某些特定區域。因此,冠狀病毒的基因組中存在兩個極易發生突變的區域,即編碼刺突蛋白和輔助蛋白的基因區域。Tait-Burkard說:「由於冠狀病毒會嘗試與新的受體結合以逃避免疫反應,因此冠狀病毒在兩個基因區域產生的很多復制錯誤,會促進病毒演化。這也是為什麼冠狀病毒由一個物種傳染另一個物種的能力很強。」 來源:cnBeta

及時戒煙 肺部可實現「奇跡般」修復

近日據外媒報道稱,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年底的統計數字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死於煙草使用,其中約120萬不吸煙者因接觸二手煙而死亡。不過,英國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發現似乎給吸煙致病者帶來一絲希望:只要戒煙及時,肺部就可能奇跡般地修復那些由於吸煙引起癌變的細胞。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近日報道,科研人員也對這一發現備感意外。因為人們一直以為吸煙導致的肺部細胞癌變是永久性的,即使戒煙也無法挽回。 這項研究顯示,具備修復功能的是那些還沒有被損壞的少數「逃離」細胞。這種情況甚至在有40年煙齡的老煙民身上也是一樣,這些老煙民很多人每天抽一盒(20支)煙,並連續抽了40年。 香煙中含有數千種有毒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破壞肺部細胞並引起細胞DNA突變,慢慢讓健康細胞轉化為癌細胞。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凱特·高爾斯博士形容說,這好比是一個微型定時炸彈,等待下一個誘因,從而全面暴發為癌症。 研究發現,吸煙者在患上肺癌之前已有大量細胞突變。從吸煙者呼吸道中提取的細胞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細胞都由於煙草發生了基因突變。 然而,會有一小部分細胞未受傷害。但目前還不太清楚原因。研究人員說,沒有受損的細胞就像是藏在核掩體中一樣,一旦吸煙者戒煙,這些細胞就開始生長繁殖,並取代那些已經受損的細胞。通過觀察發現,戒煙者的肺部細胞最多有40%看上去和從未吸煙的人一樣。 英國桑格研究所的彼得·坎貝爾博士表示,這一發現令人感到意外。他說,最讓人感到神奇的是,有着40年煙齡的人戒煙後,他們的一些細胞仍能再生,絲毫未損。 中國是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雖然近年來中國煙民總數有所減少,但仍維持在3億人以上。在中國,肺癌是眾多癌症中的頭號殺手,也是公共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在世界各地,煙草導致一半煙民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此次研究的重點是肺部呼吸道,而不是肺泡部分。此外,研究人員仍需評估肺部修復的比例是多少。 此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吸煙者從戒煙當天起就能降低患肺癌的風險。人們推測,這是因為戒煙避免了細胞進一步突變。 英國癌症研究會的蕾切爾·奧里特博士表示,這一發現令人鼓舞,表明戒煙者可以獲得雙重好處:首先,戒煙可以避免對肺部細胞進一步的傷害;同時,還能給肺部細胞提供一個喘息和再生修補的機會。 來源:cnBeta

華南農業大學發現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凌晨1時許,華南農業大學在其官方微信宣布: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高級獸醫師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這一最新發現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cnBeta
美國加州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病例

美國加州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病例

據外媒BGR報道,美國加州衛生部門確認,該州已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病例,這名女性患者此前沒有到過武漢。加州聖貝尼托縣的一對夫妻現已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兩人曾試圖進行自我隔離,但病情惡化後前往舊金山一家醫院。 患者的丈夫曾於最近前往武漢旅行,而他的妻子沒有和他一起同行,但是兩人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陽性。 追蹤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顯然非常重要,但是識別病毒何時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將繼續密切監視局勢,以保護聖貝尼托縣居民的健康,並限制這種病毒的傳播,」聖貝尼托縣衛生官員Marty Fenstersheib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正在與灣區衛生官員、當地衛生保健提供者和社區合作夥伴緊密合作。」 聖貝尼托縣發布的公告指出,最近去過中國並感到不適的任何人都應該留在家里,避免與他人接觸。撥打緊急電話是適當的,並應該首先解釋一下症狀和最近的旅行史。 來源:cnBeta
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獲得美FDA緊急批准

冠狀病毒診斷試劑獲得美FDA緊急批准

據外媒SlashGear報道,一項新的冠狀病毒檢測已在美國迅速獲得批准-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綠燈的是一種可以檢測該病毒的診斷試劑。FDA使用緊急使用授權(EUA)進行更廣泛的測試,而以前的診斷僅限於官方政府實驗室。 盡管此前2019-nCoV實時RT-PCR診斷試劑已經使用,但僅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實驗室中使用。它依賴於鼻咽拭子或口腔拭子檢測獲得的呼吸道分泌物,具有所謂的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可指示樣本是否來自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 即使是現在,EUA也不意味着將能夠前往當地的Walgreens或CVS並立即購買冠狀病毒診斷試劑。診斷試劑的使用僅限於指定給CDC的合格實驗室;在美國,他們也需要獲得執行高復雜度測試的認證。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該測試並非萬無一失,即使測試結果呈陰性,仍可能存在2019-nCoV感染。 FDA表示:「目前,聯邦衛生官員繼續認為,這種病毒對美國普通民眾的威脅相對較低。」盡管如此,美國政府面臨着加速可能情況診斷的壓力,這主要是因為冠狀病毒潛伏期相對較長。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於2020年1月31日宣布其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 由於沒有商業上可用的診斷試劑,因此EUA被視為第二選擇。實際上,CDC要求這些測試獲得這些更廣泛的批准。任何認為自己可能會感染冠狀病毒的人都應尋求醫療保健提供者的建議。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症狀與流感相似,包括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等。FDA還與其他診斷開發人員合作,以快速跟蹤更多可用於加快流程的測試以及治療和預防劑。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可能能切斷2型糖尿病發病的治療方法

科學家發現可能能切斷2型糖尿病發病的治療方法

據外媒報道,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的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這項突破集中在對禁食如何引發2型糖尿病發病的新認識上,這使得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干預和切斷這一過程的方法。 資料圖 研究小組發現,在禁食過程中,兩種蛋白質--TET3和HNF4a--在肝臟中積聚並提高了血糖的生成。對於健康人來說,當身體退出禁食模式時,這一過程就會被切斷,但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這一切斷會留下多餘的葡萄糖進而在血液中積聚。 對此,科學家通過想出另外一種辦法來關閉它來阻止疾病的發展。研究小組將一種稱為小分子干擾RNA(簡稱siRNA)的遺傳物質包裝在以TET3或HNF4為目標的病毒內然後將其注射到小鼠體內。結果他們發現,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蛋白質水平和血糖水平從而有效地阻止糖尿病的發展。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對TET3在肝纖維化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索。據悉,肝纖維化是一種健康肝組織的疤痕,會導致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肝硬化。他們發現,TET3在纖維化信號通路的三個不同點上發揮作用,這意味着針對2型糖尿病關鍵蛋白的藥物也可以用於治療纖維化,目前治療纖維化的藥物選擇非常有限。 來源:cnBeta
這台手持皮膚打印機或將可以替代傳統植皮燒傷療法

這台手持皮膚打印機或將可以替代傳統植皮燒傷療法

據外媒報道,為了尋找無需通過植皮治療嚴重燒傷的方法,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經過十多年時間的努力之後開發出了一種便攜式設備,它可以打印出大片的「生物墨水」來促進癒合過程的發生。該團隊已經將對其最新模型進行了試驗並首次證明它具備了加速健康豬皮膚再生的能力。 該設備由多倫多大學應用科學與工程學院開發,科學家們希望創造出一種能夠替代通常用於治療嚴重燒傷的皮膚移植的治療方法。 這一研究報告作者Marc Jeschke說道:「當發生大面積燒傷時,你沒有足夠的健康皮膚,而這可能會導致病人死亡。」 該研究團隊曾於2018年推出了一款手持原型機--比2014年展示的微波爐大小的設備更進步了一步更進了一步,現在它則看起來有點像研究人員想象的外科醫生在手術室里使用的醫療設備。其工作原理是打印出含有間充質基質細胞的生物材料,這些干細胞可以分化成特殊類型的細胞,但在這一研究情境中,它們起到了促進皮膚再生和減少疤痕產生作用。 研究小組在通過觀察打印出來的皮膚是如何促進癒合的基礎上展開進一步研究。他們最新的實驗則是在全層燒傷的豬皮膚上進行,結果是這些薄片可以促進真皮細胞的再生和新血管的形成。 該研究合著者Axel Guenther表示:「以前,我們證明了我們可以將細胞沉積在燒傷處,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任何傷口癒合的益處--現在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接下來,該團隊繼續改進這一技術,他們相信,這種手持皮膚打印機可以在未來五年內進入臨床。 「一旦它被用於手術室,我認為這台打印機將成為拯救生命的遊戲規則改變者,」Jeschke碩大,「有了這樣一個設備,它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燒傷和創傷護理的方式。」 來源:cnBeta
紅肉和加工肉類對健康無害?研究稱可能並非如此

紅肉和加工肉類對健康無害?研究稱可能並非如此

據美國僑報網4日報道,之前曾有報道稱,紅肉和加工肉類對健康無害。但是現在壞消息來了。研究者通過對近3萬人長期追蹤的數據進行新的分析後發現,每周食用兩份加工肉類或者未加工的紅肉,可能會導致很小但是很嚴重的死亡風險。 資料圖 研究人員稱,每周吃兩次加工肉類、未加工的紅肉或家禽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此類似。研究還發現吃魚不會有這種風險。 而就在這一新發現出爐幾個月前,一項有爭議的分析稱沒有必要為了健康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 研究作者之一、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預防醫學系副教授阿倫在一份聲明中說:「所有人都認為吃紅肉沒問題,但是我不認為這是科學的。」 他還說,「雖然區別很小,但是值得嘗試減少使用紅肉和加工肉類,比如意大利辣香腸、博洛尼亞香腸和熟食肉。」他還補充說,之前的研究表明這類食物與諸如癌症之類的病症有關。 3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上的這項新分析發現,每周食用兩份紅肉和加工肉製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要高出3%至7%。放在個人身上,這個比例看起來並不高;但是如果放在整體人口上,這顯然不是個小數字。 英國雷丁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教授庫勒在一份聲明中稱,「就個人來說,這種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從人口整體上來看,由於每年約有10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心髒病,(在食用紅肉問題上)即使是微小的降低也能產生相當大的效果,並且減少患病人數。」 英國一個遠程教育中心開放大學的退休教授麥康威表示,這項新研究的發現與2019年秋天稱紅肉可以食用的報告差異如此大,關鍵原因或許是視角不同。 麥康威在一份聲明中說:「兩項大規模研究的結論怎麼會如此不同?其實並不是因為統計結果不同。新研究的出發點是公共健康,他們注意到人們其實可以選擇少吃肉,如果他們少吃肉、並且吃肉和疾病風險之間確實是因果關系,那麼就會有更少的人患心髒病和中風。」 據報道,庫勒和麥康威都沒有參與這次研究。 另外,研究還發現,每周食用兩份禽肉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4%。但由於這項研究沒有詢問雞肉是去皮的、油炸的還是裹了麵包屑的,因此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還不能作為任何有關禽肉攝入水平的建議。 然而,研究人員強調,應避免食用包括雞肉和魚肉在內的油炸食品,因為油炸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食用炸魚與慢性疾病有直接聯系。 這項研究的結論是什麼?研究報告的主要撰寫人、康奈爾大學營養科學副教授維克多·鍾在一份聲明中說,任何擔心自己患心髒病、癌症或其他疾病風險的人都應該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 來源:cnBeta

Nature呼籲所冠狀病毒研究保持共享

當前正是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國際頂級期刊Nature日前發表社論,呼籲所有冠狀病毒研究人員:保持共享,保持開放。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將投資2000萬英鎊用於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幫助中國抗擊疫情。該資金也將幫助英國女科學家3小時設計出新冠病毒疫苗的工作。截至發稿,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全國確診24363例、疑似23260例,死亡492例,治癒897例。 當前正是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刻,國際頂級期刊Nature日前發表社論,呼籲所有冠狀病毒研究人員:保持共享,保持開放。 「隨着新的冠狀病毒繼續致命傳播,研究人員必須確保迅速公開地分享他們在這一爆發疫情中的工作。」 Nature與近百家機構簽署聯合聲明,以確保研究數據和發現快速共享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現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中國,一些城市已經被封鎖,在爆發疫情的武漢還建立了新醫院。 與醫務人員一起,中國的研究人員正在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學家正在努力更新病例數的估計,正在對病原體的基因組樣本進行測序,並共享結果。 在Nature雜誌的兩篇論文中,由武漢病毒研究所和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該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的病毒相似,並且有證據表明它起源於蝙蝠。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12-7 武漢的研究小組分析了少數患者的病毒基因組樣本,這些患者均在當地海鮮市場工作,第一例病例就來自該地 。 最終研究團隊發現肆虐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序列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08-3 復旦大學的研究小組對一名受感染的海鮮市場工人的樣本進行了測序。基因組分析顯示,該病毒與此前在中國蝙蝠體內找到的一組SARS樣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疫情爆發後的頭幾天,Nature確認報告研究和數據不會影響對Nature雜誌的投稿。Nature及其出版商Springer Nature現在已與其他出版商、資助者和科學協會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以確保與冠狀病毒相關的研究數據和發現可以快速共享。在聲明中,Nature等機構致力於共同努力,以確保: •與疫情暴發有關的所有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出版物均應立即開放獲取,或至少在暴發期間免費提供。 •與疫情爆發有關的研究發現在期刊提交後,由期刊在作者知曉的情況下立即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享。 •在發表期刊之前,可通過預印本服務器獲得研究結果,或者在同行評審之前通過可公開獲取論文的平台來獲得研究結果,並明確說明有關基礎數據的可用性。 •研究人員與公共衛生和研究團體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盡快、廣泛地共享與疫情爆發有關的中期和最終研究數據,以及用於收集數據的協議和標準。 (共同簽署這項聲明的還包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英國醫學科學院、arXiv、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愛思唯爾、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機構,詳見:https://wellcome.ac.uk/press-release/sharing-research-data-and-findings-relevant-novel-coronavirus-ncov-outbreak) 現在的首要任務是阻止病毒的傳播並幫助那些受影響的人。這包括了解病毒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增加診斷設備的供應以及加速疫苗的開發。 除此以外,人們還提出了有關發出警報是否有所延遲的問題。如果我們想要下次吸取教訓,則必須如實回答。 加強對動物市場的監管也至關重要,因為疏忽監管會增加新病毒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風險。 而且必須投入資金,以便在最貧窮的國家進行更好的疾病監測,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該病毒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原因。 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信息很簡單:努力理解和抗擊這種傳染病;使這項工作達到最高標準;並使結果迅速向世界公布。 英國宣布將投資2000萬英鎊用於研發新冠疫苗,女科學家3小時設計出疫苗 當前,大家都翹首以盼出現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藥,而Nature呼籲的研究開放與共享也會加速這一過程。 英國政府2月3日宣布將投資2000萬英鎊用於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幫助中國抗擊疫情。同時,英國政府還宣布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開創性地研究各類病毒疫苗、診斷劑和抗病毒療法,應對未來病毒引起的突發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 英國政府的這筆錢也將幫助資助位於加利福尼亞的42歲蘇格蘭人Kate Broderick博士的工作,她正在努力製造冠狀病毒疫苗。 Kate Broderick 在中國疾控中心公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毒株信息後,Kate Broderick博士帶領團隊快速設計出疫苗,目前命名為「INO-4800」,正在爭分奪秒進行臨床前測試,這段時間「一天只睡兩個小時」。 她的團隊使用了一種新型的DNA技術,加緊開發並在動物身上測試,計劃在今年初夏之前進入「INO-4800」疫苗的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凱特說,由於中國方面快速提供了病毒DNA序列,他的團隊可以立刻開發。「我們通過實驗室的計算機技術,在三個小時內設計出疫苗。」 「新設計的這個DNA藥物疫苗具有創新意義,因為它使用病毒的DNA序列來靶向病原體的特定部分,相信人體會對這些部分產生最強烈的反應。」 「然後,我們利用患者自身的細胞成為疫苗的工廠,加強人體自身的自然反應機制。」 凱特所在的Inovio制藥公司表示,如果按現有的時間表進行,這將是有史以來在病毒爆發情況下開發和測試新疫苗的最快速度,要遠快於針對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病毒研製出疫苗的時間。 參考鏈接: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51352952 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the-scientist-racing-to-find-a-vaccine-to-the-coronavirus-g5qjkj8q6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飲食調整或有助於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飲食調整或有助於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相對簡單的飲食調整可以幫助保護高危人群免於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所引起的有害炎症反應。盡管不能預防這種疾病,但研究發現,消除某些食物可能會減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作和發展,其范圍從牛皮癬一直到致命的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結果的狀態取決於所攻擊的對象-例如,多發性硬化症是由免疫系統攻擊神經上的髓鞘造成的,而牛皮癬則導致皮膚斑塊發炎。 這種免疫應答涉及一種稱為T細胞的細胞,該細胞由氨基酸蛋氨酸提供能量。這種氨基酸是通過吃某些食物而獲得的,這意味着如果您不吃那些食物,您的蛋氨酸水平將會降低。由於氨基酸基本存在於所有食品中,因此不可能從飲食中完全消除氨基酸。 但是該研究指出,蛋、肉和其他動物產品中的蛋氨酸含量最高,這意味着在飲食中取消這些食物會減少可用來為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提供「燃料」的蛋氨酸含量。 這項新研究涉及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的小鼠。研究發現,限制飲食中的蛋氨酸會限制重新編程的T細胞在脊髓和大腦中引起炎症的能力。這最終延遲了疾病的發作並減緩了其發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僅涉及小鼠。有必要進行其他研究來確定相同的飲食變化是否可以幫助人類。 來源:cnBeta
科學家研發出受生物啟發的微針貼片 具有更好的附着力

科學家研發出受生物啟發的微針貼片 具有更好的附着力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在自然界中,害蟲和其他寄生蟲通過將向後的鈎刺插入其組織中而鎖定在它們的宿主上。如今,科學家已經復制了該策略,並將其復制到一個有可能取代痛苦的皮下注射針頭的系統中。這項新技術是由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的科學家開發的,採用一種微針貼片的形式。 此類貼片通常由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小而扁平的正方形組成,在其底面上有許多細小的藥物填充針頭。當將貼片壓在患者身體上時,這些針無痛地刺穿皮膚的最上層。然後,它們無害地溶解,將其有效載荷分配到圍繞皮膚細胞的組織液中。藥物從那里進入血液。 然而不幸的是,現有的微針貼片很難長時間地停留在皮膚中。這意味着它們對於隨着時間的推移持續釋放藥物或正在進行的生物液體收集和分析不是理想的選擇。而全新的微針貼片將有所不同 盡管該過程實際上稱為4D打印,但它是用光固化聚合物3D打印的。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在最初打印了貼片之後,一系列向後的鈎刺開始從每個微針的側面彎曲出來-這些鈎刺與生物組織互鎖。 其結果是,當被插入到這樣的組織中,新的貼片的粘合強度是將常規無鈎刺微針貼片的18倍。據報道,研究表明,它可以提供更穩定的藥物輸送,並可以更好地收集生物流體。一旦完成工作,鈎刺仍會最終溶解。 由該校副教授Lee Howon領導的有關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雜誌上。 來源:cnBeta

《自然》發表論文 解析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例

《自然》在線發表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和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的兩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論文,分別分析了最初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病人的樣本數據。 1、 張永振團隊通過海鮮市場的一名病人身上獲得的病毒分析,獲得了病毒基因組,結果顯示,該病毒與此前在中國蝙蝠體內找到的一組SARS樣冠狀病毒密切相關。 論文接收日期為2020年1月7日,論文接受日期為1月28日。 樣本背景 張永振及同事研究樣本取自一名41歲的男性海鮮市場工人,論文展示了武漢疾病與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市場除了銷售魚類和帶殼類動物,還有各種野生動物,包括刺蝟、獾、蛇和鳥類(斑鳩),並且充斥各種動物屍體和動物肉類。但沒有蝙蝠可供出售。患者自述可能接觸過市場上的野生動物,但沒有接觸過活禽。 其於2019年12月26日在武漢一家醫院住院,表現出呼吸系統疾病症狀,包括發燒、胸悶和咳嗽。聯合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和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但患者表現出呼吸衰竭,治療三天後病情無改善。 該例病人發病6天後,左肺可見明顯病灶。 樣本分析 研究對從患者收集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肺分泌物)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他們在基因數據中鑒定出了一種新型病毒基因組(即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並發現該病毒基因組與蝙蝠體內發現的SARS樣冠狀病毒SL-CoVZC45有89.1%的核苷酸相似性。 另外,研究將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與兩種冠狀病毒基因序列進行了深度比較,包括人源冠狀病毒SARS-CoV和蝙蝠源冠狀病毒SL-CoVZC45。結果顯示,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有典型的beta冠狀病毒的DNA序列終端結構域,並且與SARS-CoV在多個開放閱讀框(蛋白編碼區域)是高度相似的。 研究對其完整病毒基因組的系統進化分析表明,該病毒與一組SARS樣冠狀病毒(Betacoronavirus屬,Sarbecovirus亞屬)最為相似。論文指出,根據以上數據推測蝙蝠仍然最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但由於海鮮市場中存在大量其他動物,到底這次新冠病毒是不是來自蝙蝠,具體的中間宿主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得出。 2、 另一篇石正麗團隊的研究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了鑒定和表徵,揭示了其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的相似性。這篇分析文章同樣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蝙蝠的證據,不過中間宿主來源還需要更多研究。 論文接收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論文接受時間為1月29日。論文此前於1月23日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 樣本背景 石正麗團隊的研究分析了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樣本,其中6人為武漢海鮮市場內的工人。論文指出,臨床醫生最早根據臨床症狀及體溫升高、淋巴細胞、白細胞減少(有時為正常)、胸片新發肺部浸潤、抗生素治療3天後無明顯改善等標準,將這些患者確定為病毒性肺炎。 論文將導致這種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稱作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當然,在論文接收和發表期間,科學家也相繼對新冠病毒的臨床症狀和病毒傳播途徑也有更多認知。這里討論的內容都是基於論文獲得樣本和數據的時間。 樣本分析 研究者在其中5名病人身上獲取的病毒全長度基因組序列彼此之間幾乎完全一致(相似度超過99.9%),與SARS冠狀病毒有79.5%的序列一致。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具有96%的同源性,即該病毒序列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在全基因組水平上相似度高達96%,表明蝙蝠可能是該冠狀病毒的來源。 為了分析新冠病毒與SARS-CoV的關系,研究分析了兩種病毒的七個保守的非結構蛋白的成對蛋白序列。結果表明新冠病毒的非結構性蛋白也存在於SARS冠狀病毒中,表明該病毒是一種與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 電鏡下觀測到的2019-CoV 另外,論文確認了2019-nCoV進入細胞的路徑與SARS冠狀病毒一樣,同樣是通過ACE2細胞受體來完成感染。從感染2019-nCoV的病人體內分離出的抗體具備在低血清稀釋度下中和病毒的潛力。 但是能不能用抗SARS病毒抗體來中和2019-CoV還並不清楚,研究指出,有關這一點需用SARS病毒感染中痊癒的病人的血清抗體來確認。 這項研究指出,病毒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是通過個體的呼吸道,不過其他途徑也不是沒有可能,仍需更多患者數據來進一步研究傳播途徑。 來源:cnBeta
實驗性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可能有助於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實驗性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可能有助於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美國首例確診新冠狀病毒的患者在華盛頓州一家醫院接受了實驗性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注射治療,作為其治療的一部分。服藥一天後,患者開始好轉。四天後,他的發燒症狀消失了。 盡管一個案例研究不足以證明任何事情,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稱為Remdesivir的藥物是否確實對患者有所幫助,或者他的改善是否是巧合。但是,這是醫生認為可能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有幫助的幾種藥物之一,包括抗HIV藥物的組合。 Remdesivir由制藥公司Gilead開發,用於治療埃博拉病毒。它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它可以阻止一種蛋白質的活性,這種蛋白質可以幫助冠狀病毒復制自身。研究小組將這種藥物確定為2012年MERS爆發後治療冠狀病毒的潛在候選藥物,當時另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在中東蔓延。在細胞模型中,它會阻斷MERS,SARS(2002年冠狀病毒)和蝙蝠中發現的其他冠狀病毒的活性。 對新冠狀病毒的測試表明,至少在實驗室中,Remdesivir也能阻斷其活性。該結果與華盛頓患者的陽性結果相結合,足以使Gilead在新的冠狀病毒患者中開展該藥物的更大的臨床試驗。該公司將在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對270名患者進行測試,其中一組將被給予藥物,而另一組將被給予安慰劑。 該藥物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或任何其他監管機構的批准。但是,它已經在2014年和2015年的埃博拉疫情期間通過了安全測試。這就是Gilead能夠立即在患病患者中對其進行測試的原因。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教授兼疫苗開發專家Florian Krammer表示:「該藥物已經在人類中用於埃博拉病毒。即使它做得並不多,它也是安全的。」 此外,另一種結合兩種抗艾滋病毒藥物的臨床試驗也在中國一家醫院進行。中國專家建議對冠狀病毒患者使用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這兩種藥物。據泰國醫生稱,他們還幫助了泰國的一些冠狀病毒患者-包括一名70歲的女性。 「這不是治癒方法,但是患者的狀況已大大改善。在接受治療的前10天里測試結果檢測呈陽性,使用這個藥品組合後48小時內轉為陰性,」 曼谷Rajavithi醫院的肺病專家 Kriangsak Atipornwanich博士告訴路透社。 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的組合早在2002年和2003年就對少數SARS患者有效,並在動物研究中阻斷了MERS病毒。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Anthony Fauci在上周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了這些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人員不是從零開始的,因為過去二十年來的工作在細胞、動物和個體患者中測試了藥物。現在,致力於這項工作的專業研究人員面臨着一個最緊迫的問題,即最重要的問題:藥物是否真正在人體內發揮作用。Fauci表示:「尚無針對冠狀病毒感染的行之有效的療法。」 來源:cnBeta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候選艾滋病疫苗試驗遭遇重大挫折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候選艾滋病疫苗試驗遭遇重大挫折

據外媒BGR報道,僅僅幾個月前,有關潛在HIV疫苗的消息在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其中包括一些有希望的進展和正在開發的新藥。不幸的是,旨在令世界擺脫艾滋病病毒的努力遭受了重大挫折,因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正在進行的一項艾滋病毒疫苗試驗被證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該候選疫苗在南非的5000多人中進行了測試。該疫苗是專門為抵抗該地區常見的病毒株而設計的,盡管對該藥物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治療組的HIV感染率實際上高於接受安慰劑的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Anthony Fauci博士表示:「 HIV疫苗對於結束全球大流行至關重要,我們希望這種候選疫苗能夠奏效。 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有關安全有效的HIV疫苗的其他方法的研究仍在繼續,我仍然相信這可以實現。」 根據進行測試的研究人員的介紹,在接受安慰劑注射的人中記錄了123次感染,而在接受候選疫苗的人中確認了129次感染。顯然,這是個壞消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取消了進一步的測試,因為這種疫苗似乎無法正常工作。 盡管這種疫苗失敗令研究人員感到失望,但這還不是終點。其他候選HIV疫苗仍處於開發和測試的各個階段,健康專家仍然認為可以在短短幾年內准備好一種可行的針對這種疾病的疫苗。 來源:cnBeta
研究稱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的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降低有關

研究稱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的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降低有關

據外媒New Atlas消息,此前一些的研究向我們展示了規律的鍛煉如何對認知功能有益,並有助於預防與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大腦退化,但科學家們仍在繼續了解其作用機理。該領域的最新發現來自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在最近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描述了定期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中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降低之間的關系。 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建立運動與預防或減緩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之間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去年9月,一項研究發現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減緩海馬體的變性,而另一項來自2019年年初的研究發現,運動期間釋放的激素可以改善大腦的可塑性和記憶力。 在這項新研究中,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23名受試者,所有受試者均為認知健康的年輕人,但由於家族史和遺傳因素,其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較高。所有人都過着被研究者描述為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並首先接受檢查以評估他們的心肺健康、認知功能,典型的日常體育活動和腦葡萄糖代謝,這被認為是神經元健康的指標。 從那里開始,一半的受試者獲得了如何過上更加積極的生活方式的信息,但隨後使用了他們自己的裝置。該小組的另一半接受了私人教練的指導,並接受了稱為「中等強度」的跑步機訓練計劃,該訓練計劃每周進行兩次,共26周。 毫不奇怪,一旦培訓計劃結束,活躍的人群就會表現出更好的心髒健康狀況,並減少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在執行功能的認知測試中得分更高,這是大腦計劃、注意、記住指令和執行多項任務的能力。已知在阿爾茨海默病發作期間執行功能會惡化。 首席研究員Ozioma C. Okonkwo解釋說:「這項研究是制定運動處方的重要一步,即使在以前久坐的人中,也能保護大腦免受阿爾茨海默病侵害。」除了改善執行功能外,腦部掃描還發現後扣帶回皮層中大腦葡萄糖代謝的一些顯著差異,該區域再次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Okonkwo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行有氧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可以潛在地增強對這種疾病特別敏感的大腦和認知功能。這些發現尤其與因家族史或遺傳易感性而處於較高風險中的個體有關。」由於樣本量較小,研究人員現在正着手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這將涉及更多的受試者。 該研究發表在《Brain Plasticity》雜誌上。 來源:cnBeta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宣布結束艾滋病疫苗測試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宣布結束艾滋病疫苗測試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隸屬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周一宣布了一些令人失望的消息,該機構證實在發現為預防艾滋病毒而創建的實驗性疫苗方案無效後,已經結束了該方案的測試。隨着這些試驗的結束,NIAID將尋求目前正在出現的其他潛在的HIV預防劑。 NIAID表示,這些測試是名為HVTN 702或Uhambo的2b / 3期研究的一部分。HVTN 702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南非生產。該方案遵循泰國發生的RV144臨床試驗,盡管該疫苗方案「適用於HVTN 702的非洲南部最常見的HIV亞型Clade C」。 在試驗過程中,對5407名18至35歲且具有性活躍能力的HIV陰性志願者進行了疫苗接種(包括18個月內的六種疫苗)或安慰劑治療。在2020年1月23日的中期分析中,一個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發現:「在疫苗接種者中發生129例HIV感染,而在安慰劑接受者中發生123例HIV感染。」 不幸的是,這意味着該疫苗方案在預防新的HIV感染方面無效。DSMB和NIAID都同意不應再接種疫苗,盡管研究還沒有結束,因為參與者將繼續接受隨訪。 「南非民眾通過回答這個重要的科學問題創造了歷史。不幸的是,我們希望答案是不同的。」 HVTN 702協議主席GlenPa Gray表示。「我們將繼續在南非和世界范圍內探索通過其他疫苗和工具預防艾滋病毒的有前途的途徑。」 好消息是,DSMB「並未對參與者的安全表示任何擔憂」,因此,即使試驗以令人失望的結果結束,這無疑也是一個亮點。您可以在該研究所的網站上閱讀有關HVTN 702和NIAID正在探索的其他HIV預防劑的更多信息。 來源:cnBeta

壓力大真的會白了頭

相信大家和奇點糕一樣都聽說過「一夜白頭」的故事,比如說遭遇了一些重大打擊,或是突然遇到了很難解決的困難,「仿佛一夜之間就蒼老了幾十歲一樣」。這當然是種夸張修辭,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因為這些壓力導致年紀輕輕就有白發倒是不夸張的。雖然大家都是這麼傳的,可到底壓力是不是真的會導致白發呢?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告訴我們,是真的。而且,他們還通過小鼠實驗揭示了其中的機制,原來,壓力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產生去甲腎上腺素,讓黑素干細胞過度增殖和過早耗竭,導致了之後生長出的毛發缺少黑色素。 黑素干細胞(紅)和交感神經(綠) 這里要簡單地插一個小科普,我們的毛囊中有兩種類型的干細胞:毛囊干細胞和黑素干細胞。在大多數時候,這些干細胞處於休眠狀態,只有早期生長期的時候才會激活,長出新的黑色頭發。 在這個過程中,黑素干細胞會分化為黑素生成細胞,給新長出的頭發「染色」。了解了這個知識點,大家應該就能理解奇點糕剛剛介紹的機制了。 其實在這個研究課題剛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並沒有摸到正確的門路。他們先是假設,壓力會誘使免疫系統攻擊黑素干細胞,但實驗結果否定了這個假設。 後來,他們又猜測,可能是壓力應激下大量分泌的激素——皮質醇在起作用。但是,切除了腎上腺,無法產生皮質醇的小鼠,在壓力下,依然會出現白色毛發。 花白的小鼠 兩個最可疑的原因都被否定了,研究人員只好逐一地去排除每個因素,尋找正確答案。 首先,他們選擇了三種方法來模擬小鼠的生理或心理壓力,在三組小鼠的血液中,研究人員都檢測到了高水平的皮質酮(相當於人類的皮質醇)和去甲腎上腺素,這說明三組小鼠都產生了經典的壓力響應。 在三組中,用辣椒素類似物——樹脂毒素(通過痛覺誘導壓力產生)誘導的壓力組小鼠是出現白色毛發最迅速最明顯的,在注射後的下一個毛發生長周期中就長出了不少白色毛發,另外兩組則用了3-5個周期才達到這種效果。這也說明,無論是什麼形式的壓力,都會導致白色毛發的產生。 注射鹽水(saline)和樹脂毒素(RTX)小鼠毛發的對比(真·辣到褪色) 新生毛發是白色的直接原因一般都離不開黑色素合成缺陷、分化的黑素生成細胞的不足和黑素干細胞乾性沒有維持這三個原因。因此,接下來,研究人員對黑素細胞譜系進行了研究。在毛發的早期生長階段,他們給小鼠注射了樹脂毒素,這個階段中,黑素干細胞和黑素生成細胞同時存在。 注射樹脂毒素後,研究人員發現,黑素干細胞的數量明顯減少,許多毛囊中的黑素干細胞在5天內完全消失,但已經分化的黑素生成細胞則沒有影響,還能繼續產生黑色素。等到下一輪毛發生長階段到來時,黑素干細胞的「儲備」缺少了很多,白色毛發也就大量出現了。 看來壓力是通過「消滅」黑素干細胞來導致白發產生的,那麼下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壓力是如何消滅黑素干細胞的。 在壓力應激下,無論人還是小鼠,都會有壓力激素(皮質醇/皮質酮)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升高,在前面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已經排除了皮質醇,那去甲腎上腺素會不會是真正原因呢? 他們去掉了黑素干細胞的去甲腎上腺素受體,再給小鼠注射樹脂毒素時,小鼠就不會產生白色毛發了。這說明,去甲腎上腺素症是壓力之下,消滅黑素干細胞的「真兇」。 去甲腎上腺素一共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腎上腺,一個是交感神經系統。實驗結果已經表明了,切除腎上腺,是無法阻止小鼠在壓力下的毛發變白的。那就只剩交感神經系統了,交感神經系統在壓力產生時也能夠被激活,主要支配戰鬥或逃跑的應激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正是壓力激活了交感神經系統,產生了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促使黑素干細胞進入了快速的異常增殖狀態。在注射了樹脂毒素後的第三天,很多黑素干細胞就完成了增殖-分化-遷移到新生毛發中染色的過程,之後再長出的毛發就沒有黑素干細胞儲備了。 即使沒有壓力源,只是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他們同樣觀察到了小鼠白色毛發的產生。 另一種染色方法下的黑素干細胞(黃)和交感神經(紫)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研究人員對比了注射樹脂毒素和安慰劑的小鼠的基因表達譜,發現壓力誘導下,表達變化最大的是編碼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的基因。當他們用CDK抑制劑治療處於壓力中的小鼠時,小鼠不負研究人員的期望,果然沒有產生白色毛發。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都知道,周圍神經元可以調節器官功能、血管和免疫力,但是很少會關注它們如何調節干細胞。通過這項研究,我們了解了神經元可以控制干細胞及其功能,將壓力與白發聯系起來。 同時他們還指出,研究並沒有解決交感神經系統與黑素干細胞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原因,這一點需要之後更多的研究。當然,還需要將小鼠中的發現在人類中復制,以及他們在實驗中的方法是否可以阻止壓力對黑素干細胞的影響,避免壓力過大導致的白發的產生。 編輯神叨叨 全體奇點糕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嘔心瀝血打造的重磅音頻課程《醫學趨勢50講》終於上線了。我們一口氣幫你同步了全球醫學前沿領域最重磅的進展。只需500分鍾,讓你徹底搞懂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課程亮點如下: 1、全面:一網打盡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在這套《醫學趨勢50講》中,我們囊括了免疫治療、干細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測序,抗癌新藥研發等15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幫你將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成果一舉收入囊中。 2、緊跟趨勢:幫你無縫同步全球認知。 奇點跨學科專業知識團隊,依靠強大的自有數據庫系統,每天跟蹤全球3000多本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實時把握醫學前沿科技最強勁的脈搏。和全球認知同步,你不需要費心費力,我們把全球脈動送到你的耳邊。 3、有趣易懂:不用絞盡腦汁,就能理解全球醫學頂尖難題。 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往往晦澀難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導致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這一次,我們幫你把艱深晦澀的前沿學術調製成清新爽口的科學小品,讓你在享受科學之美的同時,輕輕松松理解醫學頂尖難題。和全球最聰明的大腦思考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 來源:cnBeta
研究稱經常參加有氧運動可能對大腦的執行功能產生顯著影響

研究稱經常參加有氧運動可能對大腦的執行功能產生顯著影響

一項新研究表明,經常參加有氧運動,如騎自行車或在跑步機上快步走,可能會對大腦的執行功能產生顯著影響。進行該研究的重點是減緩或可能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這項研究涉及大20多名健康成年人,但他們有着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日益成為負擔沉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隨着醫療保健的改善和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預計在未來幾代人中這種疾病將激增。已知這些疾病具有遺傳和生活方式風險因素,但尚未發現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可預防該疾病的發生或減緩其發展。 在生活方式方面,過去幾年的研究發現某些飲食和活動習慣與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降低以及病情發展較慢相關。健身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起到一個預防的作用,而根據一項新研究,有氧健身可以在大腦的健康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這項研究涉及23名成年人,他們被描述為「認知正常」,但具有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或家族風險。在研究開始時,所有這些參與者都有着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在測試並測量了他們的日常活動水平和腦葡萄糖代謝後,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兩組。 他們向一組參與者提供了有關如何保持積極生活方式的信息。而他們給另一組參與者布置的任務是在26周的時間內每周進行三次中等強度的跑步機訓練計劃。研究人員發現,第二組參與者在與大腦執行功能有關的測試中表現出改善的認知表現。 到26周結束時,跑步機組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善,並且改善了心肺健康水平。該研究稱,這與與阿爾茨海默病病有關的部分大腦中的葡萄糖代謝改善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每周幾次參加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能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將有助於保護腦部健康免受這些疾病的影響。 來源:cnBeta
澳科學家開發全新可穿戴技術  可在患者自由移動時測量血壓

澳科學家開發全新可穿戴技術 可在患者自由移動時測量血壓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對於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的人,始終了解其血壓肯定會有所幫助。而現在澳大利亞科學家已設計出一種非侵入性新可穿戴系統。目前,測量血壓的標準方法包括使用臂式血壓計等。盡管它非常準確,但由於患者需要執行其他日常任務,因此無法整天佩戴它。它也只提供單獨的讀數,而不是連續讀出。考慮到這些局限性,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學家基於此前的研究開發了實驗性的新無線設置。 全新裝置代替了袖帶,而是結合了一個固定在胸骨上的小型連續波雷達(CWR)傳感器和一個夾在左耳垂上的光電容積描記器(PPG)。PPG傳感器(通常採用脈搏血氧儀的形式)通過發出光來檢測血容量的變化,然後分析患者的生物組織吸收了多少光。 利用其兩個傳感器,新系統能夠測量射血前時間以及脈搏傳播時間。基於此信息,該系統能夠實時讀取患者的血壓,無論他們身在何處或在做什麼。 在實驗室測試中,年齡在40至65歲之間的43位健康志願者在坐着。躺着和騎着動感單車時都戴着實驗裝置和傳統的臂式血壓計。與臂式血壓計相比,新系統在參與者休息時測量的血壓的准確度為93%,而在鍛煉時測量血壓的准確度為83%。隨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些數字可能會有所提高。 首席科學家、副教授Mehmet Yuce表示:「臨床醫生仍然無法在睡眠期間或步行或跑步等活動期間連續測量血壓。這意味着血壓高,低或不規則的人無法獲得他們全天候所需的健康狀況的關鍵信息。可穿戴設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提供舒適性和便攜性,這將是澳大利亞和國際衛生部門的重大發展。」 有關該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來源:cnBeta

英國擬投2000萬英鎊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英國政府3日宣布,將投資2000萬英鎊用於加快推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的研發生產。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在訪問英國波頓唐恩實驗室時,宣布了該項最新投資計劃。 漢考克表示,「這2000萬英鎊將有利於抵抗新型冠狀病毒,並有助於展現我們全球公認的疫苗開發能力。 原標題:英國投巨資研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 來源:中國新聞網 重要的是,投資這些研究開發,可以使英國繼續走在現代科學的前沿,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全球分享這些知識。」 截至2020年2月3日,英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例。英國政府啟動此項資助計劃,擬定於今年6月之前開發出新型冠病毒肺炎疫苗用於臨床試驗。 漢考克表示,「疫苗是抵禦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一系列致命疾病的最佳手段。英國是世界領先的醫學研究中心,我們的科學家來自全球各地,在開發新疫苗以應對全球威脅方面一直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該項疫苗研發工作將由全球流行病防疫創新聯盟(CEPI)主持。該聯盟是由公共機構、私人和慈善組織支持的、預防與對抗流行病的全球合作組織,在英國倫敦、挪威奧斯陸、美國華盛頓均設有研究所。 來源:cnBeta

李蘭娟:有幾株病毒非常適合做疫苗 正緊鑼密鼓開展

昨天(2日)凌晨4點35分許,由上海南開往重慶北的Z256次列車停靠武昌站,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帶領的10人左右醫療團隊下車後,趕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展開患者救治工作。在這里,院方專門設置了一個新區域開展危急重症救治工作,這也是接下來專家組每天工作的場所。 從昨天(2日)下午3點開始,李蘭娟院士在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過電視電話會議,與鍾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以及在廣東的專家,就修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等多項內容進行了三個小時左右的研究討論。會後,李蘭娟院士就「武漢市當前疫情的發展情況、診療方案修訂進展」等問題,接受了總台央廣記者黎明的采訪。 再度出征武漢 希望進一步降低病死率 記者:李院士,我們知道您這次是「再度出征武漢」,主要是出於什麼考慮?此行有什麼樣的目的? 李蘭娟:我們國家在防治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了非常關鍵的時期,各省都群防群治,控制了它的蔓延。對於武漢來講,發病率比較高,危重病人比較多,所以到現在這個階段如何降低病死率、挽救更多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生命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這次)我們帶了一個團隊,(他們)都是在呼吸機支持、人工肝以及危重病治療ICU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一個團隊到這里來,希望跟這里的專家們一起共同為進一步降低病死率做出一點貢獻。 記者:為了解決危重病人的這個問題,目前武漢市又增加了三家專門針對危重病人的醫院。經過上午的走訪和調研,您如何來研判未來的效果? 李蘭娟:我覺得救治醫療的設備和條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增加了這三家,這樣許多危重症的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我們團隊這次進駐的是他們省人民醫院。這是定點的一個危重症的醫院,我們想把浙江創造的一些危重症治療的經驗,尤其是在H7N9,因為H7N9病人很重,曾經的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病死率高達40%,但是我們在浙江建立了一套「四扛二平衡」的這樣一個策略,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在那里已經得到證明,希望在新冠危重症病人的治療當中,也能得到更好的推廣和應用,尤其是人工肝支持,能夠改善呼吸衰竭的情況,包括微生態的調節,能夠減少繼發感染,還有一些其他的新的技術,通過這樣的這里的病人的治療,來再總結一些新的技術和經驗,來大家共同推廣應用。 有幾株非常適合做疫苗 現在正緊鑼密鼓地開展 記者:剛剛的會上大家是商討了第5版的診療方案,第5版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李蘭娟:新的一版中,根據前段時間我們防治當中的一些經驗以及出現的一些新的問題都進行了整理,用這個方案來更好地指導全國各地包括武漢的救治工作,所以完全是一個診斷和治療的方案。 記者: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大家特別關注的,就是「糞口傳播」的問題,剛剛鍾南山院士在廣州接受會後采訪,說也有可能。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李蘭娟:因為傳染病的傳播有呼吸道的傳播,也可能有消化道的傳播,那麼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來說)呼吸道的傳播應該是基本明確的,它通過飛沫傳播,近距離的傳播。那麼現在也在糞便當中有部分也檢測到有病毒的核酸,所以我們現在也在檢測是否能夠真正檢測到病毒,假如說在腸道大便中也能檢測到病毒,那說明可能在消化道也會存在。要明確這個問題,我想已經很快了,我們在酸性里有檢測到,但是能不能真正的分離到病毒,還要不斷實踐,很快的就能夠把它明確起來。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目前關於病毒分離和疫苗的研發,您這里的進展如何呢? 李蘭娟:現在檢測的手段還是比較多的,可以有直接並的分離,直接的檢測,也可以通過基因序列來檢測這個病毒,但最後的結果應該是相符的。病毒的話,在浙江的話,我們的P3是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在P3已經分離到8株病毒,那麼其中有幾株非常適合做疫苗,所以現在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