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佛教

佛教

老翁和友東京老林讀:大葡子寫一缽法師一文有感

老翁從友東京老林處,知悉友大葡子:《一缽法師:當屠夫殺萬千生靈時,因一隻羊流淚頓悟,6年苦行4萬公里》一文後,反覆研讀此文,文中從一缽法師出生,殺牲畜,修行,到最後成佛都作了詳盡的述說。 今天老翁就和大家介紹介紹這篇棄殺牲畜後成佛的文章。 01殺牲畜 一缽法師出生於一個小縣城,父母務農,姓趙名文波。 出生的時候就掉落在灰里,扒開包衣後,四肢就有兩肢不健全,最開始的想法是去當兵,是個殘疾,連結婚的資格都沒有。 後來當了一名屠夫,殺牲畜七年,一共殺掉一百萬個生靈,這個數學驚心動魄吧!就在他舉拿起刀,殺掉一隻羊時,這隻羊竟對他流淚,內心被刺了一下,此時頓悟。 從此不再殺生,但是總要生存,就改為貶賣牲畜熟肉加工生意,做了六、七年,就得了神經性頭痛,什麼也做不了,成了一位吃飯的閒人。 後來遇到有緣人勸化,說不直接殺生也是殺生,應出家修行,發大願度化你所殺眾多牲靈,你的頭痛病就會好了。 老翁想這就是因果吧?七年殺百萬牲靈,後因羊流淚頓悟,改為不直接殺生六、七年,從此得了頭痛病。羊就是菩薩來度化一缽法師,放下屠刀,修行成佛。 大家來看友老林的精評: 老林講:小羊就是菩薩,是來度化一缽法師的,機緣成熟,水到渠成,應是精評中的上乘之評。 東京老林:看來好友也是佛門弟子,沒錯!佛與菩薩度眾生,都是為應度者現其應度之身。言:應以何身得度,為其現與何身為其說法。然,說法有各種形事,被度之眾生需要什麼形事,就現什麼形事為其說法,並不是非用語言之類,比如:剛才說的一缽法師見羊流淚後而悔過自新。其實是菩薩用了這種說法的方式,機緣成熟,水到渠成。菩薩用了小羊流淚的方法,度了一缽,而一缽也是多生多劫,在今生該度之時。也正向法華會上的小龍女,獻佛寶珠後,彈指間女變男身,立地成佛,騰空而起,直去南方無垢世界的道理相似。 02修行 一缽法師終於放下屠刀去修行,辭別家人去山西聖泉寺剃度,真正成了一名和尚。得法號:一缽。本著殺業過重,需發心懺悔,從而繼續苦行僧之旅。 一、做行腳托缽。就是做一名最苦的頭陀苦行僧,人稱行腳托缽。穿著僧衣,手托著缽,四方遊走。一天中午只吃一歺飯。按規定化緣七家,若七家沒齋飯,就要一天不能進食。每到一個地方,只能在山神廟,寺院以及墓地掛單休息。這其中的苦,孤獨是無法想像的。要是生病,遇到事情必須靠自己克服,這就是所謂修行的劫難。 六年走了四萬多公里,經歷過四次大劫難。還要背上四、五十斤重包,日行二、三十里。 東京老林評:因一缽法師在未度之前還沒有接觸佛法,也不懂因果之道理,其實少懂佛法之人也明白他的事情,為何岀生就有殘肌,為何頭痛無比:做了不少的功德,才會淪落今生之身,因為因果分三世。網友們分析分析,有沒有這個道理? 二、成佛。一缽法師,遇人家布施齋飯,就結善緣,會為其逝去的家人去超度,不收任何錢,物。講佛法,遇到殺生之事,就勸人向善,並誦講經法,從而感化眾生。遇到死亡的動物,就地掩埋,還為其念經超度。 苦行到最後,一缽法師全戒去了金錢。也就是:錢為心苦,放下即為樂。 這是一個法師達到的最高境界,最後就剩一件海青,一件大褂,還有小褂,香袋,缽,水杯,及牙具,真是輕鬆走世界,也真正成佛啦。 老翁想一缽法師,先做行腳托缽,苦行僧,歷經四大劫難,行程四萬公里,後全戒去了金錢,真正是放下屠刀,吃得千般苦,行得天下善,終於成佛啦! 大家再看友東京老林的精彩評論: 拜讀了好文!本人認為,一缽法師的改行,就是佛菩薩度的他,何以故?那隻流淚的小羊本人認為就是菩薩的化身,因為菩薩度人就是依照被度者應以何身得度,就現其何身為之說法。 03佛在五台山 在02中講到一缽法師先做苦行僧,六年行四萬多公里,後全戒去了金錢,終於成佛,修行在五台山。 一缽法師修行的地方,既不在室內,也不在室外,而是一處破的墓室,被稱為修行的道場。 自己用鐵鍬,白天修,晚上念經,每天睡四個小時,用時半年,修繕好這一道場。 一缽法師做法會,依舊分文不取,就是有也全部入供,從不為自己留一分錢。 這應該就是人生因果,一切皆註定,有因才有果。 唉!老翁想人要是到了這個境界,能全戒去了金錢。也就是:錢為心苦,放下即為樂。那麼人人都能成佛,也人人不再會神經性頭痛啦! 最後再看看友老林的完美評論:應該是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拜讀了好文!本人認為,一缽法師的改行,就是佛菩薩度的他,何以故?那隻流淚的小羊本人認為就是菩薩的化身,因為菩薩度人就是依照被度者應以何身得度,就現其何身為之說法,機緣成熟,所以當機得度。也望一缽法師每天念佛的功德統統回象給過去所殺的生靈,讓他(她)們早日往生極樂。…………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聲明:我與友大葡子末曾謀面,互不相識,一切皆因友老林從中穿針引線,如有不妥,教請賜教。 同時真誠感謝原作者大葡子,和精評東京老林二位。 (完)來源:kknews老翁和友東京老林讀:大葡子寫一缽法師一文有感

恩師開示:帶著覺照經歷世間

人們都很在意今生的我,這是錯誤的,大家一定要慢慢清醒過來,因為最後都是假的。 我們要回家,而不是一直留戀在這個假的世界,順我們的心意,一時的美好,你能夠真實的自在歡樂嗎?那不是真自在!那只是短暫的歡樂而已,所以不要去迷戀這個世俗的假相。 動靜雙修法,是要相輔相成的。世間讓你去經歷、磨練,主要是讓你放下固執。以前你還會爭執的、還有定義的、你都能慢慢柔軟、放下了。 在世俗的境界能夠不爭、不求了、柔軟了,那麼你在修行上,世俗干擾你的成份會越來越小,自然就進入清凈專注。 你現在就要很用力,才能專注。你不用力是不是都散亂了?就是沒有受到苦難,專注心就拿不出來,原因是什麼? 世俗的虛妄,你的內心還有很多纏繞,要去慢慢看到你還有在意什麼?要把你在意的、會起心動念的,慢慢磨掉,要去悟透、放下! 生命經歷不管好壞對錯,最後能夠放下,你就是王者,你就成功了;若經歷一輩子,最後仍然沒有放下,你是失敗者。 主要還是在最後幫助我們放下,所以百千萬劫一直在經歷!最後每個人都能成佛,為什麼?就是已經磨透了。磨不透就再來輪迴!可是百千萬劫,有些苦境不是你能忍受的。 人的智慧如果都在一個平行線上就很好溝通,問題是在不同的平行線上;你所講的,他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更何況個性、習氣又不一樣,要達到完全共通點很難,所以唯一只有:接受,服輸了! 因為我們執著在自己固執的觀念跟個性,放不下來,卻沒有去考量他人的難處,我們應該是多考量對方的難處。 他的難處可能是沒有智慧,他不理解,可能是個性惡劣,他已經是這樣的習氣,在你面前出現,那你當然是儘量的去學會容。 ---節錄自新版《破繭而出》(書四 · 慈悲大愛 · 第十四篇之14) 來源:kknews恩師開示:帶著覺照經歷世間

在戰爭前夜與你相遇:梁思成、林徽因與佛光寺的發現

最重要的事物,往往需要最漫長的尋找。執著有時像一種必勝的信仰,在漫長的尋找中充當引路的孤燈,一寸一寸地照亮前方的小徑,不知在哪個瞬間,關鍵線索會乍然顯現,猶如神佛降下的啟示。而發現它,則需要一雙訓練有素的敏銳眼睛。 對梁思成來說,找到一座保存至二十世紀的唐代木結構寺廟,或許就是他執著的信仰之一。但出於一位學者的嚴謹和冷靜,他對此並不抱有太大期望。這並非是因為他的眼光不夠訓練有素,而是現實一再給他兜頭冷水。在1932年發表的《我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的開篇,梁思成坦率地承認: 「唐代建築遺物的實例,除去幾座磚塔而外,差不多可以說沒有。」 儘管常識告訴梁思成,佛塔本是佛寺的一部分。但現存的佛塔「不是巍然『獨』存,就是與他腳下的殿宇在年代上有千二三百歲的差別。」造成這一切的重要原因,乃是因為中國建築作為骨幹的樑柱一向以木為主,「木本不是不朽的物質,加以歷代中國革命成功的列位太祖太宗們除了殺人之外還愛放火,假使他們沒有這種特殊的國民性,千餘年的風雨剝蝕,蠹吃蟲穿,也足以毀壞不少了。」 縱觀隔海東鄰的日本,尚保存有相當於中國隋代的奈良法隆寺的金堂、五重塔和中門,但在中國,遼宋時代的山西大同上下華嚴寺佛殿、應縣木塔和嵩山少林寺的初祖庵,「已嘆為中國稀有的古建築」。它們在年代上比日本最古老法隆寺差四五百年,卻「已崩壞不堪」。就在梁思成撰寫這篇文章後不久,這些「崩壞不堪」的宋代建築中的一座,日本漢學家大村西崖1926年在蘇州甪直考察的一座宋代建築保聖寺佛殿,就在一場事故中塌毀夷平。 敦煌莫高窟的木構檐廊,也曾給梁思成帶來過一線希望。當他在考古學家伯希和《敦煌圖錄》中一幀照片的一角,看到「簡單雄大的鬥拱、八角形的柱、抹灰的牆」時,不禁推斷這是「唐代的特徵」。樑上隱約可辨似為忍冬唐草的彩畫,似乎更證實了他的結論。可以想見他懷著何種心情給伯希和寫信,期望了解這幾張照片中鬥拱樑柱更多的信息,以證實自己的推斷。 但三個月後,伯希和詳盡的回信,還是帶給他一個失望的答案,檐廊樑上的題字表明,它的興建時代,是北宋初的太平興國五年(980年)。 宋代木構建築都已如此珍罕,「唐代建築更不用幻想。假使我們以後的學者或考古家,在窮鄉僻壤中能發現隋唐木質建築遺物,恐怕也只是孤單的遺例,不能顯出他全局的布置和做法了。」 梁思成的結論雖然聽起來讓人深感悲觀。但悲觀並不意味著就此沉淪放棄。埋首文獻汪洋,固然可以在深入鑽研中幻想昔日巍然屹立的唐代建築,但梁思成生來就是個行動派,不嘗試就舉手投降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伯希和、沙畹、關野貞、常盤大定等等這些考古學家和探險家的事跡,從他在美國讀書時,就像耳畔呢喃一樣不斷重複著田野考察的重要性。他在文中寫到的那些珍貴的宋代建築,無一不是這些不憚旅途煩難困頓的先驅們,跋涉於鄉村山野之中,憑著敏銳的專業眼光發現於世的。 新發現的可能性或許正在向他招手。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4月16日專題《思城:梁思成的命運之城》。 作者 | 李夏恩 行行復行行,失望復希望 一張偶然發現的照片,成為了梁思成踏上田野考察之旅的奇妙機緣。那是在北京鼓樓的一場展覽中,梁思成的一位好友楊廷寶在巨大穹頂下的一面牆上,看到了一張「外表古怪的寺廟照片,下面清楚地寫著:薊縣獨樂寺」。當他向梁思成形容照片上鬥拱的形狀時,梁變得異常興奮,立刻跑去瞧個究竟。經過打聽,更湊巧的是,薊縣距離北京僅有85公里,且每天早晨六點都有一班長途汽車,五個小時就可以抵達那里。 激動不已的梁思成立刻開始籌劃自己的第一次田野考察。1932年4月的一天,梁思成與幾位營造學社的社員一起踏上了這場首度田野考察之旅。但開局就不太順利:他們乘坐的那輛「若在美國早就當廢鐵賣了的」老破班車剛開出北京東門幾公里,來到箭杆橋頭,司機便停車招呼乘客一起下來,步行過橋,讓空車開過去。而這不過是梁思成這趟短途旅程遭遇的一個檻。沒過多久,這輛老破車又陷進沙灘,動彈不得,「於是我們乘客只好幫著推車,一直把這老古董推過整個沙灘,而引擎直衝著我們的眼口鼻轟鳴。還有其他麻煩的路段,我們不得不爬上爬下汽車好幾次」。 八十公里的行程,梁思成和他的同仁們走了三個多小時,但當他們終於抵達目的地,幸運女神終於在泥濘坎坷的道路盡頭,等待著他們的到來。眼前所見,成了梁思成千辛萬苦最好的報償: 「獨樂寺的觀音閣高踞於城牆之上,老遠就能望見。人們從遠處就能看到它栩栩如生的祥和形象。這是中國建築史上一座重要而古老的建築,第一次打開了我的眼界。」 這是一座遼代的建築,始建於984年,距離梁思成所執著追尋的唐代建築,相差不過百年。觀音閣及山門與敦煌壁畫中所見的唐代建築極為相似,「熟悉敦煌壁畫中凈土圖,若驟見此閣,必疑身之已入西方極樂世界矣。」 梁思成手繪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測繪圖。 薊縣獨樂寺的發現,讓梁思成初嘗田野考察的甘苦滋味,而這次考察還附帶了另一處新線索,薊縣一位師範學校的教員王慕如告訴他們,在他的家鄉寶坻縣的廣濟寺,與獨樂寺諸點約略相符,大概也是遼金遺物。兩個月後,梁思成與營造學社一行再度前往寶坻進行田野考察,正如那位教員所猜測的那樣,廣濟寺同樣屬於遼代建築,而大殿中梁棟結構的精巧,與北宋《營造法式》中「徹上露明造」的記載幾乎完全一致:「在發現薊縣獨樂寺幾個月後,又得見一個遼構,實是一個奢侈的幸福」。 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中高達16米的泥塑觀音像。圖片來源:IC photo 田野考察成為了梁思成尋找唐代木構建築的神佛啟示,連續兩次的重要發現,就像幸運女神在刻意指點梁思成應該沿著這條路繼續前行。在之後的四年里,一批重要的宋遼時代的木構建築,在梁思成的田野考察中被陸續發現。其中包括河北正定隆興寺始建於1030年的摩尼殿,山西應縣全國僅存的遼代木塔,山西趙城廣勝寺元代的大殿和明代的琉璃塔。儘管隨著考察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延展,新的發現層出不窮,但梁思成也更加意識到,這些陸續發現的古代建築傑作留存至今是何等僥倖。它們更像是不斷坍塌的廢墟中孤獨佇立的樑柱,提醒探訪者這里原本有著更廣大的一片古建傑作。 但當梁思成趕到那里時,看到的「所謂大寺廟不是全是垃圾,便是已代以清末簡陋的不相干房子,還刷著藍白色的『天下為公』及其他,變成了機關或學校」。在正定隆興寺,梁思成看到「觀音像由虔誠而又愚蠢的寺院住持修飾一新,塗上鮮艷的油漆,看上去像個醜陋的大洋娃娃。」 在山西廣勝寺的大殿里,寺僧們正在對大殿的四壁進行粉刷,因為在六年前,他們將大殿兩山的壁畫以1600銀洋的價格賣給了古董商,還得意洋洋地豎碑紀念。如今,它們是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山西洪洞廣勝寺下寺大雄寶殿元代壁畫《藥師佛佛會圖》,1928年,廣勝寺寺僧貞達因大殿損毀嚴重無力維修,與當地鄉紳商議,將大殿內兩鋪壁畫出售,以修繕殿宇。次年,這幅壁畫被整體剝離、切割出售給古董商,旋即轉售出境。如今,這幅壁畫已經成為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圖片來自大都會博物館官方網站。 歲月的侵蝕、無知的毀壞、強加的善意和愚昧的熱忱,都在攜手侵害著這些古代建築的脆弱的生命。而在上世紀30年代,它們所面臨的危機,不僅於此。「九一八」事變以來,日軍咄咄逼人的魔爪已經更進一步伸向華北大地。探尋古建築的旅程,幾乎成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當梁思成和他的妻子再度踏上田野考察之旅時,命運將像神佛降下的啟示一樣,指引他們訓練有素的敏銳雙眼,見證那個他執著追尋多年的夢想成為現實。 千年前的啟示,千年後的追尋 神佛的啟示,在一千兩百年前的一天,降臨在一位西域僧人面前。這位名叫佛陀波利的僧人,從北天竺的罽賓國,遠涉流沙,抵達中土。他的目的,是尋找文殊菩薩的道場,傳說中的清涼山。 當他來到五台山時,但見五峰聳峙,草木茂盛,心生歡喜,於是合掌頂禮。就在這時,一位白衣老人從山谷走出,以梵語命他從天竺取回《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屆時文殊菩薩定會在他面前顯現。 數年之後,佛陀波利終於取回經書,他再度來到五台山,只見文殊菩薩親自現身接引,佛陀波利合掌端然而逝。 這一文殊顯像啟示梵僧的神異傳說,讓五台山自此成為佛教聖地。聲名遠播,乃至萬里之外的敦煌也被這一傳說深深感染。唐末五代的戰亂,讓敦煌與中原之間的交通中斷,虔誠的信徒無法親身前往五台山巡禮敬拜,於是,他們便將五台山的地圖繪製在洞窟壁畫上。面對壁畫上的五台山圖,遙想自己虔敬的心靈已經跨越萬里,來到傳說中的文殊道場。佛陀波利遇見白衣老人的故事,自然也被畫在壁畫上。同時繪製在壁畫上的,還有五台山上眾多著名的寺院。其中,有一座寺院名叫「大佛光之寺」,在五台山圖壁畫中的一百五十餘座寺院中,它並不算最特立高標的一座,但卻神奇地蒙受時間與命運的眷顧,讓它在一千年後,與梁思成結下因緣。 敦煌莫高窟61窟壁畫五台山圖中「大佛光之寺」。圖片出自趙聲良主編《敦煌壁畫五台山圖》,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 2018年6月版。 梁思成發現五台山佛光寺的故事,一直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傳奇故事。據說梁思成是在伯希和的《敦煌圖錄》中看到了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圖》壁畫,將它作為「旅行指南」,才在南台外豆村附近發現了佛光寺。在他發表於1945年的《記五台山佛光寺建築》中,他如此寫道:「敦煌石室壁畫五台山圖中有『大佛光之寺』。寺當時即得描影於數千里沙漠之外,其為唐代五台名剎,於此亦可征矣。」六年後,梁思成又在《敦煌壁畫中所見的中國古代建築》中再次重申這一點,而這一次,《五台山圖》便成為了發現佛光寺的「旅行指南」。 這段簡短的敘述,很容易被簡化為梁思成將《五台山圖》當成惟一的導遊手冊,按照上面標識的「大佛光之寺」榜題,便按圖索驥徑直找到了佛光寺的所在。但真正的過程遠比梁思成簡短的敘述複雜得多。在每次進行田野考察前,梁思成和他的團隊都會翻閱大量文獻,尤其是當地地方志的記載,以確定這些古代建築留存於世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敦煌石窟》中《五台山圖》的照片,只是考察前參考的諸多文獻之一,而非惟一的導遊手冊。只是它確實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這些被標識在圖中的唐代寺院,文獻中或許能找出證實它們依然留存於世的蛛絲馬跡。而最終的驗證,仍然需要親身前往考察。1937年6月,梁思成與林徽因,以及兩位助手莫宗江和紀玉堂前往五台山。 比起第一次從北京前往薊縣的考察,這是一場漫長而又曲折的旅途。從太原開始,他們先是搭乘汽車,但在半路又要換成馱騾,沿著荒僻的山路,進入了五台山。與那些熱忱的朝聖者的路線完全不同,梁思成相信,那些香客紛至沓來、香火旺盛的名勝寺院,很可能早已在歷次整修中面目全非,唯有荒僻之處才有可能保留最古老的建築。而佛光寺剛好就是這樣一座名聲湮沒在歷史中的寺院。 佛光寺遠眺,圖片出自梁思成著 林洙整理:《古拙 : 梁思成筆下的建築之美》,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1月版。 「佛光寺在南台豆村鎮東北約五公里之佛光山中,伽藍是依著山岩布置的,正殿居於高台之上,俯臨庭院,有二三十棵老松環繞,氣勢魁偉。一層高,雄大、堅固和簡潔的鬥拱,深遠支出的屋檐,一望可知年代久遠。但能比我們先前所發現的最古木構建築還要老嗎?」 帶著滿腹的疑問,梁思成一行走進了正殿,高大的佛像居高臨下地俯瞰著他們,宛如置身仙林。就在這些大像之中,佛壇左端一位供養信女的塑像,卻與真人一般大小。「這尊像人性充沛,與諸佛菩薩是迥然不同趣味的。」在旁的寺僧告訴他們,這尊塑像乃是唐代篡位的武後。 1937年,梁思成在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中。 儘管整個塑像群都「經過後世重裝,色彩過於鮮縵,輝映刺目,失去醇和古厚之美」,但仍能看出是晚唐時期作品。梁思成推測,如果這些泥塑像是未經毀壞的原物,「那麼庇蔭它的房屋必定是原來的唐構。因為重修房子必會損壞里面的一切」。 然而,想要確認眼前的這座建築是否真的是他魂縈夢牽的唐代建築,梁思成還需要找到確鑿的證據。 蝙蝠、臭蟲與唐代女施主 幾寸厚的積塵,鋪在頂板的內部,斜坡殿頂的下面,猶如黑暗的空閣。數百年來,梁思成可能是惟一進入這里的人。厚厚的積塵踩在腳下,就像棉花一樣。狹窄的空間,讓他只得屈著身體,用手電探視。但當燈光照到頭頂的房脊時,梁思成他們看到了駭人的一幕:千百成群的蝙蝠,黑壓壓地盤踞在脊條上,猶如密密麻麻垂下的陰雲,被照相機的閃光霎時照亮,驚動飛起,散發出陣陣難聞穢氣。 梁思成試著驅逐這些占據殿頂達數百年的黑色住客,但它們頑固地聚擠在上面,不願向這些揮舞手電打擾它們清修的不速之客,展現它們密集身體下的脊檁有無題字。寄生在蝙蝠身上吸血的臭蟲也伺機盯上了這些主動獻上的人血,蝙蝠的驚飛和臭蟲的叮咬,將在接下來的數日里困擾這些辛勞的考察者。 梁思成發現了第一個令人振奮的細節:梁架上古法「叉手」的做法,是國內木構中的孤例。「這樣的意外,又使我們驚喜,如獲至寶,鼓舞了我們。」內柱額上殘留的小幅壁畫,又給梁思成等人帶來了第二個驚喜,其中的一幅與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畫,極為相似。這是梁思成所知道的在敦煌石窟之外,中國本土惟一現存的唐代壁畫。 梁思成手繪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測繪圖。 關鍵的證據,在幾天狼狽而忙碌的工作後,終於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顯現在梁思成等人面前。他們注意到殿內梁底隱約有墨跡,且有字的左右共四梁。「但字跡被土所掩蓋,梁底離地兩丈多高,光線又不足,各梁的文字,頗難確辨。」眾人各憑目力審視許久,揣摩再三,才認出一二官職,但卻無法辨別出人名。這時,林徽因卻因為眼睛遠視,獨自看清了那個人名: 「女弟子寧公遇。」 「施主是個女的!而這位年輕的建築學家,第一個發現中國最珍稀古廟的,也是個女人,顯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在之後的回憶中,梁思成興奮地驚嘆道。林徽因擔心辨識有誤,特意到殿前確定為唐代的石刻經幢上檢查刻在上面的姓名,果然看到了「女弟子寧公遇」的名字,開列在諸位僧尼的名字之前,並被稱為「佛殿主」。石柱上鐫刻的年代是「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林徽因與寧公遇塑像合影。 佛光寺由此已經可以確認是唐代木構建築,但為了嚴謹起見,梁思成與林徽因請寺僧入村招募工人搭腳手架,好將梁下的土朱洗脫,以窮究竟。但寺僧花了一天,只找到兩名毫無經驗的老農,籌劃一天,才支起一座腳手架。 梁思成等人已經急不可待,他們撕開布單浸水進行擦洗。儘管做了半天只洗出兩道梁,而且土朱一著水,墨跡驟然顯出,但水干之後,墨色又淡下去,隱約不見。一行人足足花了三天時間,才識讀完全文。 這一天是1937年7月5日。此時已是黃昏時分,「當時夕陽西下,映得整個庭院都放出光芒。遠看山景美極了。這是我從事古建築以來最快樂的一天!」 去去復去去,兵戈恨難歸 「營造學社調查組發現唐代建築寺院,梁思成由五台山佛光寺報告。」 1937年7月9日的《北平晨報》第五版以粗體大字刊登出梁思成等人在五台山佛光寺的重大發現。但對那天《北平晨報》讀者來說,卻無人關心這一重大發現。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報紙頭版刊登的消息:兩天前,中日軍隊在盧溝橋爆發衝突,戰火如今已經延燒到北平近郊。槍炮隆隆之聲,漸行漸近。 閉塞的山村隔絕了消息的來源,讓梁思成夫婦與助手們得以在短暫的平靜中享受片刻的歡欣。7月15日傍晚,在辛苦忙碌了一天後,梁思成拿到了一捆報紙,這些報紙是從太原帶來的,因為公路淹水延誤了幾天。當他和林徽因回到帳篷里,躺在帆布床上攤開報紙時,頭版赫然映入眼帘的大標題讓他們大吃一驚——「日軍猛烈進攻我平郊據點。」 出發前,梁思成曾給費正清夫婦寫下一封信,講述自己考察華北古建的急迫性: 「對古物的愛好和保護,與日本軍閥全不相干。儘管他們國家的人也同樣熱愛我們的古代文化(這是他們自己文化的源泉)。即便是早在1931年和1932年,我每一次考察旅行總是因為越來越近的日本大炮的震響而突然中斷。顯然我們在華北工作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在真正中斷之前,我們打算要在這個地區全力以赴。」 如今,這封信中急迫的憂慮,在逼近戰火中成了一句悲劇性的讖語。五台山佛光寺唐代木構建築的發現,倒更像是命運刻意的安排,讓他們在戰爭爆發前,去見證這座千年佛寺在人世存在的證據。 戰爭讓存在與毀滅之間的轉化變得易如反掌,只消一枚炮彈,屹立千年的古建傑作便會化為烏有。 梁思成自然無法逆料這座寺廟的命運,就像他無法預知自己將來的命運一樣。兩年後,1939年夏天,猝然而至的洪水淹沒了半個天津城。水漫進天津麥加利銀行的地下室,營造學社存放在那里的資料嚴重受損,其中就包括佛光寺考察的資料。 聞聽消息的梁思成與林徽因慟哭失聲,但卻無力拯救。天津此時已經淪入日軍魔爪之下,而他們如今也如同浮萍一般,自救不暇,只得在戰爭的洪水中漂泊浮沉。 今天佛光寺大殿內景,所有的佛像梁棟都被粉刷塗飾,修葺一新,與當年梁思成、林徽因來訪時見到的斑駁剝蝕的模樣已大不相同。圖片出處 IC photo。 作者 | 李夏恩 編輯 | 宮照華;李陽;王青 校對 | 薛京寧;李銘 來源:新京報 來源:kknews在戰爭前夜與你相遇:梁思成、林徽因與佛光寺的發現

文化大觀園——妙寶莊嚴

一百多件清宮藏傳佛教法器精品 首次組團對外展出 清代歷代帝王為何對藏傳佛教情有獨鍾? 神秘的法器到底有何宗教意義? 敬請收看《妙寶莊嚴》 走進《妙寶莊嚴》,有人感嘆展品之精美絕倫,有人被展陳的神秘、莊嚴氣氛所震懾,也有人對其用途感到好奇。這是嘉德藝術中心與故宮博物院的又一次聯手巨獻。故宮博物院從所藏萬件法器文物中精選各門類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藏傳佛教法器一百餘件,在嘉德藝術中心與觀眾見面。這些法器的藝術價值、宗教意義何在?本期節目我們將帶領大家探究其中奧義。 王魯湘:這聲音好熟悉啊。 文明:是的。 王魯湘:我過去在布達拉宮我就聽過這聲音,這聲音是從哪來的? 文明:這個是他們從雍和宮采的。 王魯湘:從雍和宮采的? 文明:對。 王魯湘:就是法器敲出來的聲音? 文明:就是法鈴,金剛鈴的聲音。 王魯湘:這不就是嗎? 文明:對,就是這一件,你看這個金剛鈴呢,它是跟金剛杵配合使用。 王魯湘:下面那個是金剛杵? 文明:對,下面金剛杵,然後這一套鈴杵是這個展廳的第一件展品。 佛教法器是僧侶及信眾用來舉行佛教活動和佛教儀式的器物,佛法賦予它們特殊的作用,使得其具有濃厚之神秘性與象徵性。 它們在佛經里面規定左鈴右杵,也就是左手拿鈴,右手拿杵,這就是鈴杵的使用方法。當然拿鈴杵的,同時左手持鈴,右手持杵,拿杵的,這類神像的地位都非常高。我們藏傳佛教神像里面,也會有隻拿杵不拿鈴的,所以杵有單個出現的形式。那麼拿這種單個拿杵的神像,就是護法神。為什麼呢,因為杵,在古印度它是一種兵器。它在古印度的時候,它的兩端你看,它這個現在是捏合在一起的。但是在古印度的時候它是張開,它是有攻擊性的。 王魯湘:這個實際上是爪。 文明:對。 王魯湘:這個前面就類似於矛,對吧? 文明:對。就相當於是爪子一起,然後可以這樣攻擊,有帶攻擊性的。但是當釋迦牟尼佛拿到這個杵之後,他就把它捏合在一起,這就是什麼,化戰爭為和平。 王魯湘:化干戈為玉帛。 文明:鑄劍為犁。但是藏傳佛教里面,凡是單個拿金剛杵的尊神,通常都是護法神。 王魯湘:其實他還是有? 文明:保護的功能,就是斬斷一切的痴昧,保護佛法。 鈴和杵乃一套,在開始修法前,搖一下金剛鈴,代表攝心清凈召請。金剛杵又名降魔杵,象徵摧滅煩惱、愚痴、妄想與內魔。在藏傳佛教看來,常用鈴杵以修法可以化解妄想,迎顯自性與智慧的光明。 王魯湘:那還有一種十字杵呢? 文明:十字杵是一種特殊的金剛杵,我們這里也有。它代表的意義,跟金剛杵稍微有點區別。它代表的是絕對的穩定,不可撼動。所以我們可以通常在佛像的底板,比如說這個佛像的底板它會有十字金剛杵。還有在壇城的底板,佛塔的底板都有十字金剛杵。 王魯湘:就是穩定,不可撼動。 文明:當然拿十字金剛杵的尊神也有。就是旁邊的這一尊,這一尊叫尊勝佛母。 王魯湘:她拿的還不止一件法器。 文明:對,她是三面八臂,但是她最主要的右手,就是我們稱為主手,主右手,就捧的是十字金剛杵。然後其他的還要拿弓箭。關鍵是她的右上手,捧了一個無量壽佛,這就一下子代表她的神格,她是一尊跟長壽有關的尊神。在藏傳佛教里面,尊勝佛母和無量壽佛,以及白救度母稱為長壽三尊。所以在清宮里面得到了廣泛的供奉,因為跟長壽有關的尊神,在清宮都是,絕對是要好好供奉的。 王魯湘:對對,對,尤其乾隆退位以後,可能更加尊崇這個。 文明:乾隆的母親過生日的時候,乾隆皇帝還會給他母親送無量壽佛,尊勝佛母。 王魯湘:這表示祝壽的意思。 文明:就是祝壽的意思。 故宮博物院藏有豐富的法器類文物,尤以藏傳佛教法器居多。這與大清王朝的歷代統治者對待藏傳佛教的態度有關。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不乏對藏傳佛教痴迷者。從故宮博物院的建築群落來看,過去宮中有許多佛堂,其中很多是藏傳佛教密宗佛堂,如雨花閣、梵華樓等。 文明:其實康熙也信奉藏傳佛教,康熙要這麼理解,在他年輕的時候,他身體比較好的時候,他不信藏傳佛教,甚至對太子胤礽進行過警告,就是認為胤礽跟這些僧人,僧侶交往過近,不利於他的成長,曾經警告過胤礽。但是康熙在年輕的時候,對他的祖母,昭聖太皇太後,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孝莊文皇后,她的藏傳佛教的信仰,是極力推崇和支持的。也就是說康熙皇帝儘管自己當時不信奉藏傳佛教,但是對孝莊文皇后,就是昭聖太皇太後的這個藏傳佛教的信仰是全力支持,並且擁護的。當然隨著到了康熙中年以後,隨著他的身體狀況每日愈下,同時皇子間的這種爭權奪利,讓他身心俱疲。這個時候他又遇上了一個人,就是哲布尊丹巴活佛,當時還不叫哲布尊丹巴,當時是喀爾喀。蒙古的宗教領袖,叫做扎納巴扎爾,當時喀爾喀蒙古遇到了準噶爾蒙古的進攻,這個時候擺在喀爾喀蒙古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個是往北去投奔俄羅斯,第二個是往南投奔清朝政府。這個扎納巴扎爾力排眾議,就說了一句話,就說俄羅斯不信奉藏傳佛教,而清朝信奉藏傳佛教。同樣的宗教信仰,所以在扎納巴扎爾的率領下,整個喀爾喀蒙古,就率眾內赴。康熙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親自北上迎接,在今天內蒙古多倫這個地方,就舉行了多倫會盟,在這個會上就正式冊封了這個扎納巴扎爾為喀爾喀蒙古的宗教領袖。隨後扎納巴扎爾就跟著康熙皇帝回到北京,在北京待了十年。在這十年時間里面,他就給康熙皇帝,以及皇室的成員講授佛法,從這個時候康熙皇帝就更加堅定了藏傳佛教的信仰。 《妙寶莊嚴》的一百多件展品都堪稱精品中之精品,它們大多與乾隆皇帝有關,而且這些法器只有修行到了高級階段才會遇到。眾多展品中,有一組最為神秘、材質最為特殊的法器——嘎巴拉碗。 王魯湘:在這個藏傳佛教的法器中間,過去我們很多外面的一種文化的人進去以後,一個特別很難理解的,就是嘎巴拉碗。是用人的頭骨,然後進行非常精美的裝飾以後,做的一個非常神聖的一個法器。 文明:對。 王魯湘:但是我們很多人不能理解就是為什麼人的頭骨,會用來做這樣一種容器,而且會有這麼崇高的地位? 文明:這個跟他們的經典教義有關,他們就是認為高僧大德,具有非常大的德行的人,在圓寂之前發下弘願,自願捐出自己的頭蓋骨,來做出法器。 王魯湘:這個地方是智慧的地方是不是? 文明:對,一個就是它能促進其他人的修行,就是相當於是提供這麼一個機會,促進你的機會,讓你能提高自身的修行。所以在宮里面,就是嘎巴拉碗也特別多,並且宮里面的嘎巴拉碗,還分成兩種規格,兩種等級。一種叫頭等,一種叫二等,就分兩種等級。 王魯湘:那這一件呢? 文明:這件肯定是頭等,為什麼呢,因為它配的是金蓋,金里,你看金里這一圈,還鑲了一圈珍珠,金座,金蓋,金里,金座,就是頭等。旁邊那個是銀蓋、銀里、銀座,就是二等。那麼這個只是因為它先分成頭等和二等,我們再決定給它配的是金蓋金里,還是銀蓋銀里,不是因為它配了銀蓋銀里,我們把它稱之為二等。 王魯湘:是因為,其實還是頭蓋骨的? 文明:還是根據頭蓋骨的功德,頭蓋骨這個所有者的功德,是大德,還是稍微要遜色一點的,這個來分。當然,我們宮里面還有一類特殊的嘎巴拉碗,就是大惡之人。 王魯湘:大惡之人? 文明:大奸大惡之人。 王魯湘:那個是起個什麼作用呢? 文明:那個是,就是大奸大惡之人,他的魔性很強,他在你的身邊放著,相當於你要去克服他的魔性,那麼你克服他的魔性,實際上客觀上也促使了你。 王魯湘:也增進你自己的功。 文明:對,也促進了你自身的修為的提升,就是這個意思。 乾隆皇帝是滿清帝王中對於禮佛最為勤奮的一個,當時他和章嘉國師被認為是元世祖忽必烈和八思巴大師的轉世,他不僅獲得了藏傳佛教體系最為甚深的密法灌頂,得到了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當時最高的傳法,甚至為此學會了藏語。而且歷史明確記載,他是真的身體力行,修行精進,弘法不遺餘力,我們熟知的雍和宮就是乾隆朝建成的,我們能看到的故宮里的各處佛堂也基本上都是乾隆修建的。 王魯湘:我們知道清代的這個政權啊,它是信奉喇嘛教,而且它和蒙古,和西藏,它共同信奉喇嘛教,而且尊崇共同的這個國師,包括像乾隆,他還有這方面的封號是吧。 文明:對。 王魯湘:那麼清代是不是用這樣一種共同信仰的方式,來作為一種,其實是一種拱衛政權和穩定政權的一種政治手段。 文明:從表面上看,包括乾隆皇帝自己的《喇嘛說》里面,也提到過興黃教,以安眾蒙古,所系非小,不可不保護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清宮廷推崇藏傳佛教格魯派,也就是黃教,主要是為了維護對蒙古、西藏,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的統治,通過這個教義,同樣的這個宗教的紐帶,去感化他們,去籠絡他們,去感召他們,不讓他們生出叛變,反叛之心來。但是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其實在清,就是說我們再,可以捋一下清朝這個關係,就是它在入關之前,就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他們就已經從蒙古接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影響,並且已經在他們的部落內部就開始推行藏傳佛教,等他們入關,定鼎中原之後,那麼這個優良的傳統一直就保存了下來。他們不是僅僅地去推崇藏傳佛教,而是他們自己也對藏傳佛教有極深的信仰。 就是他不止是說我封幾個國師,我尊崇幾個大喇嘛,而是我自己就是一個忠實的藏傳佛教信徒。這一點在乾隆皇帝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曾經拜三世章嘉國師為老師,這一點在古籍,檔案,以及現存實物中,都有充足的證明。所以他一方面,就是說從表面上,他推崇藏傳佛教,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另外一方面,他自己深信不疑。 宮廷所用法器門類眾多,工藝精湛,用材廣泛,有金、銀、銅、鐵、玉、瓷、骨、象牙、琺瑯、珍珠、珊瑚等各種材質,這些珍貴稀有之物,盡顯皇家用器的獨特與尊貴。 作為藝術愛好者,乾隆皇帝將修持和自己喜歡的藝術進行了結合,這體現在他對供養法器的改造上。這五件陶瓷法器,色彩瑩潤、造型獨特,體現了乾隆皇帝的審美、以及他的佛學造詣。 《妙寶莊嚴》有一件壓軸之作——故宮藏五色法衣之「白色緞繡綴象牙瓔珞法衣」。它出自蘇州高級工匠之手,使用了珠寶、象牙等珍貴材料。 王魯湘:這件白緞繡的象牙瓔珞法衣,我是第一次見!這麼好的象牙,做成這麼精美的瓔珞,而且整個保存得像新的一樣。 文明:檔案記載呢,每件用象牙三十九斤,然後在舉行法事活動的時候使用。主要是祈禱每年,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後它五種顏色分別是白色,代表的是白雲,藍色,代表藍天,紅色代表火焰,綠色代表江河湖海水,還有一個是黃色,(代表)土地,對,大地。這五種顏色在藏區非常常見,常見,就這五個顏色放在一起。對,比如說山頂上的經幡,都是五色的,對吧?剛才我們法器上的飄帶它也是五色的。 《妙寶莊嚴》每件展品都值得深入解讀與細心品味,都飽含有深刻的佛學奧義,並起到堅定修行者精進之信心的作用。對普通大眾而言,也可體味其中一些樸素、向善、向好的人生智慧。 編輯:王竹、林梓 來源:kknews文化大觀園——妙寶莊嚴

王永順中國畫金陵古今寺廟蹤覽系列(三)

序 言 自東吳以來,高僧大德是這裏的常客,隨意請出一位亮個相,都是一時之選:首傳佛經的西域僧人支謙與康僧會,頑石點頭的另類梵衲竺道生,西行求法第一人法顯,道行高深的寶志,精通律學的僧祐,三論宗祖師吉藏,牛頭宗創始人法融,法眼宗肇基者文益,宣導人間佛教的太虛法師。還有許多,不一而足,都是傳世人物。 從古代江南地區最早傳播佛教文化的聖地,到近代佛教文化復興、研究和傳播的中心,這就是南京的崇高歷史地位。每當佛教遭厄、禪道中斷,陷入末法之際,這座城市總是挺身而出,承繼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復蘇與振興之責,默默堅忍。從東吳到南朝,一代代譯經大師在此翻譯大、小乘佛經數以千卷,無愧於全國重要的譯經中心。及至近代,又有楊仁山居士創立金陵刻經處,融經籍收藏、雕刻、印刷、流通和研究於一體,嘉惠士林,使諸多教義重新昌明,功德無量。 二零零八年,南京再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更贏得佛界的仰望。從明代大報恩寺遺址發掘出一大批珍貴文物,尤以七寶阿育王塔為最,盛放著聖物——佛祖釋迦牟尼頂骨舍利和感應舍利。1400 餘年後重現天日,惟用『罕見』,不足以表達。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二日,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大典在南京棲霞寺隆重舉行,海內外高僧大德有幸見證了這一重要歷史時刻。 中國佛教發展源遠流長,而南京在這歷史長河中佔據重要一席,扮演的角色絕對名列前三甲。以上爬梳的諸多內容足以昭示,南京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亦是江南佛都。致敬,可愛的南京! 朱國美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一日 王永順、號黑子,祖籍山東臨沂,1959年生於南京,職業畫家,擅山水。師承錢松岩、蕭平先生。現為中央新影書畫院副院長,江蘇美學會理事,民進中央開明書畫院畫師,民進江蘇省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出版有《金陵百景圖》《王永順山水畫集》等多種,是一位被收藏界譽為極具發展潛力的畫家。 作品欣賞 成祖祭母報恩寺 大報恩寺位於古長干里,其前身是六朝長干寺,宋名天禧寺,元為慈恩旌忠寺。永樂十年(一四一二),成祖朱棣以紀念太祖夫婦為名,實為懷念其生母碽妃,敕令工部造九級琉璃寶塔,以揚先皇后之德。報恩寺工程浩大,徵集良匠軍工計10 萬有餘,耗時17 年。主要建築分南北兩部:佛殿和塔,僧房和禪堂。其中最著者為八面九級琉璃寶塔,高78 米,外壁為白瓷磚,中皆佛像。底層四面開門,四壁鐫刻四大天王金剛護法神像。二至九層為八面開門,四實四虛,隔層錯開。每層覆五色琉璃瓦、拱門、腰檐和欄杆。拱門上琉璃製成飛天等飾物。九級之上為塔剎,下部為鍍金覆蓮盆兩個。其上是黃金寶頂,下有九級『相輪』。全塔有152 個風鈴,另有140 盞『長明燈』,每日用油64 斤。大報恩寺香火興旺,遊人絡繹,成為絕色一景。清康熙、乾隆南巡,先後登塔並賦詩讚美。嘉靖末寺毀,塔則毀於太平天國戰火。 羅智墳寺名靜明 據《金陵梵剎志》載,靜明寺在都城南郊安德鄉,乃一小剎,西去所領弘覺寺五里,明正統年間造。朱偰《金陵古蹟圖考》言:岩山靜明寺,在山西谷,昔多古木,景色幽邃,明閹人羅志遠建也。羅智是明代宣德、正統年間南京守備內官監太監,與鄭和、王景弘等為同僚,是鄭和、王景弘第七次下西洋船隊後勤補給的主要領導成員。靜明寺是羅智生前施建墳寺,其墓亦在周邊。所出土的墓志銘寫道:嘗於城南安德鄉購地一所,山清水秀,生氣攸聚,卜為壽藏,且旁建梵剎,具章上請,賜額『靜明寺』。靜明寺規制不大,但構建之初頗為氣派,蒙英宗賜額,並降護敕一道、佛經一藏以鎮山門。羅智墓早年被毀,甘熙《白下瑣言》卷二有載:『宦官羅志遠墓前有二石柱,其一云:自小髫歲侍宮闕,親見宸顏喜悅時。另一仆不可讀,俱在靜明寺側,寺即志遠建也。』現存遺址可尋,石刻等遺蹟仍目可所及。 戒律中興古林寺 古林寺位於城西馬鞍山余脈,有『中興戒律第一祖庭』盛譽。初名古林庵,屋僅三楹,圓方百尺。明萬曆十二年(一五八四)改庵為寺,經擴建遂成大剎。一世祖如馨和尚,字古心,系律宗南山正宗自隋唐以來集大成者。南山律宗是佛教重要宗派,以研習和傳揚戒律為旨。創建者唐代道宣因長住終南山,故稱。北周時律宗漸衰,至元明法系幾無傳承。明代中晚期,造詣精深的古心大師居此說法,南山律宗闡揚光大,四方求教之僧盈門,古林寺聲名在外。是時,幽棲寺僧雪浪奉旨督修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恭請古心襄助。其間於塔基處發現鐵函一枚,內藏《寶志說戒圖》。古心仿圖中戒壇於寺中設壇傳授戒法,一時被譽為『天下第一戒壇』。萬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受神宗敕賜,並更寺額『振古香林禪寺』。清康熙時賜名『古林律院』,乾隆時又賜額『古林律寺』。後屢毀屢建,現已無存。 寺名『兜率』謂知足 兜率寺位於江北老山獅子嶺西華峰下。一六四四年,明亡清興,江山易主,許多明遺民心系前朝,削髮為僧,潛隱山林。是時,本土狀元焦竑再傳門人江浦秀才曾繼藩遁入空門,於老山建茅庵,法號白藥,成為獅子嶺道場的創始者。寺廟不斷拓展,追隨者甚眾。繼藩圓寂後,道場改稱兜率寺,常海和尚繼之,經數十年募集,終成名剎,引來許多僧人來此養息,成為禪林著名的方便道場,亦稱『養息道場』。常海年邁後,真空法師為方丈,新建大殿五間,大樓十二間,禪堂五間,文殊殿五間,三聖殿五間。又樹良好道風,名聲日隆,使其成為眾僧仰慕的清修勝地,一時各方僧眾常居。一九二五年,真空法師突遭橫禍,被土匪槍擊而歿,兜率寺自此沉寂。寺廟自開山以來,前後建有瓦屋、草屋計一百零五間,鍾、鼓、法器俱全,經卷收藏亦宏。『文革』中遭劫難,房屋等寺產幾乎盡毀。現已部分恢復,香火接續。 因之名僧鷲峰寺 鷲峰寺在白鷺洲公園內,建於明天順五年(一四六一),為紀念唐代名僧鷲峰而得名。屬中剎,下轄回光寺、千佛庵、大中正覺庵等。原有佛殿三楹,殿前為四大天王殿,殿後為毗盧閣。左廡之半建觀音殿,右廡之半建輪藏殿,各簇以多間迴廊,彩繪其壁。東、西廊前分立鐘樓和鼓樓。又於正殿之東闢地數畝建佛堂、方丈以作講經之所。明清以來,鷲峰寺屢興屢衰,與其他名剎不同,其獨到之處在於身處景致絕佳的白鷺洲之中,得益於環境的烘托。其幾度衰敗又幾度博興,則源於達宗、性海等法師的恆心堅守;而募資捐建者,始終代有其人。民國已降,鷲峰寺歷經風雨侵蝕,又遭火災,加之市內小火車向南延伸,經白鷺洲穿越該寺達門東石觀音廟,昔日朝拜熙攘的名剎就此衰落。新中國成立後,鷲峰寺為普通百姓所占。20 世紀90 年代,寺廟整修復原,又新增大雄寶殿等建築,面貌為之一新。 臨江而立弘濟寺 出燕子磯公園向西南不遠便是觀音閣,建於洪武初年,因閣後絕壁上有傳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所繪觀音像,故名。其後,閣毀,於正統元年(一四三六)就閣建寺,規模勝舊,賜名『弘濟殿閣』,萬曆間正式改稱弘濟寺。清代,為避高宗乾隆皇帝諱,更名永濟寺。後寺毀,僅存若干石刻,乾隆御題石碑3 塊,兩塊嵌於峭壁,分別為乾隆十六年和二十二年乾隆游寺題詩,另一塊嵌於崖下,碑文多已漫漶不清,但碑額『御書』兩字清晰完好。弘濟寺為明朝南京名剎,寺院殿閣皆臨江峭壁而築,《金陵四十八景》之『永濟江流』即指長江流經永濟寺的場景。有天王殿、金剛殿、祖師殿、無量殿、觀音閣等廟宇,占地甚廣。其中觀音閣懸於岩上,勢若俯墜,驚險無比。呂柟在《游燕子磯記》中把它與洛陽龍門相媲美,可見當年氣勢。清同治年間,殿塌寺毀,江水遠離。如今觀音閣得以復建,再現舊景。 古心瘞埋天隆寺 天隆寺建於明初,原名極樂庵。宣德年間,寺僧弘升奏請賜額『天隆極樂寺』。據乾隆元年(一七三六)七月寺廟冊籍記載,當時江寧所屬12 個寺,天隆寺位列第三。寺後玉環山建有塔林,瘞埋南山律宗中興初祖古心以及歷代祖師,自明清至民國,共有大小墓塔50餘座。惜乎,兵燹人禍,難以抗拒。太平天國時期,激戰雨花台,天隆寺建築幾乎皆毀。同治、光緒年間雖有小補,但無復當年氣象,石塔所剩無多。石塔多為四面或六面形,部分塔身為腰鼓狀,精雕細刻,花卉、動物紋飾,線條流暢,浮雕精美。古心名如馨,俗姓楊,溧水人,20 歲出家為僧,精研佛法。後遠至山西五台修行,深究律學,得道而返,居城西古林庵傳授戒法,受教者甚眾。經數十年不懈努力,終使律學受到僧俗重視,得以中興,為萬曆皇帝所讚譽,賜物賜號,以示褒獎。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古心圓寂,葬於天隆寺。 四海承平靜海寺 靜海寺始建於明永樂九年(一四一一),為鄭和下西洋而立,在他第二次返國時由明成祖敕建,一為表彰鄭和『海外平服』之功,二是船隊平安而歸,冥冥中認定海神護佑,賜額『靜海』,取『四海平靜』之意。三是供奉鄭和從海外帶回諸藩國贈送的象牙、玉石等珍品,以及種植自南洋帶回的珍貴樹種。當年規模甚宏,被譽為『金陵律寺』之冠。正德年間重修。清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被火焚毀。鴉片戰爭後的1842 年8 月初,欽差大臣耆英、兩江總督牛鑒等於靜海寺與英國使臣『議和』,最終於29 日在英國兵艦『康華麗』號上簽署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靜海寺占地2 萬多平方米,原有大雄寶殿以及天王、正佛、觀音、伽藍、輪藏、彌勒、祖師諸殿以及鐘樓、潮音閣、方丈、僧院。清咸豐年間遭劫難,更於一九三七年侵華日軍進攻南京中被毀。現相繼修復遺存門廳、主房、廂房和院落等。 佛音嫋嫋泰山寺 泰山寺始建明初,原稱東嶽廟,最初供奉東嶽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黃飛虎,繼而又奉其妹『碧霞元君』。後受佛教影響,轉由道場漸以供佛為主。清咸豐年間,毀於太平天國戰火。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廟內僧人德緣化募重建,但規模不復從前。寺廟建於山頂,從山門至廟門有132 級台階,系光緒五年(一八七九)當時駐紮浦口之防軍提督黃仕林建。民間傳說,農曆三月二十八和四月十八日分別是東嶽大帝和碧霞元君的生辰日,所以多在三、四月間舉行廟會,朝山進香,慶賀山神和元君華誕。其間,香客要吃飯住宿,又要遊玩嬉戲,商貿服務和文化娛樂隨之出現,遂為一個綜合性民俗活動,民眾從四鄉八里前來進香祈福,交換農副產品,觀看文藝表演。人們抬著東嶽大帝和泰山老母神像『出會巡街』,舞龍、耍獅、跑龍船、踩高蹺、抬花轎、跑驢舞等表演緊隨其後,一路鞭炮鑼鼓,歡呼雀躍。 供養毗盧寺因名 毗盧寺位於城中,原為明嘉靖年間所立小庵,因供奉毗盧而名。後毀於清咸豐年間兵燹。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僧量宏於兩江總督署前初創小庵,後遷址於今地。光緒十年(一八八四),曾國荃督兩江時又請僧海峰重建。海峰曾客居南嶽衡山齊公岩,曾氏禮佛時與之相識投契,許約『如今後我督兩江,定為汝造寺』。海峰即立誓代曾禮天下名山。後曾國荃果然如願,感其至誠,即招來擇地建寺。經一番擴充,毗盧庵數年間即成大剎,江南佛寺以毗盧為甲等。有萬佛樓為其一大特色,另有萬佛塔,佛像雕鏤極精。寺中以供奉高10 米十一面觀音像而聞名,像身通體潔白,為採用寶島阿里山檜樹獨木雕成,是日本著名雕佛師門井耕雲的傑作。如今已無存。民國時期,毗盧寺曾為『中國佛教會』所在地,一時間高僧名士雲集於此,商討弘化大業,成為當時全國佛教中心。現已逐步復建,再現往日風采。 來源:kknews王永順中國畫金陵古今寺廟蹤覽系列(三)

2008年,主動破三戒的素全法師和108個「羅漢娃」的故事

文:喬木 1. 我是很早就在新聞報導中,就關注過這件事情的,現在能把這件事拍成電影,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那是2008年5月的一天,汶川地震發生的那一年,那一天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災難的日子。 在地震造成的強烈破壞後,四川的一所婦幼醫院,也成為最危險的地方,但是,醫院也成了人們最放不下心的地方。 雖然醫院已經不再安全,但是醫院里面那些懷孕的媽媽和新生的寶寶們,卻沒有安全的去處,急需找到一個安全地方,做臨時醫院,方便產婦們繼續生產。 最後,醫院負責人在找了一圈之後,發現唯一沒有倒塌的建築,就是古廟羅漢寺。 可是,佛門規矩森嚴,肯定有很多忌諱,羅漢寺願意接受這些,懷孕的媽媽和新生寶寶嗎? 當時的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也說:羅漢寺是佛門之地,婦產科是要見血的,他們能接受嗎?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寺廟僧人都是吃素的修行之人,孕婦生完孩子之後,必須要加強營養,要吃肉吃雞吃魚吃蛋,這對於僧人來說,又是破戒的大忌,他們能接受這一點嗎? 後來,羅漢寺的主持素全大師,在了解清楚情況後,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們出家人最大的忌諱,就是見死不救。特別是在大災面前,見死不救就是最大的忌諱。除了這個忌諱,其他的都不是忌諱了,佛教不是一成不變的,佛無定法,眾生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 產婦們都安全轉移到了寺廟里,可隨著災情加重,災民人數從幾百人達到了1400多人。 2. 很快,羅漢寺被作為臨時婦產科醫院,就被這樣用了起來。 沒有了先進的設備產床,大家一起想辦法,為快要生產的媽媽們,在寺廟搭建帳篷作為臨時產房,把寺廟的產床拼在一起,作為最簡單的手術台,好方便待產媽媽們順利生娃。 那一段時間,隨著餘震的不斷發生,寺廟成了最安全的地方,容納了差不多快1500人左右。 僧眾們除了把自己的被子、床鋪都讓出來,還為了解決這麼多人,吃飯的問題,在寺廟存糧吃得差不多後,僧人們選擇自己不吃飯,把那些食物全部留給孕婦和災民們。 素全法師在當時還提出三個無條件規定:「無條件接收災民,無條件提供生活用品,無條件開放倉庫為災民提供需求」。 當寺廟缺糧食和食物的消息,傳出去後,眾多的人來奉獻了愛心,其中就包括了吳京和周迅。 吳京送來了糧食,周迅送來了奶粉,素全主持說,周迅為了解決寶寶們奶粉短缺的問題,還給張學友打了電話,順利籌到了60件的奶粉。 為了能讓剛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們,得到最好的營養康復身體,素全法師特意把寺廟的廚房讓了出來,讓她們在寺內吃肉。 大家都知道這是佛門大忌諱,為了這些寶寶們,素全法師連續破了佛家的戒律。 素全法師一切以救人為先,他總是說:哪管那麼多,救活人要緊。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安慰著住在寺廟的媽媽們和災民們。 隨著洪水的持續走高,為了不讓產婦們被淹在水里,僧人們把寺廟里,能拆的門板,窗子都拆下來了,給產婦墊著,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座千年古剎,迎來了108個新的生命。 3. 這108個孩子,被大家稱為羅漢娃,在佛法里,「108」是圓滿的意思,也許這就是佛冥冥之中的祝福。 當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後,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一起來看素全法師,感謝當年自己的救命恩人。 素全法師說:「我覺得生命比什麼都珍貴。」後來,吳京成了電影《一百零八》的主演,其實吳京不僅僅是這部電影的主演,他更是這次事件的見證者。 最讓我感動的是,那108個孩子的媽媽們,為了感謝法師,大家一起親手從108個小孩子的衣服上剪下來一塊布,做成了一件真正的百衲衣,這是媽媽們對素全法師的感恩。 因為素全法師的大愛,他為救產婦和新生命,主動連破三戒:戒血腥,戒葷,戒女色,因為素全法師的大愛,也才有了108羅漢娃的故事。 感謝您的喜愛,我是喬木,百萬豹紋作者,專寫婚姻情感、暖心故事。關注我,會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來源:kknews2008年,主動破三戒的素全法師和108個「羅漢娃」的故事

竺法蘭:開闢文殊菩薩道場,佛經翻譯史第一人,曾應驗東方朔預言

「陛下,這件事情或許只有西域的胡人知道了!」 東方朔面對漢武帝的詢問,如此回復道,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200年後他的這個預言果然成真了。這件事情的始末是這樣的,漢武帝曾經派人挖開昆明池,挖到深處卻出現了黑色的泥土,於是漢武帝便找來東方朔詢問此事,東方朔便做出了上述的預言。 當然,按照梁·慧皎《高僧傳》以及晉·干寶《搜神傳》的說法,則是東方朔不好明面上只說,只好以預言的方式隱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在200年後的東漢明帝時期,隨著一位天竺高僧的到來,這個謎團才被揭曉。東漢永平十一年,漢明帝派遣的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二人,從西域請回了著名的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尊者,並且為其建造了洛陽白馬寺。 攝摩騰與竺法蘭的到來與白馬寺的建造,被視作是中國佛教的正式開端,隨後他們聯合翻譯了中國佛教的第一部典籍——《四十二章經》,標誌著「佛法僧」三寶正式在漢地具足。 「後法蘭既至,眾人追以問之,蘭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朔言有徵,眾甚信之。」 竺法蘭抵達當時的洛陽之後,人們便向他詢問當年東方朔與漢武帝的事件,想弄清楚昆明池底的黑色泥土到底意味著什麼。竺法蘭回答他們:「世界經歷重大的浩劫之後,便會有劫火將地底燒穿,昆明池底的黑灰便是劫火焚燒後的遺蹟。」眾人聽到這個回答之後都相當信服,竺法蘭尊者由此在洛陽地區名聲大噪,而「昆池劫灰」這個典故也演變成了一個固定的詞彙。 這個竺法蘭是何許人也?他的來頭可是不小,根據《高僧傳》記載,他是中天竺國的高種姓貴族,自幼便接受了相當良好的教育——「能諷誦經論數萬章」。意思就是說他不僅出身高貴,而且學養深厚,能夠背誦上萬章的佛經典籍,記憶力超乎尋常人。 不僅如此,他還是天竺地區許多外道子弟的老師,在當時擁有超高的人氣和名望。他的來華歷程也頗為曲折,當時蔡愔等人在西域遇見了弘法的竺法蘭,便邀請他前往洛陽弘揚佛法,竺法蘭本人是同意的,但遭到了他的弟子們的反對。 「會彼學徒留礙,蘭乃間行而至,既達雒陽與騰同止。」 竺法蘭的學生們捨不得自己的老師離開,便想盡了辦法想要挽留他,竺法蘭最終不得不偷偷地走小路,在雒陽這個地方和攝摩騰、蔡愔等人集合。從西域抵達洛陽的這段途中,竺法蘭尊者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在西域搜集了大量的梵文經卷,而後運回到了洛陽城中,歷史上故而將其稱之為「白馬駝經」。而另一件事情則是,竺法蘭尊者開始學習漢語,並且快速地掌握了這門艱深的語言,為他後來的佛經翻譯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竺法蘭與攝摩騰尊者抵達洛陽後在白馬寺住下,這是漢明帝為他二人修建的皇家寺院,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寺院,因此被稱為「漢傳祖庭」。在這里要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漢明帝這個皇帝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他也是一位相當有作為的皇帝,使得東漢實現了短暫的中興穩定的局面。漢明帝之所以在歷史上如此有名,一半是因為他的政績,而另一半則是因為他對佛教的引入。但是,漢明帝並非是出於本人的信仰才引入佛教的,而是出於政治的考量。 漢明帝即位時期的西域大部分地區都脫離了統治,他希望能夠將這些地方收復回來,改變光武帝時期消極的羈縻制度。而當時西域佛教相當盛行,大大小小的西域國家幾乎都信奉佛教,漢明帝引入佛教有著拉近與西域距離的考量。 同時,在當時的漢朝人的眼中,佛教和民間的祈福、讖緯等方士沒有什麼差別,僅僅是一個「外國神」而已,這也是漢明帝引入佛教的原因之一。 但是,漢明帝對於佛教並非是完全信奉的,這一點從他「不允許漢朝子民出家」就可以看出。由此,攝摩騰尊者和竺法蘭尊者抵達洛陽之後,他們的譯經事業進展也相當緩慢,基本上沒有得到皇帝的支持。 據《高僧傳》記載,攝摩騰與竺法蘭從西域帶來了大量的經卷,但攝摩騰尊者自公元68年來華,直到公元73年去世,僅僅是和竺法蘭尊者合譯出了一部《四十二章經》,其他的梵文原本都封存在洛陽白馬寺內,後來又在戰火中遺失了。 《四十二章經》歷來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第一部漢文佛經,但實際上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有很多,它們都是後世的高僧或者是大居士增刪過的,最早由攝摩騰尊者譯出的版本早已失傳了。 史書上記載,攝摩騰與竺法蘭譯出的《四十二章經》被保存在蘭台石室,但是在戰火中不幸失傳了。從這一點我們也能夠看出來,當時的官方以及民間都不太關注佛教,故而導致這麼重要的經典遺失。 但即便是在這種境遇之下,竺法蘭尊者還是邁出了翻譯佛經的第一步,他除了與攝摩騰合譯之外,還自己單獨翻譯出了四部佛經。 其實結合前面所講的內容,我們是能夠理解的,因為他在語言上有這個過人的天賦,不僅能夠背誦數萬章佛教典籍,還能在短短的旅途中學會漢語,在這一點上來看他是強於攝摩騰尊者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竺法蘭尊者在翻譯上更勝攝摩騰一籌,他是實際上的佛經翻譯第一人。 攝摩騰尊者翻譯了除《四十二章經》之外的哪四部經典呢?分別是《法海藏經》、《佛本行經》、《佛本生經》以及《十地斷結經》,但可惜的是,這四部經典都沒有流傳下來,在漢末就已經失於戰火。 即便是如此,佛教的僧傳以及佛經目錄如《高僧傳》、《歷代三寶記》等,都將竺法蘭翻譯的這四部佛經記載了下來,並充分地肯定了他在佛經翻譯上做出的貢獻。 竺法蘭尊者除去佛經翻譯第一人的身份之外,他還是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的開闢者,與攝摩騰一起成為了五台山的開山祖師。 據佛教典籍記載,當時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尊者遊方到清涼山(即五台山),發現此地與佛經上記載的「清涼山」十分相似,於是便請求漢明帝在這里建造佛寺,並且供奉文殊菩薩。漢明帝對於兩位高僧的請求欣然允諾,在五台山建造了歷史上最早的一座佛寺——顯通寺,這座寺廟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二座寺廟。(初名大孚靈鷲寺,因其與靈鷲峰相似,康熙時改名為顯通寺且重修) 自從竺法蘭與攝摩騰來到五台山並修建寺廟之後,五台山的佛教事業才逐漸地興盛起來,日後被確認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在這件事情上,兩位尊者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因此,不僅洛陽白馬寺祖庭有著兩位尊者的塑像,五台山的很多佛寺也供奉著兩位尊者。 攝摩騰尊者公元73年圓寂於洛陽老城,遺骸安葬在洛陽白馬寺內,而竺法蘭尊者的卒年則不詳,不過安葬的地點依舊是洛陽白馬寺。攝摩騰尊者來華5年後就圓寂了,他帶來的許多梵文經卷都沒能得到翻譯,而竺法蘭尊者雖然正式開始了佛經的翻譯工作,但是限於他當時的漢語水平以及人力、物力,他的翻譯歷程相當艱辛而且成果不大,最終也不得不抱憾而終。 在佛教初傳的時代,佛法不興是很正常的歷史事實,但兩位尊者所作出的努力依舊是有目共睹的。他們雖然沒有像後來的那些高僧大德一般,在翻譯、弘法、護教等方面作出如火如荼的貢獻,但畢竟他們的到來是里程碑一般的存在。這對於尚且處在萌芽階段的中國佛教來說,也已經足夠了,畢竟當時的中土人士普遍將佛教等同於民間的方術。 佛法西來傳入東土且開枝散葉,是一樁美妙的大事因緣,只不過這粒種子要開出鮮艷而美麗的花朵,還需要數百年的漫長時光。在這漫長的時光里,無數的高僧大德為之付出血汗,後輩學人應當銘記前輩們的努力與艱辛。 謹以此文,頂禮白馬寺祖師攝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來源:kknews竺法蘭:開闢文殊菩薩道場,佛經翻譯史第一人,曾應驗東方朔預言

泉州的佛教文化與哲學

去了泉州,別的感受可能不明顯,但是必須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盛行,泉州的素食館很多,去過一次,食物很豐盛,但都是素食,即便是素食,也是非常可口的佳肴,素食館的工作人員都是義工,因為這個不是盈利性質的,蔬菜價格高的時候,可能都要虧本,可是還是有當地的老闆支持,所以素食文化一直保持著,在別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沒有發現過! 來到泉州覺得泉南佛國,閩南蓬萊一點都不誇張,來這個地方必須去的是開元寺,兩座宋代的佛塔依然完好無損矗立在泉州的大地上,然後要去南少林寺,香火很旺,因為這里是一片佛陀的聖地,也許法顯也沒料到,佛教最盛行的地方並不是洛陽,也不是白馬寺,更不是龍門石窟,而是在南國的泉州! 去了開元寺,看著弘法師在照壁上寫的那個佛字,感覺就像是孩童塗鴉一般,也許是對佛家文化了解不深,但是看了弘一法師的真跡以後,才知道弘一法師的小楷寫的那是絕對的漂亮,可是那個佛字卻不好看,只因為世人都看不透,理解了佛家的哲學,才能覺得那個佛字是包含了天地之間的真理的,不突兀,無稜角! 佛教的學說是非常系統化的,也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往生或者三千大世界,也不是大家認為的念不完的經,其實呢,佛家是一門感悟非常深的高深的哲學門派,不管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但凡了解佛家一點真諦的人,都知道佛家學說的目的就是普度眾生,怎麼普度呢?讓大家形成一種柔和的世界觀,形成一種我不入地獄的觀念,這是對社會的均衡性非常好的潤滑劑。 所以稍微深刻一點理解佛家學說的人,都知道有個禪宗,就是感悟天地的法則,然後讓我們人類在天地之間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不去追去虛幻,不要釋放自己的慾望,而是要不斷收斂心性,保護一種人與社會的均衡。 了解了這點,我們再來看弘一法師寫的佛字,就會明白,我們儘可能地去避免稜角,要平滑,要淡定,要有耐心,這個世界的發展就是緩慢而有序的,所以從一個佛字就能感受到佛家文化的深刻。 我們為什麼要提到弘一法師,為什麼還要牽扯到人性二元論呢,那就必須從弘一法師的出身說起,有一部電影《一輪明月》講述的是弘一法師從小到大,直到出家然後圓寂坐化的事情,可能大家覺得弘一是高僧,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弘一年輕的時候是搞藝術的,去西方留學,也是以藝術學的身份出去的,所以弘一法師年輕的時候有多紅塵,我們不去管,但人性使然那是必須的。 由此看來,從一個翩翩潮流的公子到一個出家靜心的大師,那是多麼大的一個轉變,而這個轉變的節點在哪里呢?也許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知道一點,但是弘一法師內心的真實我們是無從而知的,但是聰明人做什麼事都會有成就,這就是家族培養的功勞。 所以看弘一法師的兩個年齡段,少壯年和中老年,截然不同的兩種姿態,這麼巨大的反差也體現出人性的矛盾,人性複雜,也不複雜,就看你怎麼看,如果覺得複雜,那是沒有從人性二元的角度去看待,如果覺得簡單,那是從人性二元的角度去看,無非就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之間的矛盾,這兩者有矛盾,有對立,但是又是可以統一起來的,為什麼統一,我們可以從弘一法師一生的軌跡來看。 從小學鋼琴,青年的時候很風流,生了病以後開始辟穀,才發現傳統文化中的有些東西是很神奇的,所以遁入佛門,開始潛心鑽研,最終修成正果。 因此人生要有兩個階段,學習期和貢獻期,這也是人性二元論的關注的焦點,矛盾是對立的,矛盾又是統一的,從弘一法師的佛字里面有參悟,那就是智慧! 來源:kknews泉州的佛教文化與哲學

祈求姻緣最靈驗的中國十大寺院,多子多福,可以試試喲

10、西安大興善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佛教的密宗祖庭。位置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朝,初建成時被稱為「遵善寺」,於隋文帝二年開始擴建,擴建後更名大興善寺。 9、廣州光孝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光孝寺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據《光孝寺志》記載,光孝寺公元前二世紀是南越王趙建德居住的古宅。在三國時代,吳國虞翻也居住於此地,後世人也稱之為「虞苑」。 8、南海觀音寺:該寺坐落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海觀音寺建於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0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寺廟坐北朝南,風景極好,實為風水寶地。 7、南華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華寺坐落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南華寺是中國佛教名寺之一,「南宗禪法」的發源地。宋太宗在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敕賜「南華禪寺」。 6、永濟普救寺:寺廟位於山西省西南永濟市,因為《西廂記》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永濟普救寺稱為善男信女朝聖的地方,有情人都希望可以在鶯鶯塔下見證忠貞。 5、寒山寺:寒山寺位於蘇州市的姑蘇區,寺廟始建於南朝,距今一千多年,寒山寺初名為「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希遷、寒山兩位高僧共同創建了寒山寺。清朝詩人俞樾書寫的詩碑《楓橋夜泊》,更是讓寒山寺聲名遠揚。 4、三聖庵:北京三聖庵地處今北京市的黑窯廠街, 這座廟宇始建於宋仁宗時期,距今也有1000多年。三聖庵後院里有一顆千年古樹,也被稱為姻緣樹,槐樹上掛滿了情侶們的紅絲線,來此求姻緣的人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3、雞鳴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是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廟之一。雞鳴寺始建於公元300年的西晉永康元年,至今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的片段就是在雞鳴寺取的景。 2、廣濟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廟位於北京城內西城區。寺廟面積2.3公頃,始建於宋朝末年,寺廟中文物眾多,僅圖書室就有10多萬冊佛教經典,23種文字,是中國北方的佛教文化中心。 1、靈隱寺:靈隱寺,又叫雲林寺,坐落於浙江杭州市。寺廟面朝飛來峰,背靠北高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寺廟經歷1700年歷史依然雄偉,寺廟內的靈隱銅殿,其高達12.62米,也是中國最高的銅殿,世界吉尼斯紀錄。目前靈隱寺部分景區暫未對外開放。 來源:kknews祈求姻緣最靈驗的中國十大寺院,多子多福,可以試試喲

圓覺經淺讀(3)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什麼叫做無明呢?各位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陷入了種種顛倒的知見;就好像一個迷路的人,混淆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眾生因為迷失,誤以為地、水、火、風所組成的色身,是自己真正的身體及樣貌;誤以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在覺性當中落下的影子,是自己真正的心及樣貌。這種妄認像什麼呢?就好比生了眼病的人,看到虛空中似乎有許多星星點點的花朵,看到天空里的月亮竟然疊加成了兩個。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各位善男子,虛空中其實並沒有星星點點的花朵,只是病人的虛妄執著罷了。正因為虛妄執著的緣故,不僅迷惑了虛空本來無所有的自性,同時也會迷戀於那些看似真實的花朵,不知它們從何處來。芸芸眾生也是如此,由於種種顛倒錯認的緣故,便有了虛妄的生死輪迴,所以叫做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各位善男子,這個叫做無明的東西,並非存在實體。比如我們在夢中成為了某人,夢沒醒的時候,不能說這個人沒有;一旦夢醒了以後,就根本找不到這個人了。比如前面所說的那些星星點點的空花,當眼病好了以後,空花就消失在虛空里,再也找不到了。但我們不能說,那些空花確定是在某處消失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曾從某處誕生過。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在本無生滅的圓滿覺性當中,因虛妄執著的緣故,見到了種種生滅的假相併信以為真,所以叫做生死輪轉。 來源:kknews圓覺經淺讀(3)

國畫 | 佛教真實人物 濟公和尚 83歲證道

說到杭州,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個是西湖,一個就是靈隱寺。靈隱寺雖是千年古剎,但其揚名天下卻是因為濟公。 濟公原名李修緣,法號道濟,浙江台州人,南宋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凈慈寺志》、《台山梵響》中。 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卻學問淵博、樂善好施。其通曉中醫,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濟公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諍,救人之命。其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故事廣為流傳,經過時間的演義,濟公活佛成為家喻戶曉的佛教人物,在人們心目中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形象,但實際上他是在八十三歲時證道。 佛陀說法《藉心經說真諦》時就提到了濟公和尚: 濟公和尚是靈隱寺的和尚,一生到處去學法,弄得來走投無路,抓到這個是法,抓到那個是出竅了,實際上都在煩惱、蓋障之中、妄想、無常幻化執著之中生存,無法得見真如明心見性。一直到八十三歲,有一天他坐在那兒,突然看到那個牆壁,一下迴光返照,頓然空寂六大,他哈哈大笑,馬上就寫了一首偈子,「八十三年狼籍,東壁闖到西壁,今朝撒手西歸,依舊水連天碧。」(完整法義詳見《藉心經說真諦》) -END- 來源:kknews國畫 | 佛教真實人物 濟公和尚 83歲證道

藏傳佛教著名的高僧——更敦群培

著名藏族藏學家恰白·次旦平措曾說:「不要說更敦群培的一部完整的著作,就是他的一兩首偈頌,對於我們都有開啟智慧的特殊作用」,可見對更敦群培的評價之高。 那麼,他為什麼會如此評價呢?更敦群培又有什麼過人之處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更敦群培的一段人生經歷。 一位離經叛道的高僧 更敦群培在1903年藏曆3月23日出生於青海同仁縣雄龐西村,又叫仁真朗吉、阿勒克·吉扎。 父親俄腔多吉是寧瑪派的一位活佛,不僅精通藏文,而且還是一位有名的學者,而更敦群培在3歲時,被認定為吉美索朗多傑活佛的轉世,自此開始進入亞瑪扎西齊寺進行學習和修行。 到11歲時,正式來到西關寺,跟隨拉然巴格西楚臣學經,除此之外,更敦群培還學習作詩、繪畫等等,學習期間,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而且他天性聰穎,總是用很短的時間就能熟練掌握,受到當時高僧的認可。 14歲時,來到格魯派底察寺,開始學習因明學和佛教典籍,並得法名更敦群培,在學習期間,更敦群培可謂是精通大小五明經典。 到了18歲時,更敦群培來到了拉卜楞寺,入聞思學院學習釋量論、因理論,深造期間,更敦群培更是勇猛精進,不僅領悟了佛學理論,而且還敢於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甚至還否定一些權威的教義,可謂是打破了人們固有的理念。 不僅如此,更敦群培還精通辯論,常常據理力爭,讓一些僧人自愧不如,被稱為「多扎仁波欽」。 但是,由於他常常提出一些疑問和見解,有時他的見解,常常違背一些經典的解釋,讓固執的僧眾無法接受,所以他時常受到他們的責難,說他是一位離經叛道的僧人,以致於無法安心去修行。 為了更好地去參悟佛法,更敦群培來到了拉薩的哲蚌寺,開始跟隨喜饒嘉措大師學習,但是在7年的學習生涯中,他常常提出自己的看法,對古人的說法提出質疑,但是這些質疑都沒有得到認同,再加上,他學識淵博、精通佛法,在辯論中,把對手說的啞口無言,常常受到學僧的奚落。 雖然不被人認同,但是他堅持己見,用心修行,到了31歲時,印度學者羅睺羅、拉胡勒來到拉薩,想要找到梵文原本和貝葉經,此時的更敦群培與他們不期而遇,他們相談甚歡,隨後更敦群培便踏上了國外12年的遊學。 國外12年的遊學生涯 更敦群培在1934年11月來到了印度瓦拉納斯,並開始一心學習梵文和英語,隨後更是來到了斯里蘭卡梵文大學進行學習,獲得了「班智達」學位。 不僅如此,他還四處遊覽佛教聖地,不僅增長了自己的見識,而且還把自己的所見,用畫畫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同時,他還把著作《青史》、《釋量論疏》、《入行論》翻譯成英文,自己獨立完成了《欲經》,而且還與當地的佛學家進行交流,與他們一起探討佛法,並研究國外的歷史和地理。 於此同時,他深知歷史的重要性,於是他便想重新編纂一部完整的西藏歷史,為此,他開始四處收集資料和文獻。 到了1941年,他還特意回到西藏,進行多方面的收集和整理,在此期間,更敦群培結識了自己的妻子—次旦玉珍,但是兩個月後,他回到了印度,決心完成自己的著作—《白史》。 雖然他人在國外,但是他卻心繫祖國,有著一顆愛國之心,還曾參與了西藏革命黨的組建,同時他還看清了英國的真實面目,為此,他曾實地考察了印藏邊界,並繪製了地圖。 到了1945年,更敦群培回到了拉薩,開始一心專注創作,可是沒回來多久,他就被誣陷,抓進了朗孜夏監獄,原來是因為他不願支持反對勢力,才會受到這些人的記恨,便把他以其他理由,進行限制自由。 而更敦群培更是不願屈服,他知道親英派的野心,想要分裂西藏,但是他不願看到這種局面,始終維護祖國的統一和西藏的安定,在關押期間,他時刻不忘創作,歷時3年時間,完成了著作—《白史》。 到了1950年,更敦群培才得以自由,但是由於他受到折磨,身體比較虛弱,到了1951年8月不幸離去。 縱觀更敦群培的一生,他用心修行,同時還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堅持己見,大膽地去批判傳統藏學的指導思想和認識論,可謂是藏族現代藏學的開創者。而且他還有一顆愛國之心,面對他人的迫害,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自己的愛國之心,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和愛國的典範。 來源:kknews藏傳佛教著名的高僧——更敦群培

往昔曾得地藏菩薩教化,今生才能再聞《地藏經》(夢參老和尚)

能聞到《地藏經》不是一般的因緣 《地藏菩薩本願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 《地藏經》不是在人間說的,在忉利天說的。這個法會沒有人間的人,佛的人間四眾弟子都沒有——阿羅漢沒有,千二百五十人沒有,常隨眾都沒有——就佛一人升忉利天,報答他媽媽摩耶夫人的恩,說的《地藏經》。 因為這部經比較特別,其他經都是在人間說的,這部經是在忉利天說的。而且每一品——從第一到十三,全是大菩薩。第一品是跟文殊師利,最後《囑累品》是跟觀世音菩薩,乃至跟虛空藏菩薩說的第十三品,沒有一位是二乘人。大家可以理解到《地藏經》不是小乘法,而且宣揚的人都是大菩薩。 我們現在學習像地藏王菩薩這樣的菩薩,我們隨著他發大願。什麼大願呢?「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經》全經,就是釋迦牟尼佛跟地藏王菩薩互相酬唱、互相研究說的。我們信這個法門、相信這部經,因為你信,「信為道源功德母」,你信地藏菩薩,你就化為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化為你,要這樣理解。 那我們信地藏菩薩不是靠自力,一切修行離苦得樂、脫離苦難,是仗著地藏力,這叫仗他力。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要生極樂世界,你自己沒力量能生得到,那是仗著阿彌陀佛接引的力量,這也是仗他力。我們過去沒有這個因,今生遇不著學習地藏因緣,遇不著這個緣。過去沒這個因,遇不著這個緣,這都是有因緣的。 所以你理解到,你能聞到《地藏經》、能夠再學習《地藏經》,不是一般的因緣,是你過去得過地藏菩薩的教化沒修成。所以,第八品的閻羅王問佛:地藏菩薩那麼大神通,那麼的大自在神力,為什麼不把眾生一次都救度好呢?我看見他救度出去又回來了。佛才跟那個閻羅王解說:此土眾生的業非常重…… 因此咱們學習當中把這些問題理解清楚了,要發地藏願,要行地藏菩薩的菩薩行,隨時發地藏願、行地藏菩薩行。這四大菩薩,我們把它合成一個,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四大菩薩,這是平等平等。不過在堅牢地神說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他們的願猶有盡的時候,他說我看地藏王菩薩的願永遠沒盡,獨贊地藏,所以堅牢地神就護持地藏菩薩。如果你修地藏法門,你那塊土地乃至你種的花草特別不同。 來源:kknews往昔曾得地藏菩薩教化,今生才能再聞《地藏經》(夢參老和尚)

農曆二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祈願正法永駐,國泰民安

2021年3月20日,農曆二月初八是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出家日憶念偉大的佛陀學習佛陀的智慧感恩佛陀的教誨 釋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釋迦」是當時喬達摩·悉達多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也有說法譯為「能仁」;「牟尼」則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佛陀出家的故事相傳,悉達多降生後不久,一位當時負有盛名的預言家阿私陀仙人,來謁見凈飯王,說要為太子占相。凈飯王命人抱齣兒子,請阿私陀仙人觀看。阿私陀仙人一邊看,一邊嘆氣,晶瑩的淚珠從他眼眶中掉下來。原來阿私陀仙人預見悉達多會成佛,但他自己老得等不到那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凈飯王很愛這個兒子,從小就請了名師教導他習文學武。悉達多天資聰穎,一點即通,可以說文武兼全,智勇悉備。有一次悉達多和父王一起郊遊,看見田中的農人,赤體裸背,在烈日之下工作;老牛拖著犁不得休息,還被鞭打得皮破血流;又見農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蟲蚯蚓,被鳥雀競相啄食,慘痛萬分。他看到這一幅活生生的生存鬥爭圖,心中感到無限的哀痛,就在閻浮樹下,端坐沉思。凈飯王找到他,問他為何如此,他說:「看見世間的眾生,互相吞食,心中感到萬分難過,所以坐在這里沉思。」凈飯王勸慰了半天,才帶他一同回去,凈飯王想到了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深怕兒子厭世出家,便為他納釋種婆羅門摩訶那摩之女耶輸陀羅為妃。然而王宮的生活卻愈發讓悉達多的內心充滿苦悶和矛盾。昔日民間遊歷的經歷,讓悉達多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間的疾苦。任何人無法避免的「老」「病」「死」等問題,對他的觸動非常之深。最終,悉達多毅然決然地捨棄了擁有的一切,離開了皇宮,到處參學、修行,最終證得菩提,並於其後四十多年的時間,為眾生說法,從未間斷。 佛陀出家的原因相傳,悉達多出家之前曾和父親凈飯王交談:「如果現在父王能保證滿足我的四個願望,我可以考慮不去出家。第一、沒有衰老的現象,第二、沒有疾病的痛苦,第三、沒有死亡的恐怖,第四、所有的東西不損不滅。」凈飯王連連搖頭道:「這四個願望,誰也不能保證的。」這四個願望,也是悉達多選擇放棄富貴生活選擇出家的原因——他內心充滿了生命本質的思考和追尋。世人常常對出家有著誤解,認為出家的人多半是因生活不如意、生存或者生活困難、又或是感情失意、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去選擇出家。事實卻並非如此。出家是一個詞,兩個字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出」即是「離開」的意思,出家的「家」並不是俗世的那個家,那「家」是什麼意思呢?在《涅槃經》中說道:「居家迫迮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寬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這里說的出家是說舍離俗家,出煩惱家,遠離煩惱之時,身心寬廣,善法增長。其實所謂的出家,是說出煩惱家、出五蘊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並不只是紅塵里的那個家。有一副楹聯這樣說道:「出離煩惱家,證入菩提門」。出家重要的是出生死家,出邪見入真知家,知善斷惡,以正見,正行,完善人格,覺悟人生,利益大眾。釋迦牟尼佛證道之後,徹底明了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於是引導眾生依法修行,獲得終極的解脫和自由。 值此殊勝之日,祈請大眾廣行善業,唸佛、誦經、吃素、放生、供燈等,回向祈願佛法興盛,正法久住!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來源:kknews農曆二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祈願正法永駐,國泰民安

佛教:學佛、信佛,不是給你增加煩惱,而是減少煩惱

學佛、信佛,不是讓你增加煩惱,而是減少煩惱; 生活禪「三」 在小禪為數不多的好友當中,有一位不在意煩惱,且開朗,陽光的朋友。無論他遇到了什麼樣的煩心事,都不會因為這件事而煩惱。但這個朋友以前可並不是這樣的,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遇到事情喜歡唉聲嘆氣,糾結和抱怨。 但為何現在的他,變得這麼陽光開朗呢?其實這一切,都要從前年夏天說起。在那一年的夏天,他給我打電話說叫我過去幫忙。幫什麼忙呢?原來是他帶著媳婦和孩子驅車去公園遊玩時,路上出了事故。因為車輛要拉去修理,因此叫我送他媳婦和孩子回家。 當我返回修理店接他的時候,他在車上就一直跟我抱怨說:「都怪他媳婦,非要去公園玩。這下好了吧,看她下次還叫不叫。」聽到這話,我就說,是你自己開車不注意,怎麼還賴上了你媳婦。 當我驅車送他回家時,剛好是要經過縣城的寺院。我就跟他說,你要不要跟我進去禮個佛。不去的話,就在車上等我,去的話就一起。聽我說這話,他立馬給我來了一句「拜菩薩,是不是以後開車都能一帆風順了。」我回答說,是的,保證一帆風順。 於是,他就這樣跟我一起進了寺院,在拜完彌勒菩薩之後。我跟他講;「你看,這個菩薩一直在笑,你要多拜拜,好改去你那抱怨他人的壞習慣,減少自己的煩惱。」 當我們來到大雄寶殿的時候,剛好看到寺院里的師父在擺水果。我朋友就問我「你能不能幫我問一下這個和尚,看我最近還會不會倒霉。」聽完這話,我跟他說,你自己去問唄。 於是,我這朋友就真去問了。但答案,卻並不是他想要的。為何呢?因為師父說,我不知道你最近會不會走霉運,我也不會算命看相。 師父還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當下遇到的煩心事,也只是苦海中的一滴水而已。這滴水,你若看重則重,看輕則輕。完全由你自己決定,並不是我或他說了算。」 當他聽完之後,居然就這樣皈依三寶了。而後,雖然我們曾一度去過幾次寺院,但最終因為工作原因,我離開了老家,能見面的機會也就只有通過視頻聊天或是春節回家。也就在今年春節期間,我們約好去寺院,因此也就看到了他學佛之後的變化,不由隨喜讚嘆。 如師父所說的一樣,煩惱其實就是一滴水,你將煩惱看得太重,那麼這滴水也能穿透你的善良和包容,讓你做出種種不善之事;若你不在乎這滴水,那麼它也會輕如鴻毛,隨風飄走。正所謂「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在近期也有一位網友留言說;在網絡上看到了很多佛教文章,這一看怎麼就覺得自己哪哪都修得不好,煩惱得要死,問我怎麼辦,這些文章還要不要去看? 剛好藉此文章,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佛教文章有很多是不可否認的,但作為寫文的人而言,我不敢百分百保證我所寫的就一定是對的。因為「斷人慧命」之事,並非好事。所以,文章可以看,但千萬不能執著於文中所寫的種種,可以將他當成一種培養閱讀的興趣和愛好。 若執著在上面,那麼也就會覺得自己哪哪都不行,哪哪都修得不好,因此而煩惱。而一旦煩惱,其實就更加容易斷了自己的修行路。正所謂「想不通是煩惱,想得通是智慧。」 每個人的修行路,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天天跟著已經開悟的大德,修行一路,也只能靠自己,大德只能指出你的錯誤,但改過與否還得看自己。 所以講,學佛並不是說看一些佛教文章,就能決定成功與否。就如煩惱一樣,越學佛,其實煩惱會越少,並不是越學佛,反而煩惱越多。 來源:kknews佛教:學佛、信佛,不是給你增加煩惱,而是減少煩惱

12年前,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剃度出家的清華博士,如今生活怎樣?

海德格爾認為,每個人都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們只能自己去構建生命的意義。生而為人,有太多無可奈何的選擇,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不能選擇自己的死去後靈魂的歸宿,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儘量遵從自己的內心,在面對抉擇時,突破枷鎖,選擇真實的自我。 在12年前,有一位名叫張明光的清華博士,他放棄了高薪的工作,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剃度出家,遁入空門。在做出這樣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決定後,關於張明光的爭論就從未休止。如今,12年過去,久居寺廟的張明光,生活的怎麼樣呢? 出身寒門,不負眾望考入清華 1980年,張明光生於河南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的父母雖然都是農民,但很注重對張明光的培養和教育,在張明光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告訴他: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父母的影響下,張明光雖然出身寒門,但在學習方面十分刻苦努力,而且他還不斷訓練著自己過目不忘的本領。因為天資聰穎,再加上後天的努力,張明光在班級中一直是名列前茅,後來在高考中,還以十分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這時的張明光靠著一紙通知書,成為了整個家鄉的榜樣,很多學生都把他當做偶像。 在很多人看來,踏入這樣優秀的學府,張明光就已經向人人羨慕的生活邁了一大步。在清華大學學習時,張明光也是刻苦努力,他深知父母供養自己讀書的不易,所以一直孝順懂事,成為了一種學生中的「拔尖人物」。 在讀完本科後,張明光一路讀到了博士。有了這樣的學歷,張明光日後可以說前途無量,他的父母也都希望兒子能在畢業後找到一個好工作,過上好日子,減輕家中的負擔。 畢業後,張明光順利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美好的生活已經觸手可及。然而就在這時,一直體貼父母的張明光卻做出了一個讓大家都十分震驚的決定——辭去高薪工作,剃度出家。 不顧父母哀求,選擇遁入空門 張明光的父母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從河南坐車來到北京。他們不瞭解兒子的生活,也不支持兒子的選擇,當他們見到張明光時,發現他已經是去意已決。 崩潰的父母下跪哀求兒子,但依舊無法改變兒子出家的決心。為張明光操勞了半輩子的父母,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會放棄人人羨慕的工作,可就算再不同意,在面對兒子時,他們只能流著淚默許了兒子的選擇。 原來,在多年的求學過程中,張明光已經厭倦了這樣枯燥無味的生活。他常常會為自己的選擇感到迷茫,學業,工作,結婚生子,交際應酬,這些都像是無底洞,一點點蠶食著張明光的內心世界。這樣按部就班地生活,之後的日子仿佛一眼就看到了盡頭,重重壓力之下,張明光決定去尋找一種內心的解脫。 後來,他瞭解到了佛學。在研究佛學時,他的內心才能得到片刻寧靜,並且漸漸從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為了獲得精神上的救贖,去尋找「詩和遠方」,張明光選擇來到龍泉寺剃度出家。 關於張明光剃度出家的消息一被曝出,就引起社會極大的反響。很多家長都不理解張明光的行為,甚至有人對此惡語相向,可這時的張明光絲毫不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已經成為了龍泉寺的一名僧人。 成為法師,生活安然 12年過去了,如今的張明光已經成為了龍泉寺的一名法師。他在寺中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每日早起參禪,打掃衛生,撥弄菜園,偶爾還會給一些迷茫的香客指點迷津。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沒有大城市的浮華,他在此處尋到了內心的寧靜。 他不在意外界對自己的流言蜚語,只是守住腳下的這一方土地,在平靜如水的生活中,他卻收穫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曾經的榮耀已經離他越來越遠,清華博士的頭銜也已經被他摘下,如此行走世間,輕鬆瀟灑。 直到如今,對於張明光拋下父母遁入空門的行為很多人依舊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這是教育的失敗,他不顧含辛茹苦將自己培養長大的父母,選擇了自我內心的安寧,這是一種典型的自由主義;也有人認為他是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做出了很多人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情,是一種勇敢的行為。 其實張明光的父母從最初的痛苦抗拒,到如今早已釋懷。雖然在聽到街坊議論時,還是會有些侷促,但是看著兒子如今生活的快樂幸福,他們也不願兒子再承受這些流言蜚語。二老有空時,還會坐車來到龍泉寺看望兒子。 如今的社會應當是開放、包容的,不能因為一些人做出了小眾的選擇,就要一直承受大眾的議論與指責。張明光及時認識到了自己未來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想過這樣被束縛的日子,在沒有成家立業時選擇了遁入空門,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一齣悲劇的發生。 千人千面,正是有了不同的個體,才組成了如今絢麗多彩的世界。道德不應該成為綁架一個人的武器,每一個選擇都會承擔不一樣的後果。很多人被世俗裹挾著前行,有人希望眾人擁躉,有人希望能夠尋一靜處而安。 世界有著太多的求而不得,在太多的束縛下,很少有人能夠真正順從自己的心願去做一個選擇。張明光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在來到這個世界後,他不僅要為父母,也要為自己而活。他也曾光耀門楣,也曾想過給父母更好的生活,但在殘酷的現實中,他還是敗下陣來。 或許他遁入空門,是在如何重新開始一段人生的諸多選項中,最好的選擇。張明光只是一個個體,他不能代表一個群體,更不能代表整個社會,他只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了勇敢的選擇。寺廟中的他,其實和社會中的很多人一樣,雖然渺小,但依舊選擇努力地生活下去。 來源:kknews12年前,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剃度出家的清華博士,如今生活怎樣?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第3集!宣化上人🙏🙏🙏

3. 佛最初成佛時,現的毗盧遮那佛的相,來說這部《華嚴經》 |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3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舊金山佛教講堂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 往復無際:往,就是去,又是起、升起,又是一個動,又是一個變。所謂「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你若至誠了,才能化;不至誠,就不能化。復,就是來,也就是一個滅,也就是一個靜。這是說「動不礙靜,靜不礙動」;動也就是靜,靜也就是動,這動靜一如,所以才說「無際」。 無際,就是沒有痕跡,沒有一個道路,也就是「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口里想說話,可是言辭喪亡了,沒有法子說得出來;心里想要攀緣,可是也沒有法子能攀緣,想要攀緣也不可以,這種的思慮都沒有了,所謂「不識不知,無思無慮」。這是什麼呢?這是《華嚴經》的「用大」,表示《華嚴經》這種利用是大的。所以說「往復無際」,往而未往,復而未復,往復不二,沒有兩個;「往」是從「復」那兒來的,「復」也是從「往」那兒來的,所以往復無際,沒有一個道路。 這好像「如鳥行空無有跡」,也沒有痕跡──小鳥在空中飛來飛去,沒有一條路。你找不著小鳥在空中飛的那條路,找不著的。「如刀斬水水無痕」,好像用把刀斬水似的,你斬了一刀,等一等它又沒有痕跡了。 說是這樣說,可是鳥在空中飛過去,並不是沒有路,而是有一條路在那個地方。鳥飛過去,要過一天一宿二十四個鐘頭後,那條路才會沒有了;不過我們肉眼看不見那一條路,所以不知道。雖然現在有愛克斯(X)光鏡,又有顯微鏡,也看不見,只有得到五眼了,一看:「哦,那個地方頭先有小鳥飛過去,所以那個地方的微塵都沒有了,真空了。」 「如刀斬水水無痕」,用刀砍水,水上雖然沒有痕跡,可是在天眼看來,那刀痕也是要經過二十四個鐘頭,在水里的刀傷才會長好。說:「刀砍水,水也受傷嗎?」砍到人身上,人就要出血,為什麼砍到水里,水不受傷呢?因為砍到水里,水就透風了──在那水里頭就會有一股風。不過這不是現在的科學所能研究出來的,或者過一、兩千年後,科學就會有這種的證明了。現在我這麼說,相信很少人會相信的;但是以後也會有很多人相信,為什麼呢?他將來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他就相信了。這是往復無際,是用大。 動靜一源:這是「體大」,「動」的根源也是在這兒,「靜」的根源也是在這兒,這本體根本沒有一個動靜。動靜,這就有所變;就是方才我說的「動則變」,一動就會變,像《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你這麼一搖它,它若不動呢,那就是本卦;它若一動,就變成其他卦了。這動靜的本體是一個的,動的根本就是靜,靜的根本也就是動,兩個是二而不二的;雖然說是兩個,本來是一個,它們來自一個源頭。 再舉一個很淺的例子,大家就會明白這個動靜。這個動靜的本體,就譬如母親生出兩個兒子,一個叫阿動,一個叫阿靜;阿靜叫媽媽為媽媽,阿動也叫媽媽為媽媽,所以這就是一體而生。 在老子《清靜經》上說: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個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清者就是濁之源,他沒有說這個清濁是一源,而說清者是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動」就是「靜」的一個基礎。「人能常清靜」,人若常常能以清靜,「天地悉皆歸」,天地都歸回到我自己這里了。 老子說:「天清地濁」,天就是清,地是污濁的;「天動地靜」,天是「動」的,地是「靜」的。其實現在的科學發現:「地是動的,天是靜的」,但是我們講的這個動靜,並不是科學所謂的動靜,這個動靜是說它的本體。你看「地」,科學證明它動,實際上「天」也動;你看「天」好像是不動的,其實它也動;「地」是動的,其實它也不動。這種的道理,不是凡夫用文字語言就可以說得明白的。 老子又說:「男清女濁,男動女靜」,男人是清凈的,女人是污濁的;男人是動的,女人是靜的。有的人就說:「這種道理,我不相信,男人才是污濁的,女人才幹凈呢!女人天天又擦胭,又抹粉,把面裝飾得不知有多乾淨。」為什麼她要裝飾它?要是不污濁,為什麼要裝飾?好像地上要是沒有塵土,你掃它做什麼?你想掃地,就因為它骯髒,有塵土。為什麼你要做一個假面具?就因為自己知道是污濁。 現在有一些明星,更用美容術來做假面具;本來老得像雞皮鶴髮,麵皮像雞皮一樣,頭髮像白鶴那麼白,但是用一種藥品把頭髮染黑了。這面孔也裝成假的,就把這邊的肉拿出去一點,或者是再加上一點,皮膚弄得光光的,把鼻子也換成假的,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好看,可是里邊卻很痛苦。 而老子在幾千年以前,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就直接說:「男清女濁,男動女靜。」我們不管它是動靜,還是清濁,我們現在是講「動靜一源」,動到極點又該靜了,靜到極點又該動了;清到極點就濁了,濁到極點又清了,所以沒有什麼分別,都是一個根源,一個源頭來的。 有人說:「這個道理,我始終不明白。」我很容易令你明白,方便法很多,真實法很少。什麼方便法呢?譬如你白天不睡覺,要做工是不是?這就是個動;你在晚間要睡覺,不做工了,這就是個靜。你不能說:「我天天睡覺,不做工」,不可以的;你也不能說:「我天天做工,不睡覺」,這也不可以的。所以這個動靜,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一源,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體」,是「體大」。因為「體大」,所以把「動靜」都包括了。 含眾妙而有餘:這個「眾妙」就不是一種妙。含,是包含、含藏;含藏著眾妙,不是只有一種妙。而有餘,雖然說眾妙就是很多的妙,但是還有餘,還有多餘出來的,這是「相大」。 「往復無際」是用大,「動靜一源」是體大,「含眾妙而有餘」就是相大,這是體、相、用三大。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體也大、相也大、用也大,這三句的序文就說明了三大。 這個「妙」,本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在是眾妙。這個「眾妙」,是清涼國師用道教的名詞,來顯示佛法的道理。這眾妙是《道德經》上的經文。這文一開始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是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眾妙」就是從這兒來的,名詞雖然是一樣的,可是意義不同。《華嚴經》是含眾妙而有餘;這還有餘,有餘就還有多的。而《道德經》就不是這樣,意思是不同的,它那個眾妙之門,就沒有餘了。 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超,是超越,就是超過去了。超過去什麼呢?超過言語思想;「言」是言語,「思」是思想。就是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到,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不可思議,所以說是「迥出」,「迥」當「遠」字講。怎麼遠呢?它超出這個言思,超出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這種境界是什麼呢?「其唯法界歟」,這就是法界;唯,是唯獨,唯獨法界。 法界有(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這四種法界,所以佛才說: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又有十種法界,這十法界又分開有「四聖法界」與「六凡法界」,這四聖六凡法界歸納起來,不出你我現前這一念的心性,這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不離一念。 十法界就是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這是四聖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羅法界,這叫三善道。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這叫三惡道。 (一)地獄法界:為什麼會墮地獄?因為你做墮地獄的事情。譬如你殺人、放火、擾亂社會的治安,令這個社會人人都受到災害,這就會墮地獄。這墮地獄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從「貪心」那兒墮的。你貪心,就會墮地獄;你瞋心,就會轉餓鬼。 這個地獄,大的有十八種,小的有五百種,其次又有千萬那麼多的地獄。這個地獄,並不是預先造成了,在那兒預備好,等你去墮,不是的。是怎樣造成呢?是由你的業感所現。你造地獄的業,就現出一個地獄來;這個地獄現到什麼地方?現到你的心里。 你在生的時候,不快樂,很憂愁的,常常哭,所謂「哭一哭,地獄有個小黑屋」,那小黑屋是很黑很黑的,沒有光明,並且還要受苦。在小黑屋里頭,什麼也看不見,旁邊就來一把刀,把你身上刺破出血,啊!痛得不得了,痛得要死;等痛死了,然後呢?很奇怪的,就有一種巧風,這種風一吹,你又活了,這是地獄。 (二)餓鬼法界:你若盡好發脾氣、瞋心重,就會轉餓鬼。餓鬼就是有很大的脾氣,無論什麼事情,他都要發脾氣;所以誰要是願意發脾氣的,就會轉為餓鬼。這餓鬼是怎麼樣做的?也就是你的心里頭盡發脾氣,就會做餓鬼去。 (三)畜生法界:畜生是怎麼樣做的?畜生就是由「愚痴」來的。你要是愚痴,什麼也不明白,就會轉為畜生。 你看那畜生為什麼要被人來支配呢?就因為牠愚痴,牠沒有人那麼聰明。有人說:「我看見有的畜生很聰明。」那你可以做那種畜生去啊!你很羨慕牠,你很歡喜牠,這沒有什麼困難的;只要你做畜生的事,就可以變成畜生,這一點都不難的。畜生做什麼事?就是愚痴的事。譬如你想:「這件事情雖然不合乎道理,可是我一定要做它!我不管它是合不合乎道理,我就是要做它!」明知這件事情不合理,卻一定要做,這就是無明。無明現前,就變成愚痴了,所以這樣就會變成畜生。 「三惡道」就從貪瞋痴去的;那麼「三善道」從什麼地方去的呢?從善功德那兒去的。 (四)人法界:你要是做善事,就可以做人。我們來做人呀,還得看你做的善事大小、多少。你善事做得多,就可以做煤油大王、汽車大王,或者是金大王、銀大王、鑽石大王、房子大王、地大王、天大王……,做這麼多大王。 (五)修羅法界:立功,有的地方你知道它是功,你立了;有的地方它不是功,你以為是功,也立了──好像去殺人,幫國家打仗,這就是阿修羅的法界。阿修羅就是好和人鬥爭,他以為鬥爭勝了,這就有功了,所以他就做修羅了。 這修羅法界,在天上也有修羅,人間也有修羅,畜生也有修羅,餓鬼道里也有修羅,在這四道里頭都有阿修羅。畜生里頭怎麼有修羅呢?你看那些個畜生,有的畜生就專門要欺負其他的畜生;好像害群之馬──在一群馬里邊,牠不是踢踢這隻,就是咬咬那隻,這就是修羅。還有在人里邊,你沒有麻煩,他就給你弄出一個麻煩來,這也就是修羅。 這修羅就是好鬥爭的。天上的修羅,他有天福,沒有天權,也沒有天德。修羅又叫「無酒」,他沒有酒喝。有人說:「我就歡喜喝酒,做修羅沒有酒喝,所以我不願意做修羅」,那是最好的。 你不想做修羅,就要先不發脾氣;你有脾氣,那就是通修羅法界。所以你想不做修羅,首先要不發脾氣,要「性如灰」,性情好像那個灰似的,里頭沒有火;又可以說「性如水」,好像水似的,誰渴了就飲水,而且水也柔和不硬;又要「性如棉」,像棉花那麼柔軟,誰冷的時候,都要穿棉衣服,這也是對人都有好處的,那就不會做修羅了。有人說:「做人的衣服,那我也不願意。」這是比喻,不是真去做衣服了。 以上是修羅法界。 (六)天法界: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生天就是到極點了,「啊!到了天國樂園,親近天主。」其實這個天主,他在佛教里只是一個護法;不要說他不大,就連坐的地方都沒有,還要站著。有的人說:「我不相信天主是給佛站著。」你不相信?那你就去試一試,你信你的天主去,不要信佛,這沒有什麼關係的。 那麼不懂佛法的人,他認為天主是最高了;其實在佛教里,這位天主就是一個地保官。這個地保官是管一般老百姓的,他說:「我是最大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我再大的了。我管著你們,你們都要聽我的招呼。」因為他是鄉下的地保官,這一些鄉下佬都不知道文化是個什麼?也都不知道佛法是什麼?也不認得字,所以就聽這地保官的指揮,說:「他就是我們的主啊!我們要常常接近這個主。」 這地保官有時單獨去見市長;見了市長,他又要鞠躬、作揖的,可是沒有人看見,所以這些老百姓也不知道還有市長管著他呢。假如他去見總統呢?那他更要客氣了。總統叫他:「你請坐啦!」「不必了,我在這兒站著就可以了,我站著已經覺得很光榮了。」他就這樣子。 在〈楞嚴咒〉里有一句「南無因陀囉耶」,那個「因陀囉耶」就是這位天主。所以你們要認清楚他,以後見到這個因陀囉,他若說他是因陀囉王,你問問他:「您就是天主啊?」他的臉一定都會紅了,說:「是的、是的!」 這天法界也是無量無邊的,不是只有一個天主,而是有很多天主的。這位天主原來是個女人,因為有三十二個女人幫她一起造佛像,給佛裝金,貼上金身,以後得到去做天主的果報。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一直到現在,他還是做他的天主。那麼有多久以前呢?有幾萬萬萬萬年、幾百萬萬年也不一定了。你不要像歷史學家一樣,一定要去追究、研究,看看有什麼證據?沒有證據!這不過是我現在對你這麼講。你不信嗎?你信不信都沒有關係,我不會因為你不信就不高興,為什麼?你信,天主也是天主;你不信,佛也是佛,不會有一個增減的。這天法界很多,說不完那麼多。 (七)聲聞法界:怎麼叫聲聞呢?因為他聞佛聲音而悟道,修「四諦法」:苦、集、滅、道。聲聞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有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問:「有沒有五果阿羅漢?」有一次我給人講開示,提到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有一個很投機的人說:「我知道,五禪是特別又高一層了」,他虛造出五禪來。其實阿羅漢只可以證到四果。 初果,是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 見惑是「對境起貪愛」;也就是你見到什麼境界,就被這個境界轉了,這叫見惑。對這個境界生出一種貪愛來了;好像你見到一部很漂亮的汽車,你就想:「我想法子也要買這麼一部汽車,坐到里邊,噗、噗、噗……,啊!就跑得很遠的,不用走路了。」這就起了貪愛。起了貪愛,這叫見惑。 你對這一部汽車,不打這種妄想,就沒有見惑了。汽車是這樣子,甚至於飛機、美麗的房子、美麗的衣服,或者美麗的東西──包括一切,不用說明白,你自己明白就得了。總而言之,你見到什麼,生出一種貪心來,放不下,甚至於睡覺也睡不著了,就想這美麗的東西:「啊,這個真是太好了!」就這麼一想,想這個境界,對境起貪愛,生一種貪心,生出一種愛心,這就叫見惑。 思惑是「迷理起分別」。迷,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這個道理,就生出一些個妄想的分別。譬如說:「啊,這講《華嚴經》……?不錯?恐怕不是這樣吧!我不應該相信的,我應該信我自己,不應該信《華嚴經》的。清涼國師他有十事自勉,那是他的事,不過那麼講,嘿,他也不一定是這樣子。」分別是這樣子、不是這樣子?又懷疑講的是真的、是假的?這就叫迷理起分別,這就是一個思惑。 初果聲聞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有八十八種,思惑有八十一種。說:「我沒有看見那麼多。」你不單沒有看見,你連聽都沒聽見,你怎麼會看見呢?是不是啊? 見惑是粗惑,思惑是細惑。證得初果阿羅漢,見惑都斷了;證到二果阿羅漢,都斷了思惑; 證到三果,斷塵沙惑。塵沙惑就是像微塵和沙那麼多的惑,很微細的。要是斷了塵沙那麼多的惑,塵沙那麼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斷了,都明白了。說:「那不錯啊!」不錯,你就試 一試看,發心往前修行。 (八)緣覺法界:這個緣覺呢?就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在有佛出世的時候,就叫緣覺;沒有佛出世的時候,他自己住到深山穹谷去,看萬物的生生滅滅,觀飛花落葉,自己修行開悟的,就叫獨覺。 (九)菩薩法界:菩薩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行六度萬行,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六波羅蜜法。 「波羅蜜」是印度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叫「到彼岸」。什麼叫到彼岸呢?就是好像過海似的,從舊金山到屋侖(Oakland)那邊,這叫到彼岸了;現在有橋,在橋上走,不需要搭船;也就是從這一岸到另一岸,就到彼岸了。無論做什麼事,做完成,做好了,就是到彼岸。好像肚子餓,吃飽不餓了,這就到彼岸,這是一個淺近的比喻。又好像你渴了,去飲一杯汽水,或者飲一杯牛奶、果汁,或者飲個什麼的,這就不渴了;不渴,就到彼岸了。 還有,以前沒有佈施,我現在佈施了,這就是到彼岸了;以前沒有持戒,我現在持戒了,持戒到彼岸了。以前沒有忍辱,我現在忍辱了,這也到彼岸了;以前沒有精進,我現在精進了,這也是到彼岸了;以前沒有禪定,我現在修禪定了,也是到彼岸了;以前沒有修智慧,我現在修智慧,這也到彼岸了。菩薩就是修這六種波羅蜜,六種到彼岸的方法。他利益自己,又要利益他人,這叫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首先自己要度自己,所謂: 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 菩薩常常發這四弘誓願,願意度自性;那麼度自性,隨著也是要度他,因為「他」和自己是有互相關係的。 為什麼佛要度眾生?就因為眾生都是佛,不過眾生不知道,佛就要說明白這個佛法,令眾生都成佛。菩薩呢?就是依照佛法來教化眾生的,所以菩薩是自度度他,又自覺覺他。 菩薩自己覺悟了,他想:「啊,這覺悟是不錯的!什麼都明白了,豁然貫通了,也沒有無明,也沒有煩惱了,真是妙到極點;這種境界真是不可思議!我一個人得到這種境界,沒有什麼用啊!我應該教所有的同類──就是人,都得到這種不可思議、最妙的境界。」於是他也不留戀在這種妙的境界上,而去忙得不得了,天天要教化眾生,要度眾生;他要令眾生都同樣得到這種覺悟,這就是菩薩的發心。 菩薩也是從心里做成的,聲聞、緣覺都是從你的心做成的。譬如你心里願意做菩薩,你就行菩薩道;若心里想:「菩薩道?嘿,我才不願意做這一套呢!菩薩道儘自己吃虧,我可不願意吃虧的!」就不願意行菩薩道了。行菩薩道的人,就是發大菩提心,以法界心,修法界行,行法界的道,這是菩薩。 (十)佛法界。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德行也圓滿了,修行也圓滿了,一切一切都圓滿了,所以就成佛。佛是什麼?就是人嘛!不過他已返本還原,明白他本來的面目,找到他自己的家鄉,所以成佛了。 佛成佛,最先說的就是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華嚴經》佛說了三七日,共二十一天。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不是他這個報身說的,而是他的法身說的──佛現毗盧遮那佛的相,來說這部《華嚴經》。 在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二乘人就只看見佛在那兒入定,沒有說法;法身大士才看見佛在那兒說法。二乘人見到佛還是一位丈六的老比丘相在那兒打坐。其實,佛在那兒打坐,正是現清凈法身,說《華嚴經》。可是,二乘人雖然有眼睛,卻看不見盧舍那佛;雖然有耳朵,也聽不見佛的聲音。佛那時候現出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盧舍那佛有多大、有多高呢?有一千丈那麼高──千丈盧舍那;法身則是遍滿一切處的。佛現千丈盧舍那佛身,菩薩都看見佛在那兒說《華嚴經》,可是羅漢就看不見、聽不見。我們現在既不是羅漢,也不是菩薩,為什麼我們現在還能看見《華嚴經》,也能聽聞《華嚴經》這種法呢?或者我們在過去種菩薩的因,所以才有這種因緣聽聞這種大法、大教。 這十法界,分開有十個法界,合起來就是我們現前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就是遍滿十法界,所以才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三世一切佛。你若想要知道三世一切佛,是怎麼樣成的?你就應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們現在來參加暑假佛學講修班,你怎麼來的?說:「我買一張飛機票,坐著飛機,就飛來了。」或者,「我買了一張bus(巴士)票,搭上巴士,就把我運來了。」或者,「我自己開我那輛老骨董的車,開了幾天,就來了。」都不是的,你們這都錯了。 怎麼錯了呢?是你的心使你來的──你心里想:「中美佛教會有一個暑假佛學講修班。第一期是九十六天,第二、第三期也是九十六天,這第四期呢?期間縮短了,大概很容易的,我去參加這個講修班,試一試看。到那個地方只有幾個禮拜,再困難嘛,也可以受得了。」於是心里就想:「去、去了!」 你心里一想去,現在就來了,就來到「華嚴佛學講修班」當學生了。這不就是一切唯心造嗎?這就是唯心造出來的。你要是心里不想來,就是有飛機、有輪船、有巴士、有火車,也沒有用。你心里不想來,你根本就不會邁步;一步不邁,怎麼會來呢?所以,這是一切唯心造。 心是什麼?心就是法界。現在不是說「其唯法界歟」,這不過是換個名稱,其實就是「其唯汝心歟」,就是你的心。說:「哦,原來我以為法界是很大的,現在變成我的心了,我的心很小的。」 你心小?你方才沒有聽見這十法界都是現前一念心嗎?你的心怎麼小呢?你的心比虛空都大,比天地都大,不過你不會用它。你的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不過你就知道你有那一個小「心」,像一粒微塵那麼小,那是你境界太小了;你要是境界大,就知道你有一個大心。 來源:kknews《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第3集!宣化上人🙏🙏🙏

傅佩榮:怎樣檢驗你的信仰是不是迷信?佛與魔的一場對話你懂了嗎

末法時代,佛與魔的一段對話: 佛陀和魔羅相遇。 魔羅對佛陀說:「我要摧毀你的教法」。 佛陀說:「你如何摧毀我的教法?我的廟宇已遍世界各地,披袈裟的弟子已像森林里的樹木一樣林立。」 魔羅說:「我將用兩千五百年的時間把你的教和法摧毀,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穿上你的袈裟,進入你的廟宇,宣揚我的魔說,腐化你的僧徒。」 「你在的地方我就在,直到我的子孫遍地。」魔羅的聲音在空中迴蕩。 佛陀回答說:「那你也奈何不了我,那時我真正的弟子將脫掉袈裟,穿起便衣,到世間去。」 我們談到宗教信仰,則不可避免要討論「正信」與「迷信」的問題。 湯恩比(A.Toynbee)是英國歷史學家,他有一本小書是探討宗教的,其中分辨了宗教的高級與低級。 1 高級宗教絕不這樣騙人 如何分辨一門宗教是高級還是低級呢? 湯恩比說:「第一,高級宗教肯定人性不是完美的,人生的實況不是理想的。」 「第二,高級宗教必定反對、抗議及消除人間的罪惡,與罪惡宣戰,絕不與罪惡妥協。」 「第三,高級宗教坦然接受一切苦難,視之為磨鍊、滌凈、解脫之途。」 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第一個就是苦,面對它而不要逃避;再問苦是怎麼來的?我要怎麼化解它? 高級宗教絕不騙你人生很美好,是個樂園。 基督宗教說人生是苦難,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背著十字架,走上自己的路,救自己的靈魂。 如果有宗教對你說,信了立刻可以過上幸福生活(比如,信了買股票一定賺錢),那就是低級宗教。 2 儒家高級還是低級? 我為什麼一定不說人性本善? 因為倘若這樣說,就把儒家說成低級宗教了。 湯恩比沒有研究儒家思想,他講的是普遍情況,所有的高級宗教都認為人性不完美,人生不理想,所以我們才需要與超越界建立關係,往上提升。 我說人性向善,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是向善的,因為真誠就會使你行善。 我也不接受荀子所說的性惡,因為荀子的性是指人的本能及天生的慾望。說人生下來有原罪,那是宗教,你可以不信。 儒家是哲學,你可以理解,不需要信。 理解的根據是現實的經驗,違反了經驗就無法讓人理解了。 3 如何區分正信與迷信? 許多人迷信,卻假宗教之名,在社會上做出惡劣的行為。 但實際上,迷信和正信並不難分辨,因為迷信往往具有四個特徵: 第一,出於恐懼心理,以致無法引發積極的愛心。 恐懼有兩種:一是害怕得不到;二是得到之後害怕失去,也就是患得患失。 所以,如果出於恐懼而信仰一種宗教,如害怕死後會下地獄,那就是迷信。 正信是因為自己有追求真實的願望,而這個宗教啟發你的愛心,使你信了之後更能慈悲博愛。 第二,崇拜特定的人(比如依附於眼前的教主),而一直無法轉向真正的超越界。 佛教說得對,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說的法門、解脫的道理,要依法但不要依人。 不要認定哪一個人是唯一導師,難道沒有這個人,你就不能相信佛法或教義嗎? 如果你崇拜任何人,有關耶穌的故事值得你參考。 耶穌作為一個人,卻宣稱自己是神。他違反傳統的猶太教,在當時也被許多人認為是迷信,所以受到迫害。 很多年以前,一個台大學生問我,耶穌有沒有收過信徒的金銀財物? 我問他,耶穌有存款嗎?這位學生很聰明,他反問我,怎麼知道耶穌沒有存款呢? 我回答他:耶穌說,狐狸有它的洞穴,天上的飛鳥有它的鳥巢,我沒有放枕頭的地方。他是木匠的兒子,會有什麼財產?《聖經》里有哪一段、哪一行讓人看出耶穌有任何財產? 耶穌還說,你不能同時侍奉兩個主人,不能侍奉神,又要侍奉金錢。 他甚至說,有錢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針孔還難。 小時候我讀到這句話,覺得匪夷所思,後來讀了專家的研究,才知道耶路撒冷有一個針孔門,是很小的門。 但這也很不公平,有錢人只要正當賺錢,並且拿錢來幫助別人,有什麼不對呢?耶穌要強調的是:捨棄金錢很困難。 所以,判斷一個宗教是不是邪教,金錢也是一個檢驗的辦法。你就看: 他有沒有設法讓你努力捐款給他?教主是不是戴著很大的紅寶石鑽戒?教主坐的車是不是奔馳豪車? 如果這些都有,你自己心里就應該有數了吧。 因為對真正的宗教而言,這些都不值一顧。 4 真正的信仰是一種關係 第三,迷信是迎合世俗的慾望,使神明成為功能神與功利神。 很多廟都有特定功能,你想要感情順利、早生貴子、股票賺錢,都有特定靈驗的廟可拜。 我常說,如何信比信什麼更重要。 也許信的對象未必真實,但他信得虔誠,因此而提升自我的生命,與超越界建立關係,所以我們對此不做特別評論。 第四,執著於宗教的排他性,以至於敵視、欺壓教外之人。 許多宗教都有基本教義派,專門排斥異己。 這種作風只是用宗教的外衣來偽裝人的慾望。 人有什麼理由排斥別人呢? 宗教精神不在於分辨誰信的是對的或錯的,沒有必要在意自己與別人所信的宗教是否相同。 因此,當我們談論宗教,首先需要明白:宗教是信仰的體現。 信仰是什麼?信仰是人與超越力量(超越界、超越者)之間的關係。 我與超越界建立關係之後,我的生命才能顯示出一種超越性。 來源:kknews傅佩榮:怎樣檢驗你的信仰是不是迷信?佛與魔的一場對話你懂了嗎

「若你把愛欲用於修行,便可成佛」。一個和尚在《色戒》中的掙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談起《色戒》,大家腦海中自然而然浮現的是湯唯和梁朝偉的間諜愛情片。另一部《色戒》拍攝於更早些的2001年,就鮮為人知了。 這是一部法國導演歷時七年,在清澈寧靜的喜馬拉雅山下拍攝的有關宗教和情愛的電影。這部電影因為鍾麗緹的大膽出演,具有一些情色的鏡頭,因而很長一段時間成為禁片。 其實,這是一部難得的探索佛教經義的作品。電影所要表達的是修行和慾望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也即「有求皆苦,無求即樂」。不過說起來簡單,參悟卻很難。 就像西藏六世活佛倉央嘉措,雖是西藏黃教的領袖,卻始終擺脫不了俗世的羈絆。他那首著名的詩歌這樣寫道:「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傳說記載,他一到晚上就會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再後來,竟醉心於歌舞游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色戒》講述了一個僧侶達西與農家少女芭瑪之間的情慾故事。並將觸角延伸到人性、命運和悟道等多個方面,利用多個隱喻引起我們對於因果、無常、幻滅等等人生常態的思考。 一、身在修行,心在俗世的達西,折射出人類慾望的難以抵抗 什麼比較重要,是滿足一千個慾望,還是戰勝一個?----《色戒》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對佛法具有很高天分的僧人達西,在山洞中閉關修行三年後,達西重新回到了寺廟。 在一次跟隨師父阿普到農場主家做法事的時候,達西遇到了農場主的女兒芭瑪。從此,他對芭瑪唸唸不忘。 師傅阿普看出了弟子的心神不寧,對他進行了勸誡。給他看了一本春宮圖,正面活色生香,背面骷髏白骨,想以此點醒達西。 紅粉骷髏的典故取自文殊菩薩,他曾經變成美女去考驗一個僧人,僧人面對誘惑的時候,把美女想像成一堆枯骨。但是仍然禁受不住誘惑,僧人只好逃走。文殊菩薩告訴他,他的心中還有美與丑的概念,所以修行得還不夠徹底。如果執著於自己的感覺,虛幻的感覺就成了真的。 類似的情景出現在《紅樓夢》中,賈瑞見到王熙鳳,淫念頓起。卻被看出端倪的王熙鳳戲弄了兩次,導致賈瑞深受風寒,重病不起。此時,一個路過的道人給了他一面鏡子,鏡子正面是王熙鳳的曼妙身姿,背面卻是一個骷髏。意在提醒他美女骷髏,終究是虛幻。無奈沉迷其中之人無法悟透這個道理,賈瑞無法從心的迷宮中解脫出來,一命嗚呼。 達西也如同賈瑞,深陷執念無法自拔,他說,佛祖釋迦摩尼在參悟之前,便已經擁有了一切,財富、地位、妻兒、人們的愛戴......因為他經歷過這些,才能夠放棄一切,終成菩提。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不知道人世的滋味,如何能夠知道應該放棄還是應該擁有? 達西執意回到塵世,他找到芭瑪,兩人結婚生子,過上了人世間溫暖的日子。 走進塵世的達西非常入戲。他會為了食物的多少,與他人爭鬥。他會因為稻田被燒燬,而對他人進行猜忌。他會趁芭瑪不在家的時候,接受美艷的印度女人的誘惑......人類的慾望林林總總,他無法克制一個慾望,就禁受不住千百個氾濫成災的慾望的挑戰。 那麼到底是哪一種更好?滿足一千種慾望?還是克服其中僅僅的一種? 達西想起師傅阿普說過的話,他在塵世間迷茫了。他又嚮往起那個禁慾的寺廟,於是在一個夜晚,他穿上僧袍,悄悄地離開了。 二、身在俗世,心卻通透的芭瑪,告訴我們佛只存在於人心 怎樣令一滴水不乾枯?讓它流入大海。----《色戒》 芭瑪只是高原村莊的一個平凡女子,遵循自然而然的生存法則,滿足於當前的生活。她雖然沒有經過任何修行和教導,卻內心通透豁達,比達西更有大智慧。 她在看到達西從寺廟中逃出,來接近她時,她說道:」你可別說是為我而來的。」 她一眼就看出達西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還俗,只是為了他自己,並不是為了她。 儘管這樣,芭瑪還是跟隨內心的情感,愛就是愛。不扭捏,不做作,順從內心的召喚,坦然面對命運的安排。她並不執著於自己得到了什麼,也不是一個消極的命運接受者。而是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並不逃避,也不抱怨。 她會接受達西的愛,只因為她也愛著他。她會淡定地面對族人的責難,因為這些都是她應該承受的後果。她會在教育孩子時,讓任性的孩子自己感受屋外的寒冷,而不是強迫他穿衣。她還會在達西離開時,追到河邊給他送去包裹,並不強求他留在身邊。 芭瑪在河邊遇到逃走的達西時,她說道:「達西,若你渴求佛法,像對我的愛慾一樣強烈,你可成佛,在今生,這副身軀!」 達西大哭,又想跟著芭瑪回去。芭瑪卻轉身就走,留下達西一個人,面對著湛藍的天空。 相對於達西,芭瑪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她對命運理解得太透徹,所以能夠平靜地接受一切。或許這樣才更接近了佛,佛不僅僅在廟宇中,佛更在萬事萬物中,在人的一呼一吸間。順其自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坦然地面對塵世中的喜怒哀樂,就是修行所能領悟的所在。 達西離開寺廟時,曾經看到一塊刻字的石頭,上面寫著:」怎樣令一滴水不乾涸?」 芭瑪的所作所為就給出了答案:「讓它流入大海。」 水流入大海是無法避免的,回歸本性、回歸自然就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三、結束語 《色戒》用情色解說宗教,竟然絲毫沒有褻瀆的感覺,反而能夠體會到一種純凈的悲憫。 達西是個無法窺破修行真諦的修行者。他執著地想抓住自己的每一個慾望,卻終究讓自己糾纏其中,做了慾望的俘虜。 生長在自然中的芭瑪,卻有一個純凈的心。坦然面對一切,不圍堵、不壓制、不逃避。就像大禹治水,讓水流順著它應該流去的方向進行疏導。才能讓自己活得坦蕩和通透。 佛法本就是入世之法,並非出世之法。大隱隱於市,於修行之人而言,鬧市中修行和寺廟中修行並無二致,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一切在於自己的內心。 ---END--- 古今多少劇,都付笑談中。歡迎關注@福小貓 來源:kknews「若你把愛慾用於修行,便可成佛」。一個和尚在《色戒》中的掙扎

不論我們修不修法,都離不開佛菩薩和十法界的加持力

【初】前導——②誦法須知 此時行法者,先念下文「諦實力偈」三或七遍,鉤召亡魂,來前聽法。 諦實力偈:以我意樂力,如來加持力,及法界力等,凡所思維境,皆隨其所應,無礙速現前。(此偈應於每一次行法之前,必須唸誦。) 行法的人(就是超度亡者的人),在每次行法之前都要先念「諦實力偈」三到七遍。「諦」是真諦,就是真理。「實力」就是說我們本來具足一切妙用、神通,擁有真正的力量。只要我們發心,呼喊亡者的名字,就能夠把亡者呼喚過來,和他講法,並且能夠讓他聽懂。下面講述「諦實力偈」。 「我」是指行法者,「意」是指樂意、誠心誠意,「力」是指力量。「以我意樂力」就是說我誠心誠意,非常樂意超度這個亡靈,作這件好事。我本身就具足這個力量。因為人人都具足萬能的法性。只要我們誠心誠意的去做,再加上佛菩薩的加持力,我們就有這個感召力。因為一切時、一切處,不論我們修不修法,都離不開佛菩薩和十法界(指四聖六凡)的加持力。所以凈土宗人不但要念阿彌陀佛,還要念觀世音菩薩,以求觀世音菩薩時時刻刻的加持。佛在《法華經》中也說:此人是行《法華經》的,修法華定的,要如何如何加持他。如果我們做好事,鬼神都會護持;如果我們做壞事,非但佛菩薩對我們搖頭:這個眾生怎麼在造惡?!就連鬼神也要責罰我們。所以我們平常說:「三尺頂上有神明」,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真的!不要以為一個人做壞事沒有人看到。其實鬼神都看得清清爽爽,你瞞不了人!因此,我們現在要救度亡靈,做好事,就會得到佛菩薩和十法界力量的加持,天龍八部都會護持我們。「凡所思維境」就是指我所想像的、所要求的。「皆隨其所應」就是說都能得到感應。「無礙速現前」就是說沒有任何障礙,能迅速現前。所以「諦實力偈」就是說以我自己的力量,再加上佛菩薩的加持力和十法界的加持力,使我所要求的都能得到感應,我就能做好這件事,就能將亡者超度,不會有任何障礙。所以我們只要一點不疑惑,把這段偈文一念,亡者就能隨感而至,很快地在我們面前顯現。 上偈誦已,即已鉤召亡魂,當即觀想其來住面前聽法,開始朗誦經文。斯時亡者親屬及恩愛夫妻等,不得哭泣,以礙行法。行法時,若有屍在,則於亡者外氣將斷時,由剌嘛或大德尊者、或亡者生前信崇之友、或同學侶伴等,引唇附耳(但不可近觸其耳),而為誦此聽聞解脫密法。 我們把「諦實力偈」唸誦三至七遍,就可以把亡魂鉤召來。這時我們就觀想亡魂已來到我們面前聽法。我們就可以為亡者朗誦經文了。經文大義就是告訴亡者:心不要亂,一切放下,與光明合上去就可以超脫了。所以這個時候死者的家屬,就是死者的夫(或妻)、子女、父母等不能哭泣。一哭死者的心就亂了,也就聽不進去本法了。我們在這里哭,捨不得離開他;他也會哭,捨不得離開我們。這樣就妨礙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凈土宗人也是這樣講:死的時候,大家不能哭,只能幫他唸佛。有佛菩薩的加被,可以接引他升西。假如我們這個時候忍不住,就到外面去哭。因為在房間里哭,既妨礙死者又妨礙行法者。 在為亡者超度的時候,假如有屍體在,就在死者外氣將斷未斷的時候,由剌嘛(就是西藏的出家人,我們漢地稱作和尚)或大德尊者(就是修道有成就的人)或亡者生前信崇之友(就是死者活的時候很相信、很崇拜的人)來為亡者行法。如果找不到上述這幾種人,就找一個和他意氣相投,合得來的伴侶來為他行法。行法時,為使他能聽清本密法,不要離亡者太遠,要靠近他的耳朵,但不要碰著,要離開一點。 來源:kknews不論我們修不修法,都離不開佛菩薩和十法界的加持力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馬上跟他授記,授一種成佛之記。這里的成佛指的是成就應身佛。 基本上,應身佛的成就有兩種因緣:一種是穢土的成佛,一種是凈土的成佛。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所謂的穢土的成佛,它的重點在於「示同凡夫」。比方說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的那一段的成佛,他是一個標準的穢土的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的整個過程,他的所作所為要示現等同凡夫的狀態。比方說他要有一個母親來受胎,他長大以後要納妻,要生子,乃至於一開始還要跟外道學習,最後才能夠成就佛道。 也就是說,我們看釋迦牟尼佛那一期的情況,不管是他的壽命,不管是他的身高,不管他所處的環境,基本上跟眾生的共同業力差別不大。所以,穢土的成佛在因地的準備相對比較少,因為他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他完全是恆順眾生的業力來隨緣教化。 所以這樣子的成佛花的時間相對短。只要是跟他有緣的眾生善根成熟了,然後都剛好在人道受生,這個時候他就隨時可以示現八相成道。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穢土的成佛。 凈土的成佛困難度相對高,因為他沒辦法去恆順眾生的業力,他要另外去創造一個清凈的國土,所謂的凈佛國土、成就眾生,所以他要創造一個清凈的國土。他可能發覺,跟他有緣的眾生必須要有一個更好的環境來修學,所以他凈佛國土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成就眾生的善根。所以他這當中的準備就要很多了。 在《維摩詰經》上說,菩薩要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第一個,發菩提願;第二個,修清凈行。我們解釋一下。 比方說,哪一天你完全地證得無生法忍了,到初地以上,那麼你後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凈佛國土、成就眾生。這個時候,比方說你剛好到某一個地方去,你發覺住的地方很重要。這個房子是一個宮殿樓閣,對凡夫來說是很大的攝受力,所以你就發願,發菩提願、修清凈行:我以後的國土所有的房子必須是宮殿樓閣,七寶所成。 那你要做一件事情,做跟這個願力有關的妙行:要成就一個宮殿樓閣,你要廣修佈施。比方說,你發覺在凡聖同居土當中三惡道對我們障礙太大了,我的國土不能有三惡道,所以你就加強持戒——我的國土里面都是尊貴身!尊貴身,簡單講就是兩隻腳的,就是人天這種尊貴的果報。所以你就必須在因地的時候,尤其在六度當中,特別尊重微細的戒行。 當然,殺盜淫妄更不可能犯,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尊重特別微細的戒行。你希望你的國土壽命長遠,你要廣修慈悲。 在《維摩詰經》上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就是發菩提願、修清凈行,以同願同行來招感跟他有緣的眾生。你認同我的觀念,你就跟我一起修學。你認同你未來的國土必須是宮殿樓閣,必須是壽命久遠,必須遠離三惡道,你覺得這個東西對你很重要,那麼菩薩就以願力跟修行來號召跟他有緣的眾生。等到他滿願以後,在因地里面跟他有緣的眾生就同時生到這個國土去。 因此,穢土是一種業力,凡夫的共業所感的;凈土是這個菩薩先發起一個廣大的願力,修習廣大的妙行,然後以同願同行來招感跟他有緣的眷屬往生到他的地方去。這就是一個凈土成就的因緣。 當然,他的願發的越多,他這一期要成就國土所花的時間就越長。你發的越細,因為你要把這個願填滿,你六度的妙行所拖的時間就越長,就這麼一個情況。這個就是凈土的成就。 來源:kknews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慧能的禪宗」是燈塔,只能看沒法學,「唯識」才是人人能走的路

「慧能大師的禪宗」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達摩祖師所傳的「印度禪宗」,而是真正源自中國的「中國禪宗」、或者說是「中國佛學」。 雖然「慧能大師的禪宗」在中華大地上廣受歷代知識分子的歡迎,禪宗流傳至今,但是,真正的「慧能大師的禪宗」絕大多數人是沒法學的,或者說是不可能學會的。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用「黃帝密文」字義解讀了馬王堆《帛書·老子》的第三章以後,認識到了出現慧能大師的原因。 《帛書·老子》的第三章,也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下士聞道大笑之」那章。 這章用「黃帝密文」字義解讀以後,所顯現出來的內涵,與我們平時所理解的內涵是完全不同的,與大笑沒有半點關係。 「上士、中士、下士」指的是學修儒、釋、道所需要的天賦。 「上士」是指最高的天賦,「中士」是指中等的天賦,「下士」是指最一般的「天賦」。 在歷史上,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這些人類最為知名的聖人,他們並不是以「上士」的天賦,來到這個世界傳法,而是以最一般的「下士」的天賦,來到這個世界上。 通過極其艱苦的修行的過程,找到法理,之後進行弘揚。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讓當時的人們接受。 但是這樣做的問題在於,對於大眾來說,人們永遠只能看到儒、釋、道的最基礎部分,而作為巔峰的高端部分就很難瞭解了。 於是,慧能大師出現了,慧能大師是以第一等「上士」天賦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 所以,我們看到的慧能大師,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先開悟後出家」的特例。 因此,慧能大師所創建的「中國禪宗」,對於佛教徒來說,甚至對儒家、道家的學修者來說,更像是一種燈塔的指引作用。 讓世人理解在儒、釋、道的世界中,最高天賦所能達到的境界。 但是,普通人要想以慧能大師的方法進行學修,是很難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天賦有時候就是不可踰越的。 因為在這個世界的歷史中,即使是釋迦摩尼佛、孔子、老子這樣的聖人都是最一般的天賦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對於幾乎所有的普羅大眾來說,都不可能有比他們更高的天賦。 不管一個人在現實世界中有多麼了不起、偉大,在儒、釋、道的學修上,基本上都屬於最一般的天賦。 什麼樣的天賦,就必須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學修,否則,很難有收穫。 「慧能大師的禪宗」之所以會在歷代的知識分子中,廣受歡迎,是歷代知識分子的自負所形成。 歷代優秀的知識分子自以為自己很智慧,就可以用慧能大師的方法進行學修,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就是被佛印和尚「一屁打過江」的蘇東坡。 以蘇東坡的才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排在前列的大知識分子,但是,就儒、釋、道學修的天賦而言,他也只是「下士」的最低天賦。 其實,慧能大師的天賦更像是給人類看的一盞明燈,是人類歷史上極其少有的特例,其他人是很難按照他的方式做到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真正有效而實用的,是「唯識學」這樣的學修方式。 由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來的「唯識學」,其實,與軒轅黃帝所開創的「心智系統轉換」的基礎練習是完全一致的。 所謂「唯識」就是學修者,要找到形成自己思想認識的「識體」,這種「識體」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就是「感知的主體」。 把這種「感知的主體」從組成「完整的人」的「三身四智」的最外面一層回收到最里面,這就是「唯識」的涵義。 儒、釋、道所有的學修,首先要做的,都是要把這種「感知的主體」從最外面回收到最里面,所以這就是「萬法唯識」。 在用「黃帝密文」字義寫成的《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以及馬王堆《帛書·老子》中,都對這種「感知的主體」如何從最外面一層回收到最里面一層,有著非常詳細的論述。 在現實世界中越是優秀的人,他們的「感知的主體」往往越是難以往回收,因為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優秀,而形成的自負、自信,成為了他們「感知的主體」往回收的巨大阻力。 所以,越是這樣的人,越是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把「感知的主體」從最外面的阻力中剝離出來,最後再一層一層地向回收。 而在這個過程中,慧能法師在歷史上的出現,就像一盞明燈,告訴我們最高的頂峰在哪里,我們該如何前進。 慧能大師,他僅僅是一盞高高在上的明燈,指引我們學修的前路,僅此而已,慧能大師的學修方式,看似非常簡單,但是,沒有他的天賦誰都做不到。 來源:kknews「慧能的禪宗」是燈塔,只能看沒法學,「唯識」才是人人能走的路

慈悲面相蛇蠍心腸,引誘鳳姐跳火坑的老尼,究竟有多壞?

秦可卿去世後,賈府欲將其靈柩停放在自家修建的寺廟鐵檻寺。離這寺廟不遠,有一處尼姑庵,名為饅頭庵也叫水月庵。送喪的親友男性留宿鐵檻寺,鳳姐等女性留宿水月庵。 無論是鐵檻寺還是水月庵,理論上都是佛門聖地,佛法慈悲,普度眾生。不過在這水月庵里,藏著不上出家人不宜的事情,比如智能和秦鍾廝混,凈虛貪人錢財顛倒黑白。這里的佛法只關照有權有勢有錢的人。紅樓夢中所寫的出家人中,凈虛最惡,害人的手段與鳳姐不相上下。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老謀深算的尼姑,是怎樣引誘鳳姐做下第一樁玩弄權勢的人命案子吧。 鳳姐 01 亂於世俗,佛門不清凈 凈虛經常帶著徒弟初入賈府請安,也會收有錢人的銀子,幫忙唸經。鳳姐帶著秦鍾寶玉到水月庵留宿,問及為什麼最近沒有見凈虛他們去賈府請安,凈虛回有一個胡老爺家生了兒子,送錢來讓幫忙唸經,所以沒空。 僅此一件小事,可看出水月庵香火不錯,與世俗之人也有交情。俗話說,一人得勢,雞犬升天。賈府如日中天的時候,沾點關係的阿貓阿狗的顯得趾高氣昂。這不,就有人想通過凈虛老尼求賈府幫忙擺平官司。 鳳姐回凈室休息,旁無他人的時候,凈虛趁機說了一樁「好事」求鳳姐成全。長安縣內有個張財主,他女兒張金哥那一年常去廟里進香。遇見了長安府太爺的小舅子李衙內,李衙內看上金哥,打發人求親。不過金哥此前已經收了原長安守備公子的聘禮。張家只說女兒已經有了人家。沒想到李公子一定要娶金哥。 張家兩處為難。守備家聽說有人搶親,打算跟張家打官司。張家急了,來找凈虛求賈府的門路,想把官司壓下來,退了親再將女兒許給李衙內。(長安節度使與賈府有故交,節度使出面,守備不得不放棄這門婚事。) 財主有錢,但沒有權勢。守備家的勢力,又比不過長安府太爺,財主兩邊都惹不起,只能偏向強者。鳳姐接聽完來龍去脈,笑道:「這事到不大」,財主家出錢這事情鳳姐就可以擺平。正所謂位高權重者,不識平民疾苦。 鳳姐口中的小事,直接導致了兩個年輕人喪命,對於他們的家人來說,這是大事。佛門不清凈,出家人不慈悲,到處透露出銅臭味。 鳳姐和凈虛 02 激將引誘,口蜜腹劍 老尼提出要鳳姐出頭打點財主家的關係,鳳姐不樂意。畢竟這種謀外財的事情,她還沒經歷過,不知道是否會有坑。老尼深知鳳姐雖然不缺錢,自大好面子,語言上略施小計,鳳姐就答應幫忙了。我們從原文看看老尼說了什麼: 「雖如此說,只是張家已知我來求府里,如今不管這事,張家不知道沒工夫管這事,不稀罕他的謝禮,到像府里這點子手段也無有的一般.」 老尼這番話,透露出三層意思:一,我已答應了張家幫忙,你這是讓我難堪;二,賈府嫌謝禮少,三,賈府若不幫這個忙,就是沒這個能力。鳳姐一聽,自然不樂意了,從小生活在官場人身邊,什麼世面沒見過,這點子事小菜一碟。馬上應承下來,但必須要給足銀子,開口就要三千兩。財主錢多呀,這三千不成問題。 激將法成功,老尼催促鳳姐儘快辦事,還奉承了一番,把鳳姐誇的越發自大了。請看原文: 「這點子事在別人跟前,就忙的不知怎麼樣,若是奶奶跟前,再添上些,也不歿奶奶發揮的……太太因大小事見奶奶妥帖,越性都推給奶奶了,奶奶也要保住金體才是」 出家人不打誑語,老尼這話說的,跟個世俗中的勢利眼有什麼區別?為達目的,出家人的禁忌都忘了。 鳳姐和凈虛 03 各取所需,枉死痴情兒女 鳳姐假造了賈璉的文書,擺平了老尼所託之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人不知鬼不覺的得了三千兩銀子。開啟了她賺外快的另一條路。脂硯齋中有這樣的評語「幼兒小女之死,得情之正氣,又為痴貪輩一針灸。鳳姐惡跡多端,莫大於此件者,受贓婚已致人命」。 而凈虛,肯定也從張家那里得到了不少好處。張財主如意的跟節度使家退了婚,妄想著可以把女兒嫁給李衙內。 作為事件的中心人物張財主之女張金哥,沒有發言權,也沒有改變命運的能力。用死亡來抵抗父親「賣女」的行為。守備之子聽聞金歌自盡,也殉情了。張財主人財兩空,實屬活該。 老尼這件事處理的高明,開啟了鳳姐作惡的新世界。假慈悲的身份背後,背負了所少見不得人的勾當,讓人唏噓。 鳳姐 來源:kknews慈悲面相蛇蠍心腸,引誘鳳姐跳火坑的老尼,究竟有多壞?

佛教通史 121-凈土-凈土三流-功虧一簣的漢傳江山

【感謝】 該文章源自整理喜馬拉雅音頻,閒者知無涯老師的《新佛學金剛經系列課》 感謝 【安端】 的引領和指點!感謝 STONE、蘆葦、厚朴、李潤、辛昕、深海玫瑰-果琋、天心師兄、雙林居士、生顯、幸運花413、唐木、桌球SOD、松哥、天涼好個秋、小占、質多醫伽阿羯羅多的幫助與支持! 本節課音頻首次上線:2018-12-3 佛教通史-閒者知無涯 上一節課說了凈土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或者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形態,它前後經歷了三代人——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這三代。 第一代,首先是創立者,由曇鸞大師提出的凈土學說的基礎理論解釋,就是「二力二道」學說。 到了第二代,很顯然就是要繼承曇鸞大師的學說,並且往上發展一層,就是道綽大師提出的「二願二門」說;緊接著,他還要針對其他高僧對凈土的這種批判,進行反批判。這是第二代。 到了第三代,完成宗教形式,就需要宗教儀軌、理論。到善導的時候,他就繼承了前兩代——曇鸞、道綽的學說,建立了完備的凈土的理論以及儀軌。任何一個宗教,或者任何一個教門,它的宗教儀軌的完成,才能正式標誌著這個教派的完成,否則,這個教派就沒完成——你必須有自己的宗教儀軌。 所以,曇鸞、道綽、善導,這三位大師是被公認的凈土宗的實際創立者——他們是實際創立者,並不是我們常說的「凈土十二祖」的這種創立順序,他們才是真正的這個順序。所以說,我們經常說凈土宗的初祖是廬山慧遠,他確實是中國凈土宗的初祖,但是,他只是一個具有旗幟意義的標誌。 中國凈土宗的宗師排序是有好多種的,不是只有十二祖這一種,因為各家的排序都不同,這點是非常特別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尤其是在中國這種特別講法嗣、血脈傳承的國家,為什麼凈土宗會出現不同的排序?並且,我們今天看到的「凈土十二祖」的排序,或者「凈土七祖」的排序、「凈土八祖」的這種排序,有很多具有重要意義的,簡直非常重要、不可忽視、不能缺少的凈土僧人,並沒有進入凈土宗的宗師排序,比如:道綽。 第一,它的形成原因——第一,是因為凈土宗所謂宗師排序這件事情,它在各個時代的無論是「凈土七祖」也好、「凈土八祖」也好、「十三祖」也好、「十二祖」也好,它在各個時代的這種排序,都是一種小範圍認定,即,沒有公開認定,從來也沒有一個公開標準,都是小範圍,幾個人,哎,比較具有學術地位的幾個人,說:我們這麼認定了。——就這麼認定了。 第二點,是因為凈土宗,歸根結底上它實際不是一個「宗」,它只是一個學派意義上的「宗」,而不是「宗派」意義上的「宗」。大家理解這個意思了嗎?它是個學派,它不是個宗派。 什麼叫宗派?禪宗、律宗、天台宗,這叫:宗派。凈土是個學派。凈土宗的「宗」跟禪宗、律宗、天台宗、華嚴宗……這些「宗」,「宗」字兒一樣,但意思不一樣。在宗教學里,像凈土宗這樣的「宗」叫什麼呢?叫:寓宗。寄寓於其他宗派的意思——寓宗。這個概念最早是日本人提出來的,後來中國學界也接受了這種說法——就是說,凈土宗是個寓宗【註:寓宗,日本佛教用語,又稱:附宗。謂寄寓於他宗之宗旨。即指,不獨立成一宗,而附屬於其他之宗派者。據《元亨釋書》卷二十七·諸宗志所載:凈土、成實、俱舍三宗為寓宗,譬如國之附庸。日本鎌倉時代,此三宗為其他諸宗所兼學,未成獨立之一宗,故稱為:寓宗】。 換言之,就是佛教的任何一個教派,或者任何一個宗派的僧人,他都可以有凈土信仰,當然,他也可以沒有凈土信仰。比如說,你是禪宗僧人,但你也有凈土的信仰,那你就叫:禪凈雙修;如果你是天台宗的僧人,你也有凈土宗的信仰,你就叫:台凈雙修;當然,你也可以沒有。這一點佛教歷史的初學者是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凈土宗始終沒有他們的組織。沒有他們的組織,同時也沒有他們的法嗣相傳制度——就是……像禪宗似的,二祖傳三祖、三祖傳四祖、四祖傳五祖……然後付袈裟,法嗣……——沒有這個制度,從來沒有。 宗師離去,教門一般都會分裂。我們說分裂不太好,就說分離吧——這就好像,禪宗的五祖弘忍離開的時候,巨人離席,禪宗立刻分為南、北。凈土宗其實也不例外,在善導之前,凈土宗還是合一的,即,一條線。但是,到了三祖——善導開始,凈土宗就分為了三個流派——自他以後,中國凈土宗就是三個流派,又叫:凈土三流。 這三流——第一支,少康流;第二支,慧遠流;第三支,慈愍流。實際上,主導凈土宗宗師排序,以及把持凈土宗理論解釋權的,一直是慧遠流;但是,傳播最廣的,是少康流;剩下的一個,比較少見,就是慈愍流。 所謂「少康流」,這是傳播最廣的,這里簡單談一下凈土三流: (第一個流派),凈土少康流,又叫:少康善導流、善導少康流。它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專門稱名唸佛——就念「阿彌陀佛」就OK了。 第二個流派,就是一直把持著(理論解釋權)的、高級學僧的——慧遠流。這一流,主要是重義理,不是重「稱名唸佛」,重的是義理——主要研究的就是「凈土三經」。一般都是高僧,比較重視的是「悟」和「解」,即,悟解——高僧嘛,知識分子嘛,對吧,你就唸佛?是不是差點意思。 然後,還有第三個流派——第三個流派的創始人很厲害——慈愍流。這個流派就屬於大合一流派,什麼意思?——就是,四宗兼修流:教門、禪門、戒門、凈門,四宗兼修。這麼叫教門?華嚴;什麼叫禪門?禪宗;戒——律宗;凈——凈土。四宗兼修,這是慈愍流。 善導以後,凈土宗就分為了這三個流派。為什麼會分成這三個流派呢?是因為傳法的對象不同,即,所要教化的人不同。佛教經常把人——眾生分成三類,哪三類呢?有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或者說:上等根器、中等根器、下等根器。 什麼叫上等根器呢?就是,凈土宗內部是這麼定的啊——就說這個人智商高、情商高,雙商俱高,很OK,這就叫:上等根器。這種人適合修的就是「慧遠流」——所謂重義理、重悟解的「慧遠流」。但是,能修「慧遠流」的人啊,不是萬里無一,而是百萬里無一,就是,雙商高到百萬里無一的人,才能去修「慧遠流」。 然後,慈愍流——即,所謂的「大合一流、四宗兼修」的——教、禪、凈、戒,四宗合一的,這個,就是雙商都是中人之資的——這就是中等根器的人修「慈愍流」。其實,這個中等根器,它也不是中等了,這個「中人之資」也不是普通人——萬里無一,其實是遠強於普通人的。 我們普通人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承認自己是普通人——普通人都覺得:我們怎麼也有中等根器吧……其實,NO!你沒有中等根器——我們這些普通人,覺得自己有中等根器的,其實我們都是下等根器;那有中等根器的,都是我們看著上等根器的人。我們這些下等根器的人呢在凈土宗里,修的都是「少康流」,就是——只念「阿彌陀佛」。 那,很顯然啊,「少康流」是凈土宗的基礎;但是,把持著凈土宗的領導權、義理的解釋權以及它的方向的,一直是這個「百萬里無一」的慧遠流。 其實凈土宗的弘傳,前面課里說過,凈土傳入中國有四、五塊,占主流凈土有兩塊——彌勒佛的彌勒凈土,或者說,彌勒上生凈土,以及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一直是這兩大塊並行,但是,占主流的一直是彌勒凈土。而彌陀凈土是如何翻身的呢?在隋唐時期形成的主流呢?它的弘傳跟晚唐——唐武宗(公元814年-846年)滅佛是有關的——就是說,忽然有一個凈土就被滅掉了。因為,政府 如果打擊佛教,那麼有組織、有建制的佛門基地,那肯定要被剷除掉嘛——大廟、大寺、有基地的,都要被剷除掉。 那,這種亂世里能保存下來的什麼呢?就得是那種非常簡單易學、非常方便實行,對吧,像禪宗似的,你往那一坐——心無所住就OK了;像凈土宗似的,你念「阿彌陀佛」就OK了。只有這種非常簡單,非常方便的方式,才能在這種大亂世里存活,並且流傳出去。所以說,最後,阿彌陀佛凈土能弘傳,實際就跟唐武宗滅佛是有關的。 凈土宗和禪宗各自發展,作為中國佛教的兩支巨流,它們一直到了宋初、或者五代末——五代末、宋初年間,永明延壽作為標誌——大家記住啊,永明延壽是個標誌性人物——禪宗、凈宗合流,從此就沒有獨立的禪宗了,從此也沒有獨立的凈宗了。他就帶動了佛教其他宗派,形成了一個叫「萬宗歸凈」(的運動)——就是,所有的宗派都統歸於凈土了。這個,實際……永明延壽就很厲害了——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律宗最終同歸於凈土。 經過整個有宋一朝的發展,元朝出現了中斷,大家知道啊,這是因為少數民族的原因。到了明、清之際,吶,「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中國漢傳佛教的天下就是凈土宗一家之天下。這就有點像在印度,印度佛教發展的晚期,密教就取代了大乘佛教。在中國,漢傳佛教的中國凈土宗,在晚期也形成了取代大乘佛教的形態。即,它已經形成了,但是非常地可惜啊,它差一步沒有完成。因為自元朝以來,中土藏傳佛教突然興起了,而且,興起的藏傳佛教,是在元朝、清朝兩朝皇家支持下興起的。那它實際上,在地位上,先天性就具有優勢,這就是為什麼到了明、清一代,凈土宗已經「家家阿彌陀」了,還沒有最終完成一統中土的任務。 大家經常說的佛教,普通的、不太瞭解的人說佛教,就是:兩乘——大乘、小乘。其實,專業地說,佛教是三乘:大乘、小乘、金剛乘。如果在學術上進行進一步地細分,那實際是四乘,是什麼呢?小乘、大乘、金剛乘(藏傳)、還有易行乘(凈土)。所以,凈土幾乎形成了與大乘並駕齊驅之勢,只差一步就完成了一統天下的任務……哎呀……歷史沒有給它這種機會吧。 宋朝以後,即,到宋以後,永明延壽以後,形成了一個萬宗歸凈的局面——就是,所有的宗派都歸於凈土,因為它是個學派嘛,對吧,並不影響你本身宗派的獨立性,就……額外有個雙學位——相當於你額外修了個雙學位。但是,萬宗歸凈形成了凈土的興盛的同時,就帶來一個負面的影響。什麼呢?——就是各宗派都把自己的理論引入了凈土宗,這就直接導致了凈土宗本身理論的混雜。因為,在這之前,中國八宗里,理論比較強的三家:天台、華嚴、唯識法相宗,包括影響力比較大的——禪宗。這四家,那理論體系都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都是非常完備的,各自都背後有自己的經典經書做支持。當它們歸於凈土,或者說歸於凈土宗——歸於凈土學派的時候,它們就把自己背後那套成系統的哲學觀和宗教觀引入了凈土宗。 它們歸於凈土,比如說,禪宗歸於凈土——禪凈合流,它就必然用自己禪宗的宗派觀點去解釋凈土,最典型的就是「唯心凈土」的概念,即,「心凈土」和「實有凈土」的爭執,就是從這點來的。那,其他宗派也是一樣的,比如說,華嚴宗——那就多方凈土。 對於凈土宗,這些觀點一旦都引進來了,那爭議也就來了——尤其是對於凈土的解釋。它最大的爭議是什麼呢?實際是禪宗歸於凈土宗引入的爭議。 第一個問題是,凈土到底在哪兒?禪宗,我們知道背後是《金剛經》作支撐的,對吧——「一切都是空」啊。都是「空」的情況下,哪兒來的一塊凈土?對吧。而且,這塊凈土,按照禪宗的理論,它到底是「實有」呢?還是「心造」呢? 在理論體系上,跟凈土宗爭議最大的還不是禪宗,是這之前形成的一個教門——天台宗。中國禪宗雖然當時的勢力、影響最大,但是,前課里講過,第一個出現的宗派就是天台宗,而且,第一個教門也是天台宗。在凈土宗歷史上的名僧里,天台宗出身的名僧,人數最多。並且,天台宗在中國佛教學理里,也屬於最精深的一宗——它是以「一念三千」作發動的,即,它的整個理論體系叫「一念三千」,是以「一念三千」作發動的理論體系,非常地精深。 而且,在唐宋時期的名僧有一特點,(這)和中國佛教後期的僧人有一個明顯的一個區別——就是說,中國的和尚從宋朝劃一刀,這之前的和之後的,有一大區別,是什麼呢?之前的有文化;之後的文化程度比較低;之前的大部分是儒家出身的,吶,後期大部分文化程度就相對就低一些了。所以說,唐朝時期的名僧,儒家出身並且受到了天台宗「一念三千」這套學理的發動,他們如果歸於凈土,那麼,實際上剛剛講過嘛,這就是「重悟解」的「慧遠流」勢力大增了。 上面的課剛說過,「慧遠流」以「重悟解」著稱,都是上等根器——百萬里不挑一的人。那麼,「萬宗歸凈」的時候,我們想一想,前四宗都是什麼宗?——天台宗,教門;華嚴宗,教門;唯識法相宗,教門——儒生,這都什麼人?知識分子,還是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愛「形上學」的高級知識分子。那麼,這就直接導致了凈土宗一些基礎理論的大爭論。 「慧遠流」,或者說,以天台宗僧人為主的「慧遠流」對凈土宗的解釋——對凈土的解釋,即,這塊兒土地的解釋,認為:彌陀凈土是一塊唯心凈土。什麼意思呢?心里的凈土,不是實有的。換言之,我們經常說:西方凈土……西方凈土……對吧,「慧遠流」認為:凈土,它不在西邊,它不是西方凈土,叫「西方凈土」,但不在西邊兒,而是心里的,叫:唯心凈土。那這個問題就大了啊,那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涉及到一個死後的歸趣問題,對吧?你死後(應該)奔西方凈土去啊——那,你這歸趣就有問題了,對吧?你這個車有起點沒終點,你哪兒停啊? 所以說,關於凈土到底是「實有」凈土還是「唯心」凈土?從宋以來,可以說,打有凈土以來,八、九百年,一直是凈土宗爭論的一個焦點,並且,這個焦點到今天為止也沒有解決。雖然有主流意見沒有解決,為什麼呢?因為禪宗受「唯心」凈土的「觀」影響太深——就是受「空觀」影響太深,它不願意承認一塊「實有」凈土——它跟禪宗的基礎理論有衝突。(凈土理論)跟天台宗的理論也有衝突,所以,這個問題到今天為止都沒有解決。 千百年以來,不同的宗師給出的回答都不太一樣,可以說,都屬於個人意見,沒有一個絕對意見,或者說是統一意見——(沒有)大家公認的。這就是剛才課里說的嘛,由禪宗出身的,或者是由天台宗出身的,「空觀」理念實在是太深了,實在不能接受「空」之外有實有凈土這個事情,所以,這個爭論就一直持續,一直持續。 當然,這個爭論實際只是在佛教理論界的一個爭論,在很小一部分人群之中。而,凈土宗真正的主流,實際上還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對吧。那個「百萬里無一」的和「萬里無一」的,都不是我們——我們覺得自己不普通的這些普通人,我們是下等根器——我們是真正凈土宗的主流,始終是「稱名唸佛」的善導少康流。 來源:kknews佛教通史 121-凈土-凈土三流-功虧一簣的漢傳江山

​不出名的大同華嚴寺,竟有一尊東方維納斯,四朝合一的大雄寶殿

作為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一直享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之譽。這里的每一座古剎都有故事,不過有一個傳說說,大同的靈氣有七分都藏在華嚴寺里。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始建於遼代,寺院根據大乘佛教的經典《華嚴經》而命名,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分為上華嚴寺和下華嚴寺,其實連在一起,整體也不大。坐西向東,主要是因為契丹人崇拜太陽「以西為尊」的習俗。主要看點是上華嚴寺的大雄寶殿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大雄寶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餘高的台上,是現存最大的古代單檐木結構建築。正脊上有兩隻高達4.5米的琉璃鴟吻(鴟chī),北邊是金代遺物,南邊為明代製作,比故宮太和殿上的鴟吻還要大。相傳鴟吻是龍的第九個兒子,喜登高望遠,又能吞火,所以古代木質建築正脊兩側都端坐鴟吻,保平安吉祥。最為傳奇的是,整座大殿是遼代的基礎,金代的殿堂,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畫,四朝合一,在全國僅此一例。 大殿內部則採用減柱法構造,四壁上共有21幅巨型清代壁畫。全長875.2米,5000多個人物展示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成道的傳記。殿頂為清代彩繪平棋,1012塊紋飾無一雷同,令人讚嘆。 下寺大殿為薄伽教藏殿,是華嚴寺最早的一座建築,為遼代華嚴寺的藏經殿。雖然從規模上比不上大雄寶殿,但在古建築研究者和愛好者的心目中地位更高。薄伽教藏殿建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殿內佛壇上布列遼代彩塑31尊。 在佛壇上的諸菩薩像中有一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像最為生動,成為薄伽教藏殿傲以示人的遼塑珍品。該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台上,體態豐盈、上身薄袒、肘懸飄帶、髮束高冠、身姿略側、頸項微斜、雙目半睜、朱唇小開、兩手合十、舉至胸前、露齒微笑,是被稱為「東方維納斯」的「華嚴一寶」。 寺中華嚴寶塔也是僅次於應縣木塔的第二大木質結構的寺塔建築,對外開放的,分地上3層,可登高遠望,俯瞰古城全景。登上塔頂傳統與現代僅僅被一道城牆隔開,城內的古樸建築以及正在拆砌的老房和修建的仿古建築,讓人很好的領略了古城的傳統魅力。而放眼遠 望城 外,林立著的各式現代建築又衝擊著你的視覺體驗。 地下1層被稱為千佛地宮,佛像全部由純銅打造,據說使用了上百噸銅。地宮的正中央,供奉著一座舍利塔。金碧輝煌,著實令人讚嘆不已。 寺院牆外是店舖的吵得頭疼的街頭歌曲,牆里靜的只有屋檐上的鈴鐺隨風作響,真正的鬧中取靜。而且沒有看到一個功德箱,也沒有碰到僧人,適合一個人去坐半天。 來源:kknews​不出名的大同華嚴寺,竟有一尊東方維納斯,四朝合一的大雄寶殿

與人開口說話前,心中默念三條佛門智慧,守好自己的口業

《無量壽經》中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無論俗世還是佛門中人,都非常講究說話的智慧,比如佛門非常流行的禪宗公案,就是通過問答或者動作,來啟迪信徒,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佛教中有關說話的智慧。 其一,是不發嫉妒之言。 《華嚴經》中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恨作為佛教三毒心之一,是所有惡業的源頭。佛教認為,一旦起了嗔念,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後果。他們講究「隨喜」,就是說看到別人的善行,美德,長處,就會發自內心產生讚嘆,而自己呢,也能通過這種隨喜獲取一定的福德。我問問大家,嫉妒別人時,那感覺自己好受嗎?不好受的話,為什麼不試著放寬心胸,去讚美這個世界呢? 其次,雖說我們講的是說話的智慧,但也要懂得傾聽。 不知道你們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和別人說自己遇到的糟心事,對方就會說,你這算什麼呀,我才慘呢,然後開始傾訴自己的難處。這種人是不是不討人喜歡?因為他們表達欲旺盛,卻不懂傾聽,不懂得與人共情,佛教認為,傾聽、接納和欣賞是一個人本性的流露。因此傾聽是語言的基礎,在傾聽中我們能夠獲取對面真正想要傳達的信息、感受他的情緒,才能夠更好地回應對方。 第三點,就是不要背後說人是非,莫造口業。 佛教中的「口業」指「妄言﹑惡口﹑兩舌和綺語」分別是指,欺瞞的話,惡語相向,挑唆是非和花言巧語淫慾邪說。我們這里就主要是說,不要對人惡語相向,從中挑唆。佛教講究善護口業,修好口德。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著有一個小妾,說她的祖母很會罵人,嘴上刻薄,老祖母也沒有什麼疾病,但卻從舌頭爛到喉嚨,不能吃東西也不能說話,非常疼痛,幾天後便去世了。用這個故事來驚醒大家,這就是造口業的後果。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管好自己的嘴能少造許多惡業,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或許就會有某個在困境中人,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改變命運和人生。好了,我們今天就聊到這里了,用一顆慈悲心為自己的人際交往保駕護航吧。 來源:kknews與人開口說話前,心中默念三條佛門智慧,守好自己的口業

如何用智慧劍斬斷情絲

文殊菩薩,全名文殊師利菩薩,又被稱作曼殊室利菩薩、妙吉祥菩薩。文殊,意譯為妙吉祥,是因為文殊菩薩在古印度舍衛國出生時,室內出現了十種吉祥瑞相:一、光明滿室,二、甘露垂庭,三、地涌七珍,四、伸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誕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 文殊菩薩常見造像為右手持劍,左手執蓮花,蓮花上有一部《般若心經》,騎乘青獅。文殊菩薩所持的不是一般的刀劍,而是智慧劍,象徵著文殊菩薩擁有大智慧,能夠斬斷一切無明煩惱;蓮花清凈無染,而《心經》代表般若智慧,運用理智之德,則能夠斷妄念執著。 佛陀把人間的苦總結為「八苦」,其中「愛別離」是指所親愛之人,以某種因緣互相離別,不得共處,由此產生極大的苦楚。如《大毗婆沙論》雲:「諸可愛境遠離身時,引生眾苦,故名愛別離苦。」 相愛的人分手,至親家人過世,夫妻因為工作等因素分居兩地,孩子去了外地讀大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這些「愛別離」,人人都曾體會過這種苦,我們在愛別離時都是十分痛心的。還有很多人痛不欲生,因難以承受分手的重創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文殊智慧劍所殺的即是煩惱和執著,分手後,如果暫時無法放下對方的名字,可以將對方名字用阿彌陀佛佛號、文殊菩薩聖號代替,讓內心不再陷入感情煩惱,那麼唸佛的方法就是能夠幫助我們斬斷情絲的一把智慧劍。 如果我們現在還無法參透自己的本來面目,無法參透情為何物,深受愛別離苦,乃至於因為分手而對前任充滿種種怨恨不滿,不如將分手的情人看作提升自己的因緣,感謝對方豐富了自己的生命,祝福對方,也感謝這一段感情能夠讓自己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內心。 佛陀也說:父子、夫妻等一切關係都只是暫時的因緣和合,就如寄居一處的旅人們般,不久便會離散……佛經中有許多對人生的透徹認識,如果人人都能懂得,就不會引起特彆強烈的苦受了。否則,一旦與所執著的人別離,便會感到天崩地裂、極難忍受。 圖文 | 杭州靈隱寺 來源:kknews如何用智慧劍斬斷情絲

淺談八正道對人生的意義

當今世界,科技、經濟都在迅猛發展,為了保護或者擴大自己的利益,追求幸福的人生,人們試著用各種方法來實現自己更多的夢想和獲得理想中的快樂。但怎樣的快樂才是人生究竟之樂呢?世間五欲之樂的時間是很短的、暫時的;禪定之樂的時間雖然比較長,但也是無常的,因此最好的樂就是解脫之樂。而八正道就是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中道,是佛陀提供給人們離苦得樂的八個方面。在《中阿含經》中釋尊游拘樓瘦劍磨瑟縣掏樓都邑時,他向諸比丘說:「有一道令眾生得清凈、離愁戚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雲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這里說的是消滅慾望的具體方法,即所謂「八聖道」,這是以道德(行為)和知識(精神)的高度修養和覺悟為路徑,達到內心的沉寂。所以要做好一個佛教徒 、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瞭解到八正道的意義,然後去實踐。 一 八正道的內涵 (一)八正道的定義 八正道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八聖道、八聖道分、八聖道支、八道行、八直行,以至省稱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等。八正道是指獲得最終解脫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八正道是四聖諦中道諦的具體內容。八正道的「道」,在梵文的原始意義中是道路、能通、方法或姿態,「正」是脫離邪非,故名為正。意思就是要解脫人生現象的苦惱,是能通達涅槃境地的必須道路。 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是指正確的見解,就是對緣起論、四聖諦等佛教教義理解信服,並堅定不移地信奉。這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方法,因為有了正見,才能對事理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破除外道的邪見,只有將正見作為基礎,才能精進不懈地修行。 正思惟指正確的意識或觀念,斷除邪惡的慾念,生起正當的觀念。正思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捨棄執著或自私之心,慈善仁愛、無害,這些是修行的意志決心。 正語指純正清凈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說謊、不謾罵、不誹謗、不惡語、不暴語,而使用友善純潔的詞句。 正業指正當的活動、行為及工作,也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作一切惡行。 正命指正當的謀生手段,就是按照佛教的標準來謀求生存的必需品,遠離一切不正當的職業,出家眾的正命,指少欲知足的清凈乞食;在家眾是依正常的職業而生活。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正命的內容不同,但同樣要以合理的方法而達到資生物的具足。 正精進指正確的修行,使自己的身心臻於完善。到達這一階段的人將完全理解自己行為的目的,無論衣食住行、工作休息,都能毫不鬆懈地按照佛法行動,從而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正念是指正確的思維,牢記佛法,唸唸不忘佛教真理。到達此階段的人,完全拋棄了「我」的念頭,只考慮世界的真相,不再執著於不如實不如理的妄想。 正定指對佛法有堅定不疑的定見,專心一志精進的修行。到達此階段的人,完全拋棄了無根據的信仰和妄想,不再混亂與恐懼,身心寂靜地修行。 因此,在《佛學思想綜述》中寫道:「八正道是佛陀布教說法的重要開示,更是佛教的修行思想和實踐方法的根本,乃八種求涅槃寂靜的『正道』——正確的道路。」 (二)八正道間的關聯性 在八正道中每一支聖道有各自的特點,是有著強烈次第性的。但是,自此之間沒有衝突,是互相聯繫、互相支持的,有輾轉增強關聯性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包涵有修道內容與完善人生的原則。 八正道中,以「正見」居首,即離諸顛倒邪見的知見,要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智慧,必須透過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正確見解。學佛應該正視因緣果報、善惡業力、苦空無常永恆的真理。 有了正見的智慧,對於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判斷,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而不至造下三途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輪迴之苦。 《雜阿含經》雲:「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見,正見的重要。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與四聖諦相應的正見,就沒有離開貪、嗔 、痴而趨向解脫的正思惟。 假如缺少了正思惟的深入鞏固,那么正見會像風中的燭火一樣容易熄滅。 正精進激發勇猛修學,也就是應該一方面都外靠親近善知識的引導,如在《雜阿含經》中釋尊向比丘們所說:「諸比丘 !外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 一方面靠自己的正思惟來達成,如釋尊所說:「諸比丘!於內法中,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正思惟者。」 而戒行清凈的正語、正業、正命等,它們都離不開正見的引導、正思惟的反省以及正精進的堅持。 《中阿含經》第四十二經中說:「是為,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慶,因慶便得無慾,因無慾便得解脫。」 清凈的戒行避免了人際關係上的紛紛擾擾以及內心的後悔不安,成就了一個單純安靜的良好修定環境,然後從禪定的修學中,離欲貪(我執、我慢)而得解脫。因此,八正道分開來看就是八支,但在修學實踐中又是無法分割的一個整體。 (三)八正道與戒定慧間的關係 佛弟子依戒定慧而學修,然而八正道歸納起來,往往離不開戒、定、慧三無漏學。《中阿含經》講到正語、正業、正命,此三道支聖戒聚所攝。正念、正定,此二道支聖定聚所攝。正見、正思惟、正方便此三道聖慧聚所攝。因此它們之間有相待的關聯。 01 戒 「戒」是禁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在此,正語、正業、正命構成了佛教的行為準則。此種作用是不可缺少慈悲心的。戒包含心的品德,例如愛、謙虛、容忍、憐憫、仁愛和對別人的成功到愉快等等 。戒即是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說好話,做好事作為好人的基本準則。因此,佛教的戒律不僅僅是給大家帶來身心的安寧,也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最終亦能夠斷除煩惱得到究竟解脫。這就是戒的精神所在。定和慧是與思想上的戒律有關係的。 02 定 定就是禪定,禪的意思是靜慮,也就是清除雜念,使心靈和思維純凈。定的意思是心專注於一境而散亂,即精神狀態集中。也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在此定包含了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佛陀曾經教導守許多修定的方法,《清凈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 業處,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從以上可以知道,戒能止惡行善。從行善過程中,能夠使我們的心消除雜念,令心處於法喜、安祥狀態中。久久專注於一境,能使精神穩定和安靜。這就是所謂的因戒生定。 03 慧 慧者,分別事理,決定斷疑之作用,又通達事理之作用。此智慧包括八正道中正見和正思惟。若是學者即聰明又有學問,假使他缺乏正確的知見和思維,按照佛陀的教導他只能算是世智聰辯之人,非是智者、覺者。 可見,懂得愛恨情仇、自私的慾望不能和真正的智慧同時存在,一個人有了正見就不會對現像有模糊的看法,因為已經沒有染污心而獲得了不動心的解脫。就像《金剛經》中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知,智慧是從正見和正確的思維而來。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觀察真理,斷除妄想或培修真正的智慧。 戒、定、慧三學與八正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都是從身、口、意三個方面來規範佛教徒的日常行為和思想活動,為一個共同的目的來解脫我們內心的種種煩惱,同時互相起作用。行者通過自我努力、改變、提升得到內心解脫與自由,最終達到涅槃解脫彼岸。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來源:kknews淺談八正道對人生的意義

【論典微讀誦】《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造 卷第五十

《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造 卷第五十 釋出到品第二十一 【論】問曰:佛已知須菩提所問,今何以更稱而答? <p答曰: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有十萬偈,三百二十萬言,與四阿含等,此非一坐說盡。又上須菩提所問,已答二事,異日故稱第三問而答。 <p複次,有人言:「聲聞法中,無有不可思議事,不得一日一坐中說盡。佛有無礙解脫,菩薩有不可思議三昧,能令多時作少時,少時作多時;亦能以大色入小,小色作大。又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人謂從旦至食。」 <p問曰:色有形可見,時無形但有名,雲何得以近為遠、以遠為近? <p答曰:以是故說,以不可思議神通力。如人夢中,夢有所見,自以為覺;夢中復夢,如是展轉,故是一夜。以是故,更稱其問而答。 <p是乘何處出、至何處住者,佛答:是乘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 <p問曰:是乘為是佛法?為是菩薩法?若是佛法,雲何從三界出?若是菩薩法,雲何薩婆若中住? <p答曰:是乘是菩薩法,乃至金剛三昧,是諸功德清凈變為佛法。是乘有大力,能有所去,直以至佛,更無勝處可去,故言住。譬如劫盡火燒三千世界,勢力甚大,更無所燒,故便自滅;摩訶衍亦如是,斷一切煩惱,集諸功德,盡其邊際,更無所斷,更無所知,更無所集故,便自歸滅。 <p不二法者,斷諸菩薩著故說。此中佛自說:大乘、薩婆若,是二法不一故不合,不異故不散;六情所知盡虛妄故,無色、無形、無對、一相。 <p問曰:先言不一故不合,今何以言一相? <p答曰:此中言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則無有出至佛道;為引導凡夫人故,說言一相。實際者,是諸法末後實相,無出無入;若有狂人慾使實際出至佛道者,此人則欲使無相法出。 <p如、法性、法相,如先說。 <p不可思議性者,有人言:「即是如、法性、實際,無量無邊,心心數法滅故,言不可思議。」復有人言:「過實際、涅槃,更求諸法實,若有若無,是名不可思議。」複次,一切諸佛法,無有能思惟籌量者,故名不可思議。復有人言:「一切諸法,分別思惟,皆同涅槃相,是不可思議。」 <p若人慾使空中出,此人則欲使無相法中出。此中佛自說:五眾空相,不能出三界,不能至薩婆若;五眾中五眾相空故。十二入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空,亦如是;夢等空譬喻,亦如是:自相空故,無出無至。若人慾使六波羅蜜出,此人則為欲使無相法出。何以故?六波羅蜜因緣和合故無自性,自性無故空;菩薩著六波羅蜜墮邪道,故為說空。十八空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問曰:六波羅蜜有道俗可著,故可說空;出世間六波羅蜜,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所著故,何以說空? <p答曰:諸菩薩漏未盡,以福德、智慧力故行是法,或取相愛著故。凡夫法虛妄顛倒,此法從凡夫法邊生,雲何是實?以是故,佛說是亦空,以喻無相法。是大乘即是無相,無相雲何有出、有至?諸法皆空,但有名字相,假名語言,今名字等亦空,以喻無相第一義中不可得,世俗法中有相。名字等假名相義,如先說。用如是法,從三界出,至薩婆若中住,非是實法,亦無所動。 來源:kknews【論典微讀誦】《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造 卷第五十

《壇經》智慧之:活在當下,肯定人生!

在佛的法眼里,芸芸眾生的我們是被煩惱纏繞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芸芸眾生的肉眼里,佛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六祖慧能的偉大在於,他完美的將出世和入世統一了起來,他肯定現實生活,倡導人們要活在當下,肯定人生,活出快樂精彩的人生。 佛學神秘嗎?六祖之前,佛是經院之佛,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神秘莫測,佛經浩如煙海,戒律繁多,深奧難懂,令人望而生畏。六祖之後,倡導「道由心悟」,反對拘泥於坐禪等的形式主義,行住坐臥皆可以悟道成佛,在寺亦可,在家也行,自由選擇,佛教遍及人間,推動了儒釋道的完美融合。佛有何神秘之處嗎?沒有。佛就是悟智慧的普通人而已,而且這智慧人人具有。然而,現實之中,凡夫愚人,見到學佛之人會調侃說:你怕是要瘋了哦!你遁入空門啦?你看破紅塵啦?表情言語都帶嘲笑之意,簡直是愚蠢至極。難道擁有智慧不好嗎?嘲笑智慧有無邊無量的罪,這是一種不敢言說的悲哀。 佛學很難嗎?我們看見很多佛學專業的名詞,確實有點錯綜複雜,我們不一定是要做一個研究佛學哲學的學者,但是任何一個人都應該追求一點智慧,因為擁有智慧,是你更好地生活的前提。饕餮盛宴並不能解決你的焦慮,燈紅酒綠更不能讓你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快樂,所謂酒醉心明白,借酒澆愁愁更愁,因為酒精麻醉不了你愚蠢的煩惱,智慧才能夠讓你在任何時候保持內心的寧靜,享受人生的愉悅。 佛學智慧是什麼?你可以不懂什麼是相是住,什麼是空是色,什麼是緣起,什麼是般若,什麼是涅槃等等,都可以不懂,這並不影響你擁有智慧。所謂「心生則萬法生」,不執著於任何事物和自我,認識到並相信萬事萬物是姻緣,不偏執於任何一方,不要用你的頭腦去妄加判斷,慢慢認識到人是平等的,不輕視他人,心中生起善的念頭……就是這樣簡單,你品,你慢慢品,慢慢的就有了智慧。 佛是不拒絕生活和財富的,這是六祖最偉大的地方,不拒絕生活,不唸唸過往,不抱怨未來,在善的前提下努力工作,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掙錢的掙錢,一切隨緣,莫作強求,就是智慧的活在當下。還要智慧的肯定人生,人生是有意義的,豐富多彩,智慧的活好自己,能夠智慧的去觀照他人,力所能及不帶目的去幫助他人,幫助不僅僅是佈施財務,還有幫助他人開啟智慧等一切的一切,你就圓滿了,成不了佛,至少是一個智者,如果能物我兩忘,你就是你自己的佛,眾生的佛,大乘佛。 智慧人生,用我的態度感染你的心,願你安好。敬請關注,每日更新,均為原創。 來源:kknews《壇經》智慧之:活在當下,肯定人生!

佛說乳光佛經-用無數德故常得自在。何況從無央數劫布施於一切人

佛說乳光佛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游維耶離梵志摩調音樂樹下。與八百比丘眾千菩薩俱。國王大臣人民。及諸天龍鬼神。共會說經。時佛世尊適小中風當須牛乳。爾時維耶離國有梵志名摩耶利。為五萬弟子作師。復為國王大臣人民所敬遇。豪富貪嫉不信佛法不喜佈施。但好異道常持羅網。覆蓋屋上及其中庭。欲令飛鳥不侵家中穀食之故。所居處去音樂園不近不遠。於是佛告賢者阿難。持如來名往到梵志摩耶利家。從其求索牛乳湩來。阿難受教著衣持缽到其門下。梵志摩耶利適與五百上足弟子。欲行入宮與王相見。時即出舍值遇阿難。因問言。汝朝來何其早。欲何所求。阿難答曰。佛世尊身小不安隱。使我晨來索牛乳湩梵志摩耶利默然不報。自思惟。我若不持乳湩與阿難者。諸人便當謂我慳惜。這持乳與。諸餘梵志便復謂我事瞿曇道。進退惟宜。雖爾續當指授與弊惡牛自令阿難取其乳。又是瞿曇喜與我等共諍功德。常欲得其勝。當使是弊惡牸牛抵殺其弟子。即可折辱其道便見捐棄。我可還為眾人所敬。阿難得乳若不得乳。趣使諸人明我不惜。為牛所殺不能得乳。我意已達於我無過。梵志摩耶利。時謀議是事已即告阿難。牛朝已放在彼壍里。汝自往取其乳湩。摩耶利敕其兒使言。汝將阿難示此牛處。慎莫為捉取牛乳湩。試知阿難能得乳不。時五百弟子聞師說是悉大歡喜。即復共疑怪。阿難向者所說事。則相謂言。寂志瞿曇常自稱譽。我於天上天下最尊。悉度十方老病死。佛何因緣自身復病也。五百梵志共說此已。爾時維摩詰來欲至佛所。道徑當過摩耶利梵志門前。因見阿難即謂言。何為晨朝持缽住此。欲何求索。阿難答曰。如來身小中風當須牛乳。故使我來到是間。維摩詰則告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至真等正覺身。若如金剛眾惡悉已斷。但有諸善功德共會。當有何病。默然行。勿得效外道誹謗如來。復慎莫復語。無使諸天龍神得聞是聲。十方菩薩阿羅漢皆得聞此言。轉輪聖王以輪在前。用無數德故常得自在。何況從無央數劫。佈施於一切人。如來至真等正覺。無量福合會成如來身。阿難。莫復使外道異學梵志得聞是不順之言。何況世尊身自有病不能療愈。何能救諸老病死者。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法身非是未脫之身。佛為天上天下最尊無有病佛病已盡滅。如來身者。有無數功德眾患已除。其病有因緣不徒爾也。阿難。勿為羞慚索乳。疾行慎莫多言。阿難聞此大自慚懼。聞空中有聲言。是阿難。如長者維摩詰所言。但為如來至真等正覺。出於世間在於五濁弊惡之世故。以是緣示現。度脫一切十方貪淫嗔恚愚痴之行故。時往取乳。向者維摩詰雖有是語莫得羞慚。阿難爾時大自驚怪。謂為妄聽。即還自惟言。得無是如來威神感動所為也。於是五百梵志。聞空中聲所說如是。即無狐疑心。皆踴躍悉發無上正真道意 爾時梵志摩耶利內外親屬。及聚邑中合數千人。皆隨阿難往觀牛。阿難到即住牛傍自念言。今我所事師作寂志者法。不得手自取牛乳也。語適竟。第二忉利天帝座即為動。便從天來下化作年少梵志被服因住牛傍。阿難見之心用歡喜。謂言年少梵志請取牛乳。即答阿難。我非梵志。是第二忉利天帝釋也。我聞如來欲得牛乳。故舍處所來到此間。欲立本德故。阿難言。天帝位尊何能近此腥穢之牛。帝釋答曰。雖我之豪何如如來尊。尚不厭倦建立功德。何況小天。我處無常皆當過去。今不立德食福將盡後無所怙。阿難報釋。設欲為我取牛乳者惟願用時。釋應曰諾。尋即持器前至牛所。時牛靜住不敢復動。其來觀者皆驚怪之。年少梵志有何等急。來為瞿曇弟子而取牛乳。若儻為是弊惡牛所抵踏死。奈何不自令寂志前取牛乳。帝釋爾時即為阿難取牛乳。而說偈言 今佛小中風汝與我乳湩 令佛服之差得福無有量 佛尊天人師常慈心憂念 蜎飛蠕動類皆欲令度脫 爾時犢母即為天帝釋。說偈言 此手捫摸我何一快乃爾 取我兩乳湩置於後餘者 當持遺我子朝來未得飲 雖知有福多作意當平等 於是犢子。便為母說偈言 我從無數劫今得聞佛聲 即言持我分盡用奉上佛 世尊一切師甚難得再見 我食草飲水可自足今日 我作人已來飲乳甚多久 及在六畜中亦爾不可數 世間愚痴者亦甚大眾多 不知佛佈施後困悔無益 我乃前世時慳貪坐抵突 復隨惡知友不信佛經戒 使我作牛馬至於十六劫 今乃值有佛如病得醫藥 持我所飲乳盡與滿缽去 令我後智慧得道願如佛 時天帝釋即為阿難。取牛乳湩得滿缽去。阿難得乳意甚歡喜。於是梵志。從聚邑中來出觀者。悉聞此牛子母所說。皆共驚怪展轉相謂言。此牛粗常時弊惡人不得近。今日何故柔善乃爾。想是阿難所感發耳。瞿曇弟子尚能如此。何況佛功德威神變化。然而我等不信其教。即時歡喜信解佛法。梵志摩耶利門室大小。聚邑男女合萬餘人。皆悉踴躍。遠塵離垢逮得法眼。阿難持乳還至佛所。是時世尊適為無數千人說法。阿難即前更整衣服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向者奉使詣梵志摩耶利家索乳。牛之子母便作人語。我聞其言大驚怪之。佛告阿難。是牛子母悉說何等而汝意疑。阿難白佛。此摩耶利有一牛。大弊惡喜抵踏人。家中人使初不敢近。主雖不得取乳者但令產乳。是牛自產犢大且好。勝於余犢百千倍也。梵志密敕兒。使制不得令而我取乳。我自念言。沙門法不應手自取。言適竟。第二忉利天帝。即來下化作年少梵志被服因住牛邊。我言。倩卿取牛乳。帝釋言諾。便前取乳。即告牛言。今世尊小中風當用乳。汝與如來乳者得福無量。於是牛語答帝釋言。取我兩乳。置兩乳湩以遺我子。犢在母邊。聞世尊名心大歡喜便語母言。持我乳分盡用上佛。如來世尊天人所師甚難得值。我作人時飲乳大久。作畜生時亦復如是。世間愚痴者甚大多。不知佈施後世當得其福。我乃前世坐隨惡友。不信經道憙行抵突。是故使我墮牛馬中。十六劫乃得聞佛聲。悉持余乳用上如來。願後智慧得道如佛。牛母犢子說事如是。佛告阿難。實如牛子母所說。佛言。諦聽我之所言。此牛子母乃昔宿命時曾為長者。大富樂饒財寶。復慳貪不肯佈施。不信佛經戒。不知生死本。常憙出錢財外人來從舉息錢。日月適至憙多債息無有道理。既償錢畢復謾抵人言其未畢。但坐是故。墮畜生中十六劫。今聞我名歡喜者何。畜生之罪亦當畢。是故聞佛聲。便有慈心以乳與佛。用此因緣當得解脫。佛爾時笑五色光從口出。天地為大震動。光照十方還繞身三匝分為兩分。一分入臍中。一分從頂入便不復現。於是阿難即前長跪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會當有緣。佛告阿難。汝所問者大善。何以故。此牛子母卻後命盡。七反生兜術天及梵天上。七反生世間。當為豪富家作子。終不生三惡道。所在常當通識宿命當供養諸佛。為懸繒幡蓋散華燒香受持經法。牛母從是因緣。最後當值見彌勒佛作沙門。精進不久當得羅漢道。犢子亦當如是。上下二十劫竟。當得作佛號曰乳光。國土當名幢幡光明。乳光如來得作佛時。當度天上天下萬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其數當如恆沙數。爾時國中人民皆壽七千歲。被服飲食。譬如北方尊上天下。佛在世間教授四萬歲。般泥洹後經法住止萬歲乃盡。佛告阿難牛之子母。以好心善意佈施與如來乳湩俱得度脫。如畜生尚有善心。何況作人六情完具。能別知好醜。而不信明生所從來死所趣向。復不知佛經戒。不信佈施後世當得其福。人但坐慳。貪故還自欺身。心念惡口言惡身行惡。愚痴之人皆由是不得解脫。說經已。會中五百長者子悉發無上正真道意。三千八百梵志本不信佛法。聞經踴躍歡喜。應時得須陀洹道。五百人本不信生死罪福。見佛變化悉受五戒為清信士。佛說經已。比丘眾長者梵志人民。皆大歡喜。稽首佛足而退 來源:kknews佛說乳光佛經-用無數德故常得自在。何況從無央數劫佈施於一切人

看風水、說吉凶禍福,對佛教來說,都是邪知邪見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夢參老和尚講解 第三種,還有一類的,想要修定,「而顛倒見,妄執吉凶。」顛倒了,顛倒知見,講吉凶禍福,這樣講你的「身心剛強」。就對第一條說不調順,就是妄談吉凶禍福,顛倒的知見。有這種知見,修定修不成。 什麼叫妄言吉凶禍福呢?假使說看相、講陰陽,買塊地,看這個地吉祥不吉祥,蓋個房子吉祥不吉祥;如果學紫微鬥數的,說星相法的,到人家這個房子里看,這個門沒開對、窗戶沒開對,妄談吉凶禍福,這都是顛倒知見。妄執妄言,顛倒是非,「身心剛強」。 怎麼叫顛倒是非呢?他不知道吉凶禍福跟你的造業有關,你過去所造的業感召今生的果;不是房子吉凶,也不是門開對沒開對——你過去所造的業,業所感的惡果,你自然就要受報了。 有些學過紫微鬥數的,或者學過星相法的,或者學陰陽宅的,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在我們幾千年了,在我們國家——也不論在印度,反正是人類吧,這種叫顛倒的知見,妄談吉凶禍福。這個不是說信佛不信佛的人,都包括在內。 我在加拿大溫哥華,有一處宅子說是凶宅。凶到什麼程度呢?你今天晚上住進去,明天早晨連人帶家具,全都給你甩到外頭來了。凶不凶啊?很兇,沒人敢買。韓國人買了這棟房子,裝修好了,頭天搬進去,第二天早晨都給他甩到那個壩子上的空地上去了。沒辦法,真正凶。信不信呢?當然信了,這是事實,這宅子確實是凶。 美國還有一個鬼宅,進去就迷惑,沒人敢進去參觀。那時說是外國人他不信因果,這些他信。後來加拿大溫哥華這所房子,被我們台灣的道友買了。 大家知道台灣的天機、地角,都是念地藏王菩薩的——兩個比丘尼法師,師父叫天機,徒弟叫地角,台灣人都知道天機、地角。情況是什麼樣子?兩師兄弟、地角的徒弟,人家買這個房子,兩個比丘尼師父徒弟住,還沒搬進去,兩師兄弟就打架,師兄搬進去了,師弟沒去。咱們不說名字,只有一個比丘尼住這個房子,佛堂裝修的都是佛像。沒去之前,她就念《地藏經》。搬進來沒事,沒把她東西甩出來。我也到這個房子里頭去講過幾回開示,也教她們拜佔察懺。不是這個房子吉凶禍福,是人。有一類鬼神之說,是你有這個業。我們有的道友學過陰陽,看陰陽,說這個房子不好,門沒開對幹什麼。 以前杭州有位法師,他到南普陀去,他說:「老法師,你住這個房子里很不好。」我說:「怎麼樣不好呢?」說:「壽命短促。」我說:「我也活得不耐煩了,短就短吧。」我也沒事。那個廟都是好幾百年、上千年的,有什麼。 愛說這種吉凶話,這叫顛倒,叫不正的顛倒知見。你過去有福報,今生能變成吉地;過去有罪惡,前生的,今生你住什麼樣房子也不行,這個道理。不要信這套,這叫什麼呢?邪知邪見。 這樣還能修定嗎?人間定也得不到,還能修出世定嗎?是得不到的。這叫什麼?叫顛倒知見,虛妄言吉凶禍福。相面、批八字的,為什麼我們佛教叫它邪知邪見、顛倒見呢?顛倒,是把因果顛倒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感的是善報。說他顛倒的邪見,因為他不相信因果。因果都不能相信,還能得定嗎?得不到定。這是第三種,就是一般地講十輪,是第三輪,邪見輪。 有很多人信風水先生,算命、打卦、批八字,這都叫「邪信仰」。問這宅子好不好,問吉凶禍福。現在國家賣一座樓房,這一座樓房里頭,住了幾百戶,家家還要看看風水,一棟樓房一個,這種就叫邪見。像那個看問題啊,知見不正確,這是邪知邪見。還有邪的戒條,現在很多。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來源:kknews看風水、說吉凶禍福,對佛教來說,都是邪知邪見

老僧的勸誡:為人莫沾三種惡,因果輪迴禍自身,別不信

佛門常說:「因果輪迴,善惡有報。」這句話告訴眾生,在佛教的觀里,「因」和「果」不斷地循環往復,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然而在當今社會,很多人對佛家的因果報應之說,依然持否定、懷疑之態,並不認為善惡有報,這只不過是迷信之說罷了。 某次在終南山旅遊,恰逢此處舉行佛會,眾多高僧雲集,開壇論法,好奇之餘,便駐足聆聽,只見一位老僧正好在解讀佛教的著名理論因果論。 老僧雙目和藹,一臉慈悲地開示說:「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世間萬物都在無盡的因果中,循環往復,緣起緣滅。因果真實不虛,它不是神佛施加給眾生的報應,它是萬物運行的基本規律。 因此,每個人的善惡之報都是自己造作招來,不是天報,不是迷信,不存在逃不逃得掉的問題,只要做了因,那麼就會有相應的後果產生。因而,為人莫沾三種惡,因果輪迴禍自身。」 那天聽完,整個人豁然開朗,猶如撥雲見霧般明朗,至此,我把當天聽到的內容整理,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明心見性,好運自來。 01常造殺業,喪失善良本性‍ 老僧說:「一個人如果常常起殺心造殺業,就會漸漸喪失自己的善良本性,讓自己的嗔心越來越重。」 曾經釋迦摩尼成佛後,處處受人敬愛,這讓本來就仇視佛陀的婆羅門起了殺心,想要害死釋迦牟尼。一日,婆羅門趁著釋迦牟尼正在給眾生講法,偷偷混在其中,趁釋迦牟尼專心講法時,抓了兩大把沙子猛地向佛陀的眼睛扔去。 這時候突然一陣風向婆羅門自迎面吹來,結果沙子全部吹到他自己眼中去了,婆羅門捂住眼睛痛得直在地上打滾。 眾生看此紛紛嘲笑他,而佛陀不為所動,只是平靜的說了一句:「想玷污或是陷害善良的人,最後傷害的一定是自己,眾生切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害人終會害己。要知道一個人的福氣來自於他的善根,行善助人,才能不斷獲得別人的感恩和幫助,給自己帶來種種福運。 而若是常造殺業,那麼自己的戾氣就會越來越大,容易暴躁憤怒,從而喪失善良的本性,仇恨別人。 正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個人若是常懷害人之心,常造殺業,那麼自身更會滋生無數的罪惡行為,在造業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古人常說:「相由心生」,一個人常造殺業,自身面相也會變得兇惡,讓人不願意親近,讓自身人脈不斷的縮減。 因此,《大智度論》有言:「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這句話告訴我們,諸種罪行中殺業的罪行是最重的,而諸種功德中放生的功德是第一的。 常造殺業的人失去了善良本性,不僅不能行善積德,還會造下惡業給自己帶來種種不好的影響,禍及自身。 佛教所言,因果真實不虛,生活中行善,才能積累福德,給自己帶來好運。 02忘恩負義,不得貴人庇佑 老僧說:「忘恩負義的人,會讓生活中幫助自己的人越來越少,難得貴人的庇佑和提攜。」 生活中,有些人對於別人給予自己的恩情,不知道感激和回報,常常做出一些過河拆橋之舉。比如對於父母不知道孝順,對於師長不知道尊重,對於恩人不知道回報等等。 中國自古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一代代文化傳承,讓知恩圖報的精神已經深入人心。 與此相反,正如《君規教言論》中說:「知恩圖報之諸人,護法神亦恆守護。」這句話告訴我們,知恩圖報的人才能收穫好運氣,如有神助般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佛語有雲:因果輪迴,報應不爽。一個人若是忘恩負義,不知道孝順父母,尊重師長和回報恩人,那麼他一定會成為眾人的唾棄和討伐的對象,眾叛親離,背負一生的罵名。 這樣的人臭名遠播,因為有前車之鑑,誰都知道幫助了這個人,不僅不會得到感恩和回報,還會讓他傷害自己。 自然不會有貴人願意庇佑和提攜他,反而會讓大家避之不及,忘恩負義,最後害的反而是自己。 種善因方能得善果,一個人若是知恩圖報,對於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心存感激,那麼別人就會覺得自身的付出是值得的,從而願意更多的去幫助自己。 佛教看來,因果之報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言行造作產生的後果,萬物自身都帶有因果的規律,任何事情做了就會有後果,因而,做了壞事不要想著能夠逃避懲罰,也不要害怕行善沒有好報。踏踏實實行善,老老實實做人,生活中的種種難題自能迎刃而解,人生大道一片平坦。 03常說妄語,失去真心真意 老僧說:「真誠對人,才能得到別人的真心相待,而如是妄語欺人,則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真心真意。」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生的許多煩惱和禍事,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這張嘴,因此,佛陀將妄語定為佛家的五大戒之一。 常說妄語的人,就如同曾經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般,當別人受到了太多的欺騙,就再也不會相信自己說的話。當有一天自己真的需要別人的幫助時 ,別人也很難再信任,很難真心真意地為自己付出。 《管子•樞言》曾說:「誠信者,天下之結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古人常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人的福與禍不會憑空得來,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種「因」而得。 佛語有雲:因果輪迴,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常說妄語的人,沒人願意幫助他,生活中往往寸步難行,事業也難以成功。 只有樹立自己誠信待人的形象和信譽,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收穫別人的真心相待,讓自己成功。 為人在世,若是總造殺業,忘恩負義,常說妄語,這樣不好的「因」就會造成惡果,讓自己喪失善良本性,不得貴人庇佑,失去別人的信任,從而面臨種種煩惱災禍。 只有凡事皆以善心處之,多多行善助人,才能讓自己收穫好運。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來源:kknews老僧的勸誡:為人莫沾三種惡,因果輪迴禍自身,別不信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波逐流業識茫茫。古人參方行腳。訪尋知識。單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盡天下。歷遍叢林。唯鼓粥飯習氣。竟不知善知識為人處。可惜奔波一生。到底了無下落。是為可憐愍者。至有一念為生死心的。不知修行之要。或以禮誦唸佛為修行。一生辛苦。到底於己躬下事。如黑漆桶相似。於生死分上。了沒幹涉。 ——憨山大師 出家本以了生死為頭等大事,只可惜,現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只知隨波逐流、放任妄想分別而不自知。 古人為生死大事,參方行腳,訪尋善知識,只為明悟本心,了卻生死。現在的人則不然,行盡天下,遍訪各大叢林道場,只知懶養粥飯習氣,竟不知善知識為何等做派。關於這一點,我們也說過多次,凡明悟本心而開悟者,哪有什麼奇特神怪之相,和誇誇其談之輩?正因為悟個心無所住,得無所得,所以,才能出奇的平凡。 只可惜,眾生矇昧,不識善知識真實做派,即使當面相視,亦不辨真實,所以,奔波一生,到底還是了無下落,是為可憐愍者。 還有一些人,雖有一念為生死心的,但不知修行之要,自以為禮誦唸佛為修行,所以,一生辛苦,將佛法修行之事,搞得像黑漆桶相似,不知所以然,於生死分上,了沒幹涉。 憨山大師所說以上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知生死事大,即使出家,仍像從前一樣無所事事混日子; 2、遊方天下,遍訪各大叢林道場,竟不知何為善知識,只可惜奔波一生,到底了無下落; 3、不知何為佛法,自以為敲打念唱、禮誦唸佛就是修行,結果辛苦一生,糊里糊塗,如黑漆桶一般,與修法了生死毫無關係。 我們一再強調,人生短暫,萬不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要提起精神,時時覺悟,痛改心隨境遷的習氣,要在當下一念警覺,斬斷妄想的連續,只有如此,才不空過此生。不然,一口氣不來,那就面見閻王對帳去了。 今天就有人說:通過本公眾號的短文,明白了什麼是本來面目,很是欣喜,現在再回過頭來看一些祖師的言教,當下就契悟了,原來佛法的確沒有什麼玄妙,一通百通,瞭然於心。 這就很好,既然明悟了本心,知道了當下無心即是真心的道理,那就安住於此,這就是修行。 如果有些人通過閱讀這些小短文還不明白,那就應該多讀祖師大德的文章。比如達摩祖師的《悟性論》《破相論》《血脈論》《無心論》;五祖弘忍大師的《最上乘論》;黃檗禪師的《傳心法要》;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入道要門論》等等,反覆讀,定能開悟。 很多愚痴者說:求求佛祖呀,讓我快點開悟吧!儘是瞎扯,開悟還能求來嗎?與其到處求,不如自己下一番功夫。 稿件來源:《每日一篇小禪文》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瞭解更多! 來源:kknews出家本為生死大事

瑜伽本來是一個秘密的法,只講給內部、實實在在希願成佛弟子聽

上師瑜伽本來是一個秘密的法,只講給內部的、實實在在希願成佛的佛門弟子聽。這教法對大眾可能很難有幫助。為什麼這樣講呢?這是因為在開示如何依止上師時,要講及很多如何恭敬上師、如何遵守上師的開示、如何觀想上師等等很多部分,對很多初學的人來說這些教法很難接受,因為他們不明白其理。對隨便聽聽的人講這種法,他們的心是容不下的。 修行的時候,有兩樣覺受很難生起。第一是視上師如佛,第二是菩提心。如果你沒有前世的因緣福報,根本沒辦法修成。既然今天你們要求講上師瑜伽,衲就姑且對你們講一講,希望對其中一些聽者多少有點啟發。 目前我們格魯派所擁有的顯宗五部論等佛教法寶,全是從印度歷代上師傳過來的。這些教法全來自歷代上師的恩德。如果沒有歷代上師,我們根本沒機會讀到這些教法。在修及上師瑜伽的時候,我們要看釋迦牟尼佛。我們必須知道佛陀是怎樣來的。佛是如何成佛的呢?他是靠著依你們看看歷史上帝洛巴、那若巴、瑪爾巴等的即身成就是怎麼樣得來的?他們全都通過依止上師才獲得即身成就!止上師而成佛的。我們格魯派的傳承,五百年來一直非常興旺,這正因為我們上師瑜伽方面修持非常好、沒有一點差錯。所以,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多看看歷史上所有的成就者如何獲得成就,你就明白了。 不依止上師是無法成佛的,也不可能脫離輪迴。上師瑜伽法門主要就是修依止上師,這在顯密里都有,不懂這方面就很難修持有成。至於如何依止上師,小乘、顯乘、密乘要求的程度卻不一樣。越往上面修,依止上師的要求就越嚴格。 在上師瑜伽方面,如果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別你都明白的話,所謂成佛的目標就不遠了。所以我們必須明白,作為弟子的人修上師瑜伽,並非為了要讓師父得利,這樣做純粹只因行者從凡夫直至成佛有必要依靠上師、依止上師。格魯派傳承對依止上師、上師瑜伽的方面非常重視,一點都不能有差錯。一個不管是怎麼樣的上師,如果你已經跟他學過法,你一定要恭敬他,否則的話你成佛的道上就好比有了一塊很大的石頭,沒法通過。如果你不懂得上師瑜伽法,而只視上師為凡夫,認為上師和自己一樣也會餓、也必須吃東西、也會發怒……這樣的心態是不行的。 在末法時代,大多數弟子眼中看到的上師,從頭到腳都是缺點,這樣的話,修法根本不會成就。我們可能有很多曾給過我們傳法、灌頂的師父,這其中有看來比較普通的僧人,也有高僧大德,有的有些名氣,也有的沒什麼名氣。在現在的時代,往往是有名氣的上師我們就恭敬,沒有名氣的我們就不恭敬,對一個看來普通的上師,我們最後甚至會命他去洗碗、洗衣服!如果以這樣的心態修,我們的修行就完蛋了!如果我們在心里區分,這個師父有名氣我們就覺得他很好,心想:「另外那個師父名氣小,跟他學的法到底有沒有用呢?」根據上師的名氣地位而在心里加以區別看待,以這種心態去修的話,根本不會有成就。 其實不止大家是這樣,以衲的經驗來看,在寺廟里面也有這種不良趨勢。以前是弟子依止上師,但在現今時代,幾乎倒好像是師父在依止弟子、師父要聽弟子的話。到了這個時代,修行可說非常艱難,但恰恰正因為這樣,在這年代觀修上師和佛陀無分別的加持力成就也更快,修的人很快就會獲得覺受。如果你只是觀修佛陀,他的加持力固然大,但是可能沒有那麼快。所以,以上師和佛陀無分別觀修的方法去修行是最好的。如果一個人只懂觀想自己是馬頭明王本尊,另外一個人則觀想上師和馬頭明王無分別而又和自己為一體,他們的修行成就將會完全不同,後者的成就會快得多。 以前我教過有關准弟子應該如何觀察准上師、准上師應該如何觀察准弟子等教法。如今在末法時期,要尋得完全符合條件的上師很難,《戒經》中說的十德上師是很難很難找到的了,但是有兩個條件必須堅持,第一是在今世和來世的利益之間,准上師重視來世;第二是在世間法和佛法之間,他選擇佛法。另外,他的心地必須非常非常善良。如果上師對佛法和世間法間選擇重視世間法的話,會給弟子帶來很多障礙,弟子腦袋里面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師父要求你幹這幹那的,而你很忙很忙,沒有時間做,就會出現很多師徒關係上的問題。總的來說,我們一定要選擇對我們最有利的。 當弟子完成了這個觀察階段,自己心里決定了要跟某師父學習,之後就應該接受教法,受法後就好好用功去修,那麼就一定會獲得利益。在一般凡夫來講,在找到自己的上師、跟他學了法後,一般不會太接近上師,大多數人都快快學了法,然後跑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修持。如果和上師住在一起,常常會有這個問題或者那個問題,或者我們感覺師父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可能就因此信心退了,這樣最後是自己吃虧。所以我們會遠離一點,自己在一邊修持。 我們一般也不會找上師打卦,這是因為我們有凡夫的心態,比如說你打算做什麼大決定,所以就很有信心地去請上師打卦,師父打了卦,但是事情沒有成功,你心里就可能會生起了「上師今天騙我了!」的念頭,對上師的信心就出問題了。這樣的心念一起,就會成為一個修行的障礙。如果這樣的問題出現了的話,別說佛法的成就了,世間事業也很難成就。如果你能去除所有觀師父過失的缺點,就能生起真正的強烈的信心,心裏面的煩惱就會自然減少。我們每個人本來學佛的目標就是減少痛苦,這樣就能一天比一天接近成佛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去工作、如何利益自己。我們自己可以算算,如果覺得這個方法對自己有利益就去做,有害就不要去做。 來源:kknews瑜伽本來是一個秘密的法,只講給內部、實實在在希願成佛弟子聽

康僧會(七):佛教是否被儒家”污染”?看高僧們如何回答此問題

導讀:三國時期吳地的高僧康僧會,率先將"仁德"和"孝道"的思想糅雜進佛經中,雖然這種做法有利於佛經的傳播。但是,這同時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佛教至此是不是被儒家污染了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代的高僧們都有各自的解釋,這是本文的重點。 能力一般,水平有限,願各位讀者與筆者同行,共同完成這部中國佛教史的構建,南無阿彌陀佛! 一路同行 摻入了"雜質"的佛經 康僧會是三國時期吳地的重要僧侶,他一生在佛經翻譯上的成就不如支謙,但他是率先將"佛本生經"也就是《六度集經》翻譯出來的僧侶。中國佛教的高僧從康僧會開始,一直都注重在底層民間傳教,因此《六度集經》這類包含了大量文學色彩的"佛教故事書"就被翻譯了出來。 但是,康僧會在此時面臨著兩個重大的問題:第一,如何緩和佛教與名教(儒家)之間的矛盾;第二,如何使得佛經在民間迅速傳播。 康僧會 那麼,康僧會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在安世高等人的"格義法"的基礎上,採取了"比附法"這種創新的方式。什麼是"格義法",什麼又是"比附法"呢?"格義法"指的是用道教和儒家原有的詞彙,來對照佛經里相似的詞彙進行翻譯,比如"無為"、"清凈"、"莊嚴"等等。 而"比附法"則更上了一個台階,它指的是將道教或者是儒家(以儒家為主)的思想,糅雜進佛經中,比如"仁德"、"孝道"、"廉恥"等等。 六度集經 這樣做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首先,佛經中出現這樣的思想,能夠迅速地拉近和底層百姓的距離。崇尚"孝道"是中國人千年以來的傳統,因為中國是一個"祖先崇拜"的國度,同時中國的社會秩序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倫理框架之內的。 還有一點,將佛祖塑造成為一個"仁德的君主"的形象,能夠使得儒家的讀書人也能夠親近佛經,佛教因此也不至於受到儒家學派過於猛烈的攻擊,這對於"傳教"和"護教"都是有好處的。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佛教的傳統理念是什麼?是拋家舍業、是斷絕世俗、是四大皆空、是解脫六道,佛教的歸趣並不在世間,而是在於脫離世間。佛教的出世相比於道家更為決絕,道家所追求的"逍遙"仍在天地之間,而佛教的最終追求是連天地都沒有了,連宇宙都出離里了。 這種觀念無論對於中國的統治者還是老百姓來說,都是不能夠被接受的,人死以後就因業力而輪迴,那麼祖先就不值得祭祀了;人活著不是為了現世,那麼孝道的價值就被完全削弱了。 拋家舍業的僧侶 因此,康僧會採取了"比附法"這種方式,既能夠讓底層的百姓接受佛教,同時也能夠讓讀書人接受佛教,還不至於站在世俗倫理以及統治者的對立面,是"一舉三得"的妙招。 但是,這個方法是有弊端的,它引發了中國佛教千年的大爭議——摻了"雜質"的佛教,還是佛教嗎? 千年不休的爭論 圍繞著"佛教摻了雜質"這個焦點問題,中國的文化界和佛教界展開了千年的大爭論,高僧們和學者們往往各執一詞。學者們認為:"佛教本是出世的,現在以入世的態度干預世俗,這不是脫離了佛陀的本意嗎?" 而高僧們則認為:"天人二乘皆是佛法,出世入世都是佛陀本懷,其中並無二致。"學者們往往站在世俗的角度去抨擊佛教,而高僧們往往以佛教的教義來維護佛教,兩者之間對抗了千年卻沒有任何結果。 佛教僧團 康僧會在翻譯《六度集經》時,是本著"傳教"和"護教"的出發點進行的,但是他沒有想到會造成如此麻煩的後果。事實上,從東晉時期的道安大師開始,就有意地摒棄"格義法"和"比附法",姚秦時期的鳩摩羅什大師更是開創了"意譯佛經"的先河。 但由於三國至兩晉這段時期內,大量的佛經被翻譯了出來,由此大量的佛經已經在佛教徒們民間流通地相當廣泛,即便是後面的高僧重譯了大量的佛經,也於事無補。 佛經 佛教僧侶私自"夾帶私貨"的行為,給後世的儒家學者以及一些佛教學者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尤其是佛教不存在"根本經"之說,導致後期大乘的經藏數量急劇膨脹。我們可以舉一個相當簡單的例子,基督教是有根本經的,那就是《聖經》。 所以基督教徒就不存在經典真偽的說法,只有經典側重點的分別,或是《新約》或是《舊約》,分歧不會太大。但是佛教就不一樣了,大乘佛教有無邊無量諸佛菩薩,哪一本經書是"根本經"呢? 佛家與道家 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所以後世的學者比如范縝、韓愈、歐陽修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對佛教進行了質疑。比如韓愈,他曾經就因《論佛骨表》被貶到了潮州地區,他在詩歌中淒悽慘慘地寫道:"一封朝奏九重遠,夕貶潮陽路八千",這封奏摺表面上看起來是反對佛教的內容。 比如"口不言先王之言,身不服先王之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出現在這封奏疏中,但實際上韓愈更多地是在政治上考量的,他擔心的是佛教取代了儒家的地位。 韓愈是當時的"文膽",他提倡的"新古文運動"影響千年,他必然對儒家有著特殊的情感。但是,韓愈在晚年皈依了佛教,將他的產業全部捐給了寺院。也就是說,韓愈並不反對佛教的內容,而是反對佛教"以出世之名,行入世之事"。但歷代的高僧對於佛教的"入世",也這自己的回答。 歷代高僧的回答 這個問題其實歷代的高僧都回答過,比如道安大師是站在生存的角度:"不依國主,則法不立"。道安大師的意思非常清楚,要是佛教不摻入一點世俗的內容的話,那麼在中國的土地上是生存不下去的。 比如東晉的廬山慧遠大師,在他的《沙門不敬王者論》、《袒服論》等文章中,也對佛教徒的出世、入世闡述地相當清楚:"佛教徒並不是完全避世啊,佛教徒雖然不行周公之禮,但是與儒生追求的大道是殊途同歸的呀!" ;廬山慧遠 其實,這些大師都是站在維護生存的角度,對沙門的入世行為做了辯解,但由於當時的人們並未通達佛理,這幾位大師都沒有做到真正地從佛教的角度去解釋這個問題。 佛教的高僧大德們為了佛教的生存,一直主張的是"調和"與"中國化",但大部分的高僧都不願意將他們的行為和佛教義理聯繫起來。直到宋朝的釋契嵩站了出來,他從佛教義理的角度,融會貫通地將佛教徒"出世"與"入世"的矛盾講清楚了。 佛教專刊介紹的釋契嵩 雖然東晉時期出現的《牟子理惑論》已經在著手解釋儒家與佛家之間的關係,但是並不究竟,釋契嵩的論證方法要比這本書高明太多。 "所謂的佛教只是一個名字,實際上它展現了各種各樣的形態,比如大乘、小乘、頓教、圓教、漸教等等,它同時也兼顧了出世間與入世間兩種性質。" "所謂的出世間法,那是佛陀住世時對聲聞弟子所說的法;所謂的入世間法,那是佛陀悲憫眾生的慈悲本懷,這兩者並沒有差異。" 牟子理惑論 隨後,大師又援引了佛教的"空性觀",他說:"這個世界所顯現的各種形態,其實都是無差別的,因為這個世界的一切本來就是空。所以無論是佛弟子出世間還是入世間也好,都不過是一種途徑,而不是終極的目的。" 釋契嵩大師隨後又類比了儒家的"五常"與佛家的"十戒",他說儒家的"五常"不過是方法,而佛家的"十戒"也不過是方法,有差別又沒有什麼差別,關鍵在於最終的目標,而不是抵達終點的途徑與工具。 三教和合圖 釋契嵩大師用了詳細的論證方法,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佛教入世是可行的,是不違背佛陀願意的,是天人乘中的人乘,是佛陀的本懷使然。"這段論述後來成為了佛教高僧都推崇的說法,直到近現代"西學東進"之後,才掀起了一股新的以"唯物史學觀"批判佛教的思潮。 那麼,關於這段過往,歡迎各位讀者在評論區進行討論,下一章節我們將具體地講述佛經的"格義法"和"比附法",以及佛經翻譯思想的演變過程,南無阿彌陀佛! 編者按:去年年末於泉州大開元寺發願梳理一部中國佛教史,無奈因生活瑣事數次中斷,再次提起筆來已經是九月份,頓時生起了時不我待之感。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將自己的願望完成,遂以《高僧傳》、《續高僧傳》以及《宋高僧傳》等書籍為主,輔以呂澂、梁啓超、湯用彤、季羨林等先生的《中國佛教史》以及《印度佛教史》、《佛教十五題》等著作,以高僧們的行跡為脈絡,簡單地梳理一下漢傳基本的發展脈絡,這既是利益讀者的事情,也是提升自我的機會,如有錯漏的地方,還請各位同修多多包涵。 隨喜 其他相關章節 佛本生故事的討論 佛教觀點的「孝道」 佛教的「功德觀」與「因果觀」 佛教的「神通觀」與「因果觀」 來源:kknews康僧會(七):佛教是否被儒家"污染"?看高僧們如何回答此問題

如何正確的修證佛法

我們究竟怎麼樣修證才會不被物質區、光音區、波動區的一切牽引、迷惑?第一、通過禪修,培養專注力,聚集能量,轉化成光,進入正定。第二、破除對「自我」的執著。第三、累積功德。 第一,剛開始修證佛法,我們可以把自己放在「物質區域」,那麼我們需要通過持續的「專注力」證入「忘我」的狀態,這樣我們的身心才可以從「氣」的運化聚集成「能量團」。大乘佛法的密宗講「心氣」是「不二」的,對於凡人來講,心就是氣。中國道教修煉內丹也是在聚集能量,他們內守穴竅,凝神入氣穴,心念空靈虛極,忘我到恍兮惚兮。這種意識狀態就是煉「內丹」的火候,性空真火。意到氣到,生生世世累積的能量被聚集到他們身體意守的「穴竅」中即「丹爐里」,中空的能量團密度越來越大,體積越來越小,最後爆炸發光,煉成為「內丹」,等級高的叫「金丹」,這個「金丹」就是「陽神」。這樣他們即可以修出一個像佛教里面講的「光化體」,大家稱這個「光化體」叫做「神仙」,雖然這個「光化體」不像物質那樣容易毀壞,而且有神通,但是「光化體」仍然是光音區的一個相,仍然有生滅輪迴。 佛法的能量聚集也是靠「專注力」達到「忘我」的狀態來完成。他與道家有個最大的區別是:佛法的指導思想起點就是「無我」的,佛法講用於修證的這個「剎那生滅的身心」是一個幻境,他用於內觀的三脈七輪也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所以行者通過專注力進入「忘我」的時候,他比執著「我相」,求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道家,證入的意境更廣,攝受的能量更多。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一個大杯子與小杯子的比喻。能量是無分別注入的,專注力也基本相同,但大杯子裝得更多,只因為法器大而已。所以,佛學的修證者通過「專注力」進入忘我,聚集能量轉化成光,進入光音區,他可以得到光化的「意生身」。而在果位上「意生身」是無限的,有很多,他們可以進入不同的世界,而不像道教只有一個「陽神」而已。 在物質區的行者,很執著於固定的形象、外表,得失心很重。因為物質、形象、外表都是有成住壞空的,都在剎那不住地改變。但行者觀照不到,所以,一旦事物最終發生變化,行者的心境就會被影響干擾。 佛法修證者,剛開始進入光音區時,就開始進入佛學講的定態。因為我們如果還在「氣」的狀態下,氣在脈道循環,我們的雜念是無法停止的。(其實真諦是,氣的流動也是幻境,是因為我們分別執著導致的幻境。這就是慧能禪師剛到廣州光孝寺時,兩僧看到風吹旗幟在動,便互爭是風動還是旗幟動,最後慧能代他們回答:是仁者心動。)因我們的意識分別、執著,所以,在「氣」的生命狀態時,很難入定。所以大部分的修行的宗教門派都在「調氣」上入手。當我們的氣在脈輪深處聚集成為能量,隨著能量的密度的加強,我們就可以靜下來,甚至進入忘我的狀態。等能量轉化成光,就開始進入了定態,因為光可以不動了(其實光也在動,還有振動和生滅,只是對於我們粗糙的覺受和分別來講,似乎停止了)。剛剛進入光的定態的時候,就是佛教禪宗說的「明心」的開始。只不過,這個剛開始的「明心」還停留在中國禪宗神秀禪師一首偈子的境界:「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當光明漸轉,進入真空地帶時,才到達慧能禪師的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光音區的轉化,基本上是「光明境」的轉化,它大概分為四個次第。先從可見光,赤、橙、黃、綠、青、藍、紫進入不可見光,有根器的人再轉入靈光(銀白色的光)或者金光。第二個次第是從「光」轉入「明」,就是沒有光的感覺,但感覺到很「清明」,「清明」的意境是一種「明亮」的感覺。第三個次第,「清明」再轉入「空明」,「空明」的意境是「天亮了」。「天亮了」的境界再轉入「空」。此時行者即可破光明與黑暗的分別,但破光明與黑暗的分別時,有的行者同時已可證入真空地帶。證入光音區的行者,一般喜悅、寧靜、快樂多一些,是因為他們的定力增強。 剛開始在有為法中修證時,首先缺失的是持久的專注力,現在先介紹幾個培養專注力的小方法。 (一) 內觀意守 內觀就是行者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心內。為什麼用內觀呢,有一些法門也用外觀,比如:用眼睛盯著外界的一個物品或者一束光、一個點來令自己專注靜下來。雖然在忘我之後並無身內身外之別,但筆者認為,剛開始修證的人,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內好一點。因為我們平時諸根都向外漏,我們的注意力其實都在外面,能量向外散失。如果注意力開始放入體內的任意點上,都有「收心攝意」的作用。比起外觀,唯一的缺陷是,內觀沒有看得見的目標,注意力易散失。雖然有覺受,但行者還不能住在覺受上,不讓覺受打擾自己的專注力,要「覺而不動」。 其實,專注的內觀一處,近似於道家的「意守」,只是佛法選擇的內觀部位與道教的「意守」有不同。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佛教的氣脈講三脈七輪,道家講奇經八脈。因為角度不同,佛教把人當作法界,從「無我」的角度看氣脈,更近似一個中空的球體。而從有形的角度看,身體的氣脈循環當然侷限於人類的身體內,範圍也只涉及到了太陽系,即小周天、大周天的運化。當證入無心的境界時,脈也不存在,同歸虛空。 一般內觀的部位可選擇:眉心輪中心(兩眉心中間的位置)、心輪中心、臍輪中心、海底輪中心、生髮宮、整個脊柱或脊柱的一個穴位,中脈的任何一點或整個中脈位置。易昏沉者選擇較高位置意守,散亂者以較低點為好(但高血壓者不宜守頭部,女子月經來時不宜守海底輪)。 在內觀時,不只是覺得兩眼向內看,那樣「意念」仍在頭部,「心氣」並不能下達於關注的位置。是心氣與注意力同時要進入「內觀處」。這是內觀很重要的一點。不能把握要領,可以觀想吸氣時,將氣吸入被觀處,呼氣時從被觀處呼出,幾次之後「心氣」自然入於被觀之處。內觀時,注意力、呼吸與關注的部位合一才是最重要的。「內觀」時,內觀之處不應頻繁移動,偶然調整一兩處位置即可。除非是在練氣功想清理體內的一些障礙,或有老師傳授的其他法門在修,否則,不要移動你的「內觀專注點」。這樣易聚集能量,進入忘我,得定。 內觀時,內觀的部位出現任何冷、熱、麻、脹等等覺受或忽大忽小,光明境界等都屬正常,沒有也算正常,不用大驚小怪。這種「內觀法」的目的是培養你的「專注力」以及將長久向外馳逸的能量收攝回來而已。時久,會有光明生起或因專注力進入定態。 (二) 觀呼吸法 只要我們正常活著,呼吸就不會有片刻停止,但很少有人每時每刻都瞭解自己的呼吸狀況。你剛才的一刻是吸氣還是在呼氣,呼吸的長短、快慢如何,是暖還是涼,我們都不易在散亂中察覺。觀呼吸法即是通過讓你清晰地觀看、明了你自己的呼吸狀況,而培養專注力。但是,在佛陀曾經教授的法門內,觀呼吸法是很重要的法門,它被稱為「安般守意」。佛陀的兒子羅睺羅就是從此法門證入阿羅漢果的。如果你不是專修此法門的話,也可以只把它作為一個培養專注力的方法。 具體觀法: 上坐後,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狀態上,呼吸的長短冷熱,每一息都要清楚。而且隨著心的專注和沉靜,呼吸不只從鼻出,行者會覺得呼吸從身體的任何部位出,從每個毛孔出。忘身時,只有呼吸,不知從何出……然後從此入門進入似乎不呼不吸的入定狀態。 (三) 數呼吸法 行者上坐後,身心放鬆集中意念,從一數到十,然後返回來再從一數到十,一直持續這樣做。數呼吸法意在培養行者清明的專注力。如行者昏沉散亂打妄想,可能就數到十二、十三了,而且用數數字代替雜念。但要注意,專注力的培養中,行者始終要保持一個清明的覺知。但前面的「內觀意守」與「觀呼吸」都結合了身體的氣脈修法,對生理的轉化幫助更大。不過沒有最好的法門,適合你當下修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執著。 (四) 持咒(持名號入禪定法) 咒語有很多種,常見的基本上可劃分為:①祈請咒,如百字明;②相應咒,如諸佛菩薩心咒;③降魔咒,如楞嚴咒;④超度咒,如往生咒等。如配合禪定修行,最好持相應咒。「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心咒,行者持誦久了,可以與觀世音菩薩的「無緣之慈,同體大悲」相應,得到加持和護持,清洗業力。 持誦時,聲音從「下丹田」出,有點像美聲唱法,身體內部就像真空,整個音流充滿體內,振動脈道。(不要用喉嚨在唱或用口在唸誦)。這樣持誦行者才能進入定態。而且持到一定時候,只要行者專注力足夠,身心就是「六字大明咒」音流,入法界音聲海。 持誦佛菩薩的名號也有很大加持力,因佛菩薩們在「因地」都有大願,持誦他們的「名號」易與他們的願力相應,得到他們的救拔和加持。如要與禪定相應,就是像持咒那樣持誦名號,如南無阿彌陀佛,持誦時也像持「六字大明咒」那樣持,可以入定態,行者也許可以立刻見到「西方凈土」和「西方三聖」現前,並非是在往生時。 總之,要通過持咒和持名號入禪定,持誦的方法很重要,一定要讓音流從身內出,振動脈道。 常見的應當以「南無阿彌陀佛」和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或三字咒「嗡、啊、吽」是首選。行者都可以觀想它們排列於中脈,然後從身或頭頂振動而出,音流遍滿法界。有些行者很快就身心化為音流,有些行者會身心充滿光明,因法界中光音是一體的。音的振動也可產生光,光明中有音有相,化生一切。身心充滿光明時,行者會忘聲忘身。層次更高的行者可以在光中見到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之相,而且與他們合一,無二無別。 第二、破除「我執」 什麼是「我執」呢?佛說「人無我」、「法無我」。「人無我」就是說你認為的這個剎那不停的生滅意識和身體不是「你」,你是不生不滅的,你是佛。只是被這個幻境牽引,無法解脫。包括身心的色、受、想、行、識,即五蘊。「法無我」是指不只是人,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存在,他們也只是緣俱則生,緣散則滅。「我執」就是指你執著於這一切不真實的幻境,而被其所轉,所攝受。 在剛開始破除「我執」時,最大的干擾和牽引是「情慾」。說「自我」就是「情慾」,也未嘗不可。如果情慾破了,名利很容易破掉。有時「名利心」也是「情慾」無法滿足而要尋找的另一個突破口。有些老年人說,我已經很久沒有性行為等,似乎已沒有情慾了,在古代有的僧人為了斷情慾,竟自毀男根,但情慾卻並非是毀掉生殖器或沒有性行為,情慾包含愛情、友情、親情等等範圍,但現在只談偏重於生理系統的情慾干擾。 有句話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其實人類幾千年來,無數詩詞歌賦為情而作,但情仍說不盡、道不明。但幾乎每一位有情感的眾生,都在其中酸甜苦辣的品嚐著。其實,如果從修證的角度看,情什麼也不是。如果簡單做一個比喻,在物質區,它是一種表面的形象、虛妄的覺受、是一個念頭、是一種行為、是一種體驗、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在光音區,它是光和聲音。在波動區,它是振動。在真空區,它是示現。從物質區到波動區,修行者都在破情慾的牽引,即使你變成了宇宙振動,仍有情,是情在振動。即使在真空區,進入「空我」,仍有普照萬物的愛,普度眾生的情。雖然「空我」的愛上升到了慈悲,但仍算有情眾生。它在物質區和光音區的投影,仍有生生世世的緣要了,仍需要承擔共業和自己個業形成的果。 可以說情慾一直是人類修證中最大的障礙。人的性成熟時,人就是一顆情慾的種子,只要因緣俱足,隨時可以發芽開花結果。而這個世界緣太多了,在網絡時代,時空縮短,條件具足太容易了。如果願意,有的人一生都在不同的緣中開花,一直到生命終結。我們先不把這種行為與任何人類的道德品質、責任義務掛鈎,只從佛學修證的角度談這樣做的結果。一、結緣無數,情緣是最不易了的,因為它不能等價交換。二、不斷的換緣,使很多執著情慾的人受傷害,這樣情慾就導致了刻骨銘心的逆緣。三、心神易散失,意念無法專注、入定。四、能量散失,易漏失能量。五、自己內心的嫉妒、嗔恨、占有欲會增強,很難徹底平息。六、會變得虛偽、不真誠、撒謊,內心的陰暗面增強。這種陰暗會使人覺得生命沒有意義,因為光明坦蕩代表生髮,陰暗代表死亡。總之,情慾是物質區、光音區令修證者最難解脫的幻境。 在小乘佛教中,四果阿羅漢從一開始修行就離情去欲,嚴持戒律,修四禪八定,等於他們逃避了這個幻境。入定後,他們安住在定中,寂滅為樂。寂滅只是在物質區呈現出的一個面,在波動區,寂滅和生髮是同時的。故「寂滅」久了,一旦因緣俱足,阿羅漢一定會從禪定中出來,進入生髮狀態。此時他們會很茫然,因為他們不知道,他逃避的那一面,一直同時伴隨著他。「他」就是「情慾」本身,他逃掉的只是不讓「種子」有發芽開花的機會和條件而已。種子仍在,眾生有情,宿緣仍在。但阿羅漢證到四禪八定後,他憑定力即可以令自己的所有「覺受」寂滅掉。在寂滅定中,他全身只有一絲「氣息」維持,這絲「氣息」只能吹動一根汗毛那麼微弱。所以,紅塵的一切,包括情慾,對一位在現世證四果的阿羅漢來說,只能令他的一根汗毛微微震動一下,他完全靠定力即可抵抗一切。真的是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吹不動。但宿緣要了,慈悲要起,否則他無法在人間圓證佛果。眾生在情慾之中,他的鐵石心腸有時無法有太多的的善巧方便救拔有緣的多情眾生。這就有了菩薩的出現。生起慈悲的阿羅漢,開始「攝心為戒」,進入紅塵,用各種方便、善巧救拔眾生。甚至包括情慾的滿足,但這樣的菩薩在現世幾乎找不到。 直接從菩薩道修證的行者,不管宿世的根器如何,在現世又要救拔眾生,又要修證四果阿羅漢的定力,比較困難。有些因緣不是個人的努力即可達成的,時空的萬事萬物都會對你的正定構成影響。 如何突破情慾對自己的控制?當通過專注力進入定態,通過禪定力對自己的身心覺受以及外境誘惑能做到「覺而不動」最好。「覺而不動」時間久了,自然可以到達「動而不住」,「住而即有即空」。從「即有即空」到「色空不二」的示現,這是身心解脫之路,但這條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意境上,首先要有正念、正知見。 比如,佛法里對治五蘊牽引的方法有:痛念無常、苦、空、無我。我們應這樣思維,這個世界一切無常,很多事我們都無法把握,情慾是很虛幻的,像「自我」一樣的虛幻。人有「十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蘊熾盛苦、壞苦、行苦),想我們已到中年,回望過去的歲月,眨眼而過,像一場夢,似乎並未作出任何對生命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活得迷迷糊糊,光陰在吃喝玩樂中虛度,未來幾十年,也不見得比現在更好。想想老去時,身體衰老,頭腦混沌,疾病纏身等,我們會比前面的幾十年過得更開心嗎?我們還是應該抓緊時間修行,不要讓自己雜念紛飛,為未來以及下一世,累積一些福報、功德。佛說,一切如夢幻泡影,臨終時,我們什麼也帶不去,只有業隨身。你身口意的行為,就是你的業力,它如影隨形,因緣熟了,業都要示現果報。想想自己對別人,對這世界所做所說,你曾給予別人的痛苦,都將回歸到自己身上。我們要清醒一點的做人,做事。佛說我們可以證到「無我」的等級,這樣我們即可解脫。如果我們有很好的條件來修行,就要一心一意的修證,不要再生起任何為滿足自我私慾而不擇手段的邪念。 另外,樹立崇高的信念、目標也是突破「情慾」對自己牽引的最好方法。記得曾經在電影中看到,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有一位烈士,被囚禁在監牢,他在就義前,在監獄的牆上寫了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當時我在看電影時還小,想他的「自由」指的是什麼,連生命都沒有了,他還要自由幹什麼?我想他的「自由」應該是指他的一種信念,比如改變這個世界,他認為不公正、黑暗的一切。現在我們不是去探討他追求的信念如何,而是想說如果一種「信念」可以讓人放棄生命以及所愛的人,那情慾對他的牽引會很弱。這使我想到,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自己的身心覺受,關注自己的所愛和被愛,意念如果只在「我」和「我的」範圍打轉,那這個人要突破情慾的控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要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心胸、氣度。不要讓自己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自我」的分別覺受中。每個修證佛法的行者,都應把「以身證道,解脫輪迴,普度眾生」當作生命的最高目標來追求,而不只是想通過修證來獲取現世的安樂。因為只要在時空區,你的「安樂」隨時都會被擊碎。只是我們在快樂平安時,體驗不到佛說的苦,或者好了傷疤忘了痛。我們可以想想躺在醫院中的病人,想想他們寢食難安,生不如死的痛苦。想想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為情所困,為情在煎熬,在心靈上體驗著生不如死的感覺。也許我們有一天果報熟了也會變成他們。一位證道者甚至要想到三惡道眾生的苦,雖自己看不到,佛經中講起過,那是苦的,無片刻喘息和停止的機會的,而且時間之漫長,不知有多久。 現在介紹兩種對治生理慾望的小方法: 一、 性能量升起時,如果你的意識能夠清靜無為,不去幻想其它女人或男人,不去分別這種衝動與淫慾相連,不去在意自己想與異性親近的覺受,安坐於座墊上(躺、或坐在椅子上,意守在海底輪或脊柱上),那麼幾次訓練以後,這種能量會自動回歸脈輪,開啟脈道。而且,性能量充沛時,身體的每個細胞能量都會充盈。這種細胞里的「淫毒」使人產生「性要求」的幻境(這種淫毒是身體的覺受與意識中儲存的「淫慾」信息相合產生的,如果我們的心不分別身體的這種覺受,即使我們的細胞里殘留著淫慾的信息,也不會形成淫毒。它仍然可成為修證中最強大的一股力量,但徹底清除這種信息,需要身心的徹底轉化)。修證者會看到如果行者無慾無求,充盈的細胞能量非常清靜。行者一旦升起淫心以及曖昧的覺受,中空的細胞馬上變得渾濁,而且發出各種彩色光芒。生物場振動頻率改變,向喜歡的異性發出性愛的波動。所以,不受情慾牽引是我們最困難的事情。但如果不斷訓練自己,也可以儘快到達,只是開始有一些難度。這並不是讓每個行者離情去欲,只是行者在修證中一個階段的需要。如果行者從物質區、光音區的時空中解脫後,才可以讓自己從情慾昇華到愛。那是一種從情慾解脫後的自在。 二、 單運法 當有性衝動時,把意念守到自己的海底輪,觀想性能量變成燃燒的火。甚至可以觀想自己的海底輪像一個液化氣灶,用意念打開開關,「砰」的一下,火焰從「海底輪」騰空而上,然後讓火愈燒愈旺。讓慾火盡情燃燒,不要讓它與戒律、道德、品質等等聯繫。讓自己安住在燃燒的慾火里,覺而不動。最後結束修證的時候,將火收回臍輪。 第三、累積功德 我們每天有二十四小時,因種種原因,我們在坐墊上修證的時間並不太多,那麼日常生活便成為我們修證的最好道場。「無我」是大乘佛法修證的地基,但在坐墊上進入專注,暫時「忘我」都不太容易。因常被雜念、幻境以及身體的覺受牽引。那麼日常生活中,就要刻意去訓練「無我」的品質,而「利他」之行是訓練「無我」品質的最好方法。這也是佛法中常說的發「菩提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認為「利他」是在幫助別人,這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人們常常去做一些慈善事業,或者去無私地幫助弱者。但從佛法的角度,這只是累積人天福報,無法成為解脫輪迴的功德。佛教史上,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剛來中國時,梁武帝召見他,梁武帝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很有名的一位皇帝,他修建了很多寺院,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做了很多事。但當他問達摩這樣做有沒有功德時,達摩祖師看著他高高在上的樣子,膨脹的慾望和習氣,淡淡地說:沒有功德。相信這對虔誠信仰佛法的梁武帝有很大衝擊,使他終於對佛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對一位佛法的修證者來講,「利他」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修證、改變自己的慾望習氣。比如,我們在路上見到一位乞丐,我們毫不猶豫地施捨了一點錢給他,這種施捨滿足了「自我」的愛心、同情心、憐憫心等等的需要。但這還不是佛法的佈施,佛法的佈施要求行者在佈施的同時,去掉的是自己的貪婪以及對金錢的執著,當然也有對被施者的愛。但更多的應該覺照到我們做每一件善行時,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真的很無私。這是修行者功德圓滿的需要。所以,能夠改變自己習氣、慾望的行善才可累積功德,成為自己修證的助緣。 佛法對修證者行善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前邊的佈施,佛法的修證要求 「三輪體空」的佈施,這是對佛法的見地要瞭解的人才可以做到的,即施者空、錢空、受者空。這樣就是在佈施的同時,已經證得「無我」。因「無我」,所以也無他。外境都是相對「自我」存在的。有些修證者認為,既然一切皆空,那我就不做了,但如果你自己仍然被物質區牽引,那所有的形式對你都是很重要的。把心中的善願變成行為,對你才是「利他」之行。 當然,如果我們認為別人對我們的幫助是為了積功德而不懂得感恩,那就更是大錯特錯。有時動物都知道回報救他的人,何況是我們人類。感恩心是做人的一個基本品質。如果缺失感恩心,你在做人的品質上已經缺失了很多,又怎能從人成佛呢?擁有「愛心」的善行做多了,也會觸動人的內心世界,使人愈來愈無私。雖然他並未將此上升到佛學修證境界,刻意為之,但他也是在積累功德。因為「無私」就是菩薩的品質,無私的人不太看重自己的利益得失,不會斤斤計較、算計等價交換,不會在做每一件善行時,一定要一個理由。 佛法中,大乘菩薩修證的「六度」即「六波羅蜜多」(「波羅蜜多」為梵文的音譯,即「到彼岸」之意,意思是指由生死岸到涅槃岸。意譯為「度」,指渡過,到達的意思),都可以累積功德,因為它是佛陀為徹底破除我們的「我執」而設立的。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六度」的意思即是解脫輪迴的六種方法,行者需邊修邊能觀其空性,才能稱為解脫法門。即行者需要站在真空地帶看自己所有的修證行為。 第一度佈施波羅蜜多,是由佈施入解脫門。佈施所擁有的一切給需要幫助的人。如金錢、勞動、知識、微笑等等。修此佈施法,沒有目的,不求回報,佈施完便不掛在心上。佛法中說「三輪體空」而施,即是指施者空、受者空、所施一切空。用此三輪體空來佈施才是佈施波羅蜜多,才能入解脫之門。否則,只是做人間善業,積累人天福報而已。 第二度持戒波羅蜜多,即是由持戒入解脫門。 大小乘的戒律很多,但對大乘在家行者來說,莫過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八個字。在人道,合乎於國情、道德規範、準則,利益眾生的事即為善事,反之則為惡。 持「戒」的本質是通過行為的約束而收攝心性的放縱,從而逐漸洗刷貪、嗔、痴三毒。如果只重形式,心性上一點沒有改變,也不叫持戒波羅蜜多。 佛教最基本的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 不殺生,並非單單吃素或放生就是不殺生。大乘佛法的每一個修證都與心性有關,如果人還有嫉妒、嗔恨,殺心隨時會生起來。如嫉妒、嗔恨別人時,恨不得他死掉。雖然我們只是心中生起這樣的念頭,但如果有一天你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你就會將自己不喜歡或對自己的權力有威脅,讓你嫉妒的生命徹底消滅掉。嫉妒、嗔恨、報復、貪婪都是殺生的因,人類的殺心不會因為吃素食就可以泯滅。 比如佛陀時代,佛的弟子們,因受持不殺生戒,所以,不敢打掃精舍。因為在打掃時,會傷到一些小蟲子。但是害蟲太多了,又影響他們的修行。佛陀告訴他們,打掃精舍只是清除污垢,心中並無殺生之念,所以,即使誤傷小蟲,也不能算破戒。我們也常常殺蟲,比如當你被蚊子叮咬,好不容易找到它,並將其打死,等它血染牆面時,觀察你心中瞬間升起的快意,這就是我們平時不易察覺的「殺心」。我們對它的死亡有快感,這就破了「殺生戒」,而不是除害蟲。 不偷盜戒,是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拿。這句話聽起來並不難做,但是對心性方面,它並不僅限於財務,還包括情感、權利、知識、精神領域的一切。人的貪婪、占有欲、自私都是它的因。人的慾望永不滿足,每一樣喜歡的物品,人都想占為己有。我們想竊取這個世界的一切,來滿足「自我」對名、利、情慾的渴求,偷心不死。 不邪淫戒,人類來自於性,情慾滲透在人類的每個細胞中,嚴格的劃分,有愛、情、欲三個層面。欲是最低物質層面的滿足,在生理上有刺激、快感就可達成。比如,嫖娼等。男女兩人互不相識,只是見面就上床,床上遊戲而已。情已涉及到男女雙方的共識、理解、溝通等層面,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而發生兩性關係。愛是更高層面的,愛是不管你愛的人愛不愛你,你都能夠給予足夠的寬容和諒解,甚至幫助而不求回報。當人的生命從情慾昇華到愛的層面時,就不再邪淫。也許他仍需要情慾的滿足,但他的身口意非常正。如果看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異性,就心旌搖盪,見一個愛一個,愛三天後又馬上愛上另一個,甚至可以同時向幾個人示情,語調曖昧,喜歡營造曖昧的氛圍等等,這都是邪淫的因。邪淫可以讓人心猿意馬,心神散亂,無法保持正定。 不妄語戒,簡單地說,就是不撒謊,誠信,不欺騙別人。人會為了維護自己的私心和利益而撒謊,也許你的謊言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也許不會,但都算破戒。 不酗酒戒,就是不因為喝酒影響自己的正身、正意、正言,令自己心神散失。當然,現代修行者在佛陀的不酗酒戒里,也可以看到應該戒任何麻醉藥和毒品。 所以「持戒波羅蜜多」重點是行者通過諸行為檢點到自己內心的不善,內心的貪、嗔、痴,從而馬上警覺而改正,即「攝心為戒」。這才是大乘道入解脫門的「持戒波羅蜜多」。 第三度忍辱波羅蜜多即是由忍辱入解脫門。 「忍辱」並非是指對一切事、一切人都逆來順受,任人欺凌不加反抗。而是面對這些欺凌你的人和所有你認為不平等的待遇和惡劣處境時,你心中能不起嗔恨。如果你心中已生起極大嗔恨,不管行為怎樣做,是忍還是反抗,都已不在「忍辱波羅蜜多」。 「忍辱波羅蜜多」的「忍」有安住於一境,知其空性的意思。在任何環境中,心能不斷觀人空、法空,讓自己從六根帶來的分別覺受中解脫出來。有時即使憤怒,但其中並無嗔恨之毒,此即入解脫門。 如因孩子犯錯,責罵孩子,雖有憤怒,但無嗔恨。如密宗諸佛像雖呈忿怒相,但他們因證入「空」性,所有的憤怒也是「真空妙有」,具有極大的加持力。 第四度精進波羅蜜多即由精進入解脫門 「精進」有多種方式。如一聞正法,即刻能放棄自己以前種種不善業,種種消耗時間、生命而且無益的俗務,而生起聽聞學習正法之心,這也叫精進。 在修持佛法中,能忍則忍,能斷則斷,認真用心,每時每刻能端正修法態度。對上師佈置的功課堅持不懈修證,不給自己找任何放鬆的藉口等等,這都是「精進波羅蜜多」。 第五度禪定波羅蜜多即由禪定入解脫門,佛法的禪定分為幾種:(一)四禪八定(二)阿羅漢的寂滅定;(三)菩薩的遊戲三昧;(四)如來空定。 第六度智慧波羅蜜多經由禪定波羅蜜多而達成。 佛法中用「緣起性空」的思想來解釋宇宙生成的一切,看人類的萬事萬物。你見到的萬事萬物一切都是緣起的,每個緣本質空。如:一張書桌,是由木板、釘子、木工等幾個緣都具足時才產生的,然後起個假名叫「書桌」,而「書桌」的存在本質上是空的,是一個物質的「相」和「用」。而每個緣本質也空,也是由不同的緣具足而成。如木板是由樹木、伐木工人等因緣具足才會出現,釘子是由制釘子的工廠種種緣具足才會造出來。這樣講是讓人由此不執著「物質實有不變」的認知,破我們對物質實有的執著。 大乘佛法用「中觀」來指導修證,使行者證入「緣起性空」的境界。「中觀」是讓行者在否定一個面的同時,也否定另一個面的真實,即「中道」行。如行者在開始修證時,很散亂是不對的。但如果靜下來,認為「靜相」是證入空性,也是不對的。要「空、有」不住,才是合於「中道」的。因為在物質區,我們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個面,這是不合真理的。所以,我們修證要證入「真空區」,要合乎「真空區」看待事物的角度,生和死同時,靜和動同時,一切即有即空,破我們「諸相實有」的認知。其實,圓證「中道」的行者已經突破「真空區」的盲區。 中觀正見又稱「無生見」或「中道」。是龍樹菩薩在闡述論證佛「緣起性空」思想的基礎上確立的,是指導大乘行者修證的最重要見地。 「中觀正見」的要點是:大乘行者在修證成佛的整個過程中對任何事物境界不能執著兩邊,在否定一個概念或境界的同時,也要否定與此概念相反的概念和境界。 如行者在觀修中,住於雜亂或執著任何身心內外的境界都不對。但如果住於一切皆無的寂滅境中,認為這就是佛說的性空之境,也是錯的。即「空無」和「有」都不住,動和靜都不執著。不執著二元對立的任一邊的修證,(如修證中的觀與所觀、覺與所覺、照與所照等)即名「中道行」。其實,如果對立的兩邊都空,那也談不上有什麼「中」可言,「中道」只是方便說法而已。用「中觀」的觀修方法安住於「中道」,是大乘行者在初期觀修法門中「意識」存在的一個最正確狀態。 「中觀見」又稱「無生見」,是指一切心意識的內在境界和外現的境界以「緣起性空」的角度,都顯現為本來無生,這已經突破了「真空區」的盲區。佛說:「眾生是在無生處,妄見生滅。」本來無生,自然超越有無、垢凈、生滅二邊。本來無生,那宇宙的爆炸、一動全是幻境、假相,大乘行者在修證中憑此「無生見」才可以最終破「法身執」,進入如來果位。 大乘佛法還有另一個重要見地「唯識」來指導行者修證。在「唯識」中,宇宙萬法都是心識的化現,這是站在剛剛進入「真空區」看事物,一切不過是心識的投影。而「真空區」的第一個層面包含的空相即相當於「唯識學」中的「阿賴耶識」。唯識通過闡述「心識」的化現萬事萬物的「相」來破我們對光音區、物質區、波動區以及真空地帶的執著,使我們從諸相中了悟它們的虛幻。 佛法的修證號稱八萬四千法門,但幾乎統攝在「止觀」中。「止」即止息妄心雜念,「觀」即觀到真如實相。「止觀」又稱「觀心」法門。 第一步:修行者上坐,觀自己的念頭川流不息,不斷在心中生滅,但有一個覺知始終知道自己有雜念了、雜念少了或現在靜下來了。我們把這個覺知叫觀者。自己的雜唸成為一位被觀的對象,叫做被觀者。念頭本虛妄,本無生起的地方,也談不上去滅它,觀它就像海市蜃樓一般來臨,生生滅滅,變化不定,虛幻不實,行者只需保存一個靜靜觀照的狀態就可。不要生起「消滅雜念」的心,也不被雜念或身心任何覺受牽引,如身體的酸、麻、冷、脹、疼等,這也是虛妄的,會不斷變化,也屬「心意識」的一部分。 行者在這樣觀照一段時間後,似乎修出一個觀照者和被觀照者。觀照者如如不動,被觀者生生滅滅,生起又消失。在日常行為中,即使自己喜笑怒罵等,也會覺得有一個觀照者在那兒靜靜看著。這是觀「心」法門的第一個階段完成。 第二步:觀者與被觀者消失,因為行者見地不明,會以為如如不動的觀者是「真我」,不斷生滅的那個是「假我」。其實,行者的這個「觀照者」是相對於處於生滅的「被觀者」而建立的,「被觀者」既是虛妄不實的,那「觀照者」也是假的。觀照者與被觀照者只是修行者處於動、靜對應的兩個狀態而已。但因行者在第一步的修持過程中,雜念已經很少,很多念頭已基本不生,如果行者已到達極靜的狀態,而行者又不會住在靜相上,那觀者與被觀者自然合二為一。行者自然實證「動靜」二相不再分別的境界。 但很多修行者停在第一步不能自然進入第二步,這是雜念的「止力」未到達的緣故。如小乘行人在「四禪八定」中「止力」已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大乘未有「四禪八定」的行者卻不易破第二步。此時,建議用一些小法門,如持誦「六字大明咒」,讓觀者、被觀者全部融入「六字大明咒」的音流中,即是身、口、意合一持誦,這樣行者可暫時將「動靜」二相合二為一。 第三步:行者進入第三步時,已很容易進入動靜二相不分別的「大乘三摩地」狀態,身心俱亡,但仍有執著,故動靜二相併未消失,仍屬「有相」範圍。應在第三步中達到「動靜」二相俱亡,瞭然不生。 第四步:從第三步過渡到第四步中間要有一個坐外功夫,即功德的建立(如佈施、持戒、忍辱),如功德與功夫同時具足,大乘行者已進入光明海,破「我空」與「法空」,沐浴在諸佛菩薩的光明海中,而且觀法界一切皆從光明化生,包括諸佛菩薩等皆從光明中化生,即有即空。此境界很像法身佛的境界,實證心、佛、眾生無二無別。 行者在光明海中隨光明即有即空,但這並非到達實證「空性」的境界。行者似乎已達「無所住」而生心,明了「妙有真空」,但「生滅」仍然在境界中存在。未破「法身執」,光明即「法身執」。 第五步:一切在定中如如不動,無生無滅,包括光明海或光中化生的一切。行者此時證到「無生」境界,因「無生」故觀不到「滅」。因「無生」故無「成、住、壞、空」,行者進入如來空定,實證「如來」境界。 行者到第五步,大乘行者才真正斷盡情慾,破盡「我執」,將「情慾」昇華為大慈大悲,昇華為博愛,才始覺將六道眾生全部度盡。然後行者回歸紅塵之中,時時活在「當下」,身心隨緣起用,有為、無為皆為利益眾生。 在「止觀」的整個修證路途中,仍然是在「中觀」見地的指導下,從物質區到「真空地帶」的移動(次第大概有觀與所觀空,覺與所覺空,照與所照空,圓照)。突破「真空地帶」後,因為這幾個區重疊在一個點上,所以修證者會覺得自己一直在原位未動,本來是佛,這是「禪」的境界。 修證之路,風景萬千,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幻境以及遇到的問題,所以最好有過來人的指導下修證。但現在指導實證的老師比較少,希望大家都能發願去「以身證道,普度眾生」。 最後願把我們修證、講法、學法的功德回向給法界所有有情眾生,願大家早日從六道輪迴中解脫。 來源:kknews如何正確的修證佛法

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佛家有雲:「唸經」不如「唸咒」,「唸咒」不如「唸佛」。對於學佛後的感應,有些人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佛法的奧妙,信心倍增。 而有些人,渾渾噩噩,還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並沒有得到佛法所帶給自己的利益。同樣是學佛,為何有人感應無處不在呢,本篇文章就回答你學佛中的困惑。 佛陀說:「一切法由心想生。」心誠則靈,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你心里相信那個法門,那個法門就靈;不相信,抱著試試的態度,再好的法門也不靈。所謂的「誠心」就是清凈心,沒有一個雜念。 所以古大德才講:「唸經不如唸咒,唸咒不如唸佛」。一部經很長,唸完沒雜念,很難做到。咒比較短,不容易起雜念。 我們要是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非常容易攝心,所以說想要達到「一心」,唸佛比較容易感應。 其中感應的道理也不難理解,這和「畫符」有異曲同工之妙。畫符唸咒的專家常說,一道符靈不靈,要看畫符的這個人內心是否清凈無雜念。在《了凡四訓》中講:「不會書符,被鬼神笑。」 心地不清凈的人畫符,鬼神都嘲笑他,那這個符就不靈。古人雲:「一道符是否靈驗,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首先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拿起筆來畫符,從一點下去,一道符畫完,沒有一個妄念,內心是清凈的,這道符就靈。由此可知,唸咒、唸佛、讀經亦復如是。 我們最為普通凡夫,修行需要過程,讀經雖有妄念,但還是功德無量,讀經業是消除業障的好方法,尤其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唸佛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生活工作中,心里時刻想著佛號,這就是修行功夫。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認識的人很多,會念的也很多,但是得到利益人數甚少。關鍵在於大多數人,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那怎樣唸佛才有效果呢。 在大乘經、凈宗三經里面講到,唸佛效果大小,只在於「信願之有無」,蕅益大師在《要解》中也講,念這一句佛號,有堅定的信心和真實的願心。真信切願,深信不疑,願見彌陀,願生極樂。信願的力量越大,感應就越強,就能輕鬆消除「業障」,這樣真信切願,深信不疑的力量,你做到了嗎? 當你唸佛願力無比強大的時候,無始劫極重的罪業都能消除。假若對「阿彌陀佛」聖號沒有信心,人家念我也跟著念,不能說沒有功德,但是效果極其微弱。 很多人學佛多年,家庭沒有一個好的改觀,基本上都是這個緣故,隨波逐流,別人放生,我也跟著去,別人唸佛我也跟著念。至於唸佛是念四個字「阿彌陀佛」,還是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 經上告訴我們,執持名號就四個字「阿彌陀佛」,南無是恭敬皈依的意思,意思大家明白了,想怎麼念,隨心就可以,自己怎麼舒服就怎麼念。總之唸佛最好的方法就是「誠心」二字。堅定信心,執持名號,今生決定消除三障諸煩惱,得到智慧真明了。 來源:kknews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985高材生因佛祖託夢,毅然斷髮出家,12年過去,她仍不還俗

《金剛經·善現啟請分》中有雲:「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後人用善男信女來形容信仰佛教之人,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當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菩提心則指大慈大悲菩薩心。 人有千面,大部分人都不能做到一視同仁,總會有一些自己想要巴結和自己瞧不上的人。這些心思往往會表現在言語和表情中,人前人後大不同,人們的這種行為讓許多心懷大愛之人無法理解。 佛家弟子釋正孝同,本是985的女大學生,看不慣俗世的「骯髒」,受佛祖託夢,毅然中斷學業,斷髮出家。被稱為「中國最美尼姑」,如今31歲的她仍然不想還俗,只想在寺廟中過自由的生活。 母親信佛,言傳身教 釋正孝同1989年出生於河南農村,母親是佛教信徒,心地善良。在母親的影響下,小時候的釋正孝同就對佛門產生了嚮往。 小時候的釋正孝同活潑、熱情,身邊有許多朋友。上學時,處處照顧他人的釋正孝同是好同學,好學生,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釋正孝同與媽媽一樣,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別人。學習成績優秀的釋正孝同原本前途一片光明,但是長大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讓她越來越困惑和迷茫,這些與佛家所倡導的世界並不相同。 高考後,她考入某985高校。對於大學生活,釋正孝同原本也有期待。但是當她發現,人與人之間會為利益四面相爭,捧高踩低是常有的事,你的傷心事變成他人笑談。這一些讓心懷大愛的釋正孝同越來越不能接受,心中對佛的執念越來越深。 社會的種種不堪讓19歲的釋正孝同第一次有了避世的念頭,她開始希望找個沒人打擾的地方,安靜自由的生活。這個念頭終於在一個夢之後,變成了現實。 有一天,釋正孝同夢見自己端坐佛祖腳下,手捧一顆蛋,每日虔誠地侍奉佛祖。夢醒過後,釋正孝同的思緒久不能平。佛家最講究緣分,而佛祖託夢,就是希望她能出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母親,在徵得母親同意後,釋正孝同正式剃度出家了。 開朗少女選擇避世 世間多磨難,人性善變是世人不能避過的彎彎繞繞,許多人無法真正放下世俗的煩擾,只能繼續生活在這個糾結的世界。而釋正孝同不同的,她有心懷大愛的母親,在母親的支持下他才能放下一切遁入空門。 人生有許多選擇,當你站在岔路口,選擇了一個方向之時,下一扇大門才會為你敞開。未來將會如何,在於選擇,也在於堅持。 對於釋正孝同出家這件事,老師和同學都心有不捨,多次相勸。可是她意志堅定,從未動搖。釋正孝同最終選擇在湖北紅安天台寺出家,成為一名比丘尼。 曾經的開朗少女並非因看破紅塵,或是遭受折磨而選擇出家。她只是不滿於現實社會的蠅營狗苟和人情冷暖,佛門清凈之地是她的嚮往。 眉清目秀,性格開朗的釋正孝同進入寺廟之後,創辦了全國唯一一支僧人藝術團。朗誦、聲樂、小提琴、鋼琴等等樣樣都拿手,釋正孝同擔任主持人。 在一次演出之時,遊客將釋正孝同的照片上傳到了網上,即使沒有頭髮,釋正孝同還是看起來元氣滿滿,少女感十足。她的照片被網友看到後,稱她為「中國最美尼姑」。 出家只是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許多朋友因釋正孝同在大好年華出家,而替她惋惜。可是放下自己的物慾,不隨波逐流,追隨自己想要的生活,許多人都曾想過,只是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 釋正孝同志是完成了心中所願,如今,她在寺廟的生活多彩多姿,這也許就是她最想要的快樂人生。 寺廟之中尋別樣人生 憑藉出眾的樣貌,優雅的氣質,不俗的談吐,釋正孝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遊客紛紛到此一睹其風采,這也使得天台寺香火不斷,釋正孝同也成了天台寺的名人。 對於出名這件事,釋正孝同並無過多感慨,她還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對於學習,她從未停止過。 「佛不要你皈依,佛要你歡喜」。真正懂佛之人,才能體會這層意思。而世人歡喜,過上幸福生活,也是釋正孝同對世人的祝福。 因受母親影響,佛根深種的釋正孝同小小年紀就有著虔誠的信仰。對於社會的「污濁之氣」,她想改變,卻無能為力。這個社會太大了,根本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改變了。但她還是選擇出家之後,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來感化身邊和認識她的每一個人,希望每個人都能收穫真正的幸福。 成績優異,性格開朗的釋正孝同,原本是985女大學生,成績優異,前途無量。因受佛祖託夢,夢見自己是佛祖座下的一名童子,在19歲的花樣年齡毅然斷髮出家。如今31歲的她仍不想還俗,在廟中生活多姿多彩,並為宣揚佛教文化和天台寺文化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結: 人各有志,但是許多人空有滿腔豪情,並不能真正做到放下一切,為夢想而戰。只能眼看著自己夢想距離自己越來越遠,迫於生活,背離初衷。 如釋正孝同所說,她出家最重要的動機是因為佛祖託夢的事情。可是大家對於夢想的動機又在哪里呢?找到動機之後是否拋開一切,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拚搏過呢? 如今,這位985女大學生釋正孝同已經完全融入了寺廟的生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她深得大家喜歡。對於佛緣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即使現在已經31歲,她還是沒有想過要還俗,無論她計畫在這條路上走多久,作為喜歡她的朋友來說,唯有送上祝福。希望她心中所願能早日實現! 來源:kknews985高材生因佛祖託夢,毅然斷髮出家,12年過去,她仍不還俗

西藏佛教來自孟加拉還是印度?考古學家這樣說

印度次大陸孟加拉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它悠久的歷史包括印度最著名的史詩故事,包括《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古代孟加拉佛教徒還是佛教的推動者,推動佛教在亞洲廣泛傳播。 在公元7~8世紀期間,孟加拉是印度佛教擴張的中心,也是藏傳佛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藏傳佛教是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的一個分支。古代孟加拉佛教徒被視為早期藏傳佛教的支持者。 西孟加拉邦的居民說一種叫做孟加拉語的語言,它是一種印歐語系語言,講這種語言的人也被稱為孟加拉人。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國都曾是大孟加拉區的一部分,大孟加拉區是大英帝國在印度的一個分支,它還包括現在與西孟加拉邦相鄰的一些地區。 在1947年印巴分治期間,孟加拉地區被劃分為兩個實體。第一個是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第二個是東孟加拉,直到1971年才被稱為東巴基斯坦。 孟加拉地區在古代以其強大的王國而聞名。最古老的是其傳奇的萬加王國。其他著名的古孟加拉邦包括恆河科,蓬德拉瓦達納,薩姆塔塔,哈里卡拉,以及後來的高大或高爾王國。 北跨喜馬拉雅山脈,南臨孟加拉灣,孟加拉地區及其河流一直被稱為肥沃的天堂。由於該地區的繁榮和人民的友善,該地區產生了許多宗教和哲學思想。 在極具影響力的吠陀時代結束後,孟加拉成為幾個強大帝國的一部分。這些國家包括哈里揚卡王朝(約公元前6世紀至5世紀)、南達王朝(約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約公元前4世紀至2世紀)和笈多帝國(約公元3世紀至5世紀)。 在笈多王朝之後,高達國王沙尚卡(公元7世紀)聲名顯赫,並短暫地建立了一個新時代,賦予孟加拉一個獨特的、獨立的身份。沙尚卡是一個虔誠的印度人,他不容忍其他宗教。沙尚卡死後,他的王國由哈沙統治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分裂了。 沙尚卡之後的孟加拉歷史時期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完全混亂之中。然而,公元750年,在當地酋長的幫助下,戈帕拉登上了高達的寶座,秩序很快就恢復了。戈帕拉是一位精明的統治者,他奠定了帕拉帝國的基礎。 「Pala」是名字的後綴,意思是保護者。戈帕拉的繼任者,達哈馬帕拉和狄婆帕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三位傑出的古孟加拉人都是佛教徒,他們在統治期都大規模地推廣佛學。 他們建造修道院,鼓勵討論,並為來自他們地區的信徒前來學習聖經提供幫助。達摩帕拉和德瓦帕拉都重建或建造了許多大學和學習中心,包括傳奇的那爛陀大學和維克拉姆希拉大學。根據歷史證據,帕拉帝國遵循大乘佛教和密宗(金剛乘)學派。 在公元8世紀,部分由於強大的帕拉帝國庇護,產生了許多有很高造詣的佛教人物。宗師蓮花生大師將密宗佛教傳入西藏,並在西藏建立了第一所佛教寺院。在同一世紀,著名的佛教大師也去西藏。雖然這兩個人都不是孟加拉人,但他們肯定受益於提供給所有佛教徒的庇護。 大約在公元988年,一個被稱為蒂洛巴的人,他很可能是一位王子,離開了他的家,在印度漫遊尋求開悟。他最終定居在尼泊爾,在那里,他在另一位大師的指導下體驗了涅槃或「悉地」。一些傳說聲稱他的開悟是來自神的直接禮物。 在當地的孟加拉語中,蒂洛巴的意思是「製作芝麻醬的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勤勞的佛教聖人。在他長期求知的過程中,他以磨芝麻為生。蒂洛巴很快接受了一個名叫納羅巴的門徒,他成為了蒂洛巴哲學學派的一部分。和他的導師一樣,納羅巴也出生在一個孟加拉皇室家庭。他就是普賢菩薩。 納羅巴在與妻子相互解除婚姻後,離開了自己的家,回到了他年輕時曾經去的地方,去接受聖職。但很快,他的興趣把他帶到那爛陀大學,在那里他繼續在不同的學科學習。納羅巴成為了那爛陀的一位偉大的學者,並獲得了那爛陀最高知識分子的聲譽。 然而,傳說在「達基尼」的召喚下,向他解釋了冥想和禪定對世俗事物的重要性,納羅巴出發去尋找蒂洛巴以獲得最高形式的啟迪。到那時,蒂洛巴的聲譽已遍及各地。 然而,一見到蒂洛巴後就認不出他來了。他很快被賦予了十二項艱巨的任務和十二項較輕的任務來完成,以獲得開悟。納羅巴通過他的毅力挺過了磨難,並且能夠掌握導師的所有教導。後來,他又將這些教導傳授給他的門徒。其中有一個名叫瑪爾帕的學生,他把所有這些課程帶到西藏。 瑪爾帕作為上師納羅巴的弟子,完成了所有的佛教信條,這使他獲得了開悟。在他完成學業後,瑪爾帕的師父派他作為佛教攝政王到西藏,給那里的人們帶來和平。他還被尊為藏傳佛教噶舉派的核心人物。 蒂洛巴, 納羅巴和阿瑪爾帕藏在佛教和西藏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三位人物都出現在帕拉帝國(公元750-1124年)統治孟加拉的時期。帕拉帝國是一個由虔誠的佛教信徒組成的王朝。 蒂洛帕, 納羅巴和阿蒂沙將永遠活在所有藏人的心中。藏族人因其和平和普世善意,而為世界各地的許多人所知。相信和平與非暴力的人們,仍然認為西藏是這種智慧的發源地,而古老的孟加拉佛教徒使之成為可能。 來源:kknews西藏佛教來自孟加拉還是印度?考古學家這樣說