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種族屠殺25週年 當年暴行長達百天,法國軍隊為何袖手旁觀

如果不是因為種族屠殺,盧旺達這個非洲小國很難被世人所知。

在1994年4月6日,一架載着盧旺達總統哈比亞里馬納的飛機被擊落。 總統含有的胡圖族血統使得與胡圖族敵對的圖西族人被認定為幕後主使。 在武裝力量的支持下,極端分子開始屠殺圖西族人。 大屠殺持續了100天,造成80萬人身亡。

盧旺達種族屠殺25週年 當年暴行長達百天,法國軍隊為何袖手旁觀

盧旺達總統卡加梅曾公開譴責胡圖族領導的政府殺害了他的前任總統,也譴責法國駐盧旺達軍隊袖手旁觀。 為什麼他會指責法國?法軍又為何在當時袖手旁觀呢?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從歷史當中尋找答案。

在西方殖民主義時代,盧旺達先為德國殖民地。一次大戰後,德國戰敗,盧旺達轉手給比利時。為求分化與統治之便,比利時採取對人口較少的圖西族優惠待遇,圖西族在教育與政府工作佔盡優勢,逐漸養成種族優越感,看不起務農的多數民族胡圖族人。

不過,比利時政府在盧旺達爭取獨立過程中,畏於胡圖族人口占大多數,轉而支持胡圖族。胡圖和圖西因積怨已久,1959年時開始相互屠殺,比利時竟坐視不管,1962年盧旺達獨立時,將政權轉給胡圖族政治精英,兩族衝突從此永無寧日。

比利時殖民下,盧旺達成為法語系國家,更發展出與法國的友好關系,因胡圖與圖西兩族衝突不斷,造就了軍火進口業發展。

當時,法國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大軍火工業國,非洲則是法國軍火的出口重鎮。非洲事務在法國向來由總統府直接管轄,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前總統密特朗與盧旺達政府建立非比尋常關系,他將胡圖族前盧旺達總統哈比亞里馬納視為老朋友。

盧旺達種族屠殺25週年 當年暴行長達百天,法國軍隊為何袖手旁觀密特朗

法、盧第一家庭子女交往密切,共同經營「非洲事業」。密特朗的長子——約翰克里斯多夫-密特朗,長期擔任愛麗榭宮非洲事務顧問,姑且不論他是否真的對非洲事務了如指掌,倒是對軍火交易十分在行。

約翰克里斯多夫-密特朗在父親過世後,曾因涉及多宗軍火走私案而被收押,甚至在巴黎的看守所里度過淒冷的聖誕節,他被認為是盧旺達軍火的最大供應商,甚至在當地坐擁罌粟種植事業。

1990年,流亡在烏干達的圖西族「盧旺達愛國陣線」以武裝叛變威脅進逼,哈比里亞馬納總統要求法國協助,但法國並未直接出兵干預,卻同意以軍事合作、武器輸送與「人道救援」等名義,派遣三支軍隊進駐盧旺達,已種下法國與「盧旺達愛國陣線」領導人卡加梅的恩怨。

1992年,胡圖族的政府軍,使用法國提供的武器對圖西族展開屠殺,後來雙方雖然在坦桑尼亞簽訂停戰和平協議,計畫共組政權,但卻難以實現。

盧旺達種族屠殺25週年 當年暴行長達百天,法國軍隊為何袖手旁觀1994年,法軍在盧旺達

1994年種族屠殺發生後,法國駐盧旺達部隊按兵不動,對此法國方面事後的解釋是,法國軍隊當時是聯合國領導的干預部隊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保護平民。但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說,法國軍隊保護的是那些參與屠殺的民兵。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下令探究法國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將4月7日定為國家大屠殺紀念日,但對種族屠殺的調查至今並沒有什麼大的進展。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寰宇萬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